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本将知道。”张济点了点头,“本将听说,昔日文聘曾经多次在刘表跟前举荐你,却屡屡为黄祖所拦,不知此事可真?”

    “确有此事,文将军认为末将颇有才能,欲提拔末将于行伍之间,皆是黄祖和蔡瑁二人所拦,不然,末将……”

    “不然的话,本将也得不到汉升如此猛将相助。”张济呵呵一笑,“汉升,本将唤你前来,正是有个立功的机会,不知你可想要?”

    黄忠立即双拳一抱:“主公旦有任何吩咐,末将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很简单,你只需给文聘写一封书信即可。”

    “写封书信?”黄忠一愣,“主公莫非要劝降文聘?末将虽然与他惺惺相惜,但因为身份相差太大,并无太多交情,这……”

    “非也。”张济摇了摇头,“并非是劝降,你只需按照本将所说的写就行了。”

    “末将遵命。”黄忠搞不清张济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应命下来,来到案几跟前,拿起毛笔。

    不一会儿,一封书信写成,黄忠似乎也明白了点,贾诩当然已经完全明白,心中对张济绝对是刮目相看起来。

    单单一次诈死之计,贾诩不认为张济有谋士的智慧,可这又来了一个极为高明的离间计,贾诩就不能不佩服张济了。

    黄忠拿着书信离开之后,张济瞄了贾诩一眼,淡淡一笑:“文和以为此计如何?”

    贾诩立即双拳一抱:“主公此计妙极,诩自叹弗如。”

    张济心下得意,看来,距离这个老狐狸完全归心,已经不远了。

    却说文聘大军在新野城南三十里外安营扎寨。

    夜间,文聘跟以往一样,在营内巡视一番后,就回大帐读兵书。

    没多久,门外亲卫突然报告,抓到一名奸细,说是奉命来见文聘的。

    噢,莫非是新野城大户,被张济蹂躏,不堪受辱,冒险派人送出书信,准备里应外合的,文聘心下一动,立即让亲卫将此人带进来。

    来人是一个二十不到的年轻人,进帐之后,立即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小的是奉黄司马之命,前来送信。”

    “黄司马?”文聘一愣,“哪个黄司马?”

    亲卫将书信递到文聘手中,低声解释一下:“就是黄忠。”

    “噢。”文聘这才明白过来,一边展开书信,一边冷笑一声,“黄忠投敌,竟然只做了一个司马,看来这张济也不是识人之主。”

    来人说道:“我家主公说,黄司马乃是能与温侯吕布匹敌的绝世猛将,日后建功立业的机会多不胜数,若是一上来就封了将军,日后就不好封赏了。”

    文聘脸色微微一变,抬头看了一眼来人:“张济真是这么说?”

    “小的不敢有半句谎言。”

    文聘叹道:“难怪以黄汉升之桀骜,能够归降张济,此人的确有些雄主之姿。”

    说着,文聘展开书信,一共三张,每张都写得满满的。

    文聘看得云里雾里,什么意思嘛,分明就是劝降的,却又到处都是涂抹,根本就词不达意了。

    来人见文聘看了书信,立即又说道:“既然书信送到,小的就告辞了。”

第8章 荆州猛虎() 
送信之人走了之后,文聘越想越觉得此事不对劲,黄忠送这封信绝对没安什么好心,可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呢?

    没多久,账外传来文聘亲卫统领文吉的声音:“末将见过张将军。”

    张允“嗯”了一声,问:“文将军可曾安歇?”

    送信之人刚走,张允就闻讯而到,文聘脑海中立即就是一道亮光闪过,他终于明白黄忠是什么意思了,是离间计。

    说起来,这个离间计,并不高明,只要他跟张允的关系很好,就不会有任何作用,但现在是,他跟张允的关系不好,很不好。

    文聘本想将书信藏起来,却又觉得更加不妥,便就放在案几上,站起身来,朗声说道:“外面是张将军吗,请进来说话吧。”

    张允立即就进了营帐,呵呵一笑:“这么晚了,文将军还没有休息啊。”

    文聘淡淡一笑:“张将军不也一样嘛,想必也是为了思虑如何打败张济而操劳吧。”

    张允嘿嘿一笑,问:“仲业乃我荆州名将,想必已经想出计策来了吧?”

