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3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张燕也似乎就是这么做的,在见到郭图进到泗水城中后,便领军缓缓而去。

    正当郭图准备又进一步军事行动的时候,却从下蔡传来消息:韩猛兵败身亡!原来就在郭图出兵的当天,臧霸和韩猛进行了第三天的交锋。

    甘宁出场了。

    韩猛根本未把甘宁放在心上,谁知道交手之后,便被杀的丢盔卸甲,更在第十招的时候,被甘宁用铁索横江击中头颅,那人头飞上半空,韩猛变成了一具无头尸。

    韩猛的死对袁绍军队是一种致命的打击。袁绍大军溃散,逃过了颖水。回到了颖上、汝阴、安风津一带布防。

    郭图大惊失色,连忙出城救援,结果却再一次被张燕大军袭击,郭图立足不住,万般无奈下便领军直击灵璧。

    在夺下灵璧之后,郭图才发现灵璧根本没有多少粮草,那当然不是臧霸大军囤积粮草的地方了。不久之后,郭图便发现自己已经深陷重围之中,灵璧根本就是一个陷阱:细阳、相、萧、沛、彭城、泗、下蔡等地的青州军源源不断地开到了灵璧城外。

    但是这些青州军只是围而不攻。

    郭图在突围多次无效后,终于明白这是青州军的故计:围点打援。

    青州军真正要对付的是袁绍。果然,袁绍闻听郭图被围,便出军赶到了颍上,准备的渡水。太史慈手上的情报就说到这里。不过太史慈已经预料到了战局的下一步发展:有了袁建和雷薄。袁绍败亡就在眼前,那一切交给徐庶去做了。而现在,太史慈的视线完全集中到了长安大战上来。山雨欲来风满楼!

    豫州和扬州的战士令太史慈心怀大畅。

    倒是荆州的形势有点令太史慈无奈,孙策在荆州南部四郡的实力日渐强大起来。

    占据荆州南部的孙策接纳周瑜的建议,频频向荆州南部四郡的世家大族示好。

    早在刘表下荆州前,荆州南部便有宗贼作乱,所谓宗贼即使一些在荆州不得势的、不服政府管教的大姓,这些大姓只不过没有学术地位,还够不上世家大族,但是势力也是抢极一时。刘表到后,虽然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压制住了宗贼,但是宗贼始终蠢蠢欲动,更对刘表心怀不满。

    现在在孙策的蓄意拉拢下,怀着对刘表的仇恨,便对孙策效死命,毕竟在孙策的支持下,他们日后很有可能变成新兴的世家大族,没有人会放弃这个机会。

    而荆州南部原本的世家大族更在孙策的思威并施下,纷纷投孙策,使得孙策的势力大涨,虽然正规军数量仍然有数,但是只要需要,荆州南部的世家大族随时都可以拿出几万人来支援孙策。没有后顾之优的孙策开始移军北上,全力夺取长江防线。

    巴陵、汉寿、武陵等地被连连拿下,或强攻而下、或当地官员献城、或世家大族临阵倒戈,总之令孙策的实力急剧地扩张中。

    张允的六万大军也未能阻止孙策地强横势头。在连败之后,便移军北上,到江陵与蔡瑁汇合,护住南郡,屯兵华容和竟陵,苟延残喘。在半个月前,孙策手下大将程普与江夏太守会战于武昌。大破黄祖。黄祖手下大将都督苏飞指挥水军来援,却被孙策水军将领蒋钦联合江夏水贼在半路伏击,击溃了江夏水军,更擒获苏飞。

    苏飞知势不可违,便投降给了孙策,有了详知江夏内情的苏飞,江夏一线皆不可守,赤壁。夏口。石阳。乌林。汉阳。三江口。黄州等地被连连攻克。黄祖兵败而走,却被蒋钦大军围困在夏口江面上。三面皆不可走。手下将领劝其投降。黄祖自思若是投降便是第二回落入到孙氏家族的手中,一时间羞愧难当,大叫一声跳入江中,溺水身亡,黄祖手下将士皆降。

    经此一役,黄祖手下士兵连同江夏水贼,孙策得荆州军共五万有余,守住江夏诸城绰绰有余,在攻克长沙后,孙策的自身实力经过江夏一役又一次得到了质的提高。由此荆州震动,人心无不欲归孙策。因此在孙策夺得江夏之后,荆州出现了一股风潮,荆州北部许多的百姓开始了大局的迁移活动,在荆州北部世家大族地默许下,大批百姓通过江夏来到了荆州南部四郡。枣阳、义阳、平春,甚至光州、固始、安丰等地百姓,也因为袁绍和青州军的战事开始大量地向南迁移。涌入到荆州南部四郡。弄得荆州北部的众多城市百姓数量锐减,连这些地方的荆州驻军也人心惶惶。

    现在的孙策钱、粮、民、兵、声望样样皆有,真正成了一方霸主。而荆州刺史刘表刺史北有青州于禁军、男有孙策军,东面又出现了百姓逃跑的事件,当真是焦头烂额。

    不过,刘表刺史已经是时日无多。

    南面的孙策军在扫平了江夏后,不问可知就会西进。水陆两线攻击江陵,蔡瑁张允虽是将才,但和蒋钦比起来还相差太多。

    而北面的李严大军本就是青州的内应,自然可以虽是南下。豫州袁绍也是败亡在即,臧霸大军收服豫州之日,就是窥探荆州东北之时。

    再有荆州世家大族地背叛,刘表焉得不败?

