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史慈对在场的墨门弟子朗声说道:“各位今日投奔我太史慈是因为我们道义相合,所以你们投*的不是我太史慈,乃是这天底下的百姓,所以你们不是我的下属,如果说我们还有一个头领的话,那就是救民于水火的愿望,他日我若背弃了这个理想,就非你们同道中人,自不必在跟随我!”

    一顿,高声道:“莫忘记,这也是你们的老师的遗命!”

    众人听得热血沸腾,看着太史慈严肃诚恳的样子,登时轰然应是。王豹更是眼中隐见泪痕,深幸自己没有投错人。

    太史慈默默地看着眼前的墨门弟子,心中想道:至少,我教会了眼前的这些人不把希望寄托在某个人身上,让他们只忠于自己的理想。虽然要让他们真正理解此点还要很长时间,但自己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旁边的伊籍欲言又止,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太史慈看在眼里,不过却没有解释,因为他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就在这时,太史慈派出的探子传来消息:刘繇与刘岱败了,退守长广。

    太史慈欣然一笑,知道离开创自己事业的日子不远了,虽然比较缓慢。

    当然并非事事如意,主要问题集中在钱上。干什么都需要钱啊!可惜自己不会生钱,更不会在百姓身上打主意,那无疑是杀鸡取卵。

    不过随后发生的一件令太史慈始料不及的事,大大加速了太史慈实力扩充的速度。

第十章锻造!() 
在刘繇与刘岱退守长广的五天后,一身是伤的张力来到了曲成,神色萎靡困顿不堪,显是一路赶来,没有片刻的休息。

    太史慈心知肚明张力此来的目的,无非是调自己前往长广西北面的莱阳附近,与长广互成犄角之势。

    看着张力说起北海国一战时,满脸的恐惧。显是被北海国境内的黄巾军强大的战力所震撼。

    太史慈就知道是这种结果,刘繇出发前曾经在自己面前表露过对黄巾军的不屑一顾,认为张角起义号称三十六方(一方为一万)的黄巾军不堪一击。可是他却不知,只青州境内,响应者就有百万,正规的黄巾教徒只在少数,更多的是忍无可忍的青州百姓。

    百姓对上位者那种刻骨的仇恨积压了不知多少年,一旦爆发,岂是几万刘氏子弟兵所能抵挡的?

    所以刘繇和刘岱怕了,刘繇更急着把自己调到身边,以防万一。

    不过这在太史慈看来无疑是一个非常蠢的主意,首先是黄巾军为什么没有渡河围城?要知道眼前的黄巾军完全有这个资格,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士兵的战斗力上看,这支黄巾军的实力并不亚于同数量的官兵。

    其次是带兵的将领,管亥!这个黄巾军中少有的围城高手,在北海国时鲜有他攻不破的城。即便是在历史上如不是刘关张的救援,管亥攻破北海城是早晚的事。可是这一次管亥居然选择的是不围城。这太奇怪了。

    还有一个人就是深深敬畏自己的智将臧霸。他是不可能估错当前的形势的。

    因此只有一个解释,看来这只黄巾军的目的很明显,声东击西!

    这很好理解,臧霸现在非常顾忌自己,如果现在围城的话,身在曲成的自己完全可以对黄巾军进行突袭,到时与城里的刘氏大军里应外合,整个形势将会逆转。即便是未与自己交过手的管亥也应该知道如果出现这种情形的凶险。

    可是现在却不同,黄巾军既不围城也不渡河分明就是等着自己前往长广。看样子明明就是想与自己和长广的守军僵持。

    那么臧霸和管亥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了:调自己离开曲成,佯装要与自己在长广打一场持久战,实则另有大军通过卢乡、当利、掖县一线偷袭曲成,然后再自曲成向南合围自己和长广的守军,一举击溃。

    太史慈当然不会上这个当了,自己又非刘繇和刘岱这样的蠢人。不过令太史慈感到疑惑的是即便刘繇的计策能行得通,可是自己加上五百名手下顶多只有骚扰骚扰敌人的资格,要想在黄巾军的对面安营扎寨无异是飞蛾扑火的行为,不要忘了,黄巾军现在还没有渡河围城,自己的这支小股部队根本就不能叫援兵。

    不过很快太史慈就从张力那里得到了答案,原来刘氏大军的援兵也会随后开到。

    这在太史慈看来更是蠢上加蠢,如果刘氏宗族的援救大军这么配合黄巾军的行动的话,自己再轻易地离开曲成去救援,那可真是让黄巾军围点打援了!

