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论是军务,还是政务,比之以前,绝对都是飞跃啊。

    庞樵的左膀右臂,是诸葛亮和庞统,他们两个也有分工,诸葛亮以政务为主,庞统以军务为主,倒也是相得益彰,各自发挥着能耐。

    政务就不说了,因为荆州的内政人才的确不少,原本在刘表活着的时候,政务也是很顺的。

    主要是军务,原本实在是烂得让人心疼。

    诸葛亮和庞统二人在军务方面的整顿意见还是相同的,那就是对荆州军进行全面调整,留精壮,去老弱,同时招募新兵。

    这样做,就存在一个风险了,那就是老兵被淘汰一部分,而新兵还没有形成战斗力,青黄不接啊。

    如果这个时候,张济突然大军压境,荆州是很危险的。

    庞樵也觉得这个方案太大胆了,荆州文武中,反对的意见更是一片一片又一片。

    甚至于,老将王威甚至于都把话说到庞樵的脸上:“府君岂能将荆州之安危,交于两个小儿左右乎?”

    的确,诸葛亮和庞统,着实多太年轻了,又从来没有过出仕的经验。

    黄祖说话更是不客气,他是写信给庞樵的:“府君若想使得荆州安定,必将诸葛亮与庞统二人斩首示众。”

    说起来,诸葛亮跟黄家还有亲戚关系呢,黄祖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对庞统和诸葛亮搞的这一套是何其痛恨吧。

    整个荆州文武中,只有几个年轻人支持他们两个,其余人全都持反对意见。

    像黄祖这样,要求杀了诸葛亮和庞统的,足足好几个。

    蔡瑁和蒯氏兄弟,在张济的指使下,是跟黄祖叫得最起劲的。

    庞樵真是搞得一阵头大啊,他刚上台,就遇到这么一件让他头大的事情。

    论关系吧,一个是他的从弟,一个是他的小舅子,都是最亲的人,绝对不可能害他。

    而且,庞樵可不是刘表那样的糊涂蛋,他心里很明白,荆州若想在军务上强盛起来,必须要进行一次大换血。

    可万一张济大军打过来,庞樵也担心这个问题啊,老兵换掉了,新兵上不了战场,等于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啊。

    所以,庞统和诸葛亮联名的军务改革计划,在庞樵的案几上放了三天,庞樵也考虑了三天,也派出斥候打探张济和东吴的情况,迟迟没能做出决断。

    关系到荆州生死存亡的军务改革啊,庞统和诸葛亮当然不会等,第四天一早,二人就去州牧府求见庞樵去了。

    庞樵当了州牧之后,对这两个人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入府不需要通报。

    听说庞统和诸葛亮一起来找,庞樵动动脚指头也知道他俩是干嘛来了。

    这个时候,庞樵正在吃早餐,但诸葛亮的二姐诸葛玥向着弟弟啊,就劝庞樵见见他们两个,听听他们说什么,再从长计议。

    庞樵觉得在理,再说他是主公啊,臣子过来求见他,他却避而不敢见,传出去成何体统,整个荆州岂非都要笑话他,还有其他那些诸侯。

    新官上任,是必须要树立威严的,遇到事情绝对不能逃避。

    立即,庞樵就扒了几口饭,换了一身衣服,去客厅见庞统和诸葛亮去了。

    庞樵的心里也明白,荆州要想大治,要想富强,挡得住张济的南下,必须要靠这两个大才:卧龙和凤雏。

    只是,让庞樵想不到的是,这俩小子给他的改革方案,太丫的激进了吧,荆州官员反对者十之八九,差点让他压不住。

    所以啊,庞樵是沉着脸走进客厅的,而且,坐下之后,立即就向二人喝道:“士元,孔明,你二人可知,荆州官员,十有八九上书要斩你二人?”

    庞统和诸葛亮对视一眼,皆没有丝毫的害怕。

    诸葛亮笑着说道:“主公欲斩我二人之首,简单之极,只需两名甲士即可。但是,他日张济大军南下,主公之首只怕不保也。”

    庞樵苦笑一声:“荆州之中,敢跟本将这么说话,也就你二人了。”

    庞统立即就脸色一正,拱了拱手,朗声说道:“主公,自古以来,忠言逆耳,方才孔明之言,实乃我兄弟二人之心声也。”

    “方今天下,乃乱世也。而乱世之中,要想求存立身,唯有不断自强。”

    “而当今天下形势,荆州并不强,不但不如张济与袁绍,更是连益州与江东亦有所不如,是故,荆州若想自保,甚至于主公想要争霸天下,必须要改革。”

    庞樵叹了口气道:“你们联名的军务改革方案,本府已经看过了,其中内容,本府着实同意,并无反对意见。”

    “然本府以为,可先选一郡试验之,如能成,则可以让反对的官员噤声。如果失败了,对荆州的影响也不大,不如你们二人以为如何啊?”

