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黄忠震惊了,没想到张济竟然对他的家境了解如此清楚。

    张济又问:“再说了,汉升,就算本将放你回去,你以为刘表能会饶了你的性命吗?”

    两句话,狠狠砸在了黄忠心中的软肋上,让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再说。

    过了好一会儿,黄忠一咬牙,冷笑一声:“黄忠乃大汉之兵,岂能投身汝等西凉贼兵之中,危害百姓,不用再说,放马过来吧。”

    胡车儿大怒:“主公,这匹夫太过无礼,请主公允许末将出战,斩杀此匹夫。”

    “哈哈哈哈……”张济大笑几声,同时对胡车儿摇摇手,阻止他出手,继续说道,“汉升此言差矣。”

    “本将乃天子所封骠骑将军,本将所统之兵,岂能以贼兵而论,如此之言,汉升可是对当今天子不满乎?”

    黄忠心下一惊,他倒是忘了这事,急忙解释:“忠非此意,忠是说,汝等在析县和冠军县纵兵烧杀抢掠,与贼兵何异?”

    以前的污点啊,张济叹了口气:“此乃本将治军不严,实乃本将之过也。但是,人孰无过,有过能改之,则为善也,汉升以为如何?”

    黄忠冷笑一声:“忠如何能相信将军已改之?”

    张济淡淡一笑,不答反问:“汉升以为,汝那四千军士,结局如何?”

    “自然是惨遭你西凉军屠戮,无一活口。”

    “错,本将已经下令,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黄忠一呆,皱了皱眉,不太相信张济的话。

    张济又说:“若是汉升不信,可敢跟本将一起回去看看,若真如本将所言,望汉升能归降于本将,助本将一臂之力。”

    “若是四千穰城军一个不剩,本将自然无法厚颜再留汉升。若汉升回去遭刘表所害,本将会派人将嫂夫人和令郎接来,请名医为令郎治病,延续黄家香火,如何?”

    这当然是好事了,黄忠的心中登时生出了希望,点了点头:“好,就如张将军所言。”

    于是,张济跟黄忠一道,又返回了刚才的战斗地点。

    张绣也已经清理完战场,此战一共杀敌一千,俘虏三千。

    看到黑压压的一片穰城军士,全都被收了兵器,并未遭到杀戮,黄忠不禁惊呆了,这张济到底打了什么主意?

    张济看着黄忠一脸的震惊,心下颇为得意,呵呵一笑:“汉升以为如何?”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黄忠不是那种拖泥带水的人,立即就从马上翻身下来,单膝跪在张济跟前,双拳一抱:“末将黄忠,拜见主公。”

    “哈哈哈……”张济真是大喜之极,也翻身下马,将黄忠搀起来,大笑道,“本将得汉升,如虎添翼也。”

    在荆州多年,刘表虽知他武艺高强,却因为他是黄家旁支,不愿为他得罪黄祖,就一直没有重用他。

    而张济却如此看重于他,这一比较之下,不禁让黄忠感觉到,他终于遇到明主了。

    黄忠站起身,说道:“主公,末将愿领一军,将穰城拿下,献给主公。”

    张济点了点头:“壤城是必须要拿下的,而且,此番本将的目标不单单是一个穰城,而是整个南阳郡,不知汉升可否为本将取来?”

    “啊……”黄忠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张济的胃口这么大,竟然想把整个南阳郡全都吃下来。

    黄忠急忙劝道:“主公不可啊,南阳郡乃是襄阳与中原之屏障,且,襄阳城紧靠南阳郡南端,若主公全取南阳郡,刘表岂能让主公如意?”

    “末将虽然不知主公实力如何,但刘表在荆州多年,带甲十万,又有文聘、王威、黄祖等名将,主公与之相敌,只怕……”

    “只怕本将一定会败,对吧?”张济淡淡一笑,“本将当然知道,本将也不会马上跟刘景升翻脸。”

    “本将所要,只不过是一个安身之处,宛城没有太守,本将以骠骑将军身份向刘景升提出要求,驻军宛城,替他镇守荆州门户,汉升以为,刘景升会同意吗?”

    黄忠登时眼睛一亮:“主公之意,莫不是暂居宛城,待日后时机成熟,再徐徐谋图荆州?”

    “汉升知我也。”张济含笑点了点头,继续说,“天子威仪尽丧,诸侯尾大不掉,天下大乱即将开始,本将自然不会冷眼旁观,须得跟天下英雄争上一争。”

    主公有此野心,还怕麾下将领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吗?

