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济的西凉铁骑,损失也是相当惨重,七万人马,这算三万,重伤三千,轻伤两万。

    这一战,是大汉与鲜卑之间最惨烈的一战,但最终以大汉的胜利宣告结束。

    刘备去了夷州,幽州,彻底归属张济的治下。

    此战之后,张济在大汉的声威,绝对是如日中天了。

    毕竟,鲜卑大军十万,折损八万多,就算是当年的卫青和霍去病,也没有创造过这样的辉煌战绩。

    大汉十三州,只有西川和江东,以及远在南方的交州了,而且,西川和江东被荆州彻底分开。

    而交州呢,位处最南方,地域不大,一旦西川和江东归顺,收复交州自然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这一战,对西川和江东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别说是张鲁和刘璋这两个无能之辈了,就算是颇有野心的孙权,也只能是慨叹,既生济,何生权啊。

    西川和江东,这三个政治集团已经内部不稳了。

    毫无疑问的,张济解决了北方问题之后,接下来肯定就是南下西川和江东,大战就要来临。

    两个方案,是战还是降?

    张济在收取胜利果实的时候,汉中、西川和江东这三个地方,浓云密布,纷纷为战还是降的事情忧心不已。

    张济呢,没有被北方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他在收取胜利果实的同时,派出三路天使,分赴汉中、西川和江东三地,以天子名义,让这三个地方归顺朝廷。

    袁绍的死讯呢,也传了过来,张济派人将袁绍的尸体接过来,以诸侯之礼安葬在袁绍的老家南阳,并宣布善待袁氏后人。

    这一举措,使得袁氏的那些门生故吏心生感激,对张济的拥戴自然又进一层。

    张济大军凯旋回到洛阳,沿途之上,以及整个洛阳城,都是沸腾到了天,甚至于有人喊出了“驸马万岁”的口号。

    大汉衰落几百年,对于外族的问题上,向来都是败多胜少,忍辱负重,何曾能像今日这般痛快淋漓的一场大胜啊。

    也有不少人已经嗅到了一种不和谐的气息,张济的声势太高了,隐约中,汉室的江山并没有稳固,反倒是越发飘摇了。

    明白人呢,都能看得出来,张济取代汉室,已成定局,只看张济如何对待天子了。

    真正知道天子刘协是假的,也只是贾诩以及黄忠父子而已,其他的人,全都已经被张济杀掉了。

    张济还没回到洛阳,圣旨就已经下达了,封张济为邺侯,领大将军之职。

    邺侯,大将军,无疑就意味着,张济已经权倾天下了。

    这也相当于是天子给天下人一个信号,天子已经意识到张济要篡汉了,所以,就提前向张济示好了。

    张鲁、刘璋和孙权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张济则是在洛阳城正风光着呢。

    大将军府,其实,就是驸马府,张济在志得意满的时候,还是牢记着节俭的事。

    只不过,大将军府的女人,又多了一个,就是吕玲绮。

    吕玲绮会成为张济的女人,这是所有人都能猜到的,并没有什么意外。

    温侯府,也因为吕玲绮成为张济的女人,地位一下子就突高了,严氏心头的那块石头,也算是彻底放下来了。

    包括貂蝉,也暗暗松了一口气,既然张济纳了吕玲绮,就不应该再对她有什么想法了吧。

    而张济回到洛阳之后,也是深入简出,并没有因为成为了权倾天下的大将军之后,而有任何桀骜不驯的表征。

    天下还没有一统,现在还不是大肆享受的时候,张济的心里很明白这一点。

    换做任何一个后世人穿越过来,江山是必须要有的,美人,尤其是三国时期知名的美人,自然也是不能少的。

    穿越,就等于是多了一次生命的机会,机会难得,能不错过的,自然不会错过。

    貂蝉、甄宓、大小桥等美女,换做任何一个读者,你们会错过吗?

    种马,或许是一个很不好听的字眼,但是,任何一代君王,三宫六院,是种马吗?

