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蒯越当然看出了事不可为,立即劝刘磐收兵,回守大营,将这个消息飞马报给刘表,然后静等刘表的命令。

    可刘磐不干啊,他说一旦五路诸侯讨伐失败,等张济缓过劲来,第一个拿来开刀的,肯定是荆州。

    所以,趁着张济军得意忘形的时候,突然发起猛攻,或许能一战而下。

    刘磐说的也是有道理了,但眼下的情况,五路诸侯尚且无法奈何了张济,只剩下三路了,曹操和吕布的态度还不是很明确,如何能灭了张济。

    蒯良考虑再三,决定不再劝阻刘磐,不然的话,万一日后张济领军南下,说不定刘磐会把这盆脏水都泼到他的身上。

    不过呢,马韩和江东退兵的消息,蒯良派出快马,立即向刘表飞报,请刘表示下。

    蒯良是智者,当然明白眼下和将来的形势。

    张济异军突起,势力强悍,非荆州可以劲敌。

    张济要发展,放眼四周,最容易啃的骨头,就是荆州。

    荆州无大将,荆州军闻听张济的名字就士气全无,这仗是没法打的。

    所以,蒯良也不得不为蒯家考虑,若是铁了心扶保刘表,一旦张济兵临襄阳,攻克荆州,蒯家岂非要遭受到灭门之祸?

    历史上,因张绣被曹操所灭,北方统一大战的缘故,荆州反倒是被放在了一边。

    直到,曹操真正一统北方之后,才会有南下之战。

    可如今,江北的形势一片大乱,刘备、袁绍、曹操、吕布、张济、马韩等等,分块割据,没有一方的实力足以定北方之势。

    大家都要发展,都想当霸主,所以袁绍才会跟公孙瓒打、曹操才会联合另外四路诸侯讨伐张济。

    可眼下,刘备占了幽州,曹操的讨伐失败,就使得江北的形势惟妙惟肖起来。

    刘表需要直面的,是张济和江东。

    江东,要想吞并荆州,就必须先拿下江夏,拿下江夏就得先攻克夏口。

    黄祖的五万水军,全都是精锐,就坐镇夏口,每日操练。

    夏口易守难攻,又处在江东的上游,江东打了多年,一直都是损兵折将。

    眼下孙策重伤,孙权又兵败,山越叛乱,江东乱成了一团,哪里还有工夫再发兵攻打江夏啊,所以江东这一路,刘表绝对不用担心。

    张济,才是荆州的心腹大患啊。

    不久前,蒯越得到一个消息,说是蔡家暗中跟张济接触了几次。

    只不过,蒯越没有拿到十足的证据,就没敢打草惊蛇,向刘表汇报此事。

    可这事在蒯越的和蒯良的心里,就成了一块心病了。

    同样是荆州的大家族,蒯家好不容易在与蔡家的争斗中占了上风,若是因为在张济跟前跑得慢了点,日后还得被蔡家给压住。

    这一次,五路诸侯讨伐张济,蒯越都没想到张济能抗住,更没想到他还能连败曹操、吕布和马韩,逆天脱困。

    于是,这么一来,蒯越就更加认定,张济吞并荆州,已经是无可阻挡之势。

    这段时间,蒯越思量许久,终于下定决心,暗中结交张济,以为其南下攻荆之内应,绝对不能让蔡家完全占了先机。

    到现在为止,刘表丝毫不知道,他麾下最为倚重的蔡家和蒯家,都已经在考虑着如何投奔张济的事情了。

    却说刘表收到蒯越的飞马快报,大吃一惊,差点又是一口老血喷出来。

    五路诸侯都没能奈何得了张济,刘表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消息,这家伙简直就是老虎啊。

    刘表立即命人将蒯良喊了过来,问他该如何?

    蒯良一听,直翻白眼,心中暗想,事情都成这样了,还问我该如何,还能如何?肯定是撤兵啊,不然的话,咱们一家承受张济的大军啊。

    不过呢,蒯良是个老狐狸,眼珠一转,立即说道:“主公,前线战事,我军情况如何,当先问刘磐将军才是。”

    刘磐?

    那个愣头青,刘表心中暗想,若是他有点脑子,本将会问你吗?

    刘表知道蒯良这只狐狸不愿意承担责任,只得叹了口气道:“罢了,既然江东和马韩撤兵,曹操和吕布兵败,我军若是继续下去,有害无益啊。”

    蒯良这才说道:“主公英明。”

    英明?

