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秋蝉和冬雁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道:“大小姐果然厉害,非我二人可及也。”

    曹华笑骂道:“你们将我跟你们相比,岂不是找打?”

    秋蝉和冬雁跟随曹华时间最长,闻言只是伸了伸舌头,秋蝉说道:“等拜见过永年公主之后,大小姐也能探知她对大小姐的态度,接下来的事情也就更好办了。”

    曹华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希望永年公主殿下能宽容大量。”

    秋蝉和冬雁也都这样想,不然的话,在这后院之中,她俩的日子显然是最难过的。

    这边,曹华已经决定明天去拜见永年公主刘慕的事了,那边,永年公主刘慕也得到了消息,是关于张济对曹华态度的消息。

    “驸马对曹华,竟然与诸女一视同仁?”这个消息,着实让永年公主刘慕感觉到意外,喃喃自语着,“驸马之心,真是让人费解啊。”

    的确不出曹华的担心,永年公主刘慕的确是铆着一股劲,准备好好收拾一番曹华,以发泄以前刘氏受曹氏欺负的恶气。

    永年公主刘慕认定,曹华嫁过来之后,张济对她肯定不会待见,直接扔入冷宫之中。

    所以,到时候无论她如何欺凌曹华,都不会有任何风险。

    可是,让永年公主刘慕万万想不到的是,张济竟然以迎亲的规格,纳曹华为妾。

    更让永年公主想不到的是,这个规格并非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张济对曹华并没有丝毫嫌弃,反倒是一视同仁了。

    如此一来,若强行虐曹华复仇,就有可能使得张济不高兴,进而影响她在张济心目中的地位。

    到现在还没有怀上身孕,万年公主刘慕可不敢因为一时的痛快而犯险,就把虐曹华的念头暂时压了下来。

第334章 对司马懿玩阳谋() 
后宫的事,张济暂时不想管太多,而且,他也准备给永年公主刘慕一个机会,看看她是否能当好这个后宫之主。

    尤其是纳了曹华之后,张济想看看,在曹氏跟刘氏的恩怨之下,永年公主刘慕是否还能一视同仁。

    所以,在纳了曹华之后,张济没几天就从温柔乡里走了出来,开始准备他的伐曹大计。

    此一战,关系到中原的归属,虽说曹操只有兖州之地了,但曹操毕竟是除了他之外,最厉害的枭雄。

    曹操麾下的文武,依然还是很多,严守一个兖州,绝对是游刃有余。

    相比之下,张济麾下的文武虽然是曹操的好几倍,可他的地盘也是曹操的好几倍,不得不分出去一部分文武镇守各地。

    当张济来到议事厅的时候,洛阳的文武都已经到齐了。

    文臣,有贾诩、李儒、祢衡、法正、徐庶、胡昭、阎象、杨弘和杨修。

    武将呢,就多了一些,有黄忠、关羽、赵云、阎行、马超、纪灵、许褚、胡车儿、徐晃、魏延、胡轸、何曼、黄叙和关平。

    来到之后,一众文武向张济见礼之后,分别落座。

    左右看了一下文武,张济的心里真是满意之极啊,天下英才,半数都在我张济的手中,这天下如何不能平定?

