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史慈也不在意,便埋头吃饭,又含笑看着徐盛和小貂蝉打打闹闹一会儿,心中始终惦记着臧霸,便起身换衣服要出门去见臧霸。

    刚一出屋门,迎面便撞见了马钧和要被他送出门的高堂隆,看样子这两个至交好友刚刚说完什么重要的事情,面色都不好看。

    太史慈和高堂隆打了个照面,后者今天对待太史慈的样子有所缓和,两人略一点头后,高堂隆便告辞而去。

    太史慈看着马钧这往日里总是十分快乐的年轻人,今日总是愁眉不展,心中大奇,但并经这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还是不要打听别人的隐私为好。

    岂料太史慈正要出门时,马钧却一把拉住了太史慈,显然是有话要对太史慈说,太史慈莫名其妙,回到屋中,看着马钧神色紧张,鸡手鸭脚慌里慌张地关上房门小心翼翼地惹人发笑的表情,太史慈为之莞尔。

    马钧来到太史慈面前压低声音道:“主上可知张举要造反了!”

    太史慈被吓了一跳,不明白眼前的这发明疯子是怎么知道张举的图谋的。

    马钧看着太史慈发呆的样子,还以为太史慈是第一次听说此事,用更低的声音说道:“此事千真万确,刚才我听高堂隆兄说自他随我从泰山郡出发来临淄时,便已经发现那泰山太守张举种种不妥当处,兵马出现了大规模的调动。当时他还未在意,不过这两天他越想越不对劲儿,才跑来告诉我,要我早点离开这是非之地。这事情我哪能不告诉主上。”

    太史慈紧张道:“你朋友没有想着要到青州刺史那里说这件事情吧。”

    马钧摇头道:“我也这么问他,他却说此事只是猜想,何来真凭实据?即便是说了也没有人信!”

    太史慈放下心来,要知此时临淄城的局面已经够混乱了,在高顺的大军还未开到前,太史慈绝不希望事情节外生枝。高堂隆能这么想最好,否则自己也要想法阻止他。

    马钧又说道:“我还听说此次泰山的贼寇倾巢而出,听说三只贼寇均有派人到临淄。”

    太史慈眉头大皱,这个消息绝对有价值,看来要高顺回西北六县搬援兵这一步棋走对了。

    要知泰山贼寇悍勇异常,就连官兵也不敢招惹他们。他们来的目的太史慈想都不用想便可知道,泰山在口一直以来便是张举的爪牙,表面上张举年年派人围剿,实则上是在暗中扶植自己的势力。

    等等,太史慈脑中灵光一闪:三大贼寇,齐聚临淄!那这些人中当然不包括臧霸,那么孙观军到底来的是谁?

    再往深里想一想,通过几年的谍报工作,太史慈早就知道,孙观军与张举势不两立,两者不可能合作,也就是说从孙观军中来到临淄的那个人一定是张举暗中在孙观军中安插的奸细,而这个人就是张举所谓的要在暗中臧霸下毒手的那个人!

    太史慈只觉得思路豁然开朗,明白了以前许多未明白的事情。

    也许临淄城中并没有什么背后的黑手,但张举现在在林子的实力肯定并非自己所指的那么简单!

    看来刺杀管统的事情还是张举下手的可能性居多,那么多的泰山贼寇遍布在城内城外,自己居然毫无察觉,再想一想张举在临淄有那么大的宅院,显而易见便是因为张举在临淄另有一套班底,而且再来临淄之前,张举就已经通过某种方式指挥着临淄城中自己的死党,所以才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组织了刺杀管统的行动。

    太史慈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张举背后的死党从那暗处揪出来。

    不过,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去把这消息告诉臧霸,因为那暗中来到临淄的孙观军的人一定是在孙观的面前打着来临淄帮助臧霸的借口才可堂而皇之地离开泰山,来到临淄。表面时帮助臧霸,实际上则是暗中要谋害臧霸的性命。

    只要抓住这个人,那么张举在临淄伏下的棋子便无法藏身。

    从此刻起,临淄这场风雨中到了雨过天晴水落石出的时刻

    决战将至!