    刘表苦笑一声,老脸一红,心中暗想,本将若是英明,荆州那么多人才,也不会白白便宜了张济那个混球了。

    黄忠、魏延、文聘、甘宁、霍峻、蒋琬、刘敏,这些人名,刘表每次一想起,就觉得一阵心痛,更觉得自己老得更快了。

    以前,刘表在房事上不咋地就不咋地吧,也能坚持那么一小会儿。

    可现在,自从跟蔡氏闹得不愉快之后,刘表就一直留宿在那两个小妾处。

    最让刘表感到害怕的是,刘表竟然不举了,怎么吃药都没用。

    难道非得是蔡氏的妩媚妖娆才行吗?

    刘表虽然很心动,但他这一次实在是拉不下脸主动去找蔡氏,只得强忍着这个煎熬。

    刘表自认老了,但两个儿子都没一个争气的,连侄子刘磐也是愣头青,实在让他放心不下。

    忽然,刘表想起一件事情,问:“子柔,上次听异度说起过,汝二人新认一女为义妹,可有此事?”

    蒯良一愣,立即应了一声:“正有此事。”

    “异度说,欲将此女许配给本将为妾,可有此事啊?”

    刘表心中得意,哼,没有你蔡氏,本将可以再找一个美人儿,一定能雄风再起的。

    这都火烧眉毛了,你竟然还想女人,蒯良眼珠一转,暗想,再说了,荆州都快姓张了,我们兄弟献美也要献给张济才是,你就别再想着老牛吃嫩草了。

    于是,蒯良故意一脸惊讶地摇了摇头道:“良怎不知有此事也。”

第167章 郭嘉再献计() 
刘表终于还是决定退兵了,刘磐虽然心有不甘,但接到刘表的命令之后,却是不敢违背,只得含恨下令退兵。

    这一仗,虽然双方只是攻守战,并没有战场冲杀,但也是十分惨烈的。

    刘表投入了五万大军,刘磐撤兵的时候,就只剩下两万多了,损失了近半。

    这一个多月,刘磐的五万大军是实实在在地攻城,几乎一天都没有休息过,损失竟然比曹操和吕布都要厉害。

    同样的,张济这边的损失也不小。

    淯阳和安众二地,都是守军五千,待刘磐退兵的时候,淯阳只有不足千人了,安众不足两千,损失了足足七千人。

    这还是在城内青壮帮忙,每晚出城,将城池下的滚石啊,巨木啊,箭矢啊等等,帮着运回城头之上。

    还有火油,几乎两座城的百姓,把自家的火油几乎全都贡献出来了。

    每天晚上,这两座城池,只有城头有火光,城内竟然连一点灯光都没有。

    经历这次之战之后,魏延和霍峻二将对张济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城内百姓相助,并非是魏延和霍峻二将号召,而是自发而起。

    这足以证明,张济彻底赢得了治下的民心。

    跟刘表治下接壤的,就是淯阳和安众两地,也是最后才归附张济的。

    但这两地的百姓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张济的英明,他们的生活比以前安定太多了,豪强虽有,却不敢随意欺凌百姓。

    得知刘表也退兵的消息,收到了吕布的书信,曹操长叹一声:“此番失败,张济气候已成也。”

    郭嘉微微一笑道:“主公,未必也。”

    看着曹操向他看过来,郭嘉微微一挺胸,一脸的自信:“主公,虽然此番我军兵败,但主公能准确分析形势,做出从中原转战西凉之策略,乃我军之幸也。”

    “张济虽然异军突起,风头一时无二,然却是因主公、吕布实力不济所致。但是,北方袁绍,带甲数十万,岂是张济可敌乎?”

    “此番主公西去,兖州和豫州必然落入张济手中,此必然不是袁绍所愿见。”

    “近闻袁绍已经兴兵讨伐刘备,只要主公能坚持到袁绍灭掉刘备,袁绍的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张济。”

    “张济之地,东有吕布,南有刘表,面对袁绍数十万大军南下,如何能挡?”

    “一旦中原大战而起,主公也可顺势发兵,趁二虎相争,两败俱伤之计,重新夺回兖州和豫州,重新跟袁绍分庭抗礼也。”

    曹操心下一动,问:“奉孝的意思,在兖州和豫州之地,给张济挖一个大坑?”

    郭嘉一脸含笑地点了点头:“不错,嘉已有安排,只等日后主公率领西凉骑兵重回兖司豫三州也。”

    然后,郭嘉走上前去,在曹操的耳边轻轻说了几句。

    曹操登时喜眉弄色,哈哈大笑起来:“妙,奉孝此计妙哉。”

    “本将就先让那张济张狂一段时日,待到其与袁本初争霸之日,本将再将昔日耻辱和失地,连本带息全部讨要过来。”

