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拿到蔡瑁的密信之后,何由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决定帮助荆州军拿下新野城。

    有了这个功劳之后,何由自然就可以派出几个族中年轻人出仕。

    作为商家,一旦有族中弟子出仕,距离成为望族就不远了。

    事关重大,何由立即就把家族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召集起来,商议对策。

    其实也没什么可以商议的,就是跟蔡瑁约定时间和信号,由何家派兵夺取一个城门,里应外合,将蔡瑁的大军放进来。

    何家,有私兵三千,绝对不算少了,这就是何由之所以敢答应蔡瑁的依靠。

    一番商议之后,何由就回了一份书信,让来人带回,交给蔡瑁。

    蔡瑁拿到回信,大喜之极,立即按照信中所说,准备在五日后的丑时一刻,里应外合,攻下新野南门。

    何府这边的消息,早就有细作汇报给张济了。

    张济得到消息,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对贾诩说道:“文和,如何,果不出本将所料吧,蔡瑁也就这点本事。”

    贾诩不得不叹服地点了点头:“主公真乃神人也。”

    其实,这个将计就计的计策,贾诩也想到了,正准备向张济献计的时候,谁想到张济已经开始派人暗中监视新野城几个大户的动静了。

    贾诩都有点汗颜了,貌似自从张济在穰城中箭之后,几乎所有的计谋都是出自张济的脑子,而他这个谋士似乎有点不称职了。

    张济暗暗得意:“昔年,何进就是个猪脑袋,明明可以轻易铲除十常侍,却听信何皇后之言,导致身死宫中。”

    “现在,何由这个老东西依然看不清形势,本将虽然目前势弱,但刘表这个老软蛋岂能是本将的对手,嘿嘿,这次本将要让刘表再吃一个大亏。”

    贾诩微微一笑:“此战之后,我军可乘胜南下,将整个南阳郡纳为主公辖下。如此,荆襄震动,刘表必然会主动跟主公议和。”

    张济淡淡一笑,问:“文和,如果刘表跟本将议和,你以为该不该跟刘表议和呢?”

    贾诩微一沉吟:“主公,主公虽然接连大败刘表,奈何综合实力不如刘表,若是强行攻打荆州,必然会引得刘表全力反抗。”

    “荆州军的精锐,乃是黄祖的江夏兵,而一旦黄祖引兵来救,只怕江东孙策会趁机进犯江夏。”

    “江夏乃荆州重地,其在刘表手中,可以威胁江东。同样,其在孙策手中,则襄阳旦夕不保,所以,绝对不能让江夏落入江东之手。”

    “以诩之见,主公未有水军,无法攻克江夏,此时跟刘表完全交恶,只会便宜江东孙策。”

    张济哈哈大笑道:“文和之言,正合本将所想也。”

    贾诩不禁暗暗松了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这几次跟刘表交锋的无往而不利,节节胜利,会造成张济狂傲自大,不顾一切地跟刘表彻底翻脸。

    但事实证明,张济还是很冷静的,并没有丝毫的冲动和狂傲。

    张济用右手轻轻敲打着案几,嘴里喃喃自语着:“水军,水军啊,本将的招募令,难道那甘兴霸真的丝毫不在乎吗?”

    没有一名合适的水军统帅,就不可能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张济就只能望着汉水兴叹,不能兵临襄阳城下。

    就在这时,门口的胡车儿忽然进来禀告,说是有一名叫徐盛的人,进了招贤馆。

    “徐盛?”张济“嚯”地站起身来,一脸的惊讶,没想到徐盛竟然还没有归顺孙策,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徐盛的武力值或许不如甘宁,但领军打仗的本领,绝对在甘宁之上,可以说,徐盛是帅才,甘宁只是将才而已。

    江东,先是周瑜,再是鲁肃,然后是吕蒙和陆逊,使得徐盛没有机会接任都督一位,才华被历史所湮没。

    有了徐盛,就有了水军,张济大喜之极,立即大喊:“车儿,速速去将徐盛喊…不,将他请来。”

    胡车儿领命而去,贾诩一脸的好奇,问:“主公,莫非这个徐盛有过人之能?”

    张济大笑:“文和,有了此人,荆州水军将不足为虑也。”心中暗想,若是再有甘宁加入,以徐盛为帅,甘宁为将,纵然是江东水军何其强大,也不足为虑了。

第33章 蔡瑁的野望() 
江夏,一条小船上,对坐着两个年轻人,一个是一身江夏水军服饰,而且还是个将军,一个则是一身布衣。

    这两人正是苏飞和甘宁,二人之间,摆了一张小桌,桌上有四个精致小菜和两壶小酒。

    苏飞举起一杯酒,叹了口气道:“既然贤弟心意已决,为兄就不复再劝,薄酒一杯,算是给贤弟践行了。”

    甘宁微微一笑,也端起酒杯:“这两年,多蒙兄照顾,这杯酒,小弟敬兄。”

    二人一饮而尽,放下酒杯,苏飞一边倒酒,一边问:“贤弟大才,为兄是知道的,奈何为兄在江夏位卑言轻,无法劝动黄将军重用贤弟,真乃江夏水军之失啊。”

    “只是,为兄有点奇怪,贤弟为何不东投孙策,而非要北上投靠那张济呢?”

