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张济大帝-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操虽然身在徐州,但对荆州的形势了如指掌。

    刘表要死了,荆州牧的位子无论是给刘琦,还是刘琮,都不是曹操想看到的,这两个人都是无能之人。

    曹操需要的是一个能力超凡之人,能够整合荆州的力量,与张济抗衡。

    所以,曹操立即就以天子的名义下了一道密旨给刘表,说是等刘表百年之后,荆州牧的位子由庞樵担任。

    庞樵,就是庞山民。

    曹操让庞山民当荆州牧,还是很有道理的。

    庞山民的父亲,就是庞德公,庞山民的堂弟是凤雏庞统,庞山民娶了诸葛亮的二姐为妻,所以,诸葛亮就是庞山民的妻弟之一。

    还有蒯家的蒯祺,跟庞山民是连襟关系,所以,庞樵当荆州牧,能调动的力量太多了,足以能抗衡张济,至少能拖住张济南下的脚步。

    接了这道密旨之后,刘表的心结终于打开了,不再为州牧继承人的问题烦恼,整个人的精神都好多了。

    但是,刘表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立即就趁着自己精神还能支撑的时候,就将荆州文武全部召集过来,开大会了。

    开大会,自然是要立接班人了,所有人都嗅到了这股气息。

    于是,在开大会之前,主战派和投降派都提前来找刘表了。

    刘表呢,老奸巨猾,对主战派说,他绝对不会立刘琮为继承人。

    然后呢,刘表又对投降派说,绝对不会立刘琦为继承人。

    于是呢,这两派的人都认为,自己支持的公子铁定就是荆州的继承人了,自然是十分开心啊。

    有的呢,甚至于已经在憧憬,自己支持的公子当上州牧之后,该如何治理荆州了。

    不过呢,刘表的这一手左右逢源,没能瞒过一个人,诸葛亮。

    诸葛亮隐约感觉到不对劲,这刘表是一反常态啊,于是,就找到刘琦,问这段时间是否有什么特别的人进过州牧府。

    刘琦立即将州牧府的眼线喊来,就得知许都曾有人到过州牧府,是两个人,一文一武。

    那个文人,在刘表的房间待了大概半个小时,刘表将所有人都屏退了,所以,没人知道他们两个说了什么。

    那两个人,从州牧府离开之后,并没有在襄阳停留,直接就回许都去了。

    “不好。”诸葛亮一番思索之后,立即就惊叫一声,“大公子,此两人必然是曹操派来,只怕荆州继任之主要有变化?”

    刘琦的脑袋可就没那么好使了,登时一愣,问:“孔明,何出此言?父亲已经说过,绝对不会立二弟刘琮为继承人,这荆州继承人,自然就是非我莫属了啊。”

    诸葛亮轻摇羽扇,淡淡说道:“大公子,若是府君对蔡瑁、蒯良等人也如此说,绝对不会立大公子为继承人,又该如何?”

    刘琦越发糊涂了:“孔明,父亲只有我兄弟二人为子,难道他会将州牧之位传给从兄刘磐不成?”

    “当然不是刘磐,而是另有其人。”

    刘琦晕乎乎的:“谁,难道父亲会将州牧之位传给非刘姓之人?”

    诸葛亮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淡淡说道:“并非是府君要将州牧之位传给非刘姓之人,而是许都那位,他不愿州牧之位落入两位公子手中也。”

    刘琦呆了呆,脱口道:“天子?”

    诸葛亮一阵无奈,他都把话说这么明了,刘琦竟然还猜不到,这智商实在是……

    “非也。”诸葛亮摇了摇头,很耐心地解释道,“是曹孟德。”

    刘琦大惊:“孔明,我荆州与曹操并无瓜葛,他为何要干预我荆州之事?”

    诸葛亮嘿嘿一笑:“因为一个人。”

    “谁?”

    “张济。”

第241章 二姐夫() 
刘琦快被诸葛亮给弄迷糊了,急忙问:“孔明,你就别绕弯子了,快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这才不卖关子,淡淡说道:“当今天下,最让曹孟德忌惮之人,便是那张济。”

    “眼下,张济以半郡之地,竟然一口吞并雍凉二州,名震天下。”

    “张济实力大增,野心自然会膨胀,待其休整扩军之后,兵锋所指,极有可能是荆州之地。”

    “恕亮冒犯,无论是大公子,还是二公子,皆不是张济之对手,荆州必然会落入到张济的手中,这自然也非曹孟德所愿见也。”

    “因此,曹操就以天子名义,给府君暗下圣旨,从荆州内部指定一人为继承人。”

    “若府君从之,则荆州实力必然增强,张济南下并非易事。若府君不从,曹孟德就可以传檄天下,让府君背负抗旨罪名。”

    “府君乃刘氏宗亲,若是连他都敢抗旨不尊,岂非是给了天下诸侯一个不尊汉室的理由吗?”

    “所以,府君只能遵旨而行,如此也正好让府君不需纠结,府君心情大好,病情有所缓和,便准备当众宣布此事,如此,州牧继承人之事便会钉板。”

    刘琦听得目瞪口呆:“孔明,以你看,曹孟德指定之人将会是谁?”

    诸葛亮微微一笑:“此人不但能力超群,在荆州的影响力必然很大,因此,只要稍加分析,猜出此人并非难事。”

    忽然,诸葛亮的笑容凝结了,他已经猜出那个人是谁了,就是他的二姐夫庞樵。

    庞樵成为州牧,对诸葛家自然是一件幸事。

    而且,以庞樵的英明,别说刘琦和刘琮了,就算是跟刘表比,都能甩他几条街。

    庞樵成为州牧,有诸葛亮和庞统相助,张济想要拿下荆州,绝非易事,甚至于是绝无可能。

    刘琦见诸葛亮的神情古怪,立即又问:“孔明,究竟是何人?”