    文聘叹了口气:“新野城易守难攻,若是张济据城而守,我军攻城,只怕伤亡惨重,也未必能将城攻下。”

    张允眼珠一转,又问:“文将军的意思是……”

    “西凉军残暴,所到之处,尽皆烧杀抢掠,新野城的那些大户必然损失惨重。若是我等能与之取得联系,里应外合,必可一战而下新野。”

    “妙计,真乃妙计也。”张允立即就鼓了鼓掌,往案几上瞟了一眼,“本将刚才听说,新野城内有人送书信给文将军,看来就是此事了。”

    “这……”文聘登时就犹豫了。

    刚才他故意这样说,就是想埋个由头,等着这几天城中大户送来书信,就可以把黄忠送信的事遮盖过去,免得中了黄忠的离间计。

    谁想到,张允这个憨货竟然直接把这事点出来了,就有点尴尬了。

    文聘暗叹一声,将案几上的书信拿起来:“并非新野城大户书信,而是降将黄忠的一封书信,请张将军过目。”

    “噢。”张允皱了皱眉头,将书信接过,展开一看,眉头更皱,“文将军,这书信上的涂抹之处作何解释?”

    “送来之时便是这样。”文聘也不好解释,只得将自己的怀疑说出来,“此乃黄忠故意为之,想挑拨你我不和,以败我军。”

    张允将信将疑,将书信收入怀中,淡淡说道:“此事是真是假,允会如实汇报给舅父大人,请舅父大人定夺。”

    说罢,张允一甩衣袖,转身出了文聘的营帐。

    目送张允离开,文聘皱了皱眉头,双拳紧握,钢牙直咬,却又无可奈何,现在他只能盼望着刘表对他的信任了。

    第二天,荆州大军推进到新野南门外十里处,摆下阵型。

    张济也率领一万西凉骑兵迎战。

    阵型摆好之后,张济对黄忠点了点头:“汉升,你去迎战,记住本将对你的叮嘱。”

    黄忠双手握着凤嘴刀一举:“末将谨记在心。”

    “驾”,黄忠纵马上前,来到两阵中间,大喝一声,“骠骑将军麾下大将黄忠在此,何人敢与我一战?”

    “是黄忠这个叛徒。”张允立即就咬牙切齿,转首大喝一声,“谁人能斩杀此人,官升三级,赏五百金。”

    “末将愿意出战。”立即就有一名将领领命,飞马直奔阵中,大吼一声,“黄忠休得猖狂,郑义来也。”

    黄忠没有动,一双虎目死死盯着飞马而来的郑义。

    文聘皱了皱眉,虽说两人同为中郎将,但此次领军在外他才是主将,张允只是监军,按说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战,但张允却先下令了。

    张允丝毫没感觉到文聘的不爽,哈哈大笑着:“郑义随本将多年,武艺也经常受本将指点,诛杀此叛将,三五个回合足矣。”

    话音刚落,郑义就已经策马来到黄忠跟前,大吼一声,提起长枪,恶狠狠地向黄忠的胸口刺过来,黄忠却一动不动。

    张允再次大笑:“黄忠贼子已经吓呆了,看来,只需一个回合,郑义就能取此贼性命。”

    就在这时,黄忠虎目中精光一闪,手中凤嘴刀突然闪电般扬起,一股磅礴之力自刀上发出,先荡开郑义的长枪,然后又其势不减地向郑义的脖子处斩过去。

    郑义只觉得从枪上传来一股让他无法承受的巨力,震得他两只手的虎口皆裂,手中长枪向下掉落,体内的五脏六腑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噗”,郑义刚刚吐出一口鲜血,就觉得脖子处猛地一凉。

    郑义本能地伸手去摸脖子,赫然发现,他的身体还在马上坐着,手也是摸向脖子,但脖子上的脑袋却不见了,颈腔处一股浓血冲天而起。

    “我死了。”这是郑义的最后一个念头,然后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脑袋重重落在了地上。

    “啊……”张允扬起马鞭,还想再夸两句,瞬间就傻了眼了,满脸通红,犹如被人狠狠扇了几十个耳光一样。

    一招杀敌,黄忠将凤嘴刀一挥,刀尖遥指荆州战阵,大喝一声:“张允匹夫,汝手下只有此等脓包吗?”

    张允又羞又怒,立即大喝一声:“还有谁人上阵,斩杀此匹夫,官升三级,赏千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还真有两个不要命的,也算是聪明点,一起飞马上前,准备合战黄忠,平分千金。

    黄忠冷哼一声,这次不再等对方来到,也纵马上前,向二将迎上去。

    错马之时,黄忠闪过其中一将的进攻,凤嘴刀中劈而下,竟然将另外一将从头顶开始,劈成了两半。

    黄忠回转马来,冷冷望着那一将,纵马上前,冲了过去。

    若是第三回合,此人可以毫不犹豫地回转本阵,可刚才错马之后,双方换了位置,此人若想回阵,必须要从黄忠身边经过。

    这就尴尬了,此人不敢战,却又回不了阵,不能不战。

    更让张允觉得面子挂不住的是,还没等黄忠冲到此人的跟前,这家伙竟然直接从马上掉下去,被活生生地吓死了。

    “汉升之猛如虎也。”张济大快,心中一动,大喝一声,“荆州猛虎黄汉升。”