    不过这些都是空打算,因为太史慈知道根据历史此时刚刚击败张角的刘关张三兄弟正以雷霆之势向青州冲来,而随后的张角病逝时的青州的黄巾军方寸大乱,不战自溃,以占山为王的形式躲进了青州的深山老林里,采取了游击战术,从而横行青州多年。在长广的二十几万黄巾军自是不能例外。自己即便去救援也是画蛇添足,长广的黄巾军要不了多久就会不攻自破,问题是这种未卜先知不会有任何人相信。

第十一章撤出曲城!() 
太史慈叹了一口气,心中想着如何可以推托刘繇的这个愚蠢请求,左思右想没有办法,只好准备把黄巾军的意图告诉张力,让他回去力陈利害,免了自己这趟差使。

    正要开口时,一个太史慈的手下匆忙地跑了进来,大声道:“太史将军,城中的大户开始逃跑了!”

    “什么!”太史慈霍然站起身来。一直在旁的伊籍也不由色变。

    两人对视一眼,知道大事不妙。

    太史慈沉着脸坐在马上,一言不发,带着二十几个手下向曲成城门进发。脑中却并不是在盘算着如何处理大户逃跑这件事。

    其实单看事件的表面,太史慈完全可以杀一儆百。甚至在内心深处太史慈反而希望这些大户离开曲成,因为日后自己为了扩充实力时的哪怕一点小小的变革也势必会触动他们的利益,这帮世家大族势必会在背后给自己捣乱。

    比如在历史上曹操为父亲兴兵报仇讨伐徐州时,因为曹操的一些施政行为触怒了世家大族,导致了集体叛乱,其直接后果就是陈宫的叛变以及吕布的入主兖州。

    而吕布丢了濮阳城说到底也是因为得罪了濮阳城中世家大族,被人偷偷开放城门,引曹军入濮阳。

    因此太史慈早就下定决心在青州肃清世家大族,不过令太史慈始料不及的是,由于自己的出现使得历史出现了小小的变化,原本在黄巾军兴起时青州的世家大族由于抵挡不住黄巾军的攻势而纷纷逃跑,即便是刘繇刘岱也是被打的望风而逃,可以说黄巾过后大户十室九空。

    但是由于自己的出现,导致了整个青州东部的形势稳定,这些世家大族也就没有如史书上记载一般逃往各地。这一点令太史慈头疼不已,大叹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自己扬名的同时也个自己日后经营青州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当然太史慈一点都不后悔,因为自己也从历史上那个小小的奏曹变成了曲成城守。还是利大于弊的。

    可以想象如果这仅仅是大户的逃跑,太史慈高兴还来不及呢!

    让太史慈真正担心的事情是,这些大户早不逃,晚不逃,偏偏在这个时候逃跑,这意味着什么?

    早在刚刚进驻曲成时,自己与伊籍就对曲成的世家大族的叛逃的行为有非常充足的心理准备。而这些天与王豹这地头蛇的交谈,更让太史慈对曲成的世家大族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自他接收曲成防务时起,他就知道本城有两大家族,那就是“崔、封”二族,而且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历来共同进退。当然,这两人比不得刘氏家族这种受封于此的侯爵在东莱郡那样大的权势,只是在曲成很有声望,家中又颇有些钱粮罢了。

    而刘氏家族的实力长时间以来一直停留在东莱郡的东南方向,刘氏家族的渗透更是遭到这些东莱郡西北豪强的强烈抵制。

    经过黄巾军的洗礼,西北诸县的地方势力大大削弱,刘繇乘势而起,正是想要控制这西北六县,实际上这计划一直进行得很顺利,西北六县的豪强地主就算有异议亦因实力大减而忍耐,更何况黄巾军对他们亡族的威胁更使他们恐惧。

    两权相害取其轻,实是万不得已的选择。

    出发前,太史慈特地询问了张力在进城时有没有被熟人看见,岂料张力回答说自己是乔装进城,因为怕引起城内的惶恐。

    这倒好理解,刘繇大败,亟待救兵,可情况似危实安,因为太史慈就在曲成,隐隐有牵制之意。这些世家大族中只要是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会看到这一点。因此,只要他太史慈不离开曲成,这些大户就是安全的,可是如果刘繇派人调太史慈去长广的话,曲成就危险了。问题是在曲成根本就没有人认识和看见张力,那些世家大族也就无从猜测到刘繇要调太史慈去长广的意图。

    事实就摆在眼前:孙观的军队不可谓不浩大,可是那时候也没有见他们逃跑哇?更何况现在有自己坐镇曲成。

    那么这些大户现在的行为得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得到了准确的消息:黄巾军另有大军向曲成袭来,声势比孙观大军要强上许多倍!

    现在因为刘氏宗族内部的争权夺利使得只有一个太史慈坐守曲成,如何能抵挡住黄巾军大军?

    念及此,太史慈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好计策!