    诸葛亮皱了皱眉头,飞快地盘算着,该不该将这件事情告诉刘琦。

    轻轻摇了摇头,诸葛亮决定瞒着刘琦:“荆州名士甚多,关系错综复杂,亮一时倒还真不好猜到此人是谁。”

    刘琦不疑有他,急忙又问:“先不管此人是谁,眼下最当紧的,就是要父亲改变主意,还请孔明能想出良策。”

    良策?

    诸葛亮心中苦笑一声,庞樵是我的亲姐夫啊,能力胜你百倍,若他成为荆州牧,庞家和诸葛家相助,张济南下荆州,必然受阻。

    “嗯……”诸葛亮不得不装作双眉深锁,一副苦苦思考的样子,“眼下之事,确实难以化解,以亮之意,唯有大公子赶紧前往州牧府中,哀求州牧,或许还有可能。”

    其实呢,这事并不是难事。

    刘琦只要将这个消息告诉刘琮和蔡氏,三人一起见刘表。

    刘琦和刘琮只管哭泣,蔡氏告诉刘表,若外人一旦执掌荆州,势必不会容刘琦和刘琮二人活在世上。

    毕竟是亲生儿子啊,刘表当然不会一意孤行。

    至于密旨嘛,就更简单了,刘表只要打死不承认接过圣旨,曹操也奈何他不得。

    一旦刘表改变主意,哪怕是将州牧之位给了刘琮,以诸葛亮之能,绝对可以将州牧之位从刘琮的手中再夺过来。

    可刘琦一个人去找刘表哭诉,结果就会完全不同,只会让刘表更加坚定让庞樵接任州牧的决定。

    刘琦不懂啊,大喜之极,立即就跑去州牧府,找刘表哭诉去了。

    诸葛亮也跟着出了刘琦的府邸,望着刘琦带人向州牧府赶去,不禁幽幽一叹:“看来,我得提前去找二姐夫,向他恭喜一下了。”

    果然,刘琦去找刘表,哭得一塌糊涂,却把刘表惹得怒火中烧,直接让人把他给赶出州牧府去了。

    当然,刘表也问了刘琦,是如何这样猜测的,刘琦毫不犹豫地就把诸葛亮给供出来了。

    诸葛亮,刘表皱了皱眉头,他听说过司马微评价诸葛亮为卧龙之事。

    但是,刘表始终觉得,一个十几岁的青年,能有多大的本事,没当成回事。

    这一次,刘表对诸葛亮真的是刮目相看了,这个年轻人竟然能从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可刘表又觉得奇怪,以诸葛亮的睿智,如何会教给刘琦这个骚主意呢?

    将刘琦赶走之后,刘表沉思良久,终于想明白了,诸葛亮是故意的,他已经选择了新的主人,就是他的二姐夫庞樵。

    这个时候,诸葛亮正在庞樵的府上,跟庞樵相谈甚欢呢。

    庞樵当然知道诸葛亮的才华,听诸葛亮这么一分析,又惊又喜,这天大的好事,竟然能落在他的头上,心中将庞家的祖先感谢一番。

    其实,庞樵最应该感谢的是张济,是张济带来的蝴蝶效应给了庞樵这次机会。

    欣喜之后,庞樵立即向诸葛亮问:“孔明之言,我自然相信。只是,眼下荆州情况,孔明必也知道,内忧外患,岌岌可危,不知孔明有何教我?”

    诸葛亮摇着羽扇,微微一笑道:“文用亮与士元,武重王威黄祖,则可保荆州无虞也。”

    “嗯。”庞樵点了点头,“正合我意,只是,那张济眼下实力大增,又对荆州虎视眈眈,实在令我忧心也。”

    诸葛亮淡淡一笑:“张济,匹夫耳,虽有小胜,不足为虑也。”

    庞樵瞪大着眼睛望着诸葛亮,心中暗想,孔明,你这话未免太狂傲了吧,连曹孟德和吕布都不是张济的对手,其如何只是一匹夫耳?

    诸葛亮看着庞樵的表情,知道他不相信,微微一笑道:“二姐夫,卧龙与凤雏联手,天下无敌,足以可保荆州无虞。”

    “嗯。”庞樵皱着眉头,点了点头,没说什么,但心里对诸葛亮的自信却有几分不相信。

    虽然庞樵知道诸葛亮的才华,但是,打仗可不是纸上谈兵啊,那可是动着数千,甚至于几万人的性命,以及荆州的归属。

    让庞樵将荆州大计,交给一个刚出山的毛头小伙子,庞樵实在有些不放心啊。

    诸葛亮明白庞樵的不相信,也不再多解释,只等日后张济领兵来犯,他打几个胜仗,自然就能得到庞樵的信任。

第242章 邹氏() 
雍凉到手了,张济也领兵回宛城。

    雍州,张济命徐晃率军镇守,陈兰、杨定为辅,领军三万。

    凉州呢,张济交给了赵云,以马休、梁兴、胡轸、祖郎为辅,领军五万。

    同时,张济又将宛城培训出来的内政人才,放到雍凉二地,任为各地的县令、县丞等职。

    雍凉二地的事务安顿好了之后,张济就回宛城了。

    回到宛城之后,张济见到了阔别多日的女人们,但是,张济也不得不面对一个让他头大的问题,万年公主刘慕。

    张济跟曹操达成协议之后,曹操为了表示诚意,在张济还没有归还夏侯渊的时候,就已经派人把万年公主刘慕给送到了宛城。

    贾诩不敢怠慢,立即就腾出一个大府邸,作为