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勖毫不在意,笑道:“贾公的烦恼我大概能猜到,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贾充其实早就在等这句话,他嘴角一翘,却故作惊奇的问道:“中书监大人知道?”
“我若猜到贾公心事,你可要饮了这一尊”荀勖说着,见贾充点了点头,冯紞和荀顗疑惑的看着自己,荀勖也不和他绕圈子,直接大声道“你是为了都督秦凉二州一事可对么。”
贾充一笑,接过了荀勖端在手里酒樽,喝了下去,他见事情挑明,也不再隐满,抬头看了眼厅外,只见歌舞依旧,奴仆们正不断的给外面的那些官吏倒酒添菜,也无人注意他们几个,吸了口气说道:“不错,正是此事。”
冯紞哈哈道:“这是好事啊,说明皇上对贾公的信任,贾公久在军旅,对战场之事了如指掌,如今外出督军两州,一朝军权在握,不日剿灭逆贼,权柄当更重,声誉日隆,可要恭喜您了。”
坐在旁边的荀勖听冯紞要恭喜贾充,心头嘿嘿几声冷笑,这冯紞白给他在朝中混了多年,如今还身居侍中的高位,竟然如此糊涂,难道看不出这是调虎离山之计么。他掌管机要,所以早知皇帝听了任恺等人的密奏,有意让贾充镇守长安都督二州,从知道此事开始,心里就一直在分析利弊,也想的较多较透澈。那天贾充在东宫突然昏到,到今天邀请众臣来饮酒作乐,他心知贾充是明白都督军事不过是任恺等人的计谋,今天请大家来,无非就是想试探下这几人是不是能和他休戚与共,拴在一条船上。
贾充苦笑的两声,说道:“我也不瞒各位,剿灭叛匪老夫本是责无旁贷,可这其中只怕是却另有文章,你们知道是谁向皇上举荐老夫出任二州都督的吗,是任恺和庾纯。”
“是他们二人吗?”荀顗听是这两人,在心里盘算起来,很快他就明白其中的奥妙,想了想他说道:“这个确实有问题,不过能掌握兵权,到也不一定是坏事。”
大晋朝廷早已经分做几派,较有势力就贾充他们一派和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等人一派,两派一直以来就朝政,人事安排等斗个不停,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了。
“荀公啊,可知道这都督二州,背后还有什么吗。”贾充又道,荀顗不了解其中的事,只能摇了摇头,贾充接着说道:“重要的是出京师,去镇守长安。”
几人这才算明白了过来,都督军事只是临时差事,一但镇守长安,可就长期脱离这朝政了,西北军事不单是简单的剿灭鲜卑突发树机能,更多是要安抚西北戎狄各族。自汉以来,进入塞内生活的戎狄各族部落颇多,当地郡守、豪强常年对他们少加安抚,只是一味的侵犯掠夺,戎狄心怀怨恨,反叛便所难免,汉朝末年的诸羌叛乱只不过是西北这一系列叛乱的开始。
到了汉恒灵二帝年间,西北戎狄之患就越演越烈,究其原因,这郡县荒废过半,居民连逢战乱户口锐减,没了人口耕地,自然补充不了军需,就无法长期在西北用兵,泰始元年,地方的情况更糟,州郡官吏都配备不全,更无能力招募府兵,维持治安,全靠朝廷征讨,但大军一到,戎狄叛军就远远躲开,并不交战,等大军一退,他们又卷土重来。
泰始三年,凉州羌族叛乱,仆射李熹便奏书请出兵讨伐平乱,当时贾充荀顗等人就以当地荒凉,羌兵人少不足为虑,大军贸然出征耗时费力等理由竭力阻拦,致使叛乱者众,影响数县,朝廷震惊之余后悔不已。
泰始五年,朝廷从雍州,梁州,凉州分出数郡城,建秦州并派出重臣胡烈为秦州刺史,牵弘为凉州刺史,意图安抚西北诸羌,又打又收编,平定这股反叛之风。可没想到胡烈有勇而无谋,泰始六年在围剿秃发树机能之时,反而中了对方的埋伏,几万大军死伤殆尽,他自己也被树机能杀死在了万斛堆。
一桩桩一幕幕就在前面,都督秦凉二州岂是容易之事,荀顗沉思了一会,拿起手巾,擦了擦额头上汗珠,仿佛是在心里下了极大的决心,对着贾充说道:“贾公你放心,明日老夫就进宫面圣,想法帮你辞去这差事。”
“叔叔准备如何开口呢。”荀勖听这话,问道。
听到贾充要出去镇守长安,冯紞也在心里打着主意,虽说他如今贵为侍中,可论到与武帝司马炎的关系亲密,自己还略逊贾充和荀勖,在朝廷里他需要援友,能在各种场合给自己支持,况且长久以来他们早已经结成联盟,如果贾充真去镇守外地,离开宫闱,那这艘大船可就要散了,听到荀顗有了主意,他也打起精神,认真的听着。
