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侯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侯爵-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火器虽然已经非常先进,可是依然有许多的限制,所以并没有被大规模采用。

    可是经过天启改造过的三眼铳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这支铳使用精良的长管铳,射程首先就比普通的制式装备远得多,天启皇帝还创造性的给三眼铳加上了转轮,加上燧发的扳机,整支火铳看起来颇像美国西部电影里加长放大版的左轮手枪。

    天启还准备了包装好的铳弹,所有的铳弹和火药药量都是事先测量好的,装在一个皇帝陛下亲自设计的三个木环套成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和铳口刚好完全匹配,上弹的时候,只要将容器套在铳口,转动转轮,就可以再次击发。

    天启皇帝的天赋在这支火铳上,发挥的淋漓尽致,让李沐这个现代人都叹为观止。

    整支火铳都经过仔细的打磨和渡漆,完全看不出任何改装的痕迹,完全浑然一体。枪托上还刻着一条无爪的蛟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爱卿可来看看,朕这支铳所制如何?”天启像极了一个需要夸奖的小孩子,有些得意的对李沐说。

    “皇上,臣叹为观止!”李沐真心的钦佩道。

    “朕已经试射过这支火铳,李爱卿,不得不说,这燧石当真奇妙无比,朕在这火铳后置一撞击针,只要扣动这个扳机,撞针和燧石产生的火花就可以引燃药包。”天启看着手中的火铳,自言自语的说。

    “皇上,不知臣可有幸可观这支火铳之威力否?”李沐好奇的说道。

    “哈哈,这有何难,朕在南书房广场已经有过尝试,只是这铳的远距离精度不佳,却是难办。”天启颇有些忧虑的说,这位皇帝倒是个非常尽职尽责的木匠,对于产品的瑕疵非常苦恼。

    “皇上,对于此铳之精度,臣听闻有一海外泊来之法可以解决,但是尚未曾试验过。”李沐说道。

    “哦?李爱卿速速道来。”天启亟不可待的问道。

    “陛下只需在火铳之膛内,刻上竖纹膛线,即可保证弹丸在出膛之时受膛线所制约,即能保证出膛之准确度。”李沐拿着火铳一阵比划,却忘了火铳内还有三发铳弹,搞得站在一边的魏忠贤吓出一身冷汗。

    “嗯。。。似有道理。”天启思忖片刻,点了点头:“朕当再去改进此铳,在爱卿离京上任之前,朕定当以新铳为礼,为李爱卿壮行!”

    “谢陛下。”

    “皇上。”一直默不作声的魏忠贤说话了。“皇上制此神铳,于我大明百姓功德无量,只是此铳尚无名号,肯定皇上为此铳赐一名称,日后我大明天兵所到之处,必将传颂皇上的威名!”

    “大伴所言极是。”天启点点头,随后看向李沐,问道:“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名号,说予朕听?”

    李沐立刻抱拳,恭敬的说道:“皇上,此铳在陛下手中,已经绝非普通之火铳,现在已经是一把强大的火枪,是划时代的兵器,必将改变敌我态势和战场局面,臣请陛下就将其命名为‘天启式火枪’,臣必带着这支枪,回到辽东,把老建奴赶尽杀绝,则陛下青史留名,微臣死而无憾!”

    “好,李爱卿,如你所言,就叫天启!”

    出了宫城,已经是晌午时分了,李沐带着若菡走在四九城东市的大街上,感受着浓烈的生活气息,不禁一阵阵的感慨。

    华夏大地,狼烟四起,国事危难,百姓们却天真的相信着这些掌握权力的大人们可以为他们带来平安。

    晌午的东市大街,人声鼎沸,李沐带着若菡来到一座街边小摊,这家小摊其他不卖,只卖爆肚,爆肚这种小吃,顾名思义,就是取鲜嫩羊肚切成条状,以沸水煮熟之后,再取滚油淋之,佐以香油,芝麻酱,辣椒等各类调料,鲜美可口,简直人生享受。

    同人一样,爆肚也分那三六九等,似京城望月楼之类顶级酒楼大厨所拿之爆肚,更是以各种山珍海味之汤汁细心烹制,老实来说,味道比这街边小摊当然强到不止一星半点。然而却让李沐觉得缺了什么。

    作为老北京的小吃,爆肚就要讲究个自由,吃爆肚更看重个好气氛,所以一般真正的北京食客,在享用爆肚的同时,都会喝两杯二锅头,便誉为人间第一等美事。

    李沐和舒菡坐下刚坐下,两碗热腾腾的羊肚就端上了桌,李公子倒是毫不在意的细心的帮舒菡混合各种调料,这姑娘性喜酸辣,故取辣酱,香油,蒜泥和陈醋拌匀,做成一碗可人的蘸酱,放在姑娘的面前。