    原来人家在长广那里按兵不动,根本就不是要诱自己出曲成那么简单,而是在围困卢乡、当利和掖县的同时,集结大军一举攻下曲成,解决自己对长广城外的黄巾军的威胁。

    不要忘了,曲成中只有五百守军,当然在自己的带领下,要撤离甚至主动突袭都并非难事,因为此时的黄巾军实力并不太强,历史上刘备剿杀黄巾时就使用了突袭的办法,以关羽张飞这等绝代猛将为攻击点,一阵冲击即可击溃黄巾。

    可是问题是现在主动权并不在自己的手中,黄巾军对曲成已经是势在必得,青州的地势一马平川,并无可供利用的地利之势,如果死守,那么以区区的五百人必定守不住,如果进攻,自己是有关张那种万人敌的本领,可是刘关张的战术自己却用不上,人家大可以避开你,因为黄巾军的目标并非你太史慈,而是曲成。更何况此次出谋划策之人当是臧霸,恐怕没有哪个黄巾军将领会不知死活的和自己单挑吧?所以自己守不守曲成的意义已经不大。

    但让太史慈不甘心的是自己失去了好不容易得来曲成这块根据地。

    原本自己寄希望于刘关张救援青州,可是这三位仁兄到现在也没有动静。太史慈可不想死守曲成,待黄巾军撤退后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生力军消耗殆尽。

    长叹一口气,太史慈决定撤出曲成。

第十二章高速发展!() 
曲成的兵卫所设在东门,而那些要逃跑的大户为了远离战火,自要向东撤退,因为到了昌阳一带就是刘氏宗族的势力范围,尽管刘繇与刘岱的大军吃了败仗,可是刘氏宗族的实力根本并没有受到影响,故此时牟平、东牟、昌阳一带相对于曲成就安全得多了。

    太史慈,领着二十多名亲卫,来到指挥所,当他进入大堂时,就听见里面一片吵杂,许多看似随从的人均被自己的士兵截在门外。

    只听见一把尖细的嗓音怒不可遏的传来:“你给我说清楚,凭什么不让我崔氏出城!”

    里面的士兵不恭不卑道:“我们奉有严令,一旦发现可疑的人进出城门即刻扣留,待城守询问过后方可放行。”

    “放屁!”那崔姓之人气的暴跳如雷,道:“你算什么东西,敢对我指手划脚!”

    然后就听见里边一片拔刀的声音,还是刚才那名士兵的声音冷冷道:“只凭你刚才那句话,我就可以乱兵格杀你!因为你藐视的不是我个人,乃是我曲成的所有官兵!莫要以为我在吓你!”

    崔姓之人似乎被吓得噤若寒蝉,不言语了。

    这时另一个低沉的不乏磁性的声音响了起来:“这位小哥,你也不要盛气凌人,毕竟我等都是良民,就是你家城守见了我们也要恭敬三分。”

    太史慈此时已经走进了大堂,闻言沉声道:“你说得不错,如是良民,那便是我们尊敬的人。但在这之前,你要先证明你的良民身份。”

    后说话的那人愕然喝道:“什么人?”

    太史慈悠然由正门步出,来到众人面前。所有的士兵见到太史慈后无不立正,而那一直在与崔氏之人对话的士兵则猛喝一声:“军礼!”

    只见所有士兵右手举刀立在胸前,太史慈一摆手,那士兵大喝道:“礼毕!”

    太史慈看也不看呆立在一旁的那些世族子弟,而是径直地来到那士兵面前温声道:“你叫什么名字?……我记得你了,那天和李仙儿姑娘较量的人种就有你一个?”

    那士兵一愕,续而脸一红,显是想起了那天的尴尬事,不好意思道:“禀城守,小人龙星!”

    太史慈点点头,道:“你不是‘小人’,你是我的士兵。你要记住,在军队中,你我只是职务不同,军法才是最至高无上的,你刚才做的很好。以后你就是这卫所的主事之人。”

    龙星闻听此言,脸上焕发出了慑人和惊喜的神采。

    听到太史慈如此说,分明就是默许了龙星的行为,那崔姓之人脸上血色立时退尽,怒道:“太史将军,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也要扣留我不成?”

    太史慈转过身来,望向两人左边的一人生得一付瘦骨,留着五绺长胡,,三十开外的年纪,两眼若闭若开,似有神又似无神,予人于酒色的印象,偏又显得飞扬跋扈,此人正是崔氏中的这一代家主崔护。

    右边生得方面大耳,相貌堂堂,身段颀长,自有一股威严尊贵的气质,虽是此刻脸上笑容亲切,但两眼精光闪闪,一付深具城府的样子,这人名叫封梁。

    “这不是崔先生和封先生吗?”太史慈这才像两人打招呼。

    这两人与太史慈有过一面之缘,虽只一面,太史慈却知道两人在曲成当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凭借其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