    男人,不爱美女,那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男人。

    任何一个人穿越了,有了这种可能,若是还只娶一个老婆,那就证明这个男人要么是心理出现问题了,要么是身体出现问题了。

    你们先等等把,这是张济的想法,待我一统天下,登基称帝之日,你们一个个都是跑不掉的。

    现在,摆在张济眼前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抓紧时间把汉中、西川和江东之地拿下啦,最后剩一个交州,完全可以不战而取。

    大概是在张济大败鲜卑大军后的一个月后,张鲁的使者来到洛阳了,表示张鲁愿意将汉中之地献出,归顺朝廷。

    张鲁的使者是阎圃,汉中之地,唯一的智者。

    张济对阎圃当然是尊重之极,以上客之礼招待,让阎圃很是感动,直接就将西川之地的情况,尽皆告诉张济了。

    阎圃刚走,西川的使者就到了,果然不出张济所料,西川的使者就是张松。

    张松献地图,西川指日可取啊。

    张济不是刘备,历史上刘备想要西川,还非要装出一副仁义的嘴脸,白白丧失很多机会,也使得庞统中箭身亡。

    张松来到,张济当然要找西川的人作陪了,法正就是不二人选。

    本来,孟达跟张松的关系也很好,奈何孟达被张济派往荆州,一时之间赶不回来。

    法正得张济召唤,马上就赶了过来,听闻此事之后,大喜,向张济拱手道;“恭喜主公,西川即将到手,只剩江东与交州,不足为虑也。”

    “而且。”法正继续说道,“张松此人,过目不忘,聪明睿智,不在祢衡和杨修之下,若为主公所用,取西川将事半功倍也。”

    历史上的张松,说服刘璋与曹操断交,迎刘备以击曹操,还暗助刘备,却被他哥哥张肃揭发,死于刘璋之手。

    这就跟祢衡和杨修的情况差不多了,一身才华没能得到发挥,英年早逝。

    但是,张松遇到张济,肯定就跟历史上的情况不一样啊。

第375章 《仲益新书》() 
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张济见到张松的时候,仍然微微惊讶了一把,貌似张松是张济两世为人,见过的最丑一个了。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古人不欺我也。

    张济当然不会对张松表现出任何的鄙视,反倒是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张松跟前,握着他的手:“经常听孝直和子度(孟达的表字)提起子乔,今日方得相见,吾不剩欢喜也。”

    大将军,地位崇高,但也不能称孤道寡,却有专用的自称,就是吾。

    三国演义中,说张松的表字是永年,其实是错的,永年是蜀臣彭羕的表字,张松的真实表字是子乔。

    张松一下子就被感动了啊,这么多年了,张济还是第一个人,第一次见到他,就如此热情的人,尤其是人家还是大将军身份。

    虽然,张松心里明白,张济的目的是西川,但这态度真的让人感动啊。

    张松急忙躬身道:“张松汗颜,张松汗颜。”

    张济拉着张松的手,亲自将他引到主客的座上,扶着他坐下,这才回到自己的主位上。

    然后,张济拍了拍手,立即就有使女从外面鱼贯而出,将饭菜端了过来,放在张济、法正和张松的桌子上。

    今天这个场,张济只喊了法正来陪,其他的谋士,张济一个没喊。

    张松是个聪明人啊,当然明白,张济今天这是要谈西川大事。

    很快,就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了,张济笑着说道:“听孝直说,子乔有过目不忘之能,吾仰慕已久,不知子乔可否让吾见识一番?”

    张松一拱手,微微一笑:“哪里,此乃孝直夸大了,松只是记忆力略强于常人而已,算不得什么过目不忘。”

    虽然张松的嘴上很谦虚,但脸上却忍不住得意之色。

    法正看在眼里,暗暗摇头,子乔啊,你这是在西川时间太久,坐井观天了,不知天下能人无数啊。

    在主公的阵营之中,单单是过目不忘之人,就有六人之多。

    这六个人,分别是祢衡、杨修、诸葛亮、庞统、李儒和胡昭。

    张济此举呢,是先把张松捧起来,让他骄傲一番。

    然后呢,等张松离开那一天,张济会把麾下的谋士全都召集过来,以给张松践行为理由,让张松见识一下他麾下文臣的实力。

    法正心中明白张济的想法,当然不会揭破,只看着张松今天如何装逼了。

    张济立即又拍了拍掌,立即就有一个使女,托着一个盘子,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快步来到张松的跟前。

    张松定睛一看,托盘上放着一本书,书册上写着四个大字:仲益新书。

    没听说过啊,张松皱了皱眉头,伸手将《仲益新书》拿了起来,使女就拿着空托盘,退了出去。

    大致翻了翻,张松明白了,这本《仲益新书》,其实就是张济的用兵心得总结。

    说起来,这本《仲益新书》,跟曹操还是有一些关系的。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曹操曾经写了一本《孟德新书》,是曹操一生用兵的精华所在。

    但是,张济穿越来的三国,曹操败了,败得一塌糊涂,所以啊,曹操准备的这本《孟德新书》就没用了。

    一个被张济击败的诸侯,最后还投降了,突然出了一本兵书,能流传下来吗?

    但是,曹操又不愿自己的一番心血付之东流啊,烧了太可惜了。

    这曹操也是个聪明人,料到张济一统之势已成,早晚都会南面称帝,开创一个新的朝代。

    所以呢,曹操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将《孟德新书》送给了张济。

    张济比曹操更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曹操的想法,就做了几件事情。

    第一,张济看完了《孟德新书》,略作修改,而且又加了一些东西。

    张济增加的这些东西,其实是后世太祖的一些兵法理论,什么游击战啊,地形战啊等等,让曹操大吃一惊,对张济佩服之极,暗暗感慨自己生不逢时,遇到了张济。

    第二呢,张济将《孟德新书》改名为《仲益新书》,曹操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第三,张济将作者也改了,把他的名字放在曹操之前,等于是这本书是张济跟曹操合著的,只不过是以张济为主罢了。

    张济做的这三件事情,除了第一件之外,后面两件都是曹操的目的。

    还有第四件事情,就是曹操所不知道的了,他让麾下善于打仗的谋士都看了这本书,让他们放心修改。

    张济的那些谋士都是猴精啊,当然明白这是一次巴结主公的大好机会,便将自己生平所学,尽皆都融入进去了。

    这本《仲益新书》大成之后,张济看了,不禁吓了一跳,太完美了,就算是《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之类的书,也无法与之相比,可以说是古往今来兵书第一。

    哈哈,《仲益新书》,张济心中大为得意,就这么不费吹灰之力,就弄了一本可以流传万代的兵书,爽啊。

    张松持才自傲,本以为张济只是一个诸侯,打仗的时候,靠文臣出谋划策,他自己能有什么谋略。

    于是,张松只准备看上一遍,把内容背下来,在张济跟前装逼一次就行了。

    但是,张松心里的轻视之心,很快就没有了,换成了震惊,彻底的震惊。

    法正看着张松的表情,心中暗暗好笑,子乔啊,子乔,看你还敢在主公跟前狂傲吗?

    看完之后,张松闭上眼睛,足足一刻钟的时间,才算是勉强消化了《仲益新书》中的内容,心中赞服不已。

    张松站起身来,走到堂中,对张济深鞠一躬:“大将军之能,松万分钦佩,此书必能流传万世,请受松一拜。”

    张济心中得意之极啊,哈哈笑道:“子乔严重了,快快平身。”

    这下子,张松果然不敢再显摆,背诵《仲益新书》了,立即就将转到了正式话题上:“大将军已然一统十州,天下即将一统也。”

    “西川之地,自然难挡大将军之师,然而西川地形险恶,易守难攻。为了天下能早日一统,为了王师能减少伤亡,松愿意献上西川地形图,以及取西川之策也。”

第376章 平定天下之策() 
西川地形图,这是在张济的意料之中,但是,取西川之策,倒是让张济微微一愣,貌似历史上没有这回事吧。

    张济立即问道:“子乔请坐,吾愿听子乔取西川之策也。”

    张松回到座位上,态度不再有任何的骄傲了,一拱手道:“刘璋性格暗弱,只能算是勉强守成之主也。”

    “西川之中,倒也有几员名将,如张任、严颜、冷苞、邓贤、吴懿、吴兰、刘循、刘璝等人。”

    “这八人之中,刘循乃刘璋之子,对刘璋自然是忠心不二。”

    “其余七人,张任和严颜,以及刘璝三人,对刘璋也是忠心不二,难以策反。”、

    “但是,冷苞、邓贤、吴懿和吴兰四人,对刘璋之昏庸不满,跟张松一样,久思明主。”

    “他们四人之中,以吴懿为首,是故,若是主公能结好吴懿,则由他们四人为内应,必可一战而定西川也。”

    张松说的这些情况,张济早就派人调查过了,只不过,吴懿四人对刘璋的暗弱不满,肯定是细作调查不到的。

    不然的话,恐怕这四个家伙,以及张松,早就被刘璋给砍了吧。

    张济问:“子乔,不知如何才能结好那吴懿。”

    张松微微一笑:“很简单,吴懿有一妹,名叫吴潇,年方十七,待字闺中,长得花容月貌,更是精通琴棋书画。”

    “本来,吴懿是想妹子献给刘璋,但刘璋暗弱,难成气候,故吴懿之妹的婚事就一直拖了下来。”

    “那吴潇自负才貌双全,也曾立誓,非天下英雄不嫁。而大将军便是天下英雄之首,若是大将军能纳吴潇,自然就可使吴懿等人归心,则西川可定也。”

    又是联姻,这在古时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是一个捷径。

    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