    在李沐专心调味的时候,却不时的引来周围食客的侧目,一是因为若菡确实生的风华绝代,这样难得一见的大美人,无论到哪里都是焦点,二来,大家也估计是从来没见过服侍妻子吃饭的丈夫,纷纷觉得有些不同寻常。

    李大公子安之若素的配酱料,却不知道身边的女孩子已经红透了脸,一双如玉般的素手绞在一起,感觉都不知道该放到哪里了。

    正在两人享用美食的时候,李沐的耳边却突然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李经略,这么巧。”声音沉稳异常,中气十足,仿佛一股浩然之气扑面而来。

    李沐差异抬头,看到一个身穿便服的中年官员,一张威严的国字脸带着淡淡的微笑,眉宇之间正气凛然,即便对宁远侯说话,也不愿稍弯下挺直的腰杆。

    “敢问大人名讳?”李沐疑惑的问道。

    “呵呵,下官之名,恐怕经略大人未曾耳闻,在下杨涟。”那中年官员笑着说:“原本以为李大人征讨建奴,杀敌数万,应该是位威风凛凛的马上将军,却没想到还是位怜惜红颜的谦谦君子。”

    杨涟?李沐不觉悚然而惊,大名鼎鼎的东林六君子之一的杨涟,此人真诚直谏,忠心耿耿简直到了变态的地步,李沐赶紧站起身来,抱拳施礼道。

    “原来是掌宪大人,在下对大人之名确是如雷贯耳!”掌宪即为对于都御史的尊称,杨涟官任正三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掌握司宪大权,监察百官。

    “如雷贯耳这个词,在威震辽东的李经略面前,可万万当不起啊。”杨涟洒然一笑,于是在李沐对面坐下,店家马上就送来一大碗爆肚和各色配好的调料,看来杨御史是这家小铺子的老顾客了。

    “掌宪大人也好这一口?”李沐问道。

    “经略不是京官,在这四九城逗留的时日不长,却不知但凡在这北京城生活的老油条,哪个不爱这嫩滑美味的肚儿?”说完还夹了一筷子送入口中,细细的品味一番,又接着说:“可是我没那个钱去望月楼吃那八珍肚儿,只好上这来解解馋喽。”

    “掌宪廉洁,当是我等后辈楷模。”李沐认真的说,这倒不是恭维的话,因为这位掌宪大人在历史上,真的就是后辈楷模。

    “哈哈,经略见笑了,虽然李大人年轻,但是所立之功劳,所经之战阵,所刃之敌人,都让我这在京城享乐的一帮京官们汗颜。”杨涟真诚的说道:“我不知大人为何要数次结好魏阉和锦衣卫番子,但是杨某敬大人在辽东所战之英勇,所以有一问想问大人。”

    “掌宪大人请讲。”

    “李经略,魏阉之权势,已经无法无天,想必在京日久,经略已经有所体会。如此下去,国家政权如何为继,忠志之士从何而来?大明之权柄,尽数操于阉人手中,军国重事问计于斯乎?”杨涟颇有些激动的说。

    “大人所言极是,现如今,无需讳言,国家确有极大的危机,辽东建奴连战连败,蒙古连年入寇,南方云贵之乱几乎从未平息,但是如此多的烦心事,若是全部推却到阉党乱政的身上,未免有失偏颇。”李沐沉声说道。

    “偏颇?”杨涟冷笑连连:“经略大人贵为二品武臣,难道还不如我这个御史有见地么?阉党祸国已是天下之共识,难道是我杨涟一家之言否?经略大人年纪轻轻,战功显赫,是我大明的未来股肱,万万不可自误啊。”

    李沐沉默了,他知道根本无法在这种辩论中辩赢堂堂东林六君子之一的杨涟,自己非文官一系,无论怎么做都不会得到文官体系真正的认同。

    想到这里,李沐顿感沮丧,大明已经沦落至此,这些文官却从不反省自身的问题,一味的搞党同伐异,政治争斗,常年累月下去,对国家才是真正致命的打击。

第37章 告别() 
从那卖小吃的摊子上站起身来,李沐拜别了一脸慷慨激昂的杨涟,带着若菡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刚一进门,就看到了中庭下站着一位华贵的贵妇,周围还站着众多穿着便服的劲卒。

    看到李沐进来,那贵妇微笑着,带着一丝欣慰的语气说道:“云琪现在已经是二品的经略大人了,老身也要自称末将了啊。”

    “秦将军简直折煞我了!”李沐赶忙说道:“没有您,怎么会有云琪的今时今日,您是云琪最尊敬的长辈,云琪会一生敬佩您的英勇,感念您的恩情。”

