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罢,张济就站起身来,对祢衡说道:“正平,替本将送客。”

    张济对鲁肃微微一拱手,算是有了礼节,就离开了议事厅。

    等张济一离开,祢衡立即就脸色一沉,不高兴地说道:“子敬,你真是糊涂啊。”

    鲁肃的智商不如祢衡,登时被祢衡这句话说得面红耳赤,以为祢衡说的是刚才的事,期期艾艾道:“其实,肃…肃此来,亦是为骠骑将军也。”

    祢衡冷笑一声:“子敬啊,到此时你还不说实话。唉,传言鲁子敬乃忠厚之人,今日一见,方知传言有误也。”

    “子敬,我等尚有公务缠身,不便多留子敬,还请子敬一路保重。”

    “呃……”逐客令啊,鲁肃更加尴尬了,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只得也对祢衡和贾诩二人拱了拱手,颇为狼狈地离开了。

    送走了鲁肃之后,祢衡和贾诩二人相视一笑。

    祢衡笑着说道:“没想到主公的权谋竟然如此之高,天下诸侯能与主公相比者,只有曹孟德一人而已。”

    贾诩深有同感,甚至于感触最大,因为张济的改变,只是从壤县之下,差点中箭之后才开始的,张济一下子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让贾诩百思不得其解。

    孙策的主动联盟,以张济驱逐鲁肃宣告破产。

    孙策虽然恼怒之极,但江东未定,又隔着江夏郡,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这一事实。

第69章 袁术称帝了() 
就在张济刚刚收兵回宛城没几天,公元197年2月,袁术终于称帝了,国号大仲。

    袁术之所以定国号大仲,据说仲氏是指袁家族谱,袁氏起源是孔子的弟子仲子,袁术就以祖先姓氏为号立国。

    很快,袁术称帝的消息就传到了各方诸侯处,几乎是举国震动。

    天子皇权旁落,沦为曹操的傀儡,大家都心知肚明,然,天下实力最强的袁绍正在跟公孙瓒决战,没时间和精力顾及此事。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袁绍对天子的死活丝毫不关注,甚至于他巴不得刘协死掉呢,这样的话,天下就不知几人称王,他袁绍自然是机会最大的。

    而袁绍若真是对汉室极为忠诚,在得知天子被曹操强逼迁都的消息之后,肯定会马上跟公孙瓒议和,举兵南下,讨伐曹操。

    这么一来,公孙瓒就有了喘息之机,甚至于,公孙瓒可能会在袁绍举兵南下的时候,从背后袭击袁绍,让他首尾不得兼顾。

    除了袁绍拍桌大骂袁术是蠢材之外,其余诸侯,没有人感到愤慨。

    就算是曹操,他提前得知了消息,更是定下以淮南之地让吕布与张济交恶的妙计,不但不怒,反倒是欣喜不已。

    天下诸侯都在观望着淮南的情况,大量的细作被派往寿春和许都,随时探查袁术和曹操的动静。

    曹操出奇得安静,并没有马上下旨讨伐袁术。

    第一,是因为吕布说他的准备不是很充分,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袁术刚刚称帝,大封群臣,犒赏三军,正是大仲军队士气最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出兵当然并非上策。

    两三个月的拖延计划,是陈宫向吕布提出的,目的是减少徐州军的伤亡,吕布素来爱兵,自然就采纳了。

    第二呢,曹操将目标瞄准了关中之地。

    这也是郭嘉向曹操献的一条计策,准确说是一条退路。

    以前,郭嘉曾对曹操献计,先取宛城,再夺徐州,最后与袁绍一决雌雄。

    但张济的强大,让郭嘉越来越感到不安,他越发感觉到,这条路充满了风险。

    所以,郭嘉就不得不为曹操找一条退路,便是关中之地。

    曹操向天子请旨,命钟繇以侍中兼任司隶校尉持符节,监督关中地区诸军,还授予他不受法令制度约束的特权。

    这钟繇不单单在书法上的造诣了得,处理内政更是一把好手。

    钟繇到达长安后,发送文书给马腾、韩遂等,为他们陈述利害,恩威并施,使得马腾、韩遂等都表示服从朝廷,各自派遣儿子到朝廷任职,充当人质。

    自此,关中之地稳定。

    除了袁绍和公孙瓒还在厮杀之外,天下暂时没有了战事,迎来了东汉末年来少有的安定局面。

    倒是大仲王朝闹出了两个笑话,是关于袁术的。

    沛国相陈珪,是陈球弟弟的儿子,也是陈登的老爹。

    陈球是东汉的名臣,经历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汉桓帝、汉灵帝五代,官至太尉,后来在诛杀宦官的行动中失败身死,名垂千古。

