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非是他把你送过来,我家主公如何会对陛下用毒手啊。”

    张了张嘴,刘协想问什么,却是说不出来了。

    这个人笑着说道:“陛下,小人知道你想问,小人的主公是谁。好吧,小人就看在陛下就要没命的份上,告诉陛下。”

    然后,这个人就在刘协的耳边轻轻说出一个人的名字,然后双手猛地一用力。

    刘协的眼睛立即瞪得老大,一脸的震惊,随即就身体一歪,倒在了马车上。

    “嘿嘿,没落的天子,连普通老百姓也不如啊。”这人做事倒也小心,再次用力,使劲勒刘协的脖子,直到确认刘协再也没有任何呼吸了,这才将绳子取下。

    外面的喊杀人越来越响,这人的动作也是飞快,将刘协的衣服脱掉,把自己的衣服穿给刘协。

    最后,假刘协向外看了一眼,山贼已经撤光了,黄忠带人还没有冲上来。

    不过呢,有几个大臣已经围在了龙辇四周,假刘协只得将真刘协的尸体藏在车上,等有机会再把尸体处理掉。

    不一会儿,黄忠就率军赶到了。

    黄忠下令让军士清扫战场,他则是来到龙辇跟前,单膝跪地,双拳一抱:“末将黄忠救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立即,龙辇里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黄将军免礼,朕方才受了点惊吓,还请黄将军速速护送朕离开这里。”

    黄忠是张济的心腹,但张济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让他知道,至少这一次的李代桃僵之计,黄忠就不知道,以为龙辇里的人就是刘协呢。

第294章 洛阳之喜,天下之哀乎?() 
洛阳城,驸马府门前。

    这一条街道,几乎被张济给占完了,但是,洛阳的百姓没有一个提意见的,反倒都是兴高采烈的样子。

    驸马府门前的街道上,摆满了一张又一张的桌子,每张桌子能坐八个人,桌子上摆满了美酒佳肴。

    只要是洛阳城的百姓,不论男女老幼,全都可以来这里白吃白喝,以庆祝当今驸马,骠骑将军张济喜得麟儿。

    当然了,每个人只能有一次机会,在进来之前,是要登记的

    如果有谁吃两次的,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杖责五十。

    后来,这种喜宴的方式,就被传播开来,被称为流水席,洛阳流水席。

    每张桌子,八个人吃饱喝足之后,一抹嘴就走,然后就会有人过来收拾,再开一桌酒菜,接下来的人就会过来吃。

    这一场流水席,足足持续了三天,一共九十九张桌子,三天的时间,花去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桌的酒菜。

    绝对是大手笔啊,除非是张济,恐怕就连洛阳城的富商们,也会心疼的。

    这一次,跟张济一直以来的节俭,是完全相反的。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张济对长子出生的喜悦,以及对邹氏的宠爱。

    黄忠护送假刘协一行进入洛阳,正好是张济流水席的第三天。

    那些个大臣见洛阳城所有的商铺全都关门了,百姓们更是兴高采烈地来回奔走,皆是奇怪之极。

    杨彪拦下一个百姓,问是怎么回事。

    这个百姓便将张济得子,并在驸马府前大待洛阳百姓的事说了一遍,最后喜滋滋地说道:“此事真是洛阳之喜啊。”

    原来是这样,杨彪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不禁暗暗摇头苦笑,洛阳之喜,天下之哀乎?

    杨彪立即就来到假刘协的龙辇跟前,对假刘协汇报了此事。

    谁想到,假刘协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淡淡说道:“朕知道了。”

    这是什么意思,杨彪登时就愣住了,暗想,天子向来最为讨厌权臣当道,使得皇权旁落,今天为何是这般反应?

    噢,杨彪想了一下,突然间明白过来了,陛下这是忌惮张济啊,不敢有什么不满,唯恐被张济知道,坏了夺回皇位的大计。

    嗯嗯嗯,杨彪越想越觉得是这种可能,不禁老怀宽慰,陛下的隐忍功夫终于到家了,此乃大汉之幸也。

    龙辇里的假刘协哪有功夫管什么洛阳之喜,天下之哀,他就是张济的一颗棋子。

    张济许给他的是,荣华富贵一生,夜夜美女相伴,但要谨守这个秘密,不然的话,不但他什么都得不到,他的家人也会为此陪葬。

    傻子才会跟手握大权的张济作对呢,这个假刘协是个聪明人,当然选择乖乖听话。

    日后,等张济需要他问禅位的时候,他也要乖乖听话,张济答应过他,会封他一个山阳公,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现在,假刘协满脑子想的都是,该如何处理掉真刘协的尸体,而不让人发现。

    想来想去,假刘协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等张济来觐见他的时候,让张济把这件事情处理好。

