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妾身也多次规劝,但那秦宜禄贪妾身美色,不喜原配,虽嘴上答应,却认为是原配让妾身为之,对其更加不好。”

    自古以来,贪恋小妾美貌,而疏远原配的,太多了,这不算什么。

    望着杜氏,这个历史上曾经让曹操与关羽反目的女子,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红颜祸水,或许很多人都把责任推给了女人,但如果不是男人好色,如何能红颜祸水呢?

    张济没有把杜氏留下来侍寝,不是他不想,而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伐曹。

    杜氏美貌,风情万种,张济担心一旦让杜氏侍寝,接下来的几天,只怕他就会跟杜氏如胶似漆了。

    伐曹之事已定,此事当然是越快越好,不给曹操任何机会,突袭徐州各城,先把握这一战的主动性再说。

    这个时候,张济需要的就是最充沛的精力和身体,不能因为一个女人而耽误大事。

    杜氏也很意外,不知道两人都已经谈妥了,张济为何还要让她回去休息。

    当然,张济也对许褚下令了,让他派一队亲卫,守护在秦府之外,任何人不得骚扰。

    许褚当然明白了,张济准备纳了杜氏。

    成王败寇,秦宜禄死了,吕布旧部都是张济的了,这杜氏自然也是战利品,就跟袁术的皇后冯方女一样,自然是张济的女人。

    只是,许褚也不明白,张济为何会让杜氏回去,而不留下来侍寝。

    这不是许褚该问的,他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张济的命令。

    休息了两个时辰之后,张济立即就投入到了伐曹大计上。

    这个时候,知道张济决心伐曹的,只有法正、徐庶和公孙莺,曹操在淮陵的细作当然不知道,他们以为张济准备收兵回宛城呢。

    军队和粮草的调拨,也没有任何异样,因为张济率军回宛城,也需要粮草和军队。

    不过,当大军离开淮陵之后,并没有南下,而是直接西进,张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豫州沛国的虹县。

    虹县只有不足两千守军,更是没有丝毫防备,张济的大军是急行军来到虹县之下,只用了一个时辰,就拿下了虹县。

    虹县,是豫州东南方向的大门,曹操若非兵力不足,绝对不可能在这里只驻守千余人,更没什么大将坐镇。

第283章 许都危矣() 
虹县失守,沛国震动,其余各处的驻军加起来也不足三千,又分散各地,如何会是张济的对手,纷纷望风而降。

    这个时候,曹操刚刚让人把吕玲绮送到鲁阳,还没到宛城呢,张济就向他开战了。

    这完全出乎了曹操的意料之外,张济正向他要人呢,哪里是开战的迹象啊。

    占领沛国之后,张济就以驸马的名义,打出了勤王除贼的旗号,正式向曹操宣战了。

    北方,袁绍与刘备的一场北方霸主争夺,也拉开了序幕。

    南方,孙权要想掌控江东的形势,还需要一段时间,他无力顾及北方战事。

    荆州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军队还在操练,诸葛亮和庞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跟张济开战。

    等曹操反应过来,准备调兵遣将的时候,徐州的下邳、广陵、彭城国、东海郡全部落入张济之手。

    豫州呢,沛国,汝南郡大半、梁国陈国,也全部落入张济的手中。

    战事,一下子对曹操极为不利起来。

    许都,在豫州的颍川郡啊,颍川郡的东南就是汝南郡,东面就是陈国,张济的大军直逼许都,让曹操震动不已。

    这个时候,曹操三州兵马一共只有十五万,除去分守边界各城的,能够调拨的机动兵马,只有不足五万。

    张济攻曹,可不是只有这一路,还有宛城一路北上,雍州一路东进,一共是三路,合击十万大军,号称二十万。

    张济亲领东路兵马,一共三万,黄忠领宛城兵马,四万,祢衡为军师,关羽领雍凉兵马,也是三万,李儒为军师,从三个方向夹击曹操。

    五万兵马,对张济的十万,差了一倍。

    再加上曹操数次败于张济,曹军在跟张济军作战的时候,士气不怎么高。

    不得已之下,曹操只得将边界兵马调拨出来三万,凑成八万大军,然后又放弃了徐州北面的泰山和琅邪二郡,将兵马集中起来,抵抗张济的进攻。

    曹操亲自率领两万兵马,迎战张济,大军驻扎在豫州西华县。

    张济若想攻打许都,必须要先攻克西华,不然的话,张济的粮道就会暴露在曹军的眼皮子底下。

    但是,张济听从了法正和徐庶的建议,先向西进军,先打通豫州与南阳郡的通路。

    如此一来,张济大军的粮草就不需要再有任何顾忌,可以直接从南阳郡沿东北而上。

    舞阳、定陵、郾县,是颍川郡的南大门,很快就落入到张济的手中,张济大军长驱直入,兵临许都城下。

    曹军大为震动,曹操急忙回师救援,却在路上遭遇西凉铁骑的袭扰,进退不得。

    曹操的虎豹骑,被派往司州,因为关羽的西路,以西凉骑兵为主,若曹军全是步兵,根本不敌。

    这就闹的,曹操这一路没有骑兵,遇到张济的五千西凉铁骑,只能儍瞪眼了。

    一切的阴谋诡计,在绝对是实力跟前,都是烟云。

    骑兵的机动性太强了,而且,张济的西凉铁骑都会骑射,射程又比步兵远太多了,使得曹操根本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对付这些家伙们。

