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侯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侯爵-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不说谣言最是吓人,当初盛京的八旗驻军明明只有八百余人,硬是被吹成了三万。。。艺术创作当真是天马行空,什么都敢想。

    可是无所谓,观众就喜欢这样的故事,三万比八百多那么倍,自然也就刺激那么多倍,至于是否合理,谁听笑话会在乎这个笑话是否真实发生过呢?

    “可宁远侯神力在身,无所畏惧,只是冷笑三声,挥手闪过一片雨云,顿时建奴大营雷鸣电闪,九天神雷滚滚而下,三万大军只不过十息之间,尽皆齑粉矣,后来老建奴带兵回城,翻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找到一具完整的尸体来!”

    说书人一拍抚尺,众人精神一震,哄然叫道:“好!”一时掌声雷鸣。

    说书人得意的按了按手,又开始胡说八道:“却说宁远侯来到建奴八贝勒皇太极的府邸,八贝勒等于就是我大明的王爷,却见府内一株莲花生的极美,李侯爷看得欣喜正欲伸手去摘,却没想到那花摇身一变,竟然化作一个绝色芳华的小美人,袅袅婷婷的对李侯爷深深的施礼道,将军万福。”

    “那小娘们想必也是天上的仙子吗?”一个性急的汉子忙不迭的问道。

    “那是自然,那女子是天界的百花仙子,仙界男女之间,却不允许有情爱之事,然那仙子暗恋侯爷前世的战神之身,为了追随侯爷朝夕相伴,不惜私下凡间,在盛京城化作一朵莲花,等了战神五百年。”得,战争故事成功变成仙侠故事,仙侠故事又变成神话故事了。

    “下凡之前,负责世间缘分的月老告诉百花仙子,你这一世,注定与他有三次劫数,若是能侥幸撑过,则能生生世世长相厮守,若是不能过去,则要再等五百年才有可能再次见到他。”说书人扇子一开,只是拿腔作势道:“这第一劫,就是你会化作爱新觉罗氏的长女,与你相爱之人生而为敌。”

    “这是不是太残忍了。”马上就有心软的人看不下去了,低低的反对道。

    “别说话,听他说听他说。”边上的看客马上不满的制止了那个多嘴的家伙。

    说书人话锋一转,又道:“侯爷英雄人物,又怎么会在意这等身份,那女子生的娇媚动人,又温婉贤惠,一看便知是良配,于是侯爷就带那姑娘一道回了锦州,却不知这一切被天界的另一位仙子看到,那仙子名为海棠仙子,她亦苦恋战神数千年,却一直不敢下凡,这一回总算是下定了决心,但看那百花仙子化作一位金枝玉叶,海棠仙子也好不相让,于是投身朝鲜王室,做了王室的郡主,他知道李侯爷回城之路已经堵死,就必然会来朝鲜避难,就早早的在驿馆内等候了。”

    “后面呢后面呢!”观众们预感到有什么香艳剧情要发生了,纷纷兴奋的催促道。

    正当那说书人要继续说下去的时候,街面上突然传来一阵嘈杂之声,只见不允许纵马的京城大街上,一匹快马却从城门处飞奔而来,身后插着一支大红色的羽毛,飞一般的直向皇宫大内而去!

    “捷报!捷报!宁远侯广宁大败建奴,杀敌五万!捷报捷报!”那人一路狂奔,一路高喊道,所过之处,百姓齐声高呼万岁,有的甚至燃起了鞭炮,仿佛整座城市,一下子迸发了出了无限的热情。

    “哈哈,好啊好啊。”状元楼内也是一片欢腾,大明有战神宁远侯,消灭建奴,澄清寰宇指日可待了!

    老百姓的愿望是朴实的,他们不懂太多的政治内幕,只知道崇拜马上建功的大将,知道守护他们的宁远侯是所有正义和力量的化身。

    “各位,我们掌柜的说了,为贺我大明辽东大捷,今日这顿,我们状元楼请了!”那店小二也赶紧激动的宣布道。

    “哈哈,那就多谢掌柜的了!”众人大都笑道,其中一桌子看上去颇有几分气势的食客站起来,对在场的所有人说:“掌柜的请大家吃饭,我请诸位喝酒,今天高兴,我们不醉不归!”

    “好!不醉不归!”

    却说那报捷的快马一路直奔紫禁城,沿途处处鞭炮齐响,欢呼震天,终于惊动了宫城内的二十四监的大太监,魏忠贤站在签押房内,站起身来,听着宫门外欢呼声响彻云霄,赶紧吩咐一个小太监道:“去看看,怎么回事。”

    那小太监刚一出门,魏忠贤自己却忍不住了,跑出了签押房,来到午门边一看,厚重的宫门,一骑策马而过,马上的骑士高喊捷报,一路上所有的大汉将军和巡逻军士全部站立肃然行礼。

    这边接到消息的天启皇帝接到消息,一路小跑着跑到了奉天殿的龙椅上,跟着他一起过来还有首辅大臣叶向高,锦衣卫指挥使崔应元,以及数名值守内阁的司值郎。

    那骑士来到奉天殿阶下,跳下马来,满面红光的抱着捷报拾级而上,当初这个报捷的任务,可是花了二十两白银抢来的,现在看来,真他娘的值了!