    “小弟只是凭借知觉,希望判断无误吧。”

    甘宁没说实话,他的眼光很锐利,如果东投孙策,后者麾下已经战将无数,而且江东战事即将平定,他去了只是锦上添花,没多少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但张济不同啊,他才刚刚发展,而且,甘宁看出了张济对荆州的野心,以后还少得了仗打吗?

    再说了,张济要想取荆州,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水军。

    而目前张济麾下,最缺乏的就是水军统领,甘宁投奔过去,就不是锦上添花了,而是雪中送炭,意义更重大。

    但是,接下来就要各自为主,甚至于日后会战场交锋了,甘宁当然不会将张济有意染指荆州的事告诉苏飞。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直到两壶酒全都喝光,这才互相拜别,一个回江夏去了,一个北上宛城了。

    ……

    新野城,一直很平静。

    蔡瑁的大军,也一样很平静,一直龟缩在朝阳城,蔡瑁在等待着约定的那个时间。

    第五天的晚上,终于来到了,蔡瑁下令早早做饭,大军整备待发。

    这个计划,知道的人只有蔡瑁自己,连他的两个弟弟蔡中蔡和二人,蔡瑁都没告之。

    不是蔡瑁信不过他的两个弟弟,而是他知道蔡中蔡和是那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万一嘴上不把门,把事情泄露出去,被张济知道,整个计划就泡汤了。

    蔡瑁的命令刚刚下达不久,蔡中蔡和就一起来了。

    一进门,蔡中就问:“大哥,是不是今晚要攻打新野城啊?”

    蔡和跟着说:“大哥,趁夜攻城,对守城方有利,对攻方不利啊,还望大哥三思。”

    蔡瑁瞪了二人一眼,喝道:“我有说过要攻城了吗?”

    “噢。”蔡中心下一动,嘻嘻笑着,“看来大哥是有破敌妙计了。”

    蔡和急忙问:“大哥,不知道是何妙计啊?”

    蔡瑁心下得意,便将他的计策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二人。

    “哇。”蔡中立即大叫,“大哥,此计大妙啊,大哥的谋略已经不在蒯越之下了。”

    蔡和瞪了蔡中一眼,说道:“大哥的谋略一直就不在蒯越之下好不好,我觉得,大哥现在已经不在荆州三老之下了。”

    荆州三老,是司马微、庞德公和黄承彦,这三个人名震天下,但却都没有出仕辅佐刘表,被刘表引为憾事。

    被两个弟弟轮番拍马,蔡瑁也有点飘飘然了,脑海中已经在浮现出一幕场景。

    何家将新野南门打开,蔡瑁率领五万大军冲杀进去,张济毫无防备,仓皇抵抗,却是节节败退。

    张济只得从北门撤离,随身只有几十个亲卫。

    但蔡瑁在北门埋伏了足足三千兵马,张济正好落入到埋伏之中,被生擒。

    战报到达襄阳,刘表大喜之极,立即上表天子,封蔡瑁为安南将军,新野侯。

    蔡家,一下子就成为荆襄七大家族之首,其余六家全都唯蔡家马首是瞻。

    天子听说,立即将一位貌若天仙的公主下嫁给了蔡瑁,蔡瑁一下子就成了皇亲国戚。

    接着,蔡瑁率领荆州大军北上,一战而下许都,将天子从曹操的手中解救出来。

    天子心存感激,封蔡瑁为大将军。

    然后,蔡瑁先灭曹操,再剿袁绍和公孙瓒,随之东进徐州,诛杀吕布和刘备。

    袁术听到蔡瑁的名字就浑身发抖,主动投诚,最后是江东和西凉,在蔡瑁大军的震慑下,纷纷来到洛阳,效忠天子。

    益州刘璋,本就是汉室宗亲,提兵北上,灭掉汉中张鲁,将军权交给天子。

    大汉纷争平定,天子感到自己威仪不够,主动提出禅让,将皇位禅让给蔡瑁。

    蔡瑁吓了一跳,一个寒颤,顿时从幻想中醒了过来,一摸额头,竟然都是汗。

    刚才竟然是意淫的,蔡瑁心中登时一阵尴尬,但好在没有在蔡中蔡和二人跟前丢丑。

    稳了稳神,蔡瑁说道:“破敌就在今夜,你二人跟随为兄身边,奋勇杀敌,日后为兄也好在州牧大人跟前保举你二人。”