    最后,张济将目光停在了杨修的脸上。

    虽然不是唯一一个第一次参与张济的军务大事,还有一个胡昭也是第一次,但杨修无疑是最年轻的一个。

    张济对杨修还是寄予了很高的厚望,这段时间他对杨修的才华做了一定的考证,发现杨修之才,确实不在祢衡之下。

    历史上,曹操麾下的谋士实在太多了,而且他一直以为杨修只是小聪明,就暂时没有给他一个重用的机会。

    当然,更重要的是,曹操喜欢曹植,将杨修留在曹植身边,想帮助曹植夺得世子之位,不想最后害了曹植,也害了杨修。

    诸葛亮和庞统已经出山了,张济当然也将目光转向了一个人的身上,那就是司马懿。

    现在,司州尽在张济之手,河内郡是司州的一个郡,司马懿自然就成了张济的瓮中之鳖。

    更不要说,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就是洛阳的京兆尹,可谓是举足轻重的一个官位。

    这一次,张济将杨彪等人一起赶出了洛阳,却没有动司马防。

    一是因为司马防极为聪明,对时局的把握非常到位,任何事情上既不出头,也不畏缩,游刃有余。

    第二呢,自然还是因为司马懿的缘故了,张济是很想收了司马懿的,对司马防自然就不能下手太狠。

    拿下司州之后,张济就派人去司马懿所在的温县老家,以他的名义,让司马懿出仕。

    但是,司马懿却找理由拒绝了。

    这一套,张济心里明白,却也不逼迫司马懿。

    张济派出去的人呢,也打探到一个情况,司马懿还没有娶亲。

    哈哈,这个消息对张济太有用了。

    历史上,司马懿的妻子是张春华,也就是司马师和司马昭的生母。

    可如果不让司马懿娶到张春华,司马师和司马昭自然就不会再出现在三国的历史中了。

    立即,张济就让从张氏的族人中,找了一个才貌俱佳的女子,让假刘协下了一道圣旨,赐婚给了司马懿。

    历史上,任何一个人成为权臣之后,其家族都会因为而鸡犬升天,张济自然不例外。

    张济这一族,是威武郡人,他在将凉州彻底占领之后,也派人去调查了一下族人的情况。

    人多不算多,差不多有一百多口,张济就留下一部分在老家守着,将其中男子有才华的,女子有相貌的,尽数迁到了洛阳。

    嘿嘿,司马懿啊,司马懿,我不让你娶张春华,让你娶我张氏族女,到时候看你司马氏是不是还有反心啊。

    张济跟曹操不一样,曹操当年也知道司马懿的危险,但他更知道,南方还有孙刘,曹丕需要人才辅佐。

    以曹丕之能,绝对能压制得住司马懿的反心,所以,曹操临终前的遗言是,一旦大魏一统天下,先杀了司马懿。

    曹操聪明一生,料事几乎没有偏差,却是没有猜到,曹丕的寿命会这么短。

    跟曹植争位,整天受尽曹操的猜疑,曹丕能坚持到最后,已经是十分不容易了,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抑郁症和心脏病了。

    再加上没有曹操的束缚,曹丕在女人方面也放纵了一些,酒色过度,所以才会英年早逝,让实力正冉冉提高的大魏遭受一次重大的打击,三国一统的局面又推延了。

    张济不是啊,张济年轻,眼下的势头发展极猛,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绝对没问题。

    所以,天下一统之时,只要不给司马家任何兵权,司马懿就算活到一百岁,又能如何?

    那司马懿在拒绝了张济的征辟之后,本以为张济要么恼羞成怒,对他老子司马防施压,要么会派人调查他的借口是否真的。

    但是,司马懿再怎么聪明,也想不到张济竟然不按套路出牌,通过天子的名义,逼着他娶了张家的女人。

    张济也够坏的,他选了这个张氏的族女之后,给她改了一个名字,叫做张春华。

    司马懿和张春华,历史上是这样,张济时代也是这样,只不过此春华非彼春华也,哈哈哈,张济每每想到此事,就觉得一乐。

    司马懿就有点郁闷了,圣旨已下啊,这是赐婚的圣旨,而且对方无论才华还是相貌,都是让人挑不出来毛病的。

    无奈之下,虽然明明知道这是张济的阳谋,但司马懿却不得不遵旨娶亲。

    娶了张氏之女后,司马懿心里明白,再想不出仕,绝对是不可能了。

    于是,在大婚后的第三天,司马懿就写了一封自荐信,想要去驸马府中担任幕僚。

    司马懿的信,张济是昨晚收到的,心中当然是颇为高兴了,这家伙可是一代大才。

    不过呢,张济没急着答应,也没有回信,这小子曾经拒绝过他的征辟,张济当然得晾晾他了,杀杀司马懿的傲气再说。

    也就是说,平曹之战,张济不打算让司马懿参加。

第335章 杨修献平曹之计() 
兖州,大汉十三州之一,但面积却很小,辖下有东郡、陈留郡、济阴郡、山阳郡、泰山郡、济北国、东平国和任城国,一共是五郡三国。

    虽然兖州的面积不算大,但泰山郡又被臧霸割据着,臧霸有袁氏做后台,无论是曹操,还是吕布,都奈何不得他。

    所以,去掉泰山郡,曹操的治下只有四郡三国,就更加可怜了。

    张济拿下徐州之后,也想先将臧霸扫平,但顾及到臧霸名义上是袁绍的人,若他攻打泰山郡,只恐袁绍那边说不过去。

    泰山郡,在兖州正东方向,既然张济不打臧霸,就不能从徐州向西进军,那么,张济的进军路线只有两条。

    第一,从司州向东,司州的河内郡和河南尹,跟兖州的陈留郡和东郡接界,张济可以从这里出一路军。

    第二呢,就是从豫州向北,豫州的颍川郡、陈国和梁国跟兖州的陈留郡接界,梁国还跟济阴郡接界,沛国跟山阳郡接界。

    徐州的鲁国虽然跟兖州的山阳郡、东平国和济北国接界,但是,鲁国的东面就是泰山郡。

    若是从鲁国出兵,就会面临臧霸截断张济粮道的可能,所以,三路进攻兖州的作战方案不是很稳妥。

    张济当然也考虑过很久了,这一次将麾下文武都召集过来,其实也想试探一下麾下文武的见识。

    轻咳一声,张济说道:“曹操,乃是我之心腹大患,此人不除,时刻威胁我洛阳。”

    “今次,典韦行刺,不管是曹操所派,或是其自己行为,都给咱们一个讨伐曹操的借口。”

    “讨伐檄文,胡昭先生已经写好了,本将已经命人抄袭万余份,前往兖州各地散发,如此则人和之优势,尽在本将之手也。”

    “今日本将召集诸位前来,乃是想听听诸位意见,该如何对曹操用兵?”