    看到龙椅上端坐的皇帝,那骑士立马下跪行礼高声道:“启禀吾皇,宁远侯,锦州经略李沐李大人于广宁城大败建奴主力,杀伤建奴精锐五万两千余人,生俘四贝勒汤古代,阵斩一等大臣安费扬古!”

    “好啊!好啊!哈哈!李爱卿,打得好!打得好!”天启书读的不多,一激动,什么词都不记得了,就知道一句句的重复好,说着说着眼角竟然渐渐的湿润了。

    “陛下,太保大人有一句话,让小的带到,一等大臣安费扬古是被陛下所制之红夷大炮一炮毙命的,陛下英明神武,护佑我大明疆土,万岁万万岁!”那骑士紧接着高声道。

    听了这句话,天启皇帝再以难以遏制泪水,一下子就趴在龙椅上哭了出来。

    “父皇,你听见了吗?儿臣所制的大炮,杀了安费扬古!杀了安费扬古!一等大臣!父皇,你看啊,儿臣有功了,儿臣会护佑祖宗社稷了。”天启胡言乱语的一番好久,才转而高兴地对叶向高说:“首揆,这个要赏,要狠狠的赏,一定要狠狠的赏,封国公,进上柱国,平章军国重事,蓟辽总督,你们看着办吧,反正要赏,但凡赏赐之议朕无不准。”

    “陛下。”叶向高虽然也万分激动,但是他一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一颗心早就打磨得如同铁石一般,只是待到天启稍稍冷静下来,就温言说道:“李太保还参劾辽东巡抚王化贞杀良冒功,消极怠战。”

    “王化贞?”天启一愣,这是怎么回事,辽东巡抚消极怠战,辽东镇是朝廷最信任的国家柱石,怎么会如此不堪?

    “那就拿下王化贞,让他走人。”天启此时兴奋过头,毫不犹豫的道。

    “陛下,若是拿下王化贞,辽东就归他李沐一人,俨然辽东王了!”叶向高沉声道。

    “什么?”

    其实身为首辅大臣,叶向高与李沐年龄差距太大,本没有什么直接的冲突,但是李沐参劾王化贞的奏本却让他起了怀疑之心,这位年轻的宁远侯,手握数万精锐的边军,还想着要挤走辽东巡抚,那辽东地区岂不是连个能制衡他的人都没有了?若是他要是有什么不臣之心,辽东大军南下,三日就可抵达京师!

    十余万精锐的辽东边军,改朝换代轻而易举!

    叶向高身为首揆,手中管理着所有的国家大政,不可能去仔细调查王化贞的战功是真是假,只是制衡李沐,必须要王化贞这块棋子,没有王化贞,李沐在辽东一地几乎算得上是国中之国了。

    天启也不做声了,他虽然信任李沐不会行此叛逆之举,但他毕竟是皇帝,不能拿朱明天下冒这个险,制衡是帝王之术永恒不变的话题。

    “可是如此大功,朕若不赏,何以服众?”天启实际上已经被说服了,但是还是望向叶向高道,意思很清楚,主意是你出的,黑锅也要你来背,朕不能落下个刻薄寡恩的坏名声来。

    “现在江南倭患又起,让他去平倭吧,建奴经此大战,恐怕会消停一段时间了。”叶向高想了想,于是出了个主意:“让他去做个东南经略使,督抚江浙和南直隶三省军务,品级可以升一级,荣衔可加上柱国,至于爵位,陛下还当慎重啊。”

    “不若把宁远侯这个县侯升为郡候,改封晋阳候,封地在晋阳,加食邑三千户,这样可否?”天启想了想道。

    “圣上英明。”

    “那就这样宣旨吧。”

    “未免辽东局势崩坏,还是让熊廷弼接任经略,这样待到建奴若是有什么大动作,直接加封李太保为锦州总督,就可以直接指挥锦州军作战。”叶向高沉声道。

    “那就依首揆之议,拟旨吧。”天启说道,却忽然想起了什么事情一样,转头对叶向高说道:“对了,上次李沐上奏的奏折中,我记得有一项是让他参加科举考试的奏请,不知首揆以为这是何意?”

    天启倒不是说有什么怀疑,也不是没有恩荫的官员参加科举考试的先例,毕竟科举考试才是进身的光明大道,只是李沐已经是一品大员,这样的人考试,哪个考官胆大包天敢黜落他?

    他要是去浙江参加考试,从主考到同考全是他的下属,还怎么考?

