《一品侯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侯爵-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沐也不反对,二十两自然不是什么大事情,李大公子掌握三省军政,岂能这么小家子气了,只是李沐倒也起了几分恶趣味,四品又能怎么样,等会就让你丁忧变退休。

    李沐也听起课来,虽然班上几乎都是不学无术之辈,但是还有几个有心学业的,看上去这位训导大人水平还是不差的,只要学生有什么问题,他都能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没有李沐想象中的鸡飞狗跳的场面,相反显得井然有序,当然,不算那些个正在呼呼大睡的纨绔的话。

    可是人家睡他的觉,确实也没有打扰到别人。

    上午的课很快就过去了,午休的时候,李沐倒是好整以暇的在若菡带的食盒里翻点心,虽然这点心形状不甚美观,但是在伊宁的细心指导下,味道还是非常好的。做惯了马上将军,领兵作战,风餐露宿的晋阳侯,哪里又会在意吃食好不好看了。

    不知不觉,在两个人嘻嘻笑笑的你一口我一口的腻歪下,一盒子点心被分了个精光,那郑姓公子一直恶狠狠的盯着二人,但是出于对于若菡身手的畏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动作。

    下午的课显得要沉闷多了,昏昏欲睡的学生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快十月份了,秋日的江南,正是温暖宜人的时节,秋风惹人醉,自然也是招人睡的。

    朱训导也是偷懒给自己放了假,让大家自做文章,若有不解之处,可以提出问题,李沐看到大家都准备梦会神女,自己就拿起书本,问起朱训导一些经文集注上的难解之处。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所以称为八股文,这东西除了破题以外,中心思想决不允许自由发挥,对错都按照朱熹的注释来解释,这些基本的方法,李沐早就跟杨涟学习过了。

    但是这只是八股文的第一步,李沐好就好在有杨涟这个文采飞扬的大学者在家里给他当私人老师,水平自然是比起普通生员依赖自我揣度的效率更高,加上自己的舅舅范景文给了自己他中式的时候的程文,也是收获不小。

    程文这东西,也是有时效性的,说简单点叫潮流,比如现在的士子,若是还去写洪武永乐朝的文章,肯定不为考官所喜,落后于时代了嘛。其实丁仕美的文章也算得上有些落伍,毕竟嘉靖年间距今也有五十年了,哪有能保持五十年不变的潮流。

    但是范景文中进士才十几年,文章还是有借鉴性的,当然最新的时文李大公子也是有读过的,文风并没有太明显的变化。

    兴许是觉得罚了李沐二十两,也许是难得碰见一个还愿意学习的学生,朱训导倒是没有嫌弃李沐多嘴,只要有什么不解的地方,朱训导也都一一解答了,从这里来看,这位训导大人的进士还是有真本事的。

    但是论起破题和承题,对于同样的题目,这位训导和杨涟所破就完全不同,杨涟破题起承转合,洋洋洒洒,也就是朱子集注束缚了他的发挥空间,否则就杨大人的性格,肯定是要把考官连带着骂一遍的。

    但是朱训导的破题就无一不是中规中矩之作,破题承题之后,起讲就开始老老实实歌颂朝廷,歌颂江山如画,总之好像写了很多,但是一句有用的没有。

    李沐知道,这样的文章,其实比起杨涟的文章更容易取中,从教导学生中举的角度来说,朱训导无疑更胜一筹,虽然文章空洞无物,旁证各种史书也是点到即止,但是奈何世道如此,不得不服。

    下午的课等于是李大公子的私课,其他的同学几乎看都没看朱训导一眼,默默的等着放学的钟声想起,只是门外铜钟的钟声一响,满场生员一下子恢复了活力,呼朋唤友,开始了继续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去了。

    李沐自然是要去交罚款的,到了朱训导的办公室里,李沐才知道这位训导名叫朱大典,万历年间的进士,确是做过福建参政的。

    朱大典胖胖的身子一坐下,就笑着看着李沐,不觉开口道:“怎么,开学第一日就罚你的钱,不服气吗?”

    “是的。”福建参政也许是个吓死人的名头,但在李沐眼里还当不得什么正经菜式,只是淡淡答道,又拱手道:“学生尝学圣人道,不知者无罪,这个罚,学生不认。”

    “圣人道?”朱大典竟然嗤笑一声,又正色道:“怎么前方杀敌盈野的李战神,也笃行圣人之道?”

    “哦?”李沐这回是有些吃惊了,朱大典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居然还敢这般嚣张,真是在家赋闲闲傻了吗,不知道东南经略是何等威名显赫的高官?