    黄忠大喜之极,立即抱拳:“末将愿为先锋,为主公扫平一切障碍。”

    现在的黄忠,正值壮年,跟吕布几乎相当,有他当先锋,自然是无坚不摧。

    就在这时,一骑飞至,骑兵飞身下马,单膝跪地,双手托着一封书信过头顶:“启禀主公,杨奉将军回信在此,请主公阅示。”

    张济淡淡说道:“呈给本将。”

    “遵命。”骑兵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将书信送到张济的跟前。

    张济将书信接过展开,一目十行地看过去,嘴角登时露出一丝喜色,嘿嘿,刘协已经到了洛阳,机会来了。

第6章 定计() 
是夜。

    穰城县令府中,张济正位居坐,胡车儿侍立在张济的身后,左边是贾诩,右边是张绣和黄忠。

    这就是张济的所有文武了,有点惨淡。

    收了黄忠之后,张济让黄忠率领数百残兵“逃”往穰城,轻易就骗开了穰城的城门,张济率领大军进城。

    进城之后,张济果然对穰城百姓秋毫无犯,更是也没有为难县令张迅,不禁让黄忠松了一口气,更加认定张济的确是一个明主。

    贾诩也不得不承认,那场打赌他输了,改口喊张济为主公。

    张济从贾诩脸上的一丝无奈中看出他并非是完全真心投靠,却也不急,时间早着呢,他早晚都能折服这个老狐狸。

    轻咳两声之后,张济开口了:“穰城之战结束,我军明日立即兵发新野,将新野城攻下,方才能有与刘表谈判的资本。”

    “还有,天子东迁,已经进入洛阳,那边局势有点微妙,车骑将军势单力薄,无法掌控局势,书信向本将求援。”

    顿了顿,张济又说:“这件事情与我军关系甚大,不知诸位有何看法?”

    张济的话音刚落,黄忠就抱拳道:“主公,明日兵发新野,末将愿为先锋,以壤县被主公攻破为借口,骗开新野城门,为主公拿下新野城。”

    这的确是一条妙计,新野城有守军五千,只要黄忠能骗开城门,张济率领西凉主力进城,自然就可以轻易拿下新野。

    张济点了点头:“汉升骁勇多智,本将之福也,就以汉升之计。”

    黄忠又说:“只是,末将担心,新野跟襄阳之间过近,一旦新野失守,襄阳必然震动,末将估计刘表会举大军前来。”

    张绣开口了:“哼,黄将军不用担心,叔父已经命人从弘农再调拨五千西凉骑兵,我军兵力将达到一万七,何惧刘表。”

    张济此来荆州,带了一万西凉骑兵,三千穰城降兵择其青壮留下两千五,再加上即将来到的五千西凉骑兵,兵力的确是一万七。

    张绣这么一说,黄忠就不吭声了,但眉宇之间仍有一丝担忧。

    张济嘿嘿一笑:“刘表举大军前来,正合本将心意。只有败了刘表大军,才能使得刘表不敢小觑本将,谈判之中方有底气。”

    “此事就这样定了,下面说说天子东迁之事,文和,不知你有何看法啊?”

    这种事,问张绣和黄忠,无疑是对牛弹琴,张济直接将他二人略过了。

    贾诩微微一笑,不答反问:“不知主公志向如何?”

    张济知道贾诩在考验他,淡淡一笑:“本将的志向分为三个目标,短期目标是占据荆北之地,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中期目标便是荡平各路诸侯,一统大汉。长期目标是兵发蛮夷,北上、西进、南下,但凡是人迹之所在,皆纳入我大汉版图之中。”

    “啊……”听张济这么一说,别说张绣和黄忠了,就算是贾诩也是大吃一惊,这后两个目标,尤其是长期目标,太庞大了。

    不过,贾诩也听出了张济的野心,不禁暗喜,毕竟作为一个谋士,主公的野心越大,谋士发挥作用的机会也就越多。

    稳了稳神,贾诩说道:“挟天子以令诸侯,固然有很大的益处,但主公眼下并无地盘,若是强行为之,只怕会遭来其他诸侯联合进攻,此不智也。”

    “以诩看来,主公首当之事,就是应对刘表大军来犯,而后与之谈判,获得北南阳之地,招兵买马,后再东出汝南,收编当地黄巾。”

    “然后,主公当以弘农郡为跳板,西进三辅之地,占据雍州。伺机西扫凉州,南下汉中和益州,练兵屯粮,择机而动。”

    “以诩来看,中原多战,无论是公孙瓒、袁绍、曹操、刘备、吕布等人,皆枭雄也,等他们之间战为一团之时,就是主公东进之日。”

    张济不得不佩服,贾诩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他提出来的这个战略,的确很可行。

    只是,贾诩不是神仙,并不知道公孙瓒活不过三年了,吕布活不过两年,刘备更是个屡战屡败的家伙,中原地带早晚落入袁绍与曹操之手。

    袁曹之战,就是张济最大的崛起契机点,若是真的偏安一隅,机会自然就会少很多。

    只是,这未卜先知的事,没办法向贾诩解释。

    想了想,张济问:“文和以为荆州如何?”