第一百零五章混乱!() 
臧霸听完了太史慈从马钧那里得来的消息和自己做的猜想后,木无表情,呆然不动。

    太史慈当然理解他的心情,因为若是能表面上带兵来援助他对抗张举,实际上却是为了张举图谋大事的话,这人在孙观军的身份绝对不会低,昨晚太史慈说出自己在张举那里听来的消息时,臧霸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因为那很有可能是一般的小人物,可是眼前的局面分明不是如此,在孙观军中能够够得上这种资格的除了孙观外只有吴敦、尹礼、昌稀等几人。

    不管是谁,都会令臧霸心痛。因为这些人无一不是臧霸过命的兄弟。

    不过这种事情谁也没有办法。

    太史慈唯有保持沉默。不过通过这件事情,太史慈可以肯定张举现在肯定已经知道刺杀自己的人是臧霸了,否则那天自己去探望张举时他的表现根本就不可能那么奇怪。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张举才根本不把此事放在心上,因为在张举的心中,臧霸根本就不足为惧,因为臧霸此来带来的人数他都了如指掌。要不是那内奸现在还没有联系上臧霸,又被太史慈碰巧撞见了臧霸,恐怕臧霸这时已经身首异处了,只怕连胡童的身份都已经暴露。

    良久,臧霸长长吐了一口气道:“多谢子义了。”

    太史慈放下心来,开口道:“宣高兄想开点儿,这人世间的事情往往如此,所谓‘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如是而已。”

    臧霸闻言一震,太史慈又道:“我已经从新布置眼线,扩大了监视的范围,在高顺回来前我们只可按兵不动,最好是我们的眼线会给我们带来丰厚的收获。”

    正在此时,却见徐盛兴冲冲地走进来,显然是又发生了什么事。

    太史慈为之愕然,心道这两天临淄城还真是多事。开口问道:“文响,什么事。”

    徐盛道:“主上,孔义大人有请。”

    太史慈呆了半响,实在想不出此时孔义找自己有什么事情。不会又是什么婚事吧?摇了摇头,太史慈硬着头皮去见孔义。

    出乎太史慈的意料,在场的还有曹操、陆康、孔融、武安国四人。看来孔义找自己另有要事,在场的四人可以说是青州现在对东汉朝廷最中心耿耿的人。自己现在被召至这里显然也被引为同调。

    毕竟孔义心知肚明,现在自己与他太史慈之间光一项与糜竺的生意就把两人利益紧密在一起,更何况孔义还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史慈?

    几人个个面色凝重,见了太史慈也没有了往日的谈笑风生,待太史慈坐下后,孔义直接切入了正题,劈头便问道:“子义可知昨晚发生的刺杀事件。”

    太史慈心中一跳,难道昨晚的事情有什么疏漏?不过眼前这景象实在不象在怀疑自己,面上不动声色道:“子义今天一早便已经听下属向我报告了。”

    最爱玩笑的孔融在旁正容接口道:“一天之内发生三次刺杀,我临淄城三万守军居然毫无作为,当真令人匪夷所思。”

    曹操侧头道:“所以我和刺史大人说,这临淄城内必有内鬼。否则怎么每次守军都会晚到一步?”

    太史慈点头,随即插言道:“在下完全同意孟德兄的意见,而且此人在临淄城的权势不低。”太史慈此时不得不做做样子,要是他一句话不说装傻充愣就很不正常了,至少在表面上他和其他人太史慈所知道的信息应当与眼前的这些人别无二致才对。

    孔义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所以我才请子义过府,希望子义在暗中帮忙调查此事。”

    太史慈放下心来,旋即反应过来,看向曹操,发现后者在向他点头。心中明白,曹操定然把自己对他编造的为什么跟踪管统的理由告诉了孔义。

    果然,孔义开口道:“我听孟德说,子义的手下乃是虎狼之师,对跟踪调查方面颇有心得,不知子义对老夫的提议以下如何?”

    这事情来得突然,让太史慈有点反应不过来,要知自己虽然与孔义的关系不错,但毕竟自己还是外人一个。不过仔细想想也就不奇怪了,孔义之所以敢让太史慈暗中调查,无非就是因为在表面上太史慈带来的军队只有区区的五百人,根本不怕太史慈弄出什么事情来。

    不过此事对自己大有好处,至少自己今后的行动要光明正大的多,至少不用提防孔义这方面的人了。

    表面上淡淡地应了,并没有表现得太欢喜。

    孔义大喜,便和太史慈说起了方才几人在太史慈未来时列出来的怀疑的人选。太史慈大喜,因为自己并非是临淄的地头蛇,大海捞针式的监视对现在只有一千人马的太史慈来讲实在有点捉襟见肘之感。

    研究了半天,太史慈便把怀疑主要放在了几个人的身上,尤其是一个叫卢甫(字子初)的人。

    这人是北海卢氏家族的人,官职从事。

    太史慈之所以怀疑他的原因就是因为卢氏家族本身从来与青州的贼寇未断绝过联系,在北海更是谁也惹不起的主。

    最关键处是自己早已经知道张举想要通过几个世家牵制自己,到目前为止刘氏家族和孙氏家族的共同代表孙邵已经现身了,但作为世家大族的卢氏家族居然没有派人来为孔义祝贺,实在是于理不通,卢甫的出现则解释了一切。

    可以试想,假如张举在临淄有这样的人为早早地谋划布局,那么以卢甫的从事身份想要可以的掩藏什么实在是太过容易了。

    这个人必须彻底调查!