    “李大人。”朱大典道破李沐身份,却也没有站起来:“我是你的师长,无论你身为多高的地位,这个关系,你是逃不掉的。”

    礼法纲常,天地君亲师,都是大如天的,李沐做了朱大典的学生,无论老师品行如何,都不可能随随便便对他做什么悖逆之举,否则会被视为整个纲常社会的阶级敌人,遭到群起而攻之。

    “李柱国在辽东,征战数载,子曰,国虽大,好战必亡。李柱国结交朝鲜,左传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桩桩件件,都非圣人之道,现在李大人可否告诉我,圣人之道,可立国,还是可齐家邪?”

    “这。。。”李沐第一次被问住了。

    朱大典看着李沐愣怔,不觉笑道:“世间本无圣人道,圣人本也非圣人,不过庸人一厢情愿而已,李大人,你还年轻,就已经位居高位,定是国家未来肱骨之才,我自作主张,把这句话卖给你,不贵,二十两。”

第91章 东南郑氏() 
出得府学大门,李沐不觉苦笑,原以为跑去教训朱大典,结果被别人教育了一通,堂堂东南经略,竟然被人顶到了墙角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若菡乖巧跟在李大公子的后面,不觉对于李沐现在的表情感到暗暗好笑,不料李沐走到一半,突然回头,身后的玥然格格一个不留神撞在了李沐坚实的后背上。

    “哎呀。”若菡嘟着嘴揉了揉小脑袋,却看见李沐像只大老虎一样,“恶狠狠”的盯着她。

    “你笑什么。”李沐嘴里凶狠,但是眼角的一丝笑意早就泄了老底了。

    “嘻嘻。”若菡绝美的俏颜轻轻一笑,毫不客气的戳了李经略的轮胎:“不就是现在憋了一肚子火嘛,干嘛这么凶,像个布老虎一样。”

    “谁说我憋了一肚子火了,哼。”李沐这么久以来,头一回遇见这么憋气窝火的事儿,其实心里别提有多别扭了。

    要说人有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差,这上赶着找打的人总是像困得时候递来的枕头一般,刚走两步,前面就站着寅字班那郑姓的士子,带着一帮不怀好意的家丁,趁着夜色,把李沐二人团团围住了。

    “郑公子,你这是什么意思。”李沐心中暗道找死,表面上还显示出一丝饶有趣味的感觉,冷冷的说道。

    “小子,你也不打听打听,东南地界,郑家是什么,我郑经是什么人物,浙江福建地界上,哪个看到我不得恭敬三分,我告诉你,原本在书院里,你把那小娘皮交出来,我也就放你一马,以后大家也算是认识了,说不准的我还能罩着你一下。现在你不识趣,就不要怪我心狠了,这个女人,老子要定了!”郑经自信满满,无比猖獗的道。

    “沐郎,还是让三跃他们来一下吧,我倒是不怕这些人,只是你。。。”若菡也没在意郑公子自鸣得意的战争宣言,只是委婉的表达了一下对李侯爷战斗力的担心。

    唉,又被夫人鄙视了,李沐心中郁闷,想到总要也去学学武艺才好,但是却也知道学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看若菡现在身手不凡,小时候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呢。

    李沐从怀中拿出响箭,只听“咻”的一声,响箭升空,绽开漫天红色的烟花,一连三发,声传十里。

    郑经一群人看李沐不动,却从怀里掏出个二踢脚,一下子都笑出声来,却没注意到李侯爷原本阴沉的脸,现在已经满满的都是杀意。

    “哈哈,真是笑死我了,你这人来府学读书,还带着炮仗来,你这小子,我真是高看你了,真不知杭州府哪家门第,能教出你这样的怪胎来。”郑经一遍笑着,一遍嘲笑着李沐,在府学附近的小弄巷里,显得格外的刺耳。

    原来在古代也有放学门口等你这一说啊,李沐倒是心宽的很,经略护卫是大明最精锐的军士,自然是值得信赖的。

    没等郑经笑够,两边巷口脚步声大起,在场的人都变了脸色,郑公子妄自像个傻子一样笑得快断了气,却不知有些经常在街面上混迹的家丁已经听出来有些不寻常。

    只是数息之间,数十名经略府的精兵已经把巷子两边堵的死死的,郑经这才反应过来,呆呆的看着眼前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沙场精兵,愣怔着说不出话来。

    “参见大人。”一众卫士齐声行礼道。

    “郑公子,你说,是你自己跪下,还是让我打到你磕头?”李沐冷如寒霜的对郑经道。

    这回郑经就算是脑子再有问题也知道李沐绝非普通生员士子了,但是还是仗着家族势力,断断续续的说道:“你。。。你别得意,我们郑家在。。。在东南那可是一等一的,你可要想清楚了,你伤害我。。。就是跟郑氏为敌,在浙江,就没有能跟郑氏为敌的人能活过十天!”