    陈珪也是大才,且与袁术从小都是朋友。

    袁术称帝之后,就用文书征召陈珪,又劫持陈的二儿子陈应做人质,以求一定能召来陈珪。

    谁想到,陈珪竟然回信道:“曹将军重振朝廷权威,将扫平叛逆,我以为您也会同心协力,辅佐汉家王室。然而您却阴谋不轨,以身试祸,还想要我因私废公,阿附于您,我陈珪宁死不从。”

    袁术被骂得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便将陈应杀死,自此跟陈珪结仇。

    后来,袁术准备跟吕布结为儿女亲家,欲结联盟以抗曹操,就是陈珪从中破坏的,也算是袁术咎由自取吧。

    第二件事情,就是袁术打算委任前兖州刺史金尚为太尉。

    金尚是汉献帝初年时候任命的兖州刺史,但因为曹操染指兖州,金尚带兵讨伐,却被曹操轻易击败,向南逃走,投靠了袁术。

    谁想到,金尚并不接受袁术的这个任命,惹得袁术大怒,派人把他杀死。

    在这个时候,还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跟刘备有关系。

    曹操击败刘备,刘备仅带着张飞、孙乾和简雍等人北上,投奔了公孙瓒。

    这就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了啊,曹操以及麾下谋士也是惊讶不已。

    不过呢,这件事情对曹操而言,又是好事,又不是好事。

    若说好事呢,公孙瓒若是得刘备相助,对抗袁绍的力量增强,双方僵持不下,袁绍南下的时间就会被拖长。

    坏事就是,曹操知道刘备的狼子野心,也知道刘备的能力。

    公孙瓒绝对不是刘备的对手,刘备北上幽州,肯定是图谋公孙瓒的基业。

    一旦被刘备得手,袁绍想灭掉刘备,绝对没那么容易,甚至于一个不小心,还会被刘备给反啃掉。

    当然,最后一种可能性并不大,最有可能的事情是,双方罢斗,袁绍以重兵布防幽州,再高举清君侧的旗号,南下征伐于他。

    于是,曹操跟麾下谋士商议之后,就让汉献帝下了一封诏书,派将作大匠孔融持符节到邺城,任命袁绍为大将军,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的军务。

    将大将军的称号让给袁绍,是曹操表面上向袁绍示弱的一种表现,让袁绍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的军务,自然是逼着袁绍非拿下幽州不可。

    袁绍一日下不了幽州,就一日不能南下。

    公孙瓒跟刘备合力,袁绍攻克幽州的难度就会被无限扩大,或许这一战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刘备投靠公孙瓒的消息传到宛城,张济一阵惊讶之后,自然也是欢喜无限,如此一来,关羽跟刘备之间,只怕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这段时间,张济自然也在极力拉拢关羽父子,一边让黄忠、许褚、胡车儿等将跟关羽论交,一边让黄叙、张绣、魏延等小将跟关平论交。

    关羽父子心里也明白张济的意思,奈何中间有个刘备,双方都没有把这层窗纸捅破,而刘备投靠公孙瓒的消息,就给了张济这个机会。

第70章 关羽的尴尬境况() 
张济立即将祢衡、贾诩等人召集起来,商议了一番之后,然后命人将关羽请过来。

    这段时间,张济模仿历史上的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款待关羽父子。

    关羽的坐骑被曹仁一刀劈死,张济就亲自选了一匹西凉好马,送给关羽。

    张济还送给关羽美女和金银财宝,对糜环和甘梅也是以礼相待,各种礼数丝毫不缺,使得她们的小日子比跟着刘备强十倍。

    贾诩有一女,名叫贾芸,相貌俊秀,年方十八。

    自从贾诩决定真心投靠张济之后,就派人将家眷接到了宛城。

    贾诩有三子一女,女儿被贾诩视为掌上明珠,不但相貌俊秀,更是颇具才华。

    张济就跟贾诩商议,打算将贾芸许配给关羽之子关平。

    贾诩对关平也有了解,知道关平的一身武艺得关羽亲授,很是高强。

    就算是黄叙想要打败关平,也得一百多回合之上。

    且关平相貌堂堂,谈吐不凡,并熟读兵书和诸子百家,文武双全。

    贾诩对这桩婚事自然就没什么抵触,一口答应,张济大喜,就派黄忠和祢衡二人一起帮着说媒。

    关羽不是傻子,当然明白张济的目的,既然不能从他身上下手,就只能从关平的身上下手了。

    一旦关平娶了贾诩之女,基本上就甭想再离开张济了。

    三国历史上,兄弟几人投靠不同的主公是很正常的,例如诸葛亮兄弟,诸葛亮从蜀,诸葛瑾从吴,诸葛诞从魏。

    这样的好处是,无论哪一方胜了,诸葛家都不会遭受灭门之祸。

    但是,父子二人分属两个主公的,就没有了。

    关羽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这门婚事,黄忠和祢衡大喜,立即向张济回报,张济立即就让人选黄道吉日,尽快让二人完婚。

