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6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甄宓笑道:“这个自然是天经地义,但是若是甄氏家族从外面带来一些好东西,司空大人若是喜欢也要按价购买才可以。”太史慈摇头失笑道:“亲兄弟明算帐,你的提议也不过分,我们就此成交。不过现在我手头可没有军队给你雇用……”

    甄宓点头淡然道:“这个我明白。我们甄氏家族为了日后的生意也要好好的准备一番。所以短时间内还无法实现这个计划。不过等司空大人完成了统一大业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应该可以准备好了,到时再雇用司空大人的军队也不迟。”太史慈看着甄宓满口答应,心中却在琢磨另外一件事,自己是否应该派出随行队伍跟着甄宓到西方去农些好东西呢?嗯,若是可以把大马士革钢源源不断地弄到长安来,那倒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当然。那些西方技术人才也不错,多弄一些来对有益无害。想到这里太史慈心中一震,表面上却漫不经心道:“小姐到西方去不妨多换回些金银来,回国之后我可以出价收购。”甄宓却有点不明所以,不过还是点头答应了。在她看来,也许太史慈是想要做珠宝首饰生意吧,饶是她有阒海样笛膜智慧,也想不到金银的真正的作用。

    太史慈看着甄宓答应了,心中一阵激动,要知道金银是货币啊。只有有了大量的金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流通。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前提。虽然自己不可能等到那一天,但是自己却可以为这一天走出第一步。从甄宓那里出来地时候,张夫人还没有回来,看来这绝世妖娆很有雅兴,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于是太史慈又和甄宓说了一会儿便出来了。

    出来之后自然是心情大为畅快,不说别的,仅仅是甄宓的婚姻大事就灵太史慈十分的欣慰,甄宓这古代的单身主义者显然不用自己操心,而且只对生意感兴趣,若是如此,自己还担心什么呢?太史慈兴冲冲地向前走,却一头撞见了管宁。看见这对自己中心耿耿的手下急匆匆的样子,太史慈心中涌起温暖,连忙招呼他,把管宁拉到一边,然后把刚才发生的事情有重点地说了一遍。管棕闻言后登时眼前发亮,显然也想到了这其中的好处。不过至于金银方面的事情他不明所以,自然也就向太史慈请教其中的奥妙。但是太史慈很难跟他解释清,唯有接口托词自己希望以后发行新的钱币。

    管宁这才释然,在他看来,新的王朝当然要有新的钱币,但是他却不明白这和金银有什么关系。在这时代,金银虽然珍贵,但是并不是通用的货币,而且数量很少,根本无法用于流通。太史慈很为难的摇头,他很难解释什么叫做货币的信用度问题,还有什么通货紧缩和膨胀,在这时代,这些东西都是并不存在的问题,若是说起来,唯一使得通货失去信任度的问题就是乱世,百姓对一个王朝的货币无法认同,所以更加喜欢以物易物,在管宁看来,只要一个王朝繁荣稳定,发行铜币就可以了,但是太史慈的目光并不仅仅是盯着现在,他还要想到很久的将来。想了半天,太史慈才想出来了一个比较合适的理由,对管宁笑道:“幼安兄,我只是想要在铜币之外发行之中用金银作的钱币,这种钱币上面雕刻上一些我青州的法令,如此一来,定可令青州的法令深入人心。”

    管宁闻言登时眼前一亮,赞叹道:“主上这个文章实在大妙,属下怎么没有想到,嘿,主上不是一直担心我们青州的新‘五德终始说’不能贯彻持久吗?若是用了这种办法,用不子多长时间,青州的精神就会深入人心!”太史慈闻言一楞,没有想到管宁居然得到这么一个结论,不过想一想,太史慈也不由得激动起来,若是在钱币上弄上“商贾永不加赋”“损有余而补不足,五德互补”“君子配五德”这些话,天长日久,岂不妙哉?正想着,管宁却又为难道:“不过主上,这事情我看在铜币上做就可以了,若是换成了金银,只怕百姓会把这些金银藏在家中,起不到流通的作用啊。”

    当然知道管宁的意思,这时代,金银是在太过稀缺,若是西作货币根本不切实际,一般的百姓只会把这东西收藏起来,所以按照管宁的观点,用金银铸造钱币并不合时宜,但是太史慈却知道金银的确是货币,一个国家的金银数量的多少决定了这个国家发行的货币符号的价值。尤其是在商品社会,这一点无比重要,因此太史慈对于撮取大量的金银是十分热衷的,但问题是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和管宁解释自己的苦衷,当下大感头痛。不过管宁显然没有想那么多,对太史慈:!“不过主上不比气馁,说实话,金银本来就是十分稀有之物,主上想要大量的弄到国内来自然又好处,即便是做不了钱币,那也是好处多多。所以主上要甄宓带回大量的金银来到也是一件好事,对了主上,和甄氏家族做生意这件事情我们还是要小心,毕竟我们只是在合作而不是君臣关系,甄氏家族当然是能多占便宜就多占便宜了。”

