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济看了貂蝉一眼,心下微微一惊,没想到,这貂蝉之智,不在嫣儿之下。

    嗯,张济想想也是,若是貂蝉只是一个普通女子,单单靠着绝美的容颜,如何能完成连环计那等计谋呢。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命人将严氏三人,以及吕布的尸体,还有陈宫等人的家眷,尽皆从淮南之地送到宛城,就让贾诩好生安顿。

    然后,张济就在淮陵召集了这一次的文武,商议是否北上攻取徐州之事。

    关于这一点,张济的麾下就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

    陈珪父子,吕布旧部,是赞同攻打徐州的。

    理由有二,一是曹操新得徐州,民心不附,再加上曹操曾经在徐州干过那种屠戮的事情,徐州百姓的抵曹情绪十分强烈。

    所以,趁着曹操在徐州立足未稳时候,出兵攻打,会事半功倍。

    第二呢,张济若是得了徐州,北上就可以连通青州,而青州是袁绍的势力范围。

    如此一来,冀州、青州、徐州和淮南之地,以及南阳郡,还有雍州,张济和袁绍的势力范围就把曹操的势力范围给团团包围住了。

    眼下张济和曹操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前是曹强张弱,现在却变成了曹弱张强。

    南方的荆州大局未定,江东又乱成一团,这两个地方对张济没有任何威胁。

    北方的袁绍呢,已经集合了二十万大军,准备跟刘备一决高低,短期之内不会影响中原的局面。

    至于汉中张鲁嘛,更是守成之人,绝对不敢招惹如日中天的张济的。

    吕布的势力消亡了,眼下中原地带就只有张济和曹操,中原霸主必然从这两人中产生,这一战早晚都要发生。

    而曹军疲惫,军队数量已经不足,正是张济对其发起最后一击的大好时候。

    支持这一观点的,不单单是徐州派,张济麾下诸将几乎全都赞同,就连两个谋士法正和徐庶,也略有心动。

    第二个呼声,自然就是暂缓攻曹。

    这一观点呢,支持的人不多,只有寥寥数人,他们认为张济刚刚占领了雍凉大片地方,需要时间恢复经济。

    还有兵源,各处新增的军队的确不少,但这些士兵需要一定的时间训练,才能真正成军。

    这个观念呢,张济本身也是比较认可的。

    但是,支持立即进取徐州,乃至对曹操发动最后一战的人太多了,张济不禁有点犹豫了。

    是夜,张济在书房中思索良久,也没能下定主意,关键的决定真难下啊。

    无论任何时代,打仗打的都是钱,都是人,冷兵器时代格外明显。

    张济毕竟是来自后世,对百姓的体恤似乎任何一方诸侯都无法相比的。

    他的治下,无论是南阳,还是雍凉,以及新得的半个下邳郡,都是刚刚经历过战火,老百姓彻底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

    公孙莺端着一碗黑米粥从外面走进来:“将军还没有休息啊?”

    这话问得,你若是不知道张济还没休息,会端一碗黑米粥来吗?

    张济点了点头,微微一笑:“莺儿你也没睡吗?”

    自从那次,张济喝多,公孙莺照顾她一晚上,二人的关系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先是张济将称呼从公孙姑娘改为莺儿,公孙莺自然也就顺势将称呼从主公改为了将军。

    这其中的变化,二人心知肚明,只是,谁也不想说破。

    公孙莺看懂了张济对她有情,虽然不知道张济为何不纳她,但她相信,先以这样一种关系跟张济相处,对日后的感情积累绝对有大帮助。

第281章 决意出兵伐曹() 
公孙莺微微一笑:“我有点饿了,就去厨房做了黑米粥,刚好看到将军这里还亮着灯,就送过来了。”

    张济麾下,有几人,进出是不需要阻拦的,公孙莺是其中一个。

    许褚和胡车儿虽然是粗人,却也能看得出来,公孙莺对张济的情意,张济对公孙莺似乎也有意思。

    只是,许褚和胡车儿也想不明白,张济并非专情于一人,多纳一个公孙莺,不影响任何大局啊,为何就不动呢?

    张济当然明白,什么自己饿了,分明就是专门做给他吃的。

    当然,张济不会把话挑透,不然就没意思了,这恋爱初期没法进行,后面的恋爱过程自然就会被夭折在摇篮里。

    公孙莺将黑米粥放在案几上,问:“将军可是在为是否与曹操最后一战而忧虑?”

    张济叹了口气道:“不错,正是如此,莺儿,你可是想劝我一战的?”

