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想法呢,也因为吕布曾经的两个儿子都死于乱军之中,一个死于李郭之乱,来不及随着吕布撤退,被西凉叛军杀死。

    一个死于袁绍之手,具体情况跟历史上曹操宛城战张绣差不多。

    只是,袁绍势大,吕布新得徐州,民心不稳,就暂且收起了报仇的心思。

    陈宫一拱手,说道:“恭喜温侯,张济主动结盟,温侯在徐州再无忧虑也。”

    吕布问:“公台为何这么说?”

    陈宫淡淡一笑:“根据细作来报,张济舍弃弘农之地,转战南阳郡,足见其眼光锐利,知弘农不可成大事。”

    “温侯昔日与张济有旧,曾同为董卓部将,一旦结盟,基石甚坚。”

    “张济此人,先大败荆州名将文聘,而后又横扫汝南黄巾,足见其用兵之能,不可让人小觑,也证明张济具有跟温侯结盟的资本。”

    吕布呵呵一笑:“记得董卓进京那年,张济不过是一员年方十六岁的小将,这才区区六七年而已,竟然成为了一方诸侯,实在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公台,目前宛城那边的情况,刘辟受刘表利用,牵制张济,似乎张济与刘辟大战数场,并未分出什么胜负,有些自身难保了吧?”

    陈宫轻轻摇了摇头道:“温侯,宫以为,此必然是张济之计也,只怕日后刘表必吃大亏。”

    吕布一愣:“公台为何这么说?”

    “只是直觉而已,宫也暂且看不出张济到底是什么谋略。”陈宫皱了皱眉,“温侯,放眼徐州周围,袁绍、曹操皆与温侯有仇,恨不能亲自诛杀温侯而宽心。”

    “是以,能够跟温侯结盟的,只有张济和袁术耳。而那袁术乃是好大喜功之人,虽有淮南之地,早晚为温侯所取。”

    “日后,温侯跟曹操早晚有一战,而张济也与曹操有仇,引为盟友,互相救援,从东和南两个方向钳制曹操,曹操必败。”

    “哈哈哈……”吕布大喜,“公台之言,深得我心也,本将这就回信一封,答应了结盟之事。”

    陈宫眼珠一转,微微一笑:“温侯,两封书信之后,只是口头结盟,基础并不牢固,也未可轻信也。”

    吕布皱了皱眉,问:“公台的意思是……”

    陈宫呵呵一笑:“张济不过二十二三,温侯之女也有十七八岁,二者年龄相差不大。素闻温侯之女曾有言,非英雄不嫁,而那张济也算得上是个英雄。”

    “若是温侯肯将小姐下嫁给张济,成就翁婿之情,徐州与宛城之盟,当牢不可破也。”

    “这个……”吕布也有点心动,但想想他那个女儿从小舞刀弄剑,一身本领尽得他的真传,就连力气,在吕布麾下诸将中,只有骁将成廉可与之相比。

    说起来,也够吕布麾下诸将丢人的,吕布武艺被称为天下第一,这也就罢了,可吕布之女的武艺也这么厉害,吕布麾下诸将没人是她的对手。

    正因为如此,吕玲绮的眼界极高,非天下英雄而不嫁。

    吕布的两个儿子都死了,只剩下吕玲绮一女,吕布自然是疼爱之极,也就没有逼迫她,于是就拖到吕玲绮十八岁了。

    吕布的麾下,武艺高强的将领不少,但吕玲绮一个都看不上。

    四周呢,袁术的儿子倒是门当户对,但吕玲绮派人打探过,袁术的那个儿子就是一个纨绔,让吕玲绮嫁给他,不如杀了她。

    历史上,吕布跟袁术结亲,其实是吕布认了一个义女,并非是吕玲绮。

    吕布想了想道:“这样吧,公台,容本将回去问问小女。”

    望着吕布的背影,陈宫的嘴角露出一丝得色,嘿嘿,曹孟德,一旦温侯与张济的联盟牢不可破,你就只能被困兖州和豫州,早晚被袁绍所灭。

    却说,吕布回了后宅,先去找了严氏,将这件事情说了。

    严氏是吕布的正妻,也是吕玲绮的亲生母亲。

    因为年老色衰的原因,也或许是貂蝉实在太美了,严氏早就失去了吕布的宠爱,今日若非是为了此事,吕布也不会来严氏这里。

    正因为有吕玲绮在,严氏的地位才能得保,不然的话,虽说貂蝉没有心思正妻之位,但曹家的那个不是个安分的主啊。

    曹豹虽然死了,可徐州曹家还在,曹氏背后有倚仗,再加上她也是年轻美貌,自然就盯上了吕布正妻的位置。

    吕玲绮在徐州,严氏的地位绝对牢固,可若是吕玲绮远嫁宛城,严氏无法想象,她的正妻地位还能保住多久。

    虽说能结下张济这个强援,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张济怎么会因为严氏的正妻地位而兵发徐州,跟吕布兵戈相见呢?