第一百零六章劫持名士!() 
几天匆匆而过,临淄城中再也没有发生什么血腥事件,百姓们渐渐地安下心来,街道上繁华热闹依旧。那几起刺杀事件仿佛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只有少数的人在这歌舞升平中知道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要说有什么大事的话,那就是许子将的月旦评在万众瞩目中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传于天下。

    不出所料的事情是,陈琳、徐干、王修、袁谭等人均在其中。女子的仪容一项则收录了刘璇等女,直到此时,太史慈才知道孔义那漂亮女儿芳名孔悦儿。

    不过令众人大惑不解的事情是,众望所归的太史慈居然没有入选,更为奇怪的事情是,月旦评的榜首的名字竟然是空的。

    上面只有寥寥几行字:风云将起,龙腾深渊,汗青之上,非我能见。

    百思不得其解的人们当然不可能从一向高深莫测的许子将的嘴里得到这谜语般的评语的意思。

    此事遂成为此次月旦评一大谜题。

    自许子将推出月旦评后,临淄这场盛会在表面上已经接近尾声,只差对许子将七日后那场欢送的宴会了。

    只不过人谁也想不到的事情是朝廷方面居然在此时派来常侍,传达了朝廷方面新的人事任命。

    曹操不出太史慈的意料,出任了东郡太守,孔融也被重新启用,不日要赶往京城。陈琳和徐干则因为决定追随也要赶往京城的袁谭而与前面的几人同路。看样子他们将会与许子将一同上路。

    这件事情对孔义影响颇大,这几个人一走,孔义的声势大为降低,太史慈却暗暗高兴,不说别人,曹操实在是太厉害了,如果有他在青州,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管统伤势严重,到现在也未能下床,他那老朋友任燠自那晚与张举会过面后开始低调起来,大小宴会一概不参加,不知道心里装着什么主意。

    太史慈当然无暇理会这些事情,这几日来忙得连想要去见一见已经被收服的管宁等人都没有时间。他现在关心的就是张举在临淄城安置的内鬼到底是谁。

    其实此人已经呼之欲出了,那个卢甫几乎已被肯定下来是张举在临淄的眼线,此人深居简出,性格孤僻,原本不应该会有许多的朋友,但这些天下来发现此人家中总有人拜访,而且一拜访就是大半天。

    表面上看去,这些拜访者的衣着和车驾均是非常的华贵,身份应当是非富即贵,可是略一核对,这些人俱是生面孔,根本就不是临淄城的贵族。

    而且这些人均非常机警,显然是有着丰富的反侦查经验,太史慈派出的监视跟踪的人好几次险些暴露身份,无奈下唯有放弃跟踪。

    不过种种蛛丝马迹表明,这些人在拜访卢甫过后均来到城外,然后消失不见。此事高顺大军尚未到来,太史慈唯有苦忍,不与之争一时之气。唯一令太史慈感到欣慰的事情是,与这卢甫交往的人中尚有不少临淄城的一些要员,等到太史慈向胡童一询问,才发现这些人居然是可以控制临淄城西门和南门的有兵权的人物。

    这就越发地证明了太史慈的猜想,因为张举控制了西门与南门就等若打开了泰山与临淄的通道,更是为自己找好了万一的退路。

    又过了几日,好消息终于传来,高顺大军到!

    太史慈秘密出城,去见高顺。

    这高顺果然高明,把这上万的人马安置在临淄东门外的东安平的一片密林当中。

    待太史慈进了营帐,高顺和张戈及樊涛肃容站起,像太史慈庄严的行了军礼。

    太史慈点头示意,坐在营帐中沙盘的旁边后,先是太史慈向高顺等人说明了临淄城的最新发展。高顺闻言大喜,对太史慈笑道:“此事大妙,如此一来,主上岂非可以随意地在临淄城内放手施为?”

    太史慈点头道:“为今我担心的就是这卢甫方面到底牵扯着多少人,单单是眼下城外的三大贼寇的兵员数量就是我们没有摸清楚的,如果有起事来,临淄城的西门和南门一开,大事将无可挽回。”

    高顺点头道:“主上言之有理。”然后站起身来,指点着沙盘道:“现在看来,那三大贼寇的兵力应该主要集中在这两面的城门外,要知从泰山郡到临淄,必经之路就是般阳、新汶、新沓、昌国一带,这些地方河流纵横,地势复杂,藏起身来自是非常的容易。不到他们发起行动时,我们万难彻底知道对方的兵力布置,问题是现在我们不知道这张举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动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