    程昱和荀攸在旁,皆是眼观鼻,鼻观心,对郭嘉的妙计丝毫不关心。

    当即,曹操立即就给吕布回了一封信,说是此番讨伐张济,准备不足,导致不能成功,且先行退兵,养精蓄锐,来日再次讨伐张济。

    书信送出之后,曹操就开始准备退兵事宜了。

    文聘得知曹操拔营的消息之后,立即派出大量的斥候,严密探查曹军的动向。

    直到曹军进入豫州境界之后,文聘这才相信,曹操是真的退兵了,于是便派出快马,将这个消息向张济汇报。

    文聘的消息,跟祢衡的消息几乎是同时送到张济手中的,吕布也退兵了。

    五路诸侯共伐张济,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这是谁也没有意想到的结果。

    这一场大战,可谓是举国上下都在观望啊。

    益州刘璋和汉中张鲁、河北袁绍,以及幽州刘备,四路诸侯没有参与。

    刘璋和张鲁认为张济必败,袁绍并不确定,这才出手相助,只有刘备,眼光的确毒辣,早就看出此战张济必胜。

    所以,刘备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才会不惜背负骂名,杀死公孙瓒父子,强行夺了幽州。

    时间越是充足,刘备对抗袁绍的资本也就越大。

    事实证明,刘备的决策是对的。

    袁尚病重,袁绍错过了最佳的讨伐幽州时机,使得刘备趁机彻底掌控了幽州的兵权,更因为几样从张济处学来的仁政,赢得了幽州的民心。

    袁尚病愈,袁绍准备征伐幽州,天下诸侯的目光一下子就从南阳转到了北面。

    张济终于松了一口气,立即对四周的几座重镇重新调整了安排之后,就凯旋班师了。

    班师之前,张济提前派人回到宛城,将此次大捷的消息提前告知宛城百姓,以壮声势。

    这一次,张济也是损失惨重,六万大军,阵亡两万,伤者万余,其中重伤不能再战者近半,最后的折损是张济大军的半数。

    俘虏呢,几乎为零。

    所以,这一仗张济虽然挺过来了,但对他的伤害也是很大的,短期内张济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了。

    中原的格局,算是能够暂时稳定一段时间了。

    但是,谁都明白,这只是暂时的,一旦张济缓过劲来,绝对会锋刃外指。

    只不过,张济对外扩张的第一步,会选择北面的曹操,还是南方的刘表,或者东面的吕布,各个诸侯的猜测略有不同。

    得到张济大捷的消息,整个宛城都沸腾了。

    宛城的百姓纷纷放起了鞭炮,敲锣打鼓庆祝,奔走相告这个好消息。

    在宛城经商的商人,也都纷纷松了一口气,张济胜,则张济对商人的政策就会持续下去。

    而更有眼光的商人,更是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通过此战,可见张济的潜力有多大,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张济日后的疆域越来越大,他的商业政策也就会普及到更多的地方,商业市场也会更大。

    就在这种欢腾的热闹氛围中,张济率领大军凯旋回宛城了。

第168章 尽得淮南() 
张济在各处的防御,鲁阳重镇依然是大将文聘镇守,叶县和堵阳守军,也一并归文聘调遣,等于是张济将北线全都交给了文聘,守军六千。

    西线,南乡和析县,张济将防守的重任交给了徐荣。

    南阳郡的西线,最有可能进攻的,是西凉的马腾,以及汉中的张鲁。

    徐荣跟随董卓,成名较早,威震西凉不说,就算是汉中张鲁也知道徐荣的大名。

    所以,徐荣镇守西线,足以能让马腾和张鲁忌惮几分,不敢轻易进犯。

    西线的守军,一共是四千,南乡和析县各两千。

    南线呢,还是淯阳和安众两城,张济将霍峻抽了回来,以大将魏延镇守两地。

    魏延的大名,荆州军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几乎所有的荆州军都认为,只要有魏延在,荆州军根本攻不破淯阳,而魏延则是能够随时南下,攻打新野城。

    东线,其实就是淮南之地了,这是张济新拓展的疆土。

    淮南之地,算是一个大区域了。

    而且,淮南之地,北面是曹操和吕布,南面是孙策,非重兵不足以镇守。

    镇守此地的主将,更是责任重大,必须是有勇有谋之辈。

    张济经过一番思考之下,决定派大将黄忠率军五千坐镇寿春城,陈牧率军一千五镇守义成,祖郎率军一千五镇守定远,霍峻率军两千镇守合肥。

    其余一些边界地带的重镇,张济也派有驻军,一千,八百不等。

    整个淮南地区,张济一共是驻军一万五千多人。

    因为吞并了淮南之地,得人口五十多万,加上原本张济治下的五十多万,共计人口已经是一百一十万了。

    根据当时的律令,十人养一兵,所以,张济治下有人口一百一十万,就可以招募十一万大军。

    此战之后,张济的大军只有三万,距离十一万还差八万。

    张济还有屯田兵六万,这些士兵是练兵和屯田兼顾,直接就可以转为正式士兵。

    于是,张济就责令各地,根据人口数目进行募兵,主要是为屯田所用。

    其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