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济是一方诸侯,是主公,平时上阵的机会不多,不然的话,肯定也已经是名震天下的大将了。

    “噗”,看到张济挥刀上前,只是一招就斩杀了一名偏将,曹操又惊又怒,急忙再派两员偏将上前。

    曹操也看出了今日之局了,斗将他已经败了,士气大跌。

    但是,决不能退缩,无论如何都必须顶住,不然的话,一旦张济的西凉铁骑发动冲击,他就会损失惨重。

    但是,还没等这里俩偏将飞马来到,又一名偏将丧命在了张济的刀下。

    这还不算,跟公孙莺交手的副将,也是三个回合就被公孙莺一槊打下马来,然后公孙莺又补上一槊,送他见阎王去了。

    曹操大惊,急忙再派五员副将,三人直奔张济而去,两人直取公孙莺。

    这么一来,就是张济独斗六员副将,公孙莺独斗二人。

    见张济被六员副将围困,胡车儿等人自是大急,手中招式加快,准备去相助张济。

    但是,典韦等人也看出来了,这是击杀张济的最好时机,于是就也更加奋力迎战,死死拖住了胡车儿等人。

    “噗”一刀,张济大发神威,一刀又斩杀一人。

    剩下五人的斗志已经没有了,只是勉强招架,其中一人稍不留神,就又被张济抓住了破绽,一刀斩下,连人带马砍成了两半。

    鲜血,溅了张济一头一脸,使得他看起来格外恐怖,犹如杀神降临一般。

    剩下四员偏将,几乎全无斗志,却又不敢撤退,只能机械地挥舞着兵器,继续跟张济战在一起。

    又一人,死在了张济的刀下。

    那边,曹操气得几乎要吐血,但他的副将也已经告罄了。

    郭嘉急忙劝道:“主公,此战不利,当速退,以弓箭手掩护。”

    曹操恨得牙痒痒的,双拳紧握,却又无力改变今日斗将之结局,最能咬牙切齿道:“就以奉孝之言,速退。”

    曹操的话音刚落,公孙莺一槊砸在了一员偏将的脑袋上,张济又一刀斩杀二人。

    那边,胡轸也已经斩杀了三人,杨定斩杀了两人,战况完全偏向了张济这一方。

    曹操的军阵之中,终于传来了鸣金的声音,典韦等人听了,全都虚晃一招,向本阵撤退。

    但是,跟胡轸、杨定、张济和公孙莺打斗的几员偏将,却是没能撤回,先后被斩杀。

    张济连杀曹操十员副将,血染盔甲,手中长刀一直,大喝一声:“全军将士,跟本将冲阵,擒杀曹操。”

    “擒杀曹操。”

    “擒杀曹操。”

    ……

    立即,士气如虹的张济大军叫嚣着,向曹军冲了过来。

    曹军在郭嘉的命令下,大军是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以弓箭兵断后,缓缓地向大营的方向撤退。

    张济早有战术,一旦曹操退兵,将如何追击。

    只见他龙云刀一举,西凉铁骑分成两股,一股在胡车儿的带领下,关羽、祖郎、刘辟为辅,向曹军的左翼冲去,一股在文聘的带领下,赵云、韩暹、陈牧为辅,向曹军的右翼冲击过去。

    郭嘉提议的弓箭手断后,是为了保护中军,保护曹操安然撤退,两翼就没考虑到。

    曹军的两翼,在西凉铁骑的冲击下,根本没有什么抵抗,惨叫声连连,一个个曹军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

    两翼被冲杀,曹操的中军趁机逃走了。

    待张济大军吃掉了曹军的两翼,再想追赶曹军的中军,却发现他们已经逃远了,后面还有弓箭兵断后,于是也就作罢。

    这一战,张济再次让曹操吃了大亏,五千兵马折损过半,副将损失十几人,丢弃的军械器具更是数不胜数。

    最关键的是,曹军的士气得到了沉重的打击,短期内,曹操是不会强攻鲁阳了。

    收兵回城之后,张济自然是大摆宴席,庆贺今日之战的胜利。

    对于杨奉,张济自然是好生安葬了。

    杀鸡骇猴,韩暹一下子就老实了,不敢托大,规规矩矩地称呼张济为主公。

    庆功宴刚刚结束,张济回到住处,正准备休息一会儿,胡车儿来报,说是公孙莺求见。

第144章 将军有何要求?() 
公孙莺求见?

    张济愣了一下,忽然想起,刚才的庆功宴,连赵云都赫然在座,唯独公孙莺不见了影子。

    当时张济也问了,毕竟公孙莺今日斩杀了曹军三员偏将,也是下了功劳的,但赵云说公孙莺身体不舒服,张济也就没在意。

    身体不舒服,却又来找我了,而且还是在庆功宴之后,看来公孙莺是一直关注庆功宴的,时间点把握正好。

    “去书房吧。”张济把刚刚脱掉的外套再穿上,对胡车儿叮嘱了一声,就出门向书房走去。

    张济刚到,公孙莺也来到了。

    下人奉茶之后,张济笑着问道:“刚才听子龙说,公孙小姐身体有恙,不知现在可否好一点了?”