    太史慈微笑道:“这一点我当然知道,是了,祢衡和陈琳两人走了吗?”管宁看着太史慈微笑道:“正要向主上汇报,属下准备找时机要他们把当初许子将先生的判词的本义说出来,也好为主上造声势。”

    太史慈心中一动,脸上却带出沉痛来,对管宁道:“幼安兄,你要知道。当今圣上昏迷未醒,我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管宁却摇头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属下才出此下策。属下已经问过了华佗和吉平两位先生。他们都认为圣上醒过来的可能性非常小,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五德不可一日无君子,故此在此时刻,主上必须站出来继承大统,否则天下便如同没有舵手地巨舟,将会迷失方向,最后不知所终。”

    太史慈知道华佗和吉平是按照自己的吩咐这么对管宁说的,故此一点也不吃惊,只是在表面上摇头不说话,管宁看着太史慈的样子,温声道:“主上,管辂先生就在长安,他对人地寿命长短研究得尤其地精深,有此人在,我们便可知道身上的寿诞了。”太史慈看着管宁。很想问问管宁是不是另有一手,若是管辂看出来汉献帝的寿命来。正是命不当绝,那么管宁又当如何?

    管宁看着太史慈,却会错了意,低声道:“主上不要误会,管路先生不但可以看出人的寿命,还可以看出别人的福格莱,主上乃是有德之君子,当摄天子位,只是如此一来,当今圣上也就没有这福格了,只要管辂先生能够看出当今圣上没有天子之命也就够了。”太史慈闻言一怔,没有想到管宁有这么一个主意,说起来这个办法也是不错,既能让太史慈登上大宝之位,又能令汉献帝保住性命,实在是不错。

第八百七十一章() 
想到这里,太史慈微笑道:“这件事情我们还不急,因为管?这人到底会起到何种作用现在还不好说,说不定他也会成为我们计划中的一部分。”史阿插言道:“我始终有一种感觉,管辂这人不是那么好利用地,正如许子将一般,根本就是超然于世外,诸葛小子想要利用神相管辂对付圣上似乎有点不切实际。”

    太史慈自然看重史阿的看法,因为史阿本身也是神仙一样的人物,自然可以了解这些人的心境,若是史阿认为这件事情还有转机,那么事情就不大难办,现在看来,自己应该去找许子将询问一下才对,毕竟许子将飘然于世外。想到这里,太史慈也笑道:“这件事情应该还另有转机。”

    汉献帝哈哈一笑道:“我自然对你信心十足,这人世间还有你办不来的事情吗?”

    正说话间,却见华佗转了出来,对汉献帝道:“圣上,吃药的时间到了。”汉献帝呆了一呆名,这才转过头来看向太史慈苦笑道:不过你还是快一点吧,这药虽然有益健康,但出实在难吃了。”

    太史慈闻言忍不住为之棒腹。

    太史慈离开皇宫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回到府上,却看见尹氏正迎面而来,太史慈见到她多少有点尴尬,当初为了迷惑曹操,自己差一眯与只有了肌肤之亲,时过境迁,现在看见这美艳动人到极点的少妇自然会有点不大自然。这尹氏今天没有把自己的宝贝儿子抱出来,而是娉娉婷婷地摇曳而来,看见太史慈后谈然道:原来是司空大人,妾身这厢有礼了。

    太史慈有点不大自然道:尹夫人这天这般清闲?

    尹氏看了太史慈一眼,淡然道:我听管宁先生说今天刘备的夫人甘夫人和吴懿地妹子以及张鲁的疯女儿都会住进司空府,所以早早地到门口来看看到底有没有什么能够帮得上忙的,今后我们就都是邻居了。太史慈暗道:这是否也算是同病相怜?当下点了点头道:”如此,就不打扰夫人了。“

    尹氏微一点头,和太史慈擦肩而过。

    太史慈的心中却兴起一种曼妙无边地感觉。

    这样不是也很好?虽然没有男女之情,更因为道不同而不相为谋却也相安无事,人与人之间这般泰然处之岂非是一种境界?只是不知道那甘夫人和吴懿的妹子有没有这种心境。

    才来到大厅,却见祢衡这狂士和自己的副手陈琳正端坐在大厅之上,看见太史慈走了进来,连忙站起身来快步上前,向太史慈躬身施礼。

    太史慈含笑道:“原来是祢衡你啊,不必多礼。”言罢便令两人回到大厅上坐下,然后询问道:“你们两位怎么这么悠闲?难道今天没有新闻需要撰写吗?”陈琳这从袁绍那里投降过来的人见到太史慈始终有点害怕,闻言唯有僵笑,神情颇不自然。