    现在太史慈犹豫地事情是李严大军是否应该南下的问题。须知李严现在手下有一万多精兵,都是李严的心腹,手下大将魏延更是对李严信服得很,只要李严愿意,他随时都可以改旗易帜,表明自己的身份。

第四百九十九章() 
吕布被贾诩说的一愕,却又知道贾诩所言非虚,唯有不甘示弱地冷哼了一声。这就是城市战的麻烦了;若是在草原;自己一阵打杀;敌人早被吓得没影了;哪里会像现在这样要一座城一座城攻打。

    贾羽叹息着说:即使温侯占领了长安又如何?你还要应付无穷无尽的敌人地围攻。早晚回因为外无援兵;内无粮草而弃长安的;那时将军何处安身立命?吕布手下大将宋宪皱着眉头道:“文和先生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了,要知道长安的确的城市的确不少,但是每一座城市的驻军并不太多,指望那点兵力来攻打长安,支援王允是不是有点痴心妄想呢?我看这不过是王允的小小鬼域伎俩,为地就是让温侯在长安坐立不安,最后主动放弃长安。”

    这番话说的表面恭敬,但是暗地里却直指贾诩其实是王允的说客。吕布却觉得宋宪言语过分,瞪了宋宪一眼。才要向贾诩表示歉意地时候。贾诩却笑道:“瓜田李下,难免会有嫌疑。不过我若是真地想要对付温候地话,那么张绣将军的大军早己经开到了,何须这般辛苦的来见温候?”

    宋宪语塞,也知道自己怀疑得没有道理。

    贾布对吕布叹道:“温候,王允大人早有意要张绣将军回长安,但是张绣将军苦苦压着这件事情,还不都是为了温候?”说着。贾诩便拿了一份王允在半个月前写给张绣一封书信递给吕布看。

    那封书信上面也确写着王允希望张绣大军回来的话语。

    不过王允的本意是想要调张绣和贾诩回来,然后找机会对付贾诩。只是碍于张绣和贾诩的关系,没有明说,信中还说刘璋三兄弟地事情已有眉目,不日即可解决,故此,汉中战时可以暂缓。张鲁大军不会出汉中,进攻长安等等。吕布当然认得那就是王允的笔迹,不由得脸上青筋暴跳。他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内幕?还以为王允此举真的就是为了对付自己而设计的。

    这也难怪,贾羽一直以来和王允的关系十分良好,王允更宣称贾羽是自己的心腹,吕布当然也想不到有一天王允会转过头来想要对付贾羽。贾诩见吕布的样子,就知道吕布已经信了,便叹了口气道:“当我看到王允大人说刘璋三兄弟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事其实就是王允大人自己做的。他之所以不明说,当然是因为知道我和张绣将军和温侯的亲密关系。”

    吕布铁青着脸点了点头。

    贾诩又道:“张绣将军回信说何时找到刘璋三兄弟,何时回军。王允大人为了对付杨彪和温侯你,当然不会对外宣布刘璋三兄弟已经被我找到了,所以这事情才拖到现在。为了这件事情,王允大人已经对我和张绣将军狠不满意了。”吕布感激道:“文和,你和张绣兄弟对我吕布的恩情我吕布魔齿难忘!”

    贾诩知道吕布此时已经彻底相信了自己。更知道自己此行必成,故此长叹一声道:“哪有如何?若我没有料错,王允大人还有对付温侯的后招。”

    吕布鄂然以对,除了张绣的大军之外,他想不起来在长安城地区王允到底还有哪股可以调动地力量能够对付自己,难道还能把张绣的叔叔张济从中原调回来对付自己?但只怕张济也不会同意的。贾诩知道时候已到,便从怀里又掏出一封信来,便是太史慈和史阿到张绣大营带来的王允的那封信,递给吕布。

    吕布看完时候,有点不明白。

    贾诩故意苦笑道:“温侯不觉得奇怪吗?王允大人一直说刘璋的事情已经有眉目了,可是在这最近的一封信里却突然宣称刘璋地事情还有周折,要我和张绣大人忍耐一时。这说明什么?”成廉在一旁叫道:“我知道了,一定是王允另有援军,不再需要张绣将军回长安了。”

    贾诩点了点头道:“成廉将军所言极是。”

    顿了一顿,才道:“若我没有料错,王允大人已经和西凉人达成协议,西凉人正在派兵赶来长安。王允手中的杀手锏就是西凉人!”