    公孙莺一拱手:“多谢将军挂念,已经无碍了。”

    “那本将就放心了。”张济呵呵一笑,“今日公孙小姐阵前斩杀敌将三员,巾帼不让须眉,的确让本将钦佩。”

    刷一下,公孙莺就俏脸通红了。

    虽然,公孙莺知道,张济的这句赞赏之词是真的,可因为那个赌注,因为她曾经在张济跟前自吹武艺不凡,所以,听在耳中,公孙莺就觉得很刺耳了。

    公孙莺红着脸,一拱手:“将军的武艺才是超凡脱俗,莺实在是佩服,就算是子龙将军,只怕也未必有十足的把握能胜将军。”

    这句倒是实话,张济的武艺虽然还不如赵云,但赵云想在三五百回合打败张济,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济呵呵一笑:“公孙小姐过奖了,本将的武艺虽然还马马虎虎,但比之子龙,却是相差甚远也。”

    说到这里,话题似乎就谈完了,张济想不出什么话题了,就给公孙莺打了一个手势,请她喝茶。

    喝了茶之后,还是没有什么话题,张济只得轻咳一声,直截了当地问:“公孙小姐来访,不知可有什么要事?”

    公孙莺登时就俏脸再次一红:“将军,今日阵…阵前打赌,莺输…输给了将军,这才登门拜访,想…想问将军有何要求?”

    一个美女,打赌输了,主动上门,问你有什么要求。

    无论你提出什么要求,不管过不过分,她都会答应,如此的诱惑,使得张济也忍不住怦怦心跳加快了。

    望着一脸娇羞,微微低着头的公孙莺,张济心中忽然想,这个公孙莺,若是能把傲脾气改一改,留在身边倒也不错。

    再仔细想一想,像公孙莺这样的女将,无论是吕玲绮,还是马云禄,哪一个不是心高气傲呢?

    虽然同为诸侯之女,或许只有袁莹那样的娇弱女,才不会有这种傲气吧,

    张济眼珠一转,呵呵一笑:“公孙小姐言重了,只不过是一句戏言而已,公孙小姐不必当真,本将并无任何要求。”

    “不行。”公孙莺立即抬起头来,一脸的坚决,“所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莺虽为女子,然将军也说了,巾帼不让须眉。”

    “所以,既然莺与将军定下赌局,莺败给将军,且是心服口服,自然须得遵从将军提出的任何要求,还请将军直言。”

    “这……”张济眼珠直转,心里不住地盘算着,公孙莺此举究竟是什么意思?

    两人打赌,公孙莺输了就是输了,认赌注也是可以,但是,没必要这么着急吧。

    再说了,张济打赌赢了,应该是张济主动找公孙莺,让她履行赌约才对,没想到却是反过来了。

    赵云对公孙氏依然还有效忠之心,张济则是有心招揽赵云为将,自然就不得不慎重考虑,该如何对待这件事情。

    只要公孙莺和公孙元,尤其是公孙元还在,以赵云的性格,就不可能另投张济,做出背主之事来。

    但是,张济杀了公孙莺和公孙元容易,可就会失去赵云之心,更是失去天下之心。

    不能杀死公孙莺和公孙元,又想把赵云收为麾下,的确让张济有点头大。

    忽然,张济脑子里灵光一闪,一个绝妙的主意立即就跳了出来:“呵呵,公孙小姐,令弟公孙元也有三岁多了吧。”

    公孙莺一愣,不明白张济是什么意思,点了点头:“是,年后刚刚四岁。”

    “嗯。”张济点了点头,“令尊公孙伯圭一生征战塞北,为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却被刘备奸贼所害。”

    “眼下,公孙氏的男丁,只有令弟一人,自然好生培养,习文练武,来日再重振公孙一门的声威,不知公孙小姐可做如此想?”

    公孙莺不清楚张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点了点头:“将军所言甚是,不知将军之意是……”

    张济继续说道:“公孙一门的仇人是刘备,而刘备也曾兴兵犯我南阳,本将与刘备也有仇恨在身。”

    “所以,本将之意,由本将收令弟公孙元为弟子,调教他习文练武。如此一来,刘备得知,必会不安。”

    “还有,幽州之中,或许还有不少人忠于公孙一门,却不得不在刘备帐下委曲求全。这些人一旦得知幼主还在,又有本将这个靠山,会如何作想?”

    “来日,待本将能兵临幽州之时,这些人只要能倒戈一击,击败刘备,为公孙一门报仇雪恨,岂非是事半功倍乎?”