    叶向高对于这个建议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李大公子小孩子心性,好奇考场什么样子,那就让他去看看喽,只要他暂时脱离掌握那数万精兵,至于他想干什么,就由他去吧,毕竟也是大明威名赫赫的一代战神,还有可以有点特权的。

    “陛下,这个无关大雅,李侯爷想考,就让他去考吧。”叶向高甚至有点恶趣味想着这个武人上了考场是什么画面,还有几分想笑的感觉。

    “那好,那就这么办,宁远侯破敌有大功,加晋阳侯,食邑三千户,进上柱国,迁从一品东南经略安抚使,总督江浙南直隶三省军政,平灭倭患。。。嗯,朕再赐他个秀才出身,让他去考乡试吧。”天启说到这里竟然笑出声来,荣封正一品,实职为从一品的。。。秀才,别说大明开国以来,自有科举考试以来,就没有出现过这么高等级的秀才!

    “杨涟也别回来了,去江浙当监军,继续跟着这小子混吧。朕也不能让他一个人就孤零零的上路了,好好的大功之臣搞得像贬谪云南一样。”天启说道。

第82章 信王朱由检() 
接到圣旨的李沐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意外,功高震主的道理他是懂得的,现在的他还不具备和整个大明政治体系对抗的资本,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才是文武之道,于是也不矫情,交接政务之后,就带着几位红颜知己准备离开了。

    反正北云兵和锦州军还都在自己人手中,李沐倒是没什么可担心的,在江南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正好可以好好的考虑自己情报网的事情了。

    天启宣旨之后,还特命李沐回京献俘,于是李沐交接事务之后,就马不停蹄的带着亲卫回到了京城。

    所谓献俘,是中原王朝宣示武力的一种方式,把战争中俘获的敌军俘虏斩首示众,以示国家的武力强大,达到凝聚民心,增强统治者威望的目的。

    这一次回京,待遇自然与上次不同,也没有什么官员再把他化作阉党的成员,以李沐现如今的地位,根本没必要做什么党的成员,只要他想,挥一挥手,自己组建一个李党也不是什么难事。

    眼看着京师就在眼前,李沐还是颇有几分志得意满的,刚满二十二岁的李大公子,已经是东南经略,晋阳侯了,就算是在整个大明政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量级人物了。

    也就是哥不想参与到政治的漩涡中去,否则一定会留下哥的传说。

    别人的眼中,李沐从手握数万大军的锦州经略被赶到江南去平倭,明显是被夺了实权了,江南三省且不说那乱七八糟的卫所军队,再就是倭寇之乱自戚继光平汪直徐海两大海寇,万历朝鲜战争之后,日本元气大伤,除了少量的流浪武士,哪里还能组织起什么大规模的袭击。

    但是李沐倒不是这么想的,建奴现在虽然元气大伤,但是自己数次胜利都是占了守城的光,以逸待劳,用安逸之兵打敌方劳师远征,但是要是想主动平灭建奴,他还没有那个能力,何况飞鸟尽,良弓藏,自己现在看上去风光无限,其实根基很浅,在大明内部并没有什么自己的党羽和坚定的支持者,这样的风光站得越高,也肯定会摔得越惨。

    要想一心一意的打仗,不顾其他的想法,在现在这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是不可能的,若不是杨涟作为东林党的代表跑到辽东去监军,被划为阉党成员的李沐不被东林党的那帮人参到死才怪。

    这些人,治国没有什么大用处,攻击政敌都是一套一套的,无论你有多大泼天的功劳,他都能把你说成乱臣贼子。

    不要忘记,首辅大臣叶向高,也是东林元老之一,轻描淡写的两句话,就把原本对李沐的封赏削掉了一大半。

    不得不说,在对于人心和政治斗争的把握上,李沐还是差了好几个段位的。

    李沐这一次没有骑马,而是跟着几个女眷坐马车,靠在马车柔软的靠背上,一边有明露喂着各种水果,一边玥然帮他按揉肩膀,前面还有伊宁捧着茶水送到他的嘴边,这样的日子,简直神仙也不换啊。

    唯有洛鸢一个人,坐的远远地,默默的盯着窗外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公子,快到京师了。”三跃策马在一边低声对李沐道。

    李大公子如今身份今非昔比,除了是一品的封疆大员外,更是世袭的堂堂晋阳侯,而且隐隐在民间被传颂为战神之身,无论东林还是阉党,都非常看重他,若是能取得李沐的支持,不说别的,在边军的战事上,李大公子的意见几乎一言九鼎,谁都不能跟他相抗衡。

    所以纵然李沐才年仅二十二岁,京师城门就已经站满了各路迎接的官员,李沐当然也不能拖大,早早地就下了马车,带着所有的亲兵卫队,步行来到城门口。

    城门迎候的官员有很多的,为首的勉强算是个熟人,正是锦衣卫指挥使崔应元,崔应元武人出身,对于李沐这样的战场大将还是颇有几分真心钦佩的,于是就自告奋勇的来到城门迎接了,其实按照锦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