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2章 渔翁得利() 
一个“杀”字刚刚落地,文吉已经将文聘身上的绳子斩断,并塞给他一柄朴刀。

    一刀在手,文聘心中再无丝毫担忧,冷笑一声:“张允,想杀我,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说罢,文聘朴刀一挥,立即就向张允扑了过去。

    张允那点武艺,哪能跟纵横沙场多年的文聘相比,自然不敢跟他打斗,立即大喊一声:“上,快把文聘给本将乱刀砍死。”

    立即,张允的亲卫冲上前,跟文聘的亲卫厮杀到了一起。

    其余的士兵都傻了眼了,自家的两个主将竟然火拼起来了,而且,张济的大军已经到了门口,这叫什么事啊。

    文聘心中恼怒之极,心里更加明白,他已经无路可退了。

    张允战败,肯定会将责任推给他,通敌叛主之名,是文聘承担不起的,不但脑袋不保,一世英名也毁于一旦。

    张允打了胜仗,文聘的通敌叛主之名依然跑不掉,反倒会被张允大肆吹嘘,文聘照样是身败名裂。

    所以,既然结局已定,文聘自然只能豁出去了,先杀了张允这个王八蛋再说。

    于是,两人的亲卫厮杀在了一起,文聘盯上了张允,追着他不放。

    张允不敢跟文聘打啊,肯定会死,于是就只能跑,文聘就在他后面追。

    也有几个不长眼的,想拦住文聘,但却都是一个回合就被文聘给劈了,然后,就再也没人敢阻拦文聘杀张允了。

    人在生死关头,潜力无穷,张允平素缺乏锻炼,但现在逃跑的速度奇快,文聘不但追不上,反倒是又被张允拉远了一些距离。

    文聘一眼看到,右边有一个弓箭兵,手持弓箭犯了傻。

    登时,文聘的眼睛一亮,一个纵身过去,将朴刀别在腰间,将弓箭抢过来,立即搭弓射箭。

    一箭正中张允的右腿,张允大叫一声,摔倒在地,跑不动了。

    文聘一把将弓箭扔掉,抽出朴刀,大叫一声,向张允跑过去。

    “仲业,仲业。”张允吓得魂飞天外,急忙求饶,“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求求你,别杀我。”

    文聘一脸的狠色:“姓张的,当初你陷害我的时候,怎么不说你错了?哼,现在性命攸关了,才想起向我求饶了。”

    “仲业,我是混蛋,我不是人。我求求你,放过我,我一定痛改前非,把所有的过失全部揽下来,跟你没有半点关系。”

    “哼,太晚了。”文聘若是这么好被忽悠,也就不是荆州名将了,冷哼一声,手中朴刀举起,向张允恶狠狠地劈过去。

    就在张允闭目等死的时候,一支箭飞了过来,正中文聘的朴刀。

    文聘只觉得一股大力从朴刀上传过来,不但朴刀飞走了,他的右臂也被震得一阵酸麻,手臂放下之后,几乎再也抬不起来。

    黄忠?

    文聘大惊,立即向箭矢飞来的方向看过去,果然是黄忠,正在将弓箭收起,举起凤嘴刀,大喝一声:“文将军,对不住了,我家主公有令,张允杀不得。”

    张允一愣,立即哈哈大笑起来:“我舅父是荆州牧,你们谁敢杀我,就等着我舅父的雷霆之怒吧,荆州带甲十万,绝对不是你们能惹得起的。”

    黄忠本来已经将弓箭收了,听张允竟然突然嚣张起来,立即再次搭弓射箭,一箭刺穿了张允的左耳朵。

    “啊……”的一声,张允痛叫一声,捂着左耳,一脸震惊地望着黄忠。

    黄忠再次收了弓箭,淡淡说道:“张允,我家主公只是觉得你还有点利用价值,想给你一条狗命,若是你如此不知好歹,这里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张允吓坏了,哪里还敢再说一句话。

    文聘虽然有些不甘,但黄忠在此,他已经杀不了张允了,只得作罢。

    这时,黄忠突然大喊一声:“张允被俘,文聘投降,我家主公有令,降者不杀。”

    西凉军立即跟着大喊起来:“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西凉铁骑的巨大震慑下,荆州军本就没有多少斗志,听说两个主将都出事了,纷纷都放弃了反抗,将兵器扔在了地上。

    文聘见状,暗叹一声,刚才他若不追杀张允,直接振臂一呼,率军反击,纵然未必能够反败为胜,至少还是有一线生机可以逃出去的,但现在太迟了。

    两人的亲卫军也停下了厮杀,呆呆地望着纵马过来的黄忠,急忙跑过去,护卫在文聘和张允的身边。

    大势已去,反抗只会徒增伤亡,文聘淡淡说道:“文吉,你们也把兵器扔了吧。”