    “荆州?”贾诩一愣,不明白张济为何这么想要荆州,“主公,荆州乃四战之地,不易防守。眼下孙文台之子孙策兵进江东,节节胜利,全据江东之势已成。”

    “孙策若得江东,必然会以为父报仇为名义,西进荆州,纵然荆州易主,也无法撼动孙策吞荆之心,还请主公三思。”

    张济微微摇了摇头:“本将不这样认为。”

    “自古争霸天下,首选乃是人才。西凉贫瘠,雍州祸乱已久,不说人才,就说兵源就是个问题。”

    “至于汉中和益州,文和莫非没听说过汉中难进,巴蜀难平吗?”

    “汉中难进,巴蜀难平?”贾诩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轻轻摇了摇头。

    张济继续说:“西凉多为骑兵,我军若占据雍凉二州,南下攻打汉中和巴蜀,骑兵将没有任何作用,取之难也。”

    “至于荆州,虽然四战之地,虽然那孙策有小霸王之称,但本将也不是好惹的。再者,荆州多才俊,若是都能为本将所用,何惧那孙策?”

    原来,贾诩立即就听明白了,主公是打上荆州人才的主意了。

    再仔细想想,若是只靠他们几个人,到了雍州之后,只怕连凉州的马韩都不好对付。

    贾诩立即一抱拳:“主公深谋远虑,令诩佩服。”

    张济也算是小小得意一把,嘿嘿一笑:“荆州要取,但杨奉这封书信本将也不能置之不理,须得从杨奉手中分一杯羹才好。”

    看着张济一脸的狡黠,贾诩想起张济收黄忠的事,不禁心下一动,脱口道:“莫非主公打上杨奉麾下大将徐晃的主意了?”

第7章 荆州军来了() 
第二天,果如黄忠的计策,轻易就骗开了新野的城门,埋伏已久的西凉军迅速杀进城内,新野城被张济占领。

    消息传到荆州,刘表大吃一惊,立即将荆州文武召集过来商议。

    经过两个时辰的商议,刘表最终决定,派出三万大军北上,收复新野,将张济逐出荆州。

    领军将领,就是荆州名将文聘,也是刘表最为倚重的两员大将之一,第一是水军黄祖,第二就是这文聘了。

    只不过,文聘虽然是此次领军主将,但监军却是刘表的外甥张允。

    文聘素与张允不和,刘表让张允当监军,文聘心里很不舒服,更是明白,刘表对他虽然倚重,却并不完全信任。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新野,说是新野城南三十里外,发现了荆州兵马,约是三万人,领军大将,一个姓文,一个姓张。

    这个时候,张济正在跟贾诩议事,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呵呵一笑:“没想到刘景升的反应速度还是挺快的。”

    贾诩微微一笑:“新野是襄阳北部门户,如今落在主公手中,主公铁骑可沿着淯水南下,只要能横渡汉水,就可以兵临襄阳城下,刘表不着急才怪。”

    张济点了点头:“荆州军的领军大将,姓文的肯定是文聘了,姓张的估计也只有一个人,就是刘表的外甥张允。”

    贾诩一愣:“没想到主公对荆州将领竟然如此了解,知己知彼,看来此战主公已有定计了。”

    张济哈哈大笑:“本将欲取荆州久矣,岂能不对荆州的情况有所打探呢?这文聘乃是一员智将,文武双全,但那张允嘛,就是一个草包了,此二人必然不和,所以,欲破荆州大军,须得从这一方面入手。”

    贾诩不愧是当世少有的智者,极少能与郭嘉匹敌的谋士,心下一动,立即就猜到了张济的想法:“主公之意,莫非是汉升?”

    “哈哈哈……”张济大笑,“知我者,文和也。”

    “车儿。”张济立即大喊一声,门外的胡车儿应声进来。

    “速速去将汉升请到这里。”

    贾诩望着一脸自信的张济,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个西凉大老粗为何突然变得这么睿智了,还是说,此人一直在装憨?

    不管怎么说,能有一个文武双全的主公,正是贾诩一直期望的。

    不一会儿,黄忠应命而来,双拳一抱:“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昨天,张济派人持着黄忠的书信,偷偷将其妻刘氏和其子黄叙接到了新野,黄忠完全安心下来,对张济的忠诚度自然再没有任何问题。

    张济微微一笑:“汉升或许还不知道,刘表派文聘为主将,张允为监军,领大军三万前来讨伐本将。”

    “文聘?张允?”黄忠皱了皱眉,说道,“那张允乃是一纨绔子弟,文不成武不就,不足为虑,但文仲业却是荆州名将,主公不可小觑。”

    “这个本将知道。”张济点了点头,“本将听说,昔日文聘曾经多次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