    “不可……”庞统和诸葛亮没想到庞樵竟然想出这么一个和稀泥的办法,立即就不约而同地表示反对。

    二人对视一眼,诸葛亮对庞统说道:“士元主军务,还是士元说说吧。”

    庞统的年龄虽然比诸葛亮大,逞强之心也在诸葛亮之上,闻言丝毫不推辞,对庞樵一拱手,朗声说道:“主公,若如此则荆州危矣。”

    “张济之野心,不许多言。眼下张济刚刚经历几场大战,需要休养生息,更需要将天子牢牢掌控手中。”

    “一旦张济成功,钱粮与军队充足,下一步必然是兵锋所指兖州。”

    “曹孟德虽有雄才,但郭嘉已死,其远不是张济的对手,败亡不远也。”

    “如此则长江以北,黄河以南之地,尽数归张济所有也。”

    “张济与袁绍,早晚都会有一战,以决定北方霸主之地位。”

    “这些事情,说起来寥寥数句,而一旦发生,不过是短短几年就可结束。”

    “而荆州之军务改革,新军若想形成战斗力,不次于张济军和曹军之下,没有三五年之功,绝无可能。”

    “所以,荆州之军务改革,必须要一改到底,将时间压缩到最短,否则,一旦张济平定北方,百万大军南下,主公以何挡之?”

第328章 龙凤劝() 
庞樵听完庞统的一番话,皱着眉头,好一会儿,才问:“士元,汝安敢肯定,张济灭曹之后,定会与袁绍开战?”

    “若是……”庞樵叹了口气,淡淡说道,“若是其突然大军南下,我荆州军务改革正在进行,岂非是连一战之力也没有吗?”

    庞统微微一笑:“主公尽管放心,北方曹操不灭,张济决然不会南下荆州。”

    这句话,听起来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听再庞樵的耳朵里就很不舒服了,这其中的暗意就是,在张济的眼中,曹操远比庞樵厉害得很。

    虽说心里不爽,但庞樵不得不承认,人家曹操是老牌诸侯了。

    曹操在中原叱咤一方的时候,庞樵只不过是荆州的一个小官员而已。

    庞统继续说道:“曹操虽然丢失了司州、雍州、豫州,实力大损,但是,其兵力也得到了收缩。”

    “再者,郭嘉虽然被张济气死,但曹操麾下的荀彧、程昱、荀攸和刘晔,亦是当世之顶尖谋士,麾下大将更是多不胜数。”

    “曹军,虽然数败,但能活下来的,全都是百战老兵,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我荆州之地虽说是兖州数倍,但却处于江南,不利于骑兵作战,张济南下荆州容易,想轻取荆州,绝无可能。”

    “一旦战事胶着,曹操定然会尽起大军,从背后夹击张济。”

    “张济新得的雍州、司州、豫州,以前皆是曹操治下之地。若曹操卷土重来,其必有内应,则张济则危矣。”

    “是故,以张济之智,以张济麾下谋臣之智,绝对不会犯这种错误的。所以,统认定,张济绝不会先南下。”

    诸葛亮也跟着点了点头道:“主公,亮也如此认为。”

    卧龙和凤雏都这样认为了,庞樵登时就精神一振,暗想,若真是如此,大刀阔斧地改革,倒也是上上之策。

    可庞樵也是小心之人,尤其是新得荆州,他可不想屁股也没坐稳当,就被张济给赶下去了。

    想了想,庞樵又问:“你们二人以为,张济欲灭曹操,需用多久时日?”

    庞统继续答道:“若是张济立即出兵,非三年不足以灭曹。若张济两年后出兵,最多半年,曹操必亡。”

    “噢?”庞樵一愣,想了想,三年,荆州的新军基本上也成型了。

    诸葛亮接着说道:“主公,张济灭曹之后,若袁绍亦剿灭刘备,则张济便不敢轻易南下,则主公的时间就更多了。”