    吕布一说这事,严氏就呆住了,眼泪顺着脸颊不住地向下流。

    宠爱和冷落的女人,待遇是不一样的,若貂蝉落泪,吕布肯定会很着急地问是怎么回事,百般宽慰,尽量满足。

    但严氏就没那个待遇了,吕布立即就皱了皱眉:“哭什么哭,女儿嫁给张济,绝对是一件好事,你怎么跟奔丧一个表情?”

    严氏急忙擦了擦眼泪,低声说道:“旦凭夫君吩咐。”

    “这就好。”吕布脸色登时缓和下来,点了点头,“既然你也同意了,女儿那里,你要多加劝说,务必促成此事。”

    “至于张济的事迹,我会让人写出来给你,你好生对女儿讲解一番。嗯,我还有事务要处理,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吕布站起身来,向门口走去。

    在走到门口的时候,吕布又停了下来,转过头来,淡淡说道:“我知你担心正妻之位,你放心,只要你能促成此事,我保你正妻之位不丢就是。”

第31章 刘表二讨张济() 
没过十天,刘辟再次派人要粮草和军资器械,刘表仍是没有犹豫,直接就拨给了。

    如此三次,刘表终于觉得不对劲了,搞毛啊,一个月要三次,每次都是五万石,足够五万大军吃一个月的。

    刘辟守城,若是要军资器械也就罢了,那是易耗品,战斗激烈就损耗多一些。

    可粮草是吃的啊,难道你丫的也拿一袋子一袋子的粮食砸向对方的攻城士兵吗?

    于是,刘表就长了一个心眼,派人前往冠军和安众两地,看一看双方的战斗有多激烈。

    之前,刘表派出的斥候只是到外圈,听到阵阵厮杀声和擂鼓声,就以为双方厮杀很是激烈,然后就回去汇报了。

    这一次,刘表的斥候冒险向里面探近了一些,赫然发现,所谓的厮杀声是双方将士故意喊出来的,擂鼓声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于是,刘表的斥候立即将这个消息向刘表进行汇报,刘表又惊又怒,毫不斯文地破口大骂,激动得差点要引军北上,算是被蒯氏兄弟给勉强劝了下来。

    恰在这时,刘辟的使者又到,索要军粮和军资器械。

    我给你姥姥,刘表的怒火“蹭”一下就全冒出来了,立即命人将使者斩杀,脑袋送到穰城。

    刘辟接到使者的脑袋,知道张济的计策被刘表看破了。

    不过呢,刘辟倒也不急,立即按照张济的吩咐,展开第二个计划,一方面派人通知张济,一方面集结大军,向新野城扑去。

    新野城还不知道这件事情,见刘辟只带了几十个亲卫来到,又说是奉了刘表的命令,前来接管新野城,立即命人打开城门,将刘辟等人迎了进去。

    刘辟等人刚进城门,立即就对城门守军进行屠杀。

    远处,早就等候已久的西凉铁骑立即就向这边冲过来,新野城失守。

    消息传到襄阳,刘表只觉得眼前一黑,张嘴吐出一大口血来,大吼一声:“张济逆贼,本将若不将你挫骨扬灰,誓不为人。”

    刘表不顾蒯氏兄弟的劝阻,立即命令蔡瑁率军五万,北上征讨张济。

    这时,刘辟又派人到处散播消息,说是刘表气量狭小,容不得他,他只能率众投靠张济。

    于是,张济就大摇大摆地派人将新野城接管了。

    新野城中,张济来到之后,立即就大摆宴席。

    “哈哈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细作来报,说是刘表派蔡瑁为将,统军五万,向新野方向而来,张济再也忍不住,纵声大笑起来。

    被曹操暗算之后,张济将计就计,尽迁汝南郡的百姓入宛城,让曹操吃了一个大亏,然后又击败曹仁大军,算是狠狠打了曹操一耳光。

    这还不算,张济竟然还顺手坑了刘表一把,不费一兵一卒,就把新野城给拿下了。

    没了新野城,刘表睡觉都不踏实了,不出兵才怪。

    这个计谋,贾诩并没有任何参与,是张济自己制定下来的。

    所以,经过这次的事情之后,贾诩对张济是彻底服气,跟着这样的主公,还怕没前途吗。

    现在,贾诩都觉得,张济比曹操都要英明。

    贾诩微微一笑:“恭喜主公。”

    张济大笑道:“刘表若是倾力而为,再以名将为统帅,以我军实力,绝对难以抗衡。但他却派蔡瑁领军,这是要将自己的肉割下来,一块块往本将嘴里送啊。”