    这位换上便服的贵妇,自然就是威震华夏,南征北讨,大名鼎鼎的巾帼英雄,石柱宣抚使,大明一品诰命秦良玉秦将军。

    “哈哈,云琪,老身此来,是特地向云琪辞行的。”秦良玉也没有反驳,只是依旧如春风笑着对李沐说。

    “将军。。。要走?”李沐突然觉得心中空落落的。

    一直以来,秦良玉都像看着年幼孩子的母亲一般,给他无条件的支持,这种支持所带来的勇气,是不可估量的。

    第一次上战场的李沐,能冷静面对数万建奴大军主力,其实正是依靠着这位女将军在背后全力的支持他,保护他,信任他。

    “是啊,老身带他们北上抗敌以来,已经两年有余了,云南又有不稳的迹象,儿郎们也该回家看看啦。云琪,我知道你有匡扶大明的才华,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你消灭满奴,还我大明百姓一个安静祥和的生活。”秦良玉温和的说,山东一地的惨状,给这位将军造成的冲击太大了,她倦了,累了,甚至于,对朝廷真的太失望了。

    所以她寄希望于李沐这个年轻人,李沐太年轻了,堪堪二十一岁的年纪让他成为太多人眼中的火种,期待越高,压力自然也随之而来。

    可是相比压力,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李沐在京城的数月间,朝中各级高官,对于这位年轻的宁远侯,给予了几近于溺爱般的纵容。

    这个傻小子,还真的以为靠着祖辈的余荫,就可以混迹于阉党和文官集团之间玩平衡了。

    因为他年轻,按照常理推断,等他成长起来的时候,朝中大多数官员都已经不在任上了,所以大家说到底并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

    既然如此,为何不为国家留住未来和希望呢。

    “将军。。。”仿佛是自己是要即将离家的游子一般,面对一直关心自己的母亲,李沐有些哽咽了。

    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他,不过是一个刚过弱冠的二十一岁的小伙子啊,在后世还在大学校园里恋爱,游戏,逃课的时节,却要莫名的背上如此沉重的历史责任。

    “云琪。”秦良玉依然笑着,仿佛欣慰的看着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一般,“你是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人。”顿了一顿,秦将军似有奇怪的说:“我有的时候都怀疑,你都是不是我们这些凡人的一员。”

    秦良玉像是回忆着,又像是自言自语的说:“无论你所表现出来对战争的天赋,还是你对于身边的人的态度,都太不一样了,完全不像堂堂伯府,家教森严的出身。”

    秦良玉抬起头,看了一眼已经抽芽的中庭翠柳,摇摇头说道:“我总觉得你这样是不对的,却又觉得你这样是对的。好像只有如你这般,才是解决我大明痼疾的根本之道。”

    秦良玉敏锐的发现了李沐骨子里对于现行的国家宗法制度的反抗,这要是放在以前,肯定会引来秦将军的好一顿教育。

    但是山东一行,让秦良玉对这个制度产生了怀疑,如果它是对的,是好的,是完美的,怎么会让山东百姓落到买卖人肉的地步!

    “将军。”

    “不要叫我将军了,若是不嫌弃,云琪,你就按照土家族的习俗,喊我一声阿嬷吧。”秦良玉温柔的说。

    “阿嬷。”李沐再也忍不住泪水,这是一个从李沐来到世界以来就一直给他力量的巾帼英雄,她有让天下男儿汗颜的勇气,也有让天下女子共有的温情。

    “傻孩子,别哭了。”秦良玉已年近五旬,却好似不知不觉湿了眼眶。“云琪,你是大明的未来,我们已经老了,无论是我,叶阁老,熊督师,我们都老了,我们想留给你们一个稳定又平安的大明,可是这一次,怕是要食言了。”

    秦良玉动情的说道:“这一次,要靠你们自己去争取了,不是为了我们,是为了你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无数的汉家儿郎,为了中华骨子里的荣耀。”

    为了中华民族可以一直挺直的腰杆。

    “阿嬷,我会的,我一定会的!”李沐认真的,一字一句的说。

    “好啦,时候不早了,三跃他们就留给你啦,这几个年轻人,还没有成婚,也没有什么拖累,你们都是战场上下来的兄弟,这种情谊我最懂,交给你我放心。”秦良玉说道。

    “阿嬷放心,云琪绝对不会亏待三跃兄弟的!”李沐也对秦良玉保证道。

    “嗯,云琪,你好好保重,辽东苦寒,一切多加小心。”说完,这位百战余生的女将军也没有行礼,只是走上前来,伸出手拍了拍李沐那并不高大,却仿佛承受着千斤重担一般的肩膀。

    “若是来四川,记得来看阿嬷。”这是秦良玉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说完,带着白杆兵们,头也不回的走了。

    身后的李沐缓缓的跪倒在地,一颗颗眼泪滴落在青灰的地砖上。

    “阿嬷保重。”

    也许,时间流转,帝王将相都已经碾作尘土,但是像秦良玉这样的捍卫我中华民族气节的人却永远不会被遗忘。

    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人,大明世袭石柱宣抚使,一品诰命夫人。

    平播州之乱,平奢崇明之乱,击辽东建奴,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