    “刘备?”庞樵眯了眯眼睛,根据细作从幽冀带来的情报,袁绍跟刘备的北方争夺战,正打得如火如荼。

    袁绍吸取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以沮授为总军师,稳打稳扎,暂时占了上风。

    但幽州经过刘备的治理,无论是民心,还是军队的战斗力,全都超过袁绍。

    所以,刘备的兵力虽然不如袁绍,但战斗力却要强过袁军。

    而且,袁绍进攻刘备,道义上输了刘备一筹,再加上一攻一守,战事竟然胶着起来。

    这一次呢,袁绍没有着急,胶着就胶着呗,我有三州之力,你刘备只有一州之劲,拖也能把你活活拖死。

    这个结果,是张济最希望看到的,因为如果真的这么拖下去,刘备迟早会被袁绍灭掉,但袁绍自己的实力也会大大下降,对张济的威胁就小多了。

    其实,沮授也不想给袁绍出这么一个主意,可袁绍急于求成啊,非得着急着将刘备干掉不可,然后再南下中原,争霸天下。

    以沮授的意思,先稳步发展着,同时以小股部队骚扰幽州边境,数年之后,双方实力拉开,刘备无论如何都不是袁绍的对手了。

    庞樵算是听明白了,眼下的形势,江北是太乱了。

    袁绍在河北打刘备,张济在中原打曹操,就看谁先结束战斗了。

    若刘备持久,张济就有可能三年后南下,不然的话,荆州的准备时间更加充分。

    庞樵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一拍案几:“好,就以士元和孔明的方案,荆州军务大力改革,旦有再劝者,立斩无赦。”

    庞统和诸葛亮对视一眼,虽说庞樵有时候有点优柔寡断,但在大事上还是能看得很清楚的,绝对算是个明主了。

    庞樵下定不了决心的时候,的确有点优柔寡断,可他一旦下定了决心,做起事情来,就是雷厉风行了。

    在庞统和诸葛亮告辞之后,庞樵立即就下达了一道州牧令,宣布荆州的军务改革。

    这一道州牧令太突然了,荆州的其他官员都没反应过来。

    立即,就有荆州文武去州牧府了,但庞樵却以病为借口,概不见客,搞得那些文武十分没脾气。

    只是在当晚,庞樵秘密接见了老将王威,两人密谈了一个多时辰。

    第二天,王威就一改以前的反对声音,全力支持荆州的军务改革。

    荆州老将,只有王威和黄祖两人了,黄祖又常年镇守江夏,防备东吴,荆州这边的军队自然都是以王威为首了。

    蔡瑁呢,本来好不容易混进了军队里,靠各种手腕,在军队里赢得了一些威望,隐隐有跟王威分庭抗礼的局面。

    谁想到,平时侃侃而谈,说得王威几乎都哑口无言的蔡瑁,竟然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于是就一蹶不振了。

    荆州开始了军务改革,这就对张济不利了,蔡瑁和蒯氏兄弟很是着急。

    庞樵上位,重用庞统和诸葛亮,也重用二人举荐的人才。

    可像蔡瑁和蒯氏兄弟,就只能是靠边站,越来越远离政权中心了。

    王威的支持,使得荆州反对军务改革的声音就弱了太多,没几天的时间,就彻底平静了,军务改革也有条不紊地开始进行了。

    蔡瑁和蒯氏兄弟见大势已去,阻挡不了,只得赶紧派人将这个消息向张济进行汇报。

    这个时候,恰逢张济纳曹操长女曹华为妾的日子,张济接到蔡瑁和蒯氏兄弟的消息之后,顾不上理会,就交给了贾诩。

    这次的婚礼,场面十分宏大,完全超越了纳妾的规矩,简直就是迎娶。

    张济是故意做给曹操看的,也是故意给天下人看的。

    只是,张济不知道,这个时候有个人一直在盯着他,就是典韦。

第329章 兀那汉子() 
典韦因为相貌太魁梧了,容易被怀疑,所以,这个大老粗并没有直接南下,而是绕了一个大圈,先去了西凉,然后又进入司州,来到了洛阳。

    到了洛阳之后,典韦就在一家打铁铺找了份卖力气的活,暂时安顿下来。

    典韦也在洛阳的街道上见过张济,但张济身边不是跟着许褚,就是跟着胡车儿,要么是两人都跟着。

    除此之外,张济身边的亲卫军,最少没有低于二十个人过。

    典韦心里明白,张济的亲卫军,全都是在战场上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个个都是百人将,或者更厉害。

    就算是他,想要杀死二十个张济的亲卫军,没有半个时辰绝对不行。

    而半个时辰的时间,不说张济不知道跑什么地方了,张济的洛阳守军也肯定早就来到,他只能是插翅难飞了。

    而典韦的刺杀,只能有一次机会,一旦刺杀失败,他肯定就完蛋了。

    所以啊,典韦很小心,没有适当的机会,他是不会下手的。

    终于,适当的机会就来了,便是张济跟曹华的大婚。

    这种盛大的规模之下,虽然安保工作会非常严密,可是,到时候不可控的因素很多,典韦相信,肯定会能找到机会的。

    如果这一次也找不到机会,典韦估计,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难以再有机会了。

    典韦更明白,根据洛阳城街头巷尾的消息,张济已经废黜了皇后和贵人,又放逐了五位忠于汉室的忠臣,完全控制了朝廷大局。

    所以,接下来,张济的眼光一定会放在外面,第一个被张济盯上的,一定是典韦的主公曹操。

    让典韦感到有点担心的是,他进城的时候,曾经做了一次登记,登记之后被发放了一张洛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