听荀顗只是说要去相劝时,荀勖他不禁摇了摇头,皇上拿定的主意,岂可轻易改变,更别说这还是军国大事,就如今朝中的众臣来说,确实也找不出比贾充更合适的人选,就凭你的几句话,皇帝会听你的吗。
荀顗摸了摸自己稀松的胡须,左右看了看,压低着声音说道:“老夫就拿齐王说事。”听到齐王这两个字,几人如晴天闻惊雷,震的心神荡漾,不自觉的向四周的看去,生怕这两个字传到其他人的耳朵里去。
(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十二章 一箭双雕()
不知道何时,天空中竟似起了薄雾,星月乍看上去朦胧,却依然发散着晃眼的荧光,院外不远处蛙鸣狗叫声不绝,引得路边枯树里的老鸹跟着不停呱噪,在黑夜中听起来让人心烦意乱,难得入眠。可对于彻夜作乐的人来说,闻歌之余感受点自然野趣到别有风味,时近半夜,洛阳城中仍然有三五处地方灯火透天,好一幅活色生香画卷。
贾府里已安静了下来,许多官吏们纷纷告别离去,歌舞美姬,乐师杂役也都进入了梦乡,内厅里酒席这已经是换第三轮,这四个朝廷重臣却依然精神,几人围坐在一起,讨论的越加热烈。
“荀公这计好是好,可是有些不妥。”冯紞摸着自己的小肚说道,这是他的习惯,一思考问题,就要开始按摩肚子。
荀勖也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叔叔可别忘了,贾公还是齐王的泰山老丈人,说不好可要引火烧身。”
“嗯,我要说的就是这个。”冯紞也想到此层,急着说道。
荀顗听二人反驳自己,脸急的通红,大口的喘着气,急声说道:“老夫又不是第一天入朝,难道连点分寸也没有么,该怎么说还会不知道,怎么可能说道贾公头上。”说完,抬起酒来本想饮一口压压情绪,却因为激动过勇,直呛的连连咳嗽。
贾充忙站了起来,拿一条手巾递给荀顗,用手帮他轻拍后背,缓缓的说道:“别急,别急,荀公这样说有他的想法。”他虽这样说,心里却也不赞同用齐王来说事,自己的女儿现在是齐王妃,掌握不住分寸就会把火引到自己身上。另外他还有一个私心,其他人都不知道,齐王在朝中颇有人望,一旦太子司马衷有事,那齐王就是储君热门人选,朝臣大半是支持齐王,齐王登基后,自己就是国丈,又有什么不好。可太子有皇后的支持,皇后的身后站着的可是皇帝,过早的表现出来,搞不好就要交底牌,到时候是站在齐王这一边,还是站在皇上皇后这一边呢,自己可谁也得罪不起,所以用齐王说事,他早在心里是否掉了的。
“我到是有一计”这时荀勖说道
贾充早就等着荀勖说话了,他知道论计谋,论揣摩皇帝司马炎的心思,荀勖不在自己之下,而且他有早知此事,现在提出来,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有了对应的办法,要不以荀勖的性格绝不会开口,所以他满怀期待的看着荀勖。
荀勖盯着贾充的眼睛只说了一个字“拖”
旁边冯紞听荀勖有了主意,忙偏头凑了过来,想听听这中书监有什么计划,却只听到个拖字,不免暗自嘲笑,荀勖整日间神神鬼鬼的,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这拖字决谁不知道,可要怎么拖才是关键。荀勖见大伙都瞪着他不说话,知道大家的想法,眨了眨眼睛,用手一指后院说道:“贾公的女公子年纪也不小了,该到了成婚的时候了吧。”
贾充心想怎么突然提这个,这姑娘出嫁,也不能成为不出镇长安的理由,这大女儿南风快要满十五了,这小女儿今年却只有十一岁,怎么荀勖已经帮她俩想好婆家了么,他想了想说道:“南风倒是年纪不小,可这子女出阁之事,也不比军国大事紧急,就算能拖,也就是十天半月的事啊。”
“哈哈,嫁给别人可能不行,要是嫁给太子呢。”荀勖笑着说道,贾充听到这话,在脑子里过了两遍,这嫁给了太子,一可以借筹备婚礼之事,拖着不去镇长安,太子大婚,少说怎么也的几月,二则成为了太子的岳父,那贾家的地位可就越来越稳了,到时候不论那个当皇上,对我来说都可以,可这要把女儿嫁给太子,那里是容易办到的。难不成我自己上朝对皇上说,圣上,您儿子也不小了,我女儿也不小了,不如让他们成家在一起吧。
他还在思索边上坐着的老荀顗一拍大腿,高声道:“好,这计不错。”冯紞也拍手道:“倘若与皇上结成了亲,不但不用外出镇守都督军事,贾公只怕在朝中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恩宠无人可及了。”