    “另外,公孙元若是拜了本将为师,南阳之地,会有谁敢对你们公孙一家不敬呢?”

    这番话忽悠得太高明了,若是赵云的话,基本上就能听出张济的目的其实就是他。

    但公孙莺听不出来啊,反倒是眼睛一亮,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个法子简直太好了。

    公孙莺立即就说道:“莺代表公孙一门多谢将军,拜师之事,莺可以为弟弟做主。”

    张济心中窃喜,只要公孙元成了他的徒弟,赵云还跑得了嘛。

    再说了,日后平定幽州之时,一旦本将打出公孙元的旗号,昔日的公孙瓒旧部岂能不心动,说不定会来一个阵前倒戈呢。

    赌约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公孙莺也放下心头一块巨石,欢欢喜喜地向张济告辞,回去向公孙元报喜去了。

    望着公孙莺的背影,张济的嘴角露出一丝得意之笑,嘿嘿,常山赵子龙,日后就是我张济的麾下大将了。

第145章 张辽激张绣() 
曹操败了一阵,虽说麾下大将一个都没损失,只是损失了十几个副将而已,但曹军的士气低落,对阵不用说,攻城也不适宜。

    于是,曹操不得不暂时按兵不动,让麾下大将去各营做思想工作,把士气再提升上来。

    郭嘉、程昱和荀攸三人,也在大军回营不久,被曹操喊到了中军大帐。

    三人来到之后,曹操叹了口气,问:“如今我军首战失利,军心不振,不知诸位有何妙计可以破敌也?”

    什么妙计啊,张济大军守在城内,除了硬攻鲁阳,能有什么办法?

    只是,军心不振,的确不适合攻城。

    把张济的军队从城内引出来,利用曹军人多的优势,将其聚而歼之,自然是最好的计谋。

    只是,张济足智多谋,明知自己吃亏在兵力不足,岂能轻易上当?

    一时间,郭嘉三人全都是双眉紧皱,苦苦思索良计而不能得。

    曹操心中发怒,狠狠拍了一下案几:“张济小儿,真是可恶,此战若是不能将之除掉,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实在不行,等过几日,大军士气恢复一些之后,就强攻鲁阳。今次,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务必要将鲁阳拿下,然后兵临宛城之下。”

    郭嘉三人,暂时想不出什么妙计,只得先按照曹操的方案执行。

    五天之后,曹军开始对鲁阳城发动了猛攻,主攻北门,辅攻东西两门,留下南门不攻。

    曹军的攻势的确是非常勇猛,仅仅一天的时间,只损失了不到一千士卒,就在三面的护城河上填出来了攻城之路。

    第二天,云梯、长箭、盾牌、撞门车,曹军带着攻城器械,开始对鲁阳的三面城门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鲁阳城内,张济只有七千大军,他分出三百人守南门,让刘辟负责,两千人守北门,由张济亲自防守,胡车儿和祖郎、陈牧为副,文聘率军一千守西门,关羽为副,赵云率军一千守东门,韩暹为副。

    还剩下两千五百多人,作为预备军,随时做好支援各门的准备。

    逼着对方攻城,这就是张济的计谋。

    曹操之所以选择强攻,是因为他的消息是,鲁阳城内只有七千人马。

    五万大军对七千人马,哪怕是以三换一,再算上张济的大将多一些,曹操准备豁出去三万兵马,也要拿下鲁阳。

    只要鲁阳克下,张济必然退回宛城,曹军到宛城的粮道也算是打通了

    只要鲁阳能克下,叶县和堵阳两地的防线就如同虚设。

    到时候,必然会震动整个南阳郡,影响张济设在各处的防御力量,同时也能激发吕布、刘表、马韩和孙策等人的潜力,张济就真的完了。

    所以,鲁阳之战,对此次五路诸侯共伐张济之战,极为重要。

    接下来的几天,曹操是不惜士兵的性命,全力攻城,每一天都有两千人的伤亡。

    作为守方,张济的损伤就比曹操小了很多,但每天阵亡的也有三百多,受伤的一百多,其中一半无力再战。

    就在曹操跟张济这边恶战的时候,其余几路诸侯也已经到位了。

    第二个跟张济正式开战的,是吕布。

    吕布的进攻路线有两条,第一条是从淮南之地,直扑寿春,但因为江东军选择的进攻路线是先拿下寿春,再大军东进,吕布就没选这条路线。

    第二条进攻路线,就是借道谯郡和汝南,直接进攻舞阴或者比阳。

    舞阴的守将是关平,比阳的守将是张绣。

    在陈宫的劝说下,吕布选择了比阳,找上了张绣。

    陈宫的理由很简单,第一,论性格,关平颇为沉稳,但张绣却是急性子那种。

    第二,论智谋,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