    听张济说得有趣,一众文武立即就哄堂大笑起来。

    目前,张济共有大军六万。

    张济命文聘统兵五千,镇守鲁阳,这是南阳郡的北大门之一。

    刘辟率军五千,镇守析县,跟鲁阳一起拱卫南阳郡的北大门。

    南阳郡跟汝南郡之间,是一片山脉相隔,从北到南有扶子山、上界山、大胡山、桐柏山,只有在大胡山和桐柏山之间,有一条通道。

    但张济只需要在比阳驻军五千,足以能保证南阳郡东面的安全。

    宛城,有张济的一万大军,由张绣统帅。

    其余三万五千人马,尽皆集中在了新野和穰城两地。

    以张济收降的荆州军和黄巾军数量而言,他的军队数量绝对不止六万,应该在十万以上。

    张济的思路跟曹操很像,兵不在多,在于精。

    以张济的地盘,养活六万大军,已经算是多了。

    若不是前后几次从刘表手里骗得粮草和军资器械,只怕张济也得裁军才行。

    之前裁掉的士兵,以及汝南郡的几十万百姓,正在安置中。

    分配田地,种植粮食,至少得半年以上才会有收获。

    而在这半年之内,养活这些人,需要大量的粮食,根本不是张济能扛得起的。

    所以,刘表派蔡瑁率军北上讨伐,等于是给了张济一次狠狠敲诈刘表的机会。

    在荆州,刘表重文不重武,荆州的文臣多不胜数,但拿得出手的领军大将,也只有文聘和黄祖两个人而已。

    至于黄忠、魏延、甘宁等人,全都被压制住了,翻不了身。

    黄忠和魏延不说了,就说甘宁,现在黄祖手下当了一名伍长,虽然黄祖知道甘宁武艺很高,在水战方面颇有能力,但因为甘宁的出身不好,黄祖并不重用他。

    宛城的招募令已经传遍了整个荆州,而且,所有人都知道了,能够为宛城举荐出真正的人才,赏百金。

    有两个人已经领过了,一个人举荐了徐晃,一个人举荐了魏延。

    当时,领百金的时候,那个场面真叫热闹啊,所有人都望着那黄澄澄的金子,心中只恨自己为何不认识几个人才啊。

    举荐徐晃和魏延的人是托啊,前脚领了百金,后脚就把九十九金交了上来,留下一金算是赏钱。

    但也有不是托的,也给张济真正举荐了人才,而且是两个人才。

    一个是蒋琬,一个是蒋琬的表弟刘敏。

    他俩是荆南零陵郡人,因才学而在当时知名,都是张济正缺的内政高手。

    除了蒋琬和刘敏之外,张济进攻汝南郡,也得到了一个意外的人才,就是许褚的弟弟许傲许叔龙。

    历史上,许傲跟江夏费祎、南郡董允齐名。

    有了蒋琬、刘敏和许傲这三人,张济缺少内政人才的局促算是暂时解决了,张济也从繁忙的政务中脱身出来,转向了军务。

第32章 新野何家() 
蔡瑁的大军,驻扎在新野城西南方向四十里的朝阳县。

    蔡瑁倒也不是一个笨人,他知道张济难对付,自己虽然比张济的兵多,但若是用这五万人马强攻新野城,绝对是找不痛快。

    大军在朝阳驻扎之后,蔡瑁并没有急着动手,而是派人暗中联络新野的大户,准备来一个里应外合。

    蔡瑁首先选择的就是何家。

    南阳何家,曾经出现过几个很有名的人物,就是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以及灵思皇后何氏,貌似都是一家。

    何进死于十常侍之手,何苗死于何进部将吴匡等人之手,灵思皇后何氏也被董卓派人鸩杀,何氏一门自此衰败。

    那是在官场之上,南阳是何氏的老家,何氏在南阳的势力和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但跟荆州七大家族相比,却是差了不少。

    何氏的祖籍就在新野,何进的父亲何真时候,将家族的生意从新野搬到了宛城。

    何进时候,何家的出身是屠户,不入流。

    何氏入宫,被选为贵人之后,何氏开始发迹,何进兄弟入朝为官,何家一族也跟着荣耀,自然就不能再干杀猪的生意,转为布匹、茶叶等生意。

    昔年,刘表曾经在何进手下当差,所以,在荆州,刘表对何家还是不错的。

    蔡瑁是刘表的大舅哥,何家自然很轻易就攀上了蔡家的关系,生意也是越做越大。

    若非是何家还没有什么人出仕,只怕何家就会成为荆州第八大家族。

    何家的家主叫何由,今年已经七十有六了,常年住在新野城。

    拿到蔡瑁送来的密信之后,何由立即就精神一振,人老成精的他,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何家崛起的大好机会。

    刘表和张济之争,何由观望已久了,虽说刘表两次都处在劣势,但在何由看来,刘表在荆州毕竟根深蒂固,又带甲十万,绝不是张济能对付的。

    于是,拿到蔡瑁的密信之后,何由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决定帮助荆州军拿下新野城。

    有了这个功劳之后,何由自然就可以派出几个族中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