    说到后来,郑公子,似乎在自己的姓氏上找到了自信,这人就算是杭州城内的世家大族又怎么样,在东南三省的地面上,郑氏那可是第一等的豪族。

    郑经这样的纨绔公子,自然不知道那些军士的可怕,但是他手下一些经常打架惹事的家丁,早就被那些沙场上下来的百战精兵身上的杀气吓得尿了裤子。

    “郑公子好大的威风,那好,郑公子前面引路,我倒要看看,东南还有没有王法!到底浙江是大明,是皇上的,还是你郑家的!”李沐厉声道。

    郑经心中犹疑了一阵,估计还是自信自己的家族势力,也就点了点头,郑氏现在可是东南最大的海商,在福建和浙江两省的势力非常人难以想象。

    历史上,大明对于郑芝龙为代表的郑氏势力也是多次进剿,可是朝廷军队竟然与郑家的私兵作战,每战每败,不得已才只有招安郑氏,郑家在福建一带,俨然割据势力,称王称霸。

    郑成功收复台湾,靠的就是郑氏多年积攒的军队和钱粮,和荷兰殖民者一场大战,出动战船数千,军兵近十万,可见郑氏的实力之强大,更有甚于朝廷。

    当然那是数十年之后的郑氏,现在的郑氏远还没有达到割据一方的实力,但是作为东南最大的海商,理论上不是没有和他经略府叫板的本钱。

    杭州的郑府离府学大街不远,自古以来,“学区房”总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何况杭州府学本就靠近西湖,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起这样一座比起他李沐经略行辕更大的府邸,却也真的显出郑氏的不凡来。

    要知道,李沐的经略行辕可是原来东南总督胡宗宪的府邸,胡宗宪这个人在任上,重用戚继光剿灭倭寇,东南海岸平靖,他居功至伟。

    但是此人生活也是极尽奢华,号称“总督银山”,但毕竟是功大于过的,可是这样的人的行在,就已经可以想象有多豪奢了,现在见了郑府,李沐居然有一种自己的经略府被比下去了的感觉。

    这一行人好几十人,直冲冲的就向郑府而来,自然早就得了汇报,李沐来到门前时,数十名郑氏家丁手持武器严阵以待,看阵势,应该是比郑经这些个跟班强上不少的。

    郑家三兄弟,郑芝龙,郑芝虎,郑芝豹,其中老大郑芝龙是海商头领,自然不在杭州行事,现在杭州郑府管事的是三弟郑芝豹,这位也是在香山澳(澳门)做过生意,和那红毛鬼打过交道的,用时下潮流的话来说,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郑经是郑芝豹的儿子,凭借这郑家的势力,他在杭州城内横行霸道,也一直没什么大问题,但郑芝豹并不是单纯的土匪恶霸,无论如何,似梁山好汉那般土匪做派,是不可能把郑家经营成世界第一船王的地位的,郑芝龙比起儿子倒是强了无数倍。看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的时候还是个反定律。

    不用多说,李沐一露脸,郑芝豹就把他认出来了,他郑家在东南做生意,明面上的暗地里都有,要是连总制三省军政的东南经略都认不出来,郑芝豹也不要混了,注定不是这块料。

    早在李沐刚刚到任,郑芝豹就亲自登门经略府拜访了李沐,这位李大人虽然年轻的有点不像话,但是战功可不是假的,建奴是狠种,这个大明举国上下都是承认的,比起他郑家的私兵,不知道可怕到天上去了。这位李大人,硬是把建奴打得现在他的名字都提不得,郑芝龙有的时候也经手一些从海上走私去北方京师和朝鲜的生意,在辽东和朝鲜,打着锦州军名头的商队,建奴的斥候看都不敢看。

    但是锦州军的名头并不轻易能搞到,这也就是郑家手眼通天,才能以锦州镇的名义玩走私。

    被李大公子惦记,绝对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何况李沐怎么看也不算什么善男信女,这位晋阳侯杀人盈野,心狠手辣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这边郑经看到父亲,刚要开口,却见郑芝龙已经越过自己,小跑着跑到李沐面前,看着阵势,一定是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踢到铁板了,郑芝龙在南边和葡萄人打了多年的交道,做生意嘛,和气生财,这迎来送往的礼节,自然是不差的。

    郑芝龙紧赶着走到李沐面前,在李沐的卫士前站定,郑重跪下行礼道:“草民郑芝龙,参见经略大人。”

    这要是一般“草民”,李大人倒是不介意拿捏一下,但是郑芝豹是郑家核心人物,自然是怠慢不得的,登莱水师和福建水师现在还没有让郑氏心服口服的实力,这要是郑氏真的跟他李大公子鱼死网破,那皇上交给他的开海赚钱的任务,可就真的镜花水月一场空了。

    “郑员外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李沐也是赶忙扶起了郑芝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