    刘备北投公孙瓒的消息,就是在关平和贾芸婚事定下来的第二天。

    关羽以为张济请他过来,还是商议关平和贾芸的婚事。

    来到张济的府上,关羽发现,管家将他领去了张济的书房,而不是议事厅。

    书房,是张济单独会客的地方,这就让关羽很是奇怪了。

    下人奉上茶离开之后,张济便将细作带来的情报递给了关羽。

    关羽接过一看,登时大为震惊,刘备竟然北上之后,直接投奔幽州去了。

    “这……”关羽目瞪口呆,一时也没反应过来,“主公北上之时,曾说要去投奔袁绍,因何又改变主意了?”

    张济微微一笑:“云长,这也不难理解,袁绍手下文武人才济济,玄德投奔袁绍,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但投奔公孙瓒,却是雪中送炭了,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张济心里明白,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历史上,刘备在投奔袁绍的时候,除了汉室后裔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大汉皇叔的光环,袁绍要向世人表现出他是个忠臣,就得尊天子,又岂能不尊天子的叔父呢?

    而现在,刘备跟刘协都没见过面,自然也就不是什么皇叔。

    一个汉室后裔的身份,没有经过考究,更是曾被张济骂得狗血喷头,袁绍完全可以不理会刘备那么多。

    关羽素知刘备的野心,闻言便微微叹了一口气,沉吟不语。

    过了一会儿,张济问关羽:“不知云长有何打算?”

    以关羽的武艺,既然知道了刘备的消息,只要独身北上,自然能跟刘备会合。

    但是,糜环和甘梅呢,这两位主母,关羽岂能将她们留在这里?

    若是带着上路,纵然关羽有三头六臂,也绝对过不了曹操的地盘。

    往东是徐州,以刘备跟吕布的恩怨,吕布岂能轻易放关羽北上呢?

    有何打算?

    关羽心中苦笑一声,两位主母走不了,儿子又快大婚了,他一个人能有什么打算,只能暂时留在这里。

    但关羽心里明白,张济喊他来的目的,不仅仅是告诉他这个消息,而是传递了一个招揽的信号,只不过没挑明罢了。

    关羽也知道,张济是个明主,可他素来以忠义二字要求自己,眼下刘备还在,关羽岂能做出背主之事?

    见关羽沉默无言,张济微微一笑,说道:“本将也能理解云长之忧,宛城距离幽州,相隔曹操与袁绍之地。”

    “云长若是独身而往,或许可能,然若是带上两位夫人,只怕会多有风险。”

    “故,本将以为,云长还是先暂时待在宛城,带日后有机会了,再从长计议,如何?”

    这当然是关羽求之不得的,他立即一抱拳:“多谢骠骑将军,羽感激不尽。”

    顿了顿,关羽又说道:“将军,羽有一要求,不知当不当讲?”

    张济微微一笑:“云长何时变得这么客气,本将与云长之间,虽相识较晚,但情意却丝毫不浅,云长有话尽管说来,只要本将能做到的,绝对应允。”

    关羽心下感激,张济对他实在是太好了,而且是发自真心的那种对待,而不像刘备的那种虚伪对待。

    有时候,关羽也深叹,为何他遇到张济太晚了。

    关羽一抱拳,说道:“自羽南下以来,骠骑将军对羽礼待有加,然羽未有寸功,每日想起,只觉汗颜相对骠骑将军。”

    “故,羽向骠骑将军请命,袁术称帝,骠骑将军若是东征,还请能够让羽上阵厮杀,以报骠骑将军礼待之恩,请骠骑将军务必应允。”

    “这……”张济故意皱了皱眉,“云长乃玄德麾下之将,暂居宛城,乃本将之贵客也。本将麾下战将不少,虽然大多都不及云长,但以目前来看,征讨四方,并无任何问题,岂敢劳动云长大驾乎?”

    关羽登时一阵失望,张济是不想给他立功报恩的机会,他也就没有离开的理由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关羽就起身告辞了。

    关羽刚刚离开之后不久,张济正准备去后院看望邹氏三女,却听管家来报,说是糜竺来访。

    糜竺,张济的眯了眯眼睛,嘴角泛起一丝得意,嘿嘿,这段时间,本将故意冷落他们兄弟二人,看来他们忍不住,要主动献妹了。

第71章 故意陷本将于不义乎?() 
关羽跟糜竺有旧怨,这一点黄叙早就从关平那里套出话来了。

    张济看中了关羽的帅才,想要将关羽收服过来,所以,单从这一点上,张济对糜竺就不是很待见。

    若非是日后取徐州,以及治理徐州方面还能用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