    果然,假刘协的龙辇刚刚来到皇宫门口,张济就已经在等着了。

    假刘协,要想能以假乱真,张济必须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就是不能让假刘协接触到真刘协身边的那些人,尤其是伏寿和董贵人。

    她俩是刘协的女人,跟刘协同床共枕,肯定一下子就能看出问题来。

    至于那些宫女什么的,换一批就是了,这倒不是难事。

    第二,就是那些大臣了,这些家伙们跟随刘协的时间也很长,对刘协的言之举止以及脾性特征十分熟悉,说不定也能看出破绽来

    所以,假刘协来到,还要再次登上皇位,张济必须要清理掉这两个破绽。

    龙辇停下之后,张济大步上前,并没有下跪,而是双拳一共:“见过陈留王。”

    陈留王?

    所有人全都一愣,这才反应过来,刘协已经退位了,不再是皇帝,自然要回到以前的称号,陈留王。

    既然是陈留王了,自然就不能再住进皇宫,张济拦下假刘协车驾的目的就是这,因为他也不知道大伾山的计划之后,假刘协是否得手,真刘协的尸体又在哪里。

    如果假刘协一旦进了宫,不单单要面对伏寿和董贵人,更是还要接受皇宫的规矩,龙辇有专人进行打扫。

    皇宫的规矩,张济早就教了假刘协,后者几乎是背得滚瓜烂熟。

    所以,听到张济以陈留王的理由,将他拦在皇宫之外,假刘协不禁松了一口气,暗暗窃喜,还是主公有办法,我想了一路,都没想出办法来。

    杨彪等人全都无言以对,心中不甘,但谁让刘协弄了一个退位诏书啊。

    假刘协立即就说道:“驸马所言甚是,传朕…传本王命令,本王今晚在驸马府下榻,不如驸马意下如何?”

    下榻驸马府?

    杨彪登时眼睛一亮,心中暗暗点赞,陛下真的成熟了,竟然想出这个办法。

    陛下这是降低自己的身份,准备跟张济示好,夺回皇位的机会自然就大了许多。

    嘿嘿,路上遭受了陈王刘宠旧部的突袭,只要陛下将这件事情告诉,张济岂能放过刘宠,陛下的皇位自然是没有意外了。

    想到这里,杨彪立即就说道:“听闻驸马喜得麟儿,此乃幸事,陛下…嗯,陈留王殿下身为舅舅,理当前往恭贺一番。”

    杨彪这一表态,剩下几个大汉重臣纷纷也跟着表态。

    张济心中冷笑,几个老家伙,先让你们再蹦跶几天吧,等过几天之后,再让假刘协找几个理由,把你们一个个都给打发出洛阳。

    这几个老家伙,是杀不得的,所以,张济就想出一个办法,让他们出洛阳,分别担任张济治下几个州的刺史,充分利用他们的才华和能力。

    这个时候,最激动的人不是假刘协,也不是那几个老臣,而是曹节。

    张济,外面这个人就是张济,曹节觉得自己的心都要跳出喉咙了,心中直喊,外面这个人,就是杀了我曹家和夏侯家好多亲人,更是将父亲逼得只有兖州一地的张济。

第295章 两全其美之计() 
张济也看到了曹节的马车,微微一笑,心下暗暗得意,能杀得曹孟德落花流水,连战连败,最后不得不献女求和,这趟三国没白来啊。

    献女,但曹操没提求和两个字,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曹操在向张济求和了。

    印象中,曹操一共七个女儿吧,历史上他把三个女儿都送入后宫了,一个皇后,两个贵人。

    尤其是皇后曹节,对刘协不是一般得好。

    曹丕称帝之后,是她死死护住刘协,才使得刘协免于被曹丕杀害,落了个寿终正寝。

    张济立即就对曹节感了兴趣,暗想,按照历史上的记载,这个曹节应该是一个坚定维护嫁鸡随鸡,嫁狗随鸡观念的女子。

    只不过,历史上刘协是个弱势,而本将却是个强势,不知这曹节嫁给本将之后,会是对曹家忠心,还是对本将忠心呢?

    张济心下一动,就朗声问道:“马车之中,可是司空之女?”