    许都,几乎空虚了,只有两千人马,但好在许都城池高大,易守难攻,而且有荀彧亲自坐镇,张济要想迅速拿下许都,并非易事。

    这一点,使得曹操能稍稍安心,一边命令大军慢慢向许都靠近,一边将程昱招来,询问对策。

    曹操自己都没想到,张济的实力会如此之强,他们两个对战对此,而这一次更是让他最为狼狈的一次。

    张济是三路大军进攻,曹操自然也是三路大军迎敌。

    曹操自己迎战张济,西路曹军的主将是曹仁,副将是曹纯、曹休和曹洪。但曹仁根本不是张济的对手啊,虽说有刘晔为谋,但刘晔也不是李儒的对手啊。

    曹仁一直在节节败退,司州已经沦丧一大半了,河东郡和弘农郡,以及河内郡已经被关羽的大军占领,曹仁只能凭借函谷关以及黄河天险,勉强守住河南尹一地。

    南路呢,曹军的统帅是夏侯惇,荀攸为谋,副将是夏侯渊、夏侯廉,以及夏侯惇的长子夏侯充和次子夏侯楙,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全都上阵了。

    本来,曹操最意中的人选是夏侯渊,但夏侯渊有被张济俘虏的前科,值此大战之际,曹操的疑心病又犯了,担心夏侯渊会冲动,或者心里有阴影。

    这一次的排兵布阵,曹操也看出了他军中的一个巨大问题,那就是曹氏大将与外姓大将之间的矛盾。

    所以啊,西路大将全都姓曹,南路大军全都姓夏侯,东路大军就全部都是外姓大将,由曹操亲自统领,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啊。

    只是,西路的曹氏大将节节败退,南路的夏侯大将也不好受。

    黄忠兵出鲁阳,夏侯惇则是据守父城。

    父城,在颍川郡的西南方向,跟鲁阳最近,黄忠若想兵进颍川,必须要先把父城给攻下来。

    黄忠名震天下,夏侯兄弟对他极为忌惮,哪里敢出城与黄忠为战啊,谨记曹操的话,坚守父城,静观其变。

    黄忠试探性地攻了一下之后,发现父城不可硬攻,就果断放弃。

    黄忠,留一军守鲁阳,然后就大军沿西北而上,先去郏县,再下轮氏,直接进入司州境内,直扑洛阳而去。

    曹仁面对关羽的强大攻势,已经亚历山大了,若是再来一个黄忠,两面夹攻的话,曹仁这一部连退回兖州的机会都没了。

    夏侯惇大吃一惊,立即就跟荀攸商量对策。

    荀攸建议道:“元让将军,眼下我军若是尾随黄忠大军,一是已经失了先机,二是唯恐黄忠会在路上设伏,专等我军。”

    “是以,以攸之意,不若围魏救赵也。”

    “黄忠大军北上,南阳郡必然空虚,我军可突然南下,猛攻鲁阳。一旦鲁阳可下,我大军就能兵临宛城,则张济三路大军皆会震动,如此我军方可转败为胜。”

    荀攸的这个计策,着实跟郭嘉的风格有点相似,很冒险,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快速攻克鲁阳,扭转战局。

第284章 功亏一篑() 
夏侯惇不是曹操,没有曹操的谋略,也没有曹操的胆识,登时被荀攸的这个计划给吓了一跳。

    我靠,风险太大了吧,不管洛阳死活,强攻鲁阳。

    若是攻下还好,直接进逼宛城,抄张济的老巢。

    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只要能攻克宛城,俘虏所有的家眷,足以让张济军心大乱,就连张济本人都会心神不定,更别说张济麾下文武了。

    这个结果当然是美好的,足可一战而败张济,甚至于可以趁势灭了张济。

    可若是在鲁阳城下受挫呢,又该怎么办?

    当初,连曹操都在鲁阳城下吃了败仗,眼下的鲁阳守将还是文聘,他夏侯惇难道会比曹操更厉害不成?

    夏侯惇犹豫再三,不敢兵行险着:“此计太过惊险,不可用,不可用。”

    荀攸大急,急忙再劝:“元让将军,若是我军兵进洛阳,必落入黄忠之算计,万万不可啊。”

    “黄忠大军出南阳,鲁阳防守必然空虚,我军若全力攻城,最多两日,就可拿下鲁阳。”

    “到那时,只需派五千人马驻守鲁阳,确保粮草无碍,我大军就可安心围攻宛城,此乃唯一扭转战局之策,还望元让将军三思。”

    夏侯惇被荀攸劝得略有心动,却还不敢做出决定,问:“以公达之见,鲁阳城会有多少兵马?”