    随着荆州军的纷纷投降,喊杀声渐渐平息下去,夜风吹过来,掀起浓浓的血腥气息。

    不多久,张济也来到了,直接进了文聘的中军大帐。

    文聘和张允也都被带了过去,张济看也不看地上的张允一眼,对文聘一抱拳:“文将军,本将仰慕将军久矣。”

    文聘听得懂张济的意思,将头一昂,淡淡说道:“骠骑将军用兵如神,文聘败在骠骑将军手下,心服口服。不过,我荆州只有站着死的将军,没有屈膝投降的将军,还请骠骑将军给文聘一个痛快。”

    “这话说得好,荆州只有站着死的将军,没有屈膝投降的将军。”张济笑眯眯的,这才向张允瞄了一眼,“不知张允将军是否也是一样的想法啊?”

    张允急忙说道:“骠骑将军,有话好好说,好好说嘛。”

    文聘大怒,虎目圆睁:“张允,你是州牧大人的外甥,任何人都能投降,唯独你不行。”

    张允登时羞愧不已,低着头,不敢面对文聘的目光。

    “哈哈哈……”张济大笑着,“文将军此言差矣,本将跟刘荆州同为大汉臣子,你跟张将军也一样。”

    “投降二字似乎有点不妥吧,只不过是文将军从刘荆州麾下转到本将麾下而已,日后也同样是为大汉效力嘛。”

    张允急忙说:“对对对,骠骑将军所言甚是,所言甚是啊。”

    张济知道想劝降文聘,并不能一蹴而就,立即吩咐:“汉升,将这二位将军待下去,好生款待。”

第13章 说降徐晃() 
这天晚上,徐晃正在住处看兵书,下人来报,说是有一故人拜访。

    徐晃问了一下来人的年龄、长相,心下奇怪,但也让下人将这个自称故人的家伙请进书房里。

    不一会儿,贾诩来到,徐晃登时大吃一惊,急忙站起身来,双拳一抱:“竟然是文和先生,请恕晃失礼之极。”

    贾诩呵呵一笑:“公明言重了,诩来得冒昧,还请公明见谅。”

    徐晃是个聪明人,一下子就基本上猜出贾诩的来意了。

    冒昧来访,倒也没什么,关键是,贾诩在并没有对门丁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显然是不想让杨奉知道此事。

    背着杨奉的是,除了是张济想招揽他,就没有别的原因了。

    徐晃装作不知,给贾诩让座,然后又让下人奉了茶。

    两人叙了一会儿旧,徐晃就是不问贾诩来找他干什么。

    贾诩不禁暗暗佩服,主公识人的本领真是太厉害了,这徐晃定力十足,绝对是一员智将,若不收降,归了曹操,着实可惜。

    于是,贾诩微微一笑,问道:“公明之勇略,乃世之罕有也,奈何要屈身于杨、韩等无能之辈,误了公明的大好前程啊。”

    见贾诩开始转入正题了,徐晃沉吟一下,叹道:“晃知道奉、暹二人没有立业之能,奈何杨奉对晃有知遇之恩,晃跟随他也有多年,不忍舍弃啊。”

    “此乃妇人之仁也。”贾诩脸色一正,“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跟庸主能荒废一身所学,成为碌碌无为之辈。”

    “而遇到可事之主,一旦失之交臂,实非大丈夫所为也。”

    “我主张济,乃当世英雄,好贤礼士,天下所知也。主公素有结交公明之心,本欲亲自前来,奈何荆州战事未决,这才命诩前来。”

    徐晃淡淡一笑:“文和先生,昔年董卓四大近将,天下闻名。以晃来看,张济与李郭樊三人并无区别。”

    “昔日,我主杨奉便是李榷麾下一将,晃跟随主公已久,知那李榷德行。是故,对文和先生所说,晃并不敢苟同。”

    “文和先生,若是那张济用阴谋逼迫于你,晃这就禀明主公,率军征讨张济,定要为文和先生讨一个公道。”

    贾诩差点就哑然失笑了,他来劝降徐晃的,没想到徐晃反倒劝他归降杨奉了。

    有这一点可以看出,徐晃的思路很清晰。

    杨奉之所以不能成大事,一是杨奉本人没有多大的才能,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谋士辅佐,贾诩自然是最合适人选。

    贾诩呵呵一笑:“公明,若是听完诩所言,定不会如此认为。”

    于是,贾诩便从张济攻打穰城中箭之后说起,一直说到现在,直把徐晃听得惊异不定。

    如果贾诩所说是真,张济绝对是天下少有的雄主啊,这样的主公,自当投靠。

    而且,以贾诩的为人,断然不会胡乱吹嘘的,徐晃对张济不禁生出向往之心。

    贾诩察言观色,知道徐晃已经有所心动,微微一笑:“公明,不若跟诩打上一赌。若是近日荆州传来我主大败文聘大军的消息,公明从此就跟随我主。”

    “若是我主不是文聘的对手,或者只是惨胜,诩再也不提招揽公明之事,立即打道回宛城,不知公明意下如何?”