    曹节一愣,暗想,按照规矩,在我嫁给他之前,是不能见面,不能交流的,这个骠骑将军倒也是个怪人。

    可怪归怪,但张济开口了,曹节不能不搭理他吧,立即就回答道:“妾身曹节,见过驸马。”

    听着声音犹如黄莺出谷,很好听,张济心下暗暗得意,看来这曹节长得肯定差不了。

    噢,张济差点没拍自己的脑袋,骂自己是个蠢货,曹节要真是长得丑,曹操把她嫁过来,岂不是没事找事了。

    张济微微一笑:“陈留王和曹小姐一路辛苦,还请先去驸马府中安歇,待本将忙完家事,再给二位接风洗尘。”

    这话,就轮不到曹节回答了,假刘协立即说道:“多谢驸马。”

    当下,张济领头,带着假刘协和曹节去了驸马府,那些大臣的府邸还在,他们就纷纷回家去了。

    第二天,这些大臣才听说,张济的正门在办喜事,堵得死死的,张济是带着假刘协和曹节从后门进的驸马府。

    这下子,这些大臣们就不愿意了,怎么说刘协也当过皇帝啊,身份尊贵。

    再说了,就算刘协是陈留王,可也是一个王爷啊,怎么能走后门呢。

    前门吃饭的那些人,都是老百姓,他们是什么人,在这些大臣的眼里,那些老百姓简直连自家养的猫狗都不如。

    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是太尉杨彪,他正在吃饭的时候,有细作过来向他汇报了这件事情。

    “岂有此理。”杨彪当场就把筷子给扔了,怒气冲冲道,“张济竟然让陛下从后门进驸马府,简直是大逆不道,其谋逆之心尽显无疑。”

    杨修吓了一跳,一听是这事,就笑着说道:“看来父亲是不了解骠骑将军也。”

    杨彪皱了皱眉,问:“德祖,汝此言何意?”

    杨修笑着说:“父亲,骠骑将军对待治下百姓,犹如子侄一样,此事天下皆知,父亲身在朝廷,如何不知?”

    杨彪一愣,满面怒容立即就慢慢消淡下去,点了点头:“不错,为父听说过此事,骠骑将军此人对治下百姓极好,深得民心。”

    “只是,为父以为,乱世之中,哪有对百姓真正好的诸侯?如此看来,这张济有吞天下之志也。”

    杨修翻了翻白眼,心中暗想,这天下诸侯,但凡都有实力的,哪一个没有吞天下之志,曹操、袁绍,以及那只有一州之地的刘备和孙策皆是如此。

    “你们都下去吧。”杨修对身边的几个下人挥了挥手,然后低声对杨彪问道,“父亲以为日后天下之势会如何也?”

    杨彪一愣,想了想,不禁一叹道:“天下大势,汉室将尽也。”

    “从董卓,到曹操,再到张济,无一人是汉室之忠臣也。”

    杨修笑着说道:“父亲,请恕孩儿无礼,若父亲是张济,会将大权归还于汉室乎?”

    “这……”杨彪登时哑口无言了,想了想,觉得怎么说都不妥。

    若说会吧,的确太虚伪了,盛世时候尚有功高盖主,架空天子,在乱世之下,会有谁把皇帝当成回事的。

    若说不会吧,杨彪素来以汉室忠臣自居,当然不愿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杨修淡淡一笑:“就算董卓、曹操和张济,愿意归大权于汉室,但其麾下那些文武也不会同意,说不定就会来一个黄袍加身,提前逼着陛下退位。”

    杨彪素来知道他这个儿子的聪慧,当世之人,几乎少有人能及。

    若非要说有人能超过他,而且是杨彪亲眼看到的,估计就是曹操三岁的儿子曹冲吧。

    曹冲是曹操与环夫人所生之子,虽然才三岁,但智力已经及得上八九岁的孩子了,深得曹操喜爱。

    杨彪问道:“我儿此言莫非有所深意?”

    “正是。”杨修点了点头,“我弘农杨氏一门,与那袁氏不相上下,亦是四世三公也。”

    “而那袁绍,却是一方诸侯,雄踞并、冀、青三州,带甲数十万,乃是与张济争夺天下之劲敌也。”

    “以孩儿观之,这袁绍必不是张济对手,早晚都是身死族灭之结果。”

    “天下一统,必在张济,是以我杨氏必须要做出选择,究竟是继续忠于无权无势的汉室,还是改投张济门下。”

    “这……”这个问题太过于突然,杨彪一下子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内心深处,杨彪当然知道,跟着刘协没有任何前途。无论是以前的曹操,还是以后的张济,都不会给他实权。

    可是,四世三公啊,名声来之不易,若是他突然改换门庭,投奔张济,天下之人都会认为他杨彪晚节不保。

    脑海中闪过几个念头之后,杨彪若是再不明白杨修跟他说这番话的意思,他就白对得起这满腹的经纶了。

    杨修是想投靠张济,以换取日后杨氏的辉煌。

    眼下,张济手下已经人才济济,更是占据了数州之地。这个时候,是张济最需要人才的时候,不然的话,等北方平定,杨修再投奔张济,就太晚了。

    一棵树上吊死,终究不是明智之举,杨彪明白这个道理,抬头问道:“德祖,你可有两全其美之计?”

    杨修就等着杨彪这句话呢,微微一笑,低声说道:“很简单,父亲只需寻一理由,将孩儿赶出家门即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