    公孙莺嫣然一笑:“莺儿的杀父仇人是刘备,并非曹操。将军与曹之战提前,或许能让莺儿早日得报大仇。”

    “但是,与莺儿之仇相比,将军之大业尤为重要。莺儿若想报仇,必须依托于将军之大业也,不然的话,单凭莺儿自己,如何杀得了刘备。”

    “嗯。”张济一边喝黑米粥,一边点了点头道,“莺儿能这么想,先不急于报仇,我就安心多了。”

    公孙莺白了张济一眼,撅着小嘴,一脸的不满:“将军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莺儿在将军心目中,就那么不明事理吗?”

    “当然不是,呵呵。”张济笑着说道,“莺儿若为男儿身,自当也是一方诸侯,说不定你我还有可能争雄呢,岂能不明事理。”

    “嗯。”顿了顿,张济叹了口气,“莺儿,如果你是我,会不会北伐徐州?”

    公孙莺微微思考一下,很坚定地点了点头道:“会。”

    “为何?”

    公孙莺微微一笑:“早日结束乱世,实现天下一统。”

    早日结束乱世,实现天下一统?

    张济的心里默念着公孙莺的话,忽然心下一动,一掌拍在了案几上,大叫道:“对啊,莺儿,你这一句话,提醒我这梦中人也。”

    然后,张济接着说道:“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不愿让治下百姓刚刚从战火中获得喘息之机,却又要承担战争负荷。”

    “但是,战争拖的时间越久,老百姓的苦难也就越重,倒不如咬咬牙,坚持一下,提前定鼎中原,或者一统天下。”

    “莺儿,太好了,你解了我心中的难题,真是要谢谢你。”张济大喜之极,情不自禁抓起了公孙莺的手。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许褚的声音:“主公,法正和徐庶求见。”

    声音还没落,法正和徐庶就已经迈步走了进来,正好看到张济抓住了公孙莺的手。

    许褚和胡车儿这两个家伙,倒也是很有意思的。

    公孙莺、法正、徐庶等人都是直接能随便进出的,但是,公孙莺来了,这俩家伙不吭声,法正和徐庶来了,虽然不阻拦,却叫一声。

    这就尴尬了,法正和徐庶呆呆地望着张济抓住公孙莺的手,满脸的喜悦,心中皆是一个念头,坏了,来的不是时候,貌似要打搅主公的好事。

    这就是当局者迷了,若张济跟公孙莺真的要玩点什么少儿不宜的游戏,肯定会让许褚和胡车儿拦住所有人才对啊。

    瞬间,公孙莺俏脸通红,飞快地将手从张济的手里抽出来,低着头,双手摆弄着衣角,一句话不敢吭。

    张济倒是老脸颇厚,只是讪讪一笑,问道:“孝直和元直这么晚来,有何要事?”

    公孙莺脸皮薄啊,顺着张济的这句话,立即就站起身来:“将军,既然你们有要事相商,莺儿就先告辞了,这碗黑米粥别忘了喝完。”

    “慢着。”张济一摆手,微微一笑,“莺儿先不要着急离开,听听孝直与元直此来之目的也好。”

    法正和徐庶还是略有点尴尬,直到坐下之后,才好了一些。

    轻咳一声,法正先开口了。

    法正跟徐庶,谋略相差无几,但法正投靠张济的时间比徐庶早,地位自然在徐庶之上。

    “主公。”法正一拱手,直接开门见山了,“今日正与元直前来,乃是为出兵徐州,与曹操一决胜负之事也。”

    张济微微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孝直,元直,你二人来晚一步。”

    “来晚一步?”法正和徐庶登时心下一紧,张济这话的意思,分明是说,他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出兵徐州了。

    徐庶急忙说道:“主公,次乃主公定鼎中原之天赐良机也,那曹操刚刚……”

    不等徐庶说完,张济就一摆手,微微一笑道:“刚才莺儿已经劝动本将了,兵发徐州,与曹操一决胜负。”

    “本将正准备明日一早请你们过来,商议出兵大事。既然你二人现在来了,今晚咱们就秉烛夜谈,计定大事。”

    法正和徐庶大喜,一起拱手道:“主公英明。”

    然后,法正和徐庶又对公孙莺拱手道:“公孙小姐谋略之深,正(庶)不及也。”

    公孙莺大羞,急忙还礼道:“哪里,此乃将军所谋,并非莺儿之功也。”

    “哈哈哈……”张济大笑道,“莺儿,你就不要谦虚了,方才若非你那句话提醒了我,出兵决断难以瞬间而下也。”

    法正和徐庶对视一眼,心中皆是好奇,究竟公孙莺对主公说了什么话,就轻易使得主公做出了出兵的决定。

    不过,那些都不重要了,法正和徐庶相视一笑,只要张济决定出兵就好。

    再说了,万一是张济跟公孙莺之间的男女之事,他们做下属的,岂能随便打探呢。

    顿了顿,张济对法正和徐庶问道:“孝直,元直,曹操虽然新败,但毕竟占据司州、兖州和豫州之地,新又得臧霸等数万精兵,不可小觑。”

    “此番中原决战,乃是我军出兵之最佳时机,此战必须要快,以最短时间击溃曹军,尽得中原之地。”

    “袁绍与刘备之战,必会长久。江东和荆州之势,咱们须得想出什么办法,让这两处势力无暇北顾,才是上策。”

    “尤其是荆州。”张济皱了皱眉,叹了口气,“卧龙凤雏,始终让本将心中略有不安也。”

第282章 杜氏() 
“主公,秦宜禄遗孀杜氏求见。”天色快要亮的时候,伐曹战略,基本上已经清晰,法正三人也告辞离去。

    张济伸了一个懒腰,准备睡一会儿的时候,许褚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杜氏?