    贾诩一席话惊得吕布等人说不出话来。贾诩继续分析道:“温侯应该知道,在一个月前,西凉战事进入到僵持阶段,他们的停战实在出人意料。若我猜得没错,一定是王允大人为了对付温侯和杨彪所以暗中向李huai郭汜招降,然后和马韩遂达成一些协议,令双方停战,然后全力对付温侯。”

    吕布有点不能置信的看这贾诩,显然还未反应过来。贾诩侃侃而淡道:“李催郭汜还有韩遂本就是容易收买之人,至于马,乃是刘焉的好友,王允大人手里还有刘璋三兄弟,当然可以借此说服马。反而有张绣将军镇守汉中一带,王允大人并不会怕刘焉在得到了自己的儿子之后出兵攻打长安。王允大人甚至可以在收拾温侯之后,放了随后被抓起来的杨彪,反正那时杨彪已经没有权势,杀不杀掉已经无关紧要;饿。”

    大厅之中一时间既然无声,显然被贾诩的话镇住了。贾诩叹了口气道:“温侯若是不信,可派出斥候北上,定会侦察到西凉人的军队的行踪的。”

    大厅中的众人更加相信贾诩说的话了。

    贾诩暗笑:洗脸人当然会来,不过却是奔着我贾诩来的,现在就有你这蠢蛋误以为敌,替我消受了吧!

    吕布此时长身而起,一把来住贾诩的手,诚挚道:“文和,可有良策化解?”贾诩系指对方已经被自己完全打动,故作神秘道:“此事容易。”

    大厅中众人精神一振,看向贾诩。

    着满脸渴望的众人,贾诩缓缓道:“首先我要先说明一下我和张绣将军的立场,我们都是王允大人的手下,更对大人钦佩不已,若是长安地区没有王允大人的话,只怕早已经毁于李傕郭范之手。故此,我以为,非到万不得已,温侯最好不要和王允大人面对面的冲突。那样,对温侯是绝对不利的。

    吕布和众人也知道贾诩所言非虚。当然若是有贾诩这绝顶智者帮助他们,对付王允也并非是一件难事。

    可惜贾诩已经预先声明,他虽然不忍心看着吕布遭殃,但也绝对不会帮助吕布对付王允。

    不过也唯有这样,众人才觉得这是真正的贾诩,因为贾诩给人的印象就是叫人永远也捉摸不清他的底细,而且八面玲珑,似乎所有人都对他敬畏有加。若是贾诩现在表示要全力帮助他们,那才是一件性事。实际上,贾诩能够这般帮助吕布己经是极限了。

    吕布点了点头道:“文和的难处和苦衷我是知道的。”

    贾诩淡然自若道:“温候明白就好,说到脱身的方法,为今之计有上中下三策,君宜量身定夺,趋利避害。”

    众人闻听竟有三策,故此无不聚精会神。贾诩环视众人,见已经掌握了众人的心神,大感满意,便哈哈一笑道:“其一便是温侯现在与我到王允大人那里负荆请罪,以求王允大人的原谅。”

    吕布断然道:“此为下策,断不可行,非是我说王允大人的坏话,王允大人为人多疑,而且刚愎自用,一旦决定下来的事情就绝对不会改变,哼,要不是为了对付我吕布,只怕王允现在也不会放过李傕郭汜。”贾诩叹了口气道:“温侯之言有些道理。又或者换句话说,若是王允大人可听人劝,和杨彪缓和关系。马和韩遂只怕早已经全力以赴对付李催郭汜了。”

    顿了一顿,贾诩又道:“此计不行,温侯还可按兵不动。据守长安北城,既然已经知道对方的动机,温侯便可以以逸待劳。甚至设下圈套,待王允大人的援军到来之后与之交战一场,错动对方的锐气,如此一来,便有了和王允大人谈判的条件,只要王允大人答应对温侯以往只是不予计较,温侯自可慢慢和王允大人缓和关系。我和张绣将军再从中调和,希望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吕布闻言。一阵犹豫;坦言而言;这虽然不是什么好计策;但是却给了吕布一定希望;至少贾诩和张绣的意思王允是一定会听地。

    看着吕布脸上犹豫不定的样子;贾诩好整以暇地等待着。吕布手下大将曹性此时对吕布道:“温侯,此计虽好,但绝非万全之策。须知我们和王允共在一城。我们的很多事情都瞒不过王允地,至于我们手下的将领也并非都是温侯的心腹,比如那华雄……故此,我们的这一进行军事调动,只怕王允那里已经猜出来怎么回事了。一旦有起事来,王允若是传统打入我军内部的奸细,来一个里应外合。我军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吕布手下众人听见华雄的名字的时候,脸上均显现出一阵不屑,显然对华雄的为人极为鄙视。贾诩心知这个华雄乃是见利忘义之辈,在军中的职位更是不低,若是此人协助王允的话,吕布还真是大祸临头。

    由此可见,这么长时间,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