贾充自然明白这和皇上结亲的好处,可关键是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自己的女儿的模样可算不上漂亮,他犹豫了下,望着荀勖说道:“好是好办法,可两个小女,各位大人也都见过,南风相貌一般,且比太子年纪还大,午儿尚未长成,如今还是幼童眉目,如何能攀龙附凤,和太子结亲。”
荀勖高声笑道:“哈哈哈,往日是难,今日却容易。”他一说容易,三人全部盯着他,心道“怎么以前难办的事情,今天就会容易办了。”他招了招手,把几人的头凑在一起,表情神秘的说道:“就从今日太子进宫失礼之事入手。”
大伙点了点头,贾充反应颇快,只一句话便在心里有些触动,隐约明白了荀勖的意思,但他也不说话,沉住了气,听荀勖接着说道:“太子失礼,任恺,卫瓘等人借题发挥,趁机给太子难堪,前日太子和卫将军杨珧到我府上求助,让我助其摆脱当下困境。”
“他们两人去你府求助,和贾公嫁女有什么关系么,难道你可让太子取贾公之女不成。”荀顗还是有几分不解的问道
“我的好叔叔啊,这明的是太子失礼,暗地还不是为夺储君之位,大臣为什么要说太子不好,因为不好就要换人,换谁,齐王众望所归,在那里等着呢。而太子背后是谁,那是皇后,这闹的凶了,皇后能不急吗。”荀勖看着荀顗道“皇后在朝中势力单薄,朝廷礼仪之争,她也不好得插手,还不得在朝臣中找同盟啊。”
他说道这里,荀顗和冯紞才完全明白了过来,不由的对荀勖的计谋叫好,“是,是,荀大人这一箭双雕的妙计,确实厉害。”冯紞率先说道。荀顗也夸赞道:“果是好策,我们冷眼看上几日,让皇后知道没有我们这些老臣支持,就算是太子,也休想一番风顺。只要是结成了亲,贾公在宫中多了份依靠,也不用出镇外地,荀贤侄,老夫可真真的是佩服你啊。”
听着两人大拍马屁,把荀勖乐的像是开了花,他伸手摸摸了下巴整齐扎手的短须,得意的端起了酒尊,递给贾充说道:“来,来,来,我们先敬未来国丈一杯,咱们以后可都要仰仗贾公的庇护。”
贾充道:“那日我随陛下到东宫看望太子,见他们父子感情深厚,这点小事,只怕圣上弹指可破,根本动摇不了太子分毫。”
荀勖压低了声音说道:“正是如此,才更要我们出手相助,等上两日,从皇后身上下手,女人嘛,总是沉不住气的,看到朝臣们全部反对太子,心里岂会不着急,否则卫将军杨珧何必带着太子亲来,这事贾公肯向皇后援手,还怕皇后不接受么。婚姻大事谁的话都可以不听,女人的话嘿嘿。”说着他眼带笑意,看着几人,众人当然明白他所指,都露出微笑,大家都知道武帝司马炎什么都好,可在女人面前耳根子软得厉害。
(看书的朋友来一张更好)
第二十三章 郭槐入宫()
贾充暗在心中掂量了下,觉得此事可成,就是担忧太子司马衷的脑子太笨,未来能否安然渡过,顺利接掌大位,他犹疑着说道:“荀侍中计策颇妙,只是太子的。”说到这里他指指自己的头,大家都明白他所指,
除了荀勖外冯和荀两人都摇了下头,太子生而不智,储君之路凶险异常,全只靠皇后一人支撑,稍有不测,大位如何能保,荀勖却成竹在胸,慢慢说道:“贾公且安心,太子绝非不智,或许比它人还要更加高明。”三人一听都集中精神望着荀勖,想听他接着向下说,荀勖端起杯酒一饮而尽,不再开口,冯紞听不明白,惹的他很有些不快。
瞧荀的摸样,贾充略作盘算,知荀勖不会无故乱说,既然他说了,肯定有其深意,不管如何,婚配太子,避过出镇长安之事再说,接下来就是具体操作的事,贾充得了主意,心情好了许多,拿过了放在桌上的酒樽笑道:“各位大可放心,我们几个同气连枝,还分什么彼此,老夫只要有点进益,绝不敢忘记各位的恩情。”
几人注意打定,就开始商议具体如何操作这件事,直到鸡鸣时分,方才确定了下了几个步骤,见天色快亮,几人小歇了会,吃过人参枸杞乌鸡粥,便各自归家,告病不朝。
荀勖等人集体生病,朝中就只剩任凯等一派,弹劾的更加凶,皇后杨艳心急如焚,可司马炎就是避而不见,她也不好直接去其他嫔妃宫里去堵他,被人说个缺容擅妒可不好。
皇上不见自己,一头躲到脂粉堆里什么也不管,卫将军同齐王外出办差,杨骏混沌,她是连个商议之人也没有,大臣奏东宫的上书,依旧每日送进宫来,皇帝也不压一压,定是那个胡贱人在背后搞鬼,贱人还没正式进宫,就迷的皇上晕头转向,要是进了宫还了得,可怜的衷儿,该怎么办才好,杨艳从早上起来,就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