    张济一愣,暗想,吕布以及其旧部的家眷,不是都已经去宛城了吗,这杜氏为何还在淮陵呢?

    “请她进来。”

    随着张济的话音刚落,一个妖娆的倩影走了进来,一身素衣,脸上并没有施任何的胭脂,但那绝世容颜丝毫不在貂蝉之下。

    进来之后,杜氏看了张济一眼,盈盈下拜:“妾身杜氏,见过将军。”

    张济点了点头,虚空托了杜氏一下:“免礼。”

    “谢将军。”

    张济问:“本将已经下令,让你等一起前往宛城,夫人为何没有前往?”

    杜氏叹了口气道:“将军,妾身乃秦宜禄未亡人,膝下无子,且秦宜禄在温侯军中,地位并不高。”

    “妾身略有姿色,却是寡居之身,一旦到了宛城,妾身担心会受人欺负,是故,妾身不敢前往宛城。”

    张济奇道:“听说夫人与貂蝉夫人关系极好,可暂住其府上,自然不会有人敢欺负于夫人也。”

    杜氏点了点头道:“将军所言甚是,但,妾身寡居,以大汉律令,寡居无子者必须再嫁。”

    “妾身担心,若是有人相中妾身姿色,上府求婚,妾身则不得不嫁也。”

    “妾身虽为女子,但并非随意可为夫也。”

    “当初,妾身被秦宜禄所抢,失了清白,不得不委身嫁于他。今日,秦宜禄已死,妾身不愿再随意委身他人。”

    “妾身思量,在将军治下,唯有将军能帮助妾身,是故,今日就厚颜来求将军。”

    好聪明的女人。

    根据杜氏所说,她的遭遇,跟邹氏倒是很相像,也是被抢,不得不委身从人。

    只不过,他张济穿越了,邹氏现在幸福得很。

    如果再给邹氏一次机会,张济相信,邹氏一定不会离开他。

    “嗯。”张济点了点头,问,“夫人之意,不知本将能为夫人做什么?”

    杜氏答道:“妾身乃是丫鬟出身,这些年在秦府虽为夫人,但因所嫁非人,生活并不快乐。所以,妾身厚颜求将军,能留在将军府中,为一丫鬟,伺候将军左右,足矣。”

    张济心中明白,杜氏这是自荐枕席来了,只不过话没法明说,才绕了个弯。

    “本将出征在外,身边的确是缺少伺候之人。”张济笑了,“只不过,征战在外,女子不得随营,这也是规矩,本将身为主公,更不能破。”

    杜氏突然抬起头来,英气逼人,一脸的不服输:“将军,妾身并非手无缚鸡之力,自小练习武艺,就算嫁入秦府,也从未辍停过。”

    “年幼之时,妾身曾一人独斗山贼十人,并将其斩杀。”

    “当年,秦宜禄武艺并不比妾身强多少,但其却假装接近妾身,暗中用药,才得了妾身的清白。”

    “秦宜禄身亡,温侯被俘之后,城中将领多有打妾身主意者,却都被妾身支剑逼退。”

    原来又是一个巾帼啊,张济眼睛一亮,大笑道:“好,夫人若真是如此,日后征战,就跟在本将左右也。”

    杜氏,只是秦宜禄的遗孀,眼下张济拿下淮陵,杜氏成为他的女人,任何人都不敢说什么,这就是规则。

    杜氏盈盈一拜:“多谢将军,妾身不胜感激。妾身闺名一个灵字,将军可称呼妾身为灵儿即可。”

    “好。”张济心中明白,杜氏对秦宜禄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又是心高气傲之人,所以才会有今日的举动。

    忽然,张济想起一事:“听闻,秦宜禄有一子,名曰秦朗,不是灵儿你所生?”

    “非也。”杜灵轻轻摇了摇头,“乃是秦宜禄原配所生。”

    “秦宜禄强纳妾身之后,对原配极其疏远,使得原配郁郁而终,是以那秦朗对妾身极为怨恨,水火不容也。”

    “妾身也多次规劝,但那秦宜禄贪妾身美色,不喜原配,虽嘴上答应,却认为是原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