    “诸位若有良策,只管一一道来,或对或错,一同探讨一下。”

    张济大规模地召集文武议事,绝大多数人都能够猜到,张济要对曹操用兵了,所以,一些反应快的,已经开始动脑筋了。

    果然,张济的话音刚落,杨修就一抱拳,朗声说道:“主公,修已有平曹之策。”

    杨修刚刚加入张济的阵营,建功立业之心,比之其他人都要重。

    胡昭呢,虽然也是刚刚加入张济的阵营,但一来他年长,争强好胜之心不如杨修,二来他已经写过了,讨曹檄文,也算是立下一功,自然不会第一个发言了。

    张济看了杨修一眼,微微点了点头道:“德祖既有妙计,当速速讲来。”

    “喏。”杨修应了一声,微微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启禀主公,眼下主公与曹操之间,此一战乃是定鼎中原之战。”

    “曹操当然会竭尽全力,在各处关隘死守,甚至于,任由我军如何谩骂,并不出城与我军交战。”

    “是故,此战我军不可与之持久,当速战速决,才是上策。”

    “兖州,位处司州、豫州与徐州三面包围之状,然因为有臧霸一军,我军不可尽数出兵,只能兵分两路。”

    “曹操定然也会举兵两路,分别抗拒我大军。故,修以为,主公完全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西和中两路佯攻,吸引曹操主力。”

    “然后,主公可再派一军兵出鲁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定可一战而灭曹操。”

    “那鲁国之东,乃是泰山郡,此地乃为臧霸所占,而臧霸已经依附袁氏,听调不听宣,实乃一路诸侯是也。”

    “袁本初正与刘备鏖战,分不得心,才会如此安抚臧霸。而一旦袁本初灭掉刘备,单凭泰山郡一弹丸之地,如何会是袁绍之对手。”

    “那臧霸亦是聪明之人,当明白其中利弊关系,是故,修愿到那泰山郡走上一遭,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臧霸归降主公。”

    “噢?”这下子,连张济都忍不住动心了,“德祖有把握说服臧霸归降?”

    杨修微微一笑:“回主公,臧霸之父臧戒,与家父颇有交情。”

    原来如此,张济大喜之极,笑着点了点头:“好,如此臧霸可降也。”

    这时,李儒突然问道:“臧霸已经投靠袁绍,若被主公策反,则袁绍势必迁怒主公,岂非坏了主公大事?”

    这个问题,以李儒的智商,当然是能知道答案是什么,他是故意考察杨修的。

    张济的谋士,不能光靠他们几个老家伙,必须要有新鲜血液啊。

    所以啊,一旦有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出现,贾诩、李儒等一些老家伙,会比张济还要兴奋,后继有人啊。

    杨修知道李儒是在考验他,也不慌张,微微一笑,对李儒拱了拱手:“主公兵取兖州,那袁本初也在北上幽州。”

    “中原即将一统,那北方之地也将尽在袁本初之掌控也。是故,主公与袁绍之间,必然会有一场北方霸主争战。”

    “若臧霸为袁绍所用,则泰山郡犹如一把利刃般,狠狠刺入徐州腹地,于主公不利也,故当早取之。”

    李儒一脸含笑,点了点头:“德祖言之有理,儒佩服。”

    杨修立即又一拱手:“不敢,学生献丑,让文优先生见笑了。”

    见杨修竟然如此谦虚,李儒心中更加满意,点了点头,转首向张济望去,说道:“主公,德祖之计可用也。”

    杨修的计策已经很明显了,大张旗鼓地从司州向东进军,从豫州向北进军,将曹操的主力吸引到这两个地方。

    而张济真正的杀招,却是徐州一路,甚至于张济不出兵,直接让臧霸出兵,当然,杨修是会为张济当谋士的。

    张济点了点头,一脸含笑:“好,若是诸位没有任何意见,就以德祖之计。”

    目光扫视一圈,张济说道:“文长,坦之,你二人随同德祖一同前往泰山郡,无论德祖说服臧霸成否,务必确保德祖安然无恙。”

    杨修大为感动,这证明张济对他十分在意,等于是对他的才华十分认可。

    三人立即从座位起来,一起来到堂中,单膝跪地:“喏,末将(修)得令。”

    张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