    立即,张济四周的将士也跟着大喊起来:“荆州猛虎黄汉升。”

    很快,一万西凉军齐声大喊,声如雷震:“荆州猛虎黄汉升。”

第9章 张允退兵() 
听着四周如雷般的喊声,张济眯着眼睛,嘴角笑意更甚,心中暗暗得意,前有江东猛虎,威震天下,虽然身死,却也给儿子孙策占领江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现在,本将也有荆州猛虎,而且活得好好的。哼,本将就不信,南下荆州之时,黄汉升之名不会让汝等闻风丧胆。

    张济的这种做法,叫做心理战术,是后世人总结出来的。

    纵然以贾诩这样的智者,也绝对是想不到的。

    先树立起黄忠无敌的形象,然后再在以后的战斗中,让这个形象震撼任何一个荆州士兵,足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黄忠心中也是得意之极,这就是他日夜梦寐之事,在荆州二十几年没有做到,刚刚归降张济,短短几天就做到了。

    “张允,黄忠在此,快快出来受死。”

    这一次,黄忠直接喊了张允的名字,登时让后者吃了一惊,哪里敢出战啊,急忙向文聘问道:“文将军,黄忠这厮如此勇猛,为之奈何?”

    文聘心中暗骂,刚才你派人出战的时候,为何不问本将,现在奈何不得黄忠了,又想起本将来了,真乃小人也。

    但是,大敌当前,文聘顾不上跟张允这样的人计较,淡淡说道:“待本将前去会会黄忠匹夫。”

    立即,文聘就策马上前,心中暗骂,若非汝等一直排挤黄忠,对其不重用,如此猛将岂能投靠他人,此战之后,某一定要向主公详说此事。

    见文聘亲自上阵了,黄忠眯了眯眼睛,心下暗暗佩服,主公真乃神人也,所料丝毫不差,文聘上阵,主公破敌之计成也。

    文聘冲到跟前,却发现黄忠竟然将凤嘴刀插在地上,抱着双拳对向他,立即也停了下来,一脸莫名地望着黄忠。

    黄忠说道:“文将军以前曾多次在刘表跟前举荐黄某,忠万分感激,此战忠不愿跟文将军交战,算是忠败北了。”

    这是什么话,感激归感激,眼下你我乃是敌我,哪有这么玩的。

    文聘皱了皱眉,正要开口,黄忠又说道:“文将军文韬武略无一不通,而刘表却非识才之人,重用蔡瑁、张允等亲信,使得文将军一直郁郁不得志。”

    “我主张济,礼贤下士,对文将军大名仰慕已久,倒不如文将军归顺我主,一同讨伐荆州,立万世之威名,如何?”

    竟然想劝降本将,还要讨伐荆州,文聘脸色一变,正待大喝,却见黄忠突然一摆手,不给文聘任何开口的机会:“此事牵涉重大,文将军不必立即回复,可回去好好考虑一下,黄某先告辞了。”

    说罢,黄忠竟然当着文聘的面调拨马头,将后背留给文聘,丝毫无顾忌地回转本阵去了。

    张允立即大吼:“文聘,快去杀了黄忠。”

    “杀了黄忠?”文聘倒吸一口气,他不是傻子,看得出黄忠这一招是反间计的延续。

    背后杀人,不是文聘的为人风格,再说了,黄忠既然敢这么托大,岂能没有防备。

    若真是一枪下去,只怕黄忠死不了,我文聘的英名就丧尽了。

    待到黄忠退回本阵了,张济举起钢刀,大喝一声:“撤军。”

    文聘望着西凉军的撤退,心中暗暗佩服,井然有序,虽撤军但防备依然严密,不给对手任何追击成功的机会。

    张允可看不出来,又惊又怒,大吼一声:“追击,传令下去,全军追击。”

    全军追击?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文聘是主将,活得好好的呢,张允只是监军,凭什么下达全军追击的命令,传令官立即就呆住了。

    张允怒喝:“速速传令,不然本将就劈了你。”

    文聘大怒,转过身来,大喝一声:“不得妄动。”

    望着文聘回转本阵,张允的眼睛几乎都红了:“文聘,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你已经受了张济的好处,准备背叛荆州了吗?”

    文聘气得简直想刺张允一枪:“张将军不要含血喷人,西凉军虽然退兵,却丝毫不乱,我军多为步军,对方全是骑兵,追击无利。”

    张允并不是纯白皮一个,马上也反应过来了,却不愿承认自己错了,怒哼一声:“退兵,传令退兵。”

    “不可……”文聘大惊,立即再阻拦。

    西凉军清一色骑兵,机动灵活,他们虽然退,却不是败,一旦回转马头,随时就可以发动可怕的进攻。

    而荆州军基本上都是步兵,一旦撤退,再想组织有力的防御,几乎是不可能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