    荀攸一脸的自信:“最多三千。”

    “三千?”夏侯惇皱了皱眉,暗想,我军三万,若鲁阳城真的只有三千兵马,只需将士效死力,一日就可拿下鲁阳。

    若是鲁阳一日可下,则荀攸之计可成也。

    若是一日无法攻克,本将再领大军北上洛阳,亦不迟也。

    洛阳城,城池高大不说,曹仁必然也会派重兵镇守,黄忠绝不可能那么容易攻破。

    于是,夏侯惇立即就亲率大军,南下鲁阳,进行强攻。

    鲁阳的守将的确是文聘,他对鲁阳的城防再熟悉不过了,立即就组织士兵防守。

    夏侯惇的攻势很猛,他一改以前爱惜士兵性命的作风,不计生死地催令大军攻城。

    正午刚过,夏侯惇这边就已经损失了五千人,而鲁阳守军也损失了足足近两千人。

    这个比例,让夏侯惇大喜之极,再次加快了攻势。

    到了傍晚的时候,曹军的伤亡已经突破一万了,鲁阳城的守军伤亡绝对已经超过三千人。

    但是,城头之上,鲁阳守军依然很多,防守依然很激烈。

    夏侯惇的脸色登时就沉下来了,转首向荀攸问道:“公达,这是怎么回事?”

    “这……”荀攸也懵了,细作回报的,鲁阳城内的确只有三千守军啊,为何会突然冒出这么多来。

    “哼。”这可是一万大军啊,足足三分之一的兵力,就这么被荀攸的错误判断葬送在了鲁阳城下,夏侯惇极为不满。

    鲁阳城,夏侯惇握了握拳头,脸上的肉抽搐着,难道这个地方,一直都是曹军的痛吗?

    “撤兵。”夏侯惇再次凝望了鲁阳城一会儿,嘴里终于崩出了这两个字来。

    荀攸急忙劝道:“元让将军,不可啊。”

    “我军虽伤亡惨重,但鲁阳守军伤亡更是惨重,攸断定城内守军绝对只有数百。将军当趁机继续猛攻,天黑之前,必可攻破鲁阳城。”

    夏侯惇怒喝一声:“公达,若非你们叔侄跟随主公日久,对主公忠心耿耿,就凭这句话,就已经够斩首之罪了。”

    “元让将军,战局瞬息万变,请将军相信攸这一次。”荀攸继续再劝,“若是天黑之前不能攻克鲁阳,请斩攸之首级也。”

    “嘿。”夏侯惇冷笑一声,“我大军还剩两万,若是等到天黑,又五千人没了,如何再北上洛阳,与黄忠决战?”

    夏侯惇再也不理会荀攸,大喝一声:“传本将命令,撤兵。”

    “元……”荀攸张了张嘴,见夏侯惇黑着脸,不禁暗叹一声,鲁阳之战,功亏一篑,中原之争,只怕主公要一败涂地了。

    鲁阳城上的文聘,浑身是血,有他的,但大多都是曹兵的。

    听到鸣金的声音,望着曹军犹如潮水一般,从城头撤下,从城下撤回本阵,文聘不禁松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喘着气,心中暗叫侥幸。

    鲁阳城只有这几百军士了,全都被文聘派到城头,他也做好准备了,一旦曹军不退,他就只能殉城了,以报效张济的知遇之恩。

    谁想到,关键时候,曹军退了。

    文聘暗想,虽说明日鲁阳城必破,但至少今夜无恙了,撑一时是一时吧。

    当晚,文聘不顾疲劳,亲自率领剩下的五百多军士,将城外的巨石、滚木和箭矢都捡了回来,又被城头的缺口补好。

    刚做完这些,天色就亮了,文聘跟军士们匆匆吃了顿饱饭,就等着曹军攻城了。

    但是,曹军没了踪迹,一直日上三竿也不见一个曹兵过来。

    文聘立即就派出斥候去探查情况,赫然发现,曹军彻退了,大营都拆得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剩下。

    只是多了一些土丘,肯定是昨晚曹军将阵亡的尸体全都烧掉之后,埋在了那里。

    曹军撤了?

    得到这个消息,文聘惊喜万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昨天曹军的攻势那么猛,大有不拿下鲁阳城,誓不罢休的意思,为何今天突然退了呢?

    莫非是绕过鲁阳,直接攻打宛城去了,夏侯惇不会这么脑残吧。

    文聘立即就多派几路斥候,追踪曹军的消息,得到的结果是,曹军直奔洛阳城去了,并没有去宛城。

    “哈哈哈……”文聘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