    徐晃心想,听主公说,荆州刘表为夺回新野和穰城,命文聘率军三万北上。那文聘乃是荆州名将,从无败绩,眼下贾诩在我处,若是那张济能独抗此事,自然就是明主,我若是投奔他,当远胜杨奉。

    于是,徐晃就一口答应下来。

    徐晃并不知道,荆州之战已经落下了帷幕,这个时候,张济在清理完战场之后,又命人将张允带到他的跟前。

    张允满心忐忑地来到,不知道张济会怎么样对待他。

    “张允见过骠骑将军。”张允来到之后,立即就大礼参拜,态度比见了刘表还要恭敬,他要让张济找不出杀他的借口。

    “噢。”张济正在看兵书,见张允来到,这才抬起头来,淡淡一笑,“张将军,本将今日喊你过来,是有一件好事情告诉你。”

    张允立即心头狂跳,现在对他而言,只要把他放回去,才是好事情,其他都扯淡。

    “还请骠骑将军训斥。”张允不敢表现出来,态度依然恭敬。

    张济淡淡一笑:“本将决定听从仲业的劝告,将你放回去,转告刘表,若是他想再战,只管派兵前来。若是他想和,那就拿出点诚意来,双方好好谈一谈合作。”

    果然是放他回去,张允狂喜啊,立即一拱手,装作无比的淡定:“骠骑将军放心,允一定如实转告给舅父,并劝舅父跟骠骑将军和平相处,彼此不相犯。”

    “很好,张将军不愧是识时务之人。”张济满意地点了点头,话锋突然一转,“不过呢,张将军是刘荆州的外甥,身份不菲啊,就这么白白放张将军回去,本将不免有些心疼,又对不起死在张将军手下的将士们啊。”

    无耻啊,这是要敲诈我,张允心头暗骂,却不敢发作:“骠骑将军,允虽然年轻,却也薄有积蓄,等允回去之后,立即派人送来三千金,以为补偿,不知骠骑将军意下如何啊?”

    张济冷笑一声:“三千金,不在本将眼中,这样吧,本将换个俘虏给刘景升带信,张将军还是暂且留下来,闲时陪本将下下棋。”

    张允吓坏了,急忙问:“不知骠骑将军有何条件,允一定满足,一定满足。”

    “这样啊,本将也就不客气了。”张济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两个条件,第一就是五千金,少一金都不行。”

    张允一咬牙,点头答应下来,又问:“第二个条件呢?”

    张济淡淡一笑:“本将打算向刘荆州要一个人,换取张将军。”

    张允一愣,立即又问:“不知是何人?”

    “张将军不用担心,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已。”张济微微一笑,“此人姓霍,名峻,字仲邈,南郡人。”

    “骠骑将军放心。”张允立即就明白了张济的意思,“允这就书信一封,让一名亲卫送到襄阳,舅父一定会拿霍峻换人的。”

第14章 张允误我() 
襄阳州牧府中。

    刘表心情大好,原因就是张允派人送过来的那封书信,里面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和一个十分让他高兴的消息。

    不好的消息是,文聘通敌,这让刘表十分震怒,同时又暗暗庆幸,亏得没有让文聘单独领兵,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十分让刘表高兴的是,文聘通敌的事情,被张允及时发现了,而且,张允准备将计就计,捉拿文聘,同时打败张济,夺回新野城。

    在刘表看来,张允的这个计策绝对是天衣无缝,而且,刘表也对荆州最擅长谋略的蒯越说了此事,后者也是大为同意,只是让刘表回信,叮嘱张允一切务必小心,切莫走漏了风声。

    既铲除了内奸,又能将张济打败,拒在荆州之外,可谓是内忧外患一并解决,刘表自然是心情大好。

    甚至于,刘表都有点感谢张济了,若非是他搅和一番,还揪不出文聘这条大鱼呢。

    刘表正在州牧府后花园喂锦鲤的时候,一个美貌女子迈着小碎步,向这边走过来,身后跟了四个丫鬟。

    美貌女子约莫二十出头的样子,绝对是花容月貌之色,肌肤白皙,身材饱满,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女人的成熟味道。

    这个女人,就是刘表的续弦蔡氏,也就是蔡瑁的妹妹,蔡中蔡和的姐姐。

    刘表来到荆州当州牧,依靠的就是荆州大族,其中最著名的有七大家:庞家、黄家、蔡家、蒯家、马家、习家、杨家。

    这些大士族,代有人才出,不少人在三国历史上颇为著名。

    庞家有庞德公、庞统、庞林、庞山民,黄家有黄承彦、黄祖、黄忠,蔡家有蔡瑁,蒯家有蒯良和蒯越,马甲有马良、马谡,习家有习祯、习珍,杨家有杨虑、杨仪、杨颙。

    目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