    祢衡却微笑道:“主上难道还不知道吗?现在天底下最大的新闻就是主上攻打下了益州啊,我们此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当然,管宁大人说许子将先生的师弟神相管辂已经来到长安一些时日了,这等天下知名的人物我们哪有放过的道理?”太史慈闻言心中一震,知道管宁等人就在等自己回长安,这不,自己才一会长安,一切的准备就开始运转了。

    看来自己也要加紧行动了。

    看着太史慈出神的样子,陈琳琳舔了舔自己的嘴唇,壮着胆子说道:“在下听说管宁先生要我们来是为了揭开当年主上在临淄时候遇到的一桩悬而未解的秘密,而且这个秘密的答案就在许子将先生手中。”

    太史慈看着陈琳,暗呼厉害,这个管宁果然有手段,当年陈琳也是临淄之会的喜宾,对临淄当处许子将留下的评语之谜自然是记忆犹新,有这人来作证,越发增加了可信度。事情已经很明显了,管宁准备把当初许子将在临淄为自己下评语的事情揭秘,经过新闻报纸的方式昭告天下,这实在是再便捷不过了。若是再利用神相的一些话语,那么自己就算是立刻登基别人也没有话说。

    一想到这里,太史慈决定立刻去见许子将探探口风。

    当下太史慈站起身来对祢衡道:“你们先坐着,等幼安兄来了你们再从长计议,我这里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祢衡连忙站起身来对太史慈恭声道:“主上日理万机,天下所有的大事都要主上操心,主上的确不可在此逗留太久,我们就不再打扰主上了。”

    太史慈点了点头,便站起身来向后厅走去。才来到许子将的房门之外,就听见许子将的长叹之声传了出来,太史慈心中好奇,不明白这可以看穿天命之人到底在叹息些什么,不由得放慢了脚步,侧耳倾听,只听见许子将叹息道:师弟,你学究天人,对于命相尤为精通,难道还不能为自己延长寿命吗?若是这样下去,用不上几年,你们兄弟两人岂非要——

    一语未毕,许子将的声音竟然有些颤抖,太史慈闻言大为奇怪,他当然知道这是许子将在跟自己的师弟神相管辂交谈,只是没有想到自己会听到神相管辂的寿命问题,这实在是出乎太史慈地意料之外。神相管辂在太史慈的心中根本就是神仙似地人物。所以并没有意识到此人会死的问题,现在听许子将的意思,仿佛这神相管辂会命不久矣的样子,当下心神震颤,凝神细听。

    只听见神相管辂的声音传荡在太史慈的耳边:“师兄,你并非是人世间那些物质的凡夫俗子,自然应该知道‘人事或可为,天命不可改’的道理吧。人的盈缩之期正如天上明月或缺或圆,自有其规律,哪里是我们所能左右地?正如乔木高大,灌木矮小,各自有其生长的根本,小弟我先天禀赋如此,哪里是后天所能改变的?延寿续命?那根本就是不切实际。

    我们这些人能够上窥天命已经是老天爷的垂青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非神人既然天生天杀,我为鱼肉,天地为刀俎,世间众生诞生以来便已经是当局者迷,又怎可苛求旁观者清?哪里可以长生不老?若想达到此境界。则要上求天道,师兄数十年如一日,尚且不可得,而现在时不待我,又何必耗费此心力呢?

    人世间的事情一向是以讹传讹,小弟为人算命不过是摸清了人家地生长轨迹,实话实说而已,谁知道却被别人传得越来越神。居然说小弟可以神人交感,与北斗南斗这等掌管生死的神明做买卖。为人改命,岂非荒谬?若是小弟有此本领,早就为自己改一个长生不老出来了,所以此事勿要再提。小弟只怕难以活过四十八岁……”太史慈心中一惊,没有想到这神相管鉻居然如此短命。

    许子将却摇头道:“师弟此言差矣,当年师兄在来长安之前曾经遇见了徐州陈氏家族的家主陈登,见到他的面相大为奇怪,此人命中注定活不过三十岁,可是那时却活得好好地,一经询问才知道,原来司空大人曾经警告过他要少吃生鱼,否则定会生病而死,他听进去了,所以才活到现在,一个凡人生且如此,何况炼精还虚,炼虚还神并非是人力不可及的事情,恩师在世的时候早就说过这方面的问题,比如说那大汉第一剑师史阿便是做好的例子。这几年来此人一直精修渐进,进步神速,以剑问道,此时此刻已经飘然于万生之上,若非还有心结难解,只怕用不了多久便可以踏破虚空,逍遥自在而去。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