    蔡中蔡和立即就答应下来,兴冲冲地出去准备了。

    蔡瑁也穿戴完毕,带着一班亲卫,去了军营。

    新野城,何家的密室里。

    何由又将何家的几个关键人物召集起来,仔细又听取了各人的情况汇报,确认每一个环节都没有任何问题,这才开始行动起来。

    这晚,负责守卫南城门的是一个姓李的军侯,麾下五百士兵。

    这个李军侯是荆州人,正好跟何由的二儿子何冲很熟,所以,当何冲大晚上过来找他,这个李军侯并没有起任何疑心。

    何冲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了十几个下人,给李军侯和他的麾下士兵送来了大鱼大肉。

    因为没有送酒,李军侯就没有起疑心,更是感觉到颇有面子,斜了何冲之后,就让手下人大吃起来。

    只要不喝酒,就不算违反军纪,李军侯自然是吃得放心。

    为了让李军侯彻底放心,何冲更是先吃了几口。

    五百人吃完后,何冲就让下人收拾一番,然后就向李军侯告辞了。

    半个时辰后,李军侯忽然发现事情不妙了,频频有人去厕所跑去,连他在内,也觉得肚子不舒服。

    就在这时,有人大叫起来:“快看,荆州军要攻城了。”

第34章 四面埋伏() 
果然,南城门外,在月光的映照下,李军侯能看得清楚,黑压压的,尽是人头,足足好几万,看来荆州军是全军出动了。

    李军侯又惊又怒,立即嘶声大吼:“全部准备,李二牛,你赶紧去向主公汇报,请主公做好准备。”

    但是,已经晚了,李二牛刚跑下城楼,一支箭从暗夜中激射过来,正中李二牛的喉咙。

    接着,从南城门口的几个街道中,传来了阵阵的喊杀声,何家终于开始动手了。

    三千对五百,而且,李军侯的五百士兵都被下了泻药,哪里有什么力气啊,很快就被何家的三千私兵斩杀干净,连李军侯也没能活命。

    何家领军的人,叫做何曼,是黄巾军出身,有个绰号叫“截天夜叉”。

    何曼,是何家的庶出,在何家一直不被重视,于是就离开何家,外出云游,遇到了太平道,被忽悠入教了。

    后来,黄巾起义失败,何曼跟弟弟何仪南下荆州,回到何家,隐姓埋名,躲避官府的通缉。

    历史上,何曼兄弟参加过黄巾的事,被何家查了出来,自然不被何家所容。

    无奈之下,何曼兄弟只得东进汝南郡,跟刘辟等人一起,聚了数万人,暂时依附袁术,后来被曹操所破,何曼被杀,何仪投降。

    “咯吱”一声,杀尽城门守军,何曼立即下令将城门打开,迎接蔡瑁大军入城。

    蔡瑁远远看到城门打开,大喜之极,正准备领军入城,蔡中突然劝他:“大哥乃是三军之主,岂能轻易犯险,还是让小弟小带兵前往吧。”

    “嗯。”蔡瑁觉得有理,就分出一万士兵,让蔡和带领,杀进新野城内。

    不多时,蔡瑁就听到,城内喊杀声渐渐大了起来,想来是蔡和跟张济的大军厮杀上了。

    两刻钟后,蔡和派人来了,说是张济军队的抵抗很强烈,让蔡瑁再分出一万士兵援助他。

    蔡瑁二话没说,命令蔡和率领一万士兵,进城帮助蔡中。

    很快,又是两刻钟过去了,喊杀声依然只在南门之内。

    蔡瑁隐隐觉得不对劲了,仔细想了想,登时脸色大变,他中了张济的将计就计了。

    不好,蔡瑁额头的冷汗瞬间就流了下来,虽然他明白中计了,却不能马上就撤退啊,他的两个亲弟弟还在城内呢,生死不知。

    “鸣金,鸣金。”一时半会儿,蔡瑁也想不出什么办法破解当前的局面,只能让人鸣金,通知蔡中和蔡和退出新野城。

    这边鸣金的声音刚刚响起来,就听左右两边忽然响起了几声炮响,随即就是无数的喊杀声向这边传过来:“活捉蔡瑁,活捉蔡瑁。”

    荆州军瞬间大乱,蔡瑁冷汗直流,不得不又向左右各分出一万人马。

    这么一来,蔡瑁身边就只有一万兵马了。

    城内的情况如何,蔡瑁不知道,两边能否抗住张济大军的攻击,蔡瑁也不知道。

    这一瞬间,蔡瑁突然发现自己变得很无助,他不能进城,也不能去左右,只能待在原地傻傻等。

    原本平静的地面,突然间颤抖了起来,是从蔡瑁大军的身后传来的。

    不好,蔡瑁脸色大变,他忘了张济的西凉铁骑了,这才是张济的真正杀招。

    张济的西凉铁骑,已经达到了三万之众,占了他手下大军的半数。

    原本张济有两万西凉铁骑,杨奉被曹操所害,三万铁骑损失两万,他带了一万铁骑拿下投靠张济。

    曹操的圣旨随即就到了,让张济诛杀杨奉,同时又派人偷偷地先告诉杨奉。

    这是郭嘉的计谋,驱虎吞狼,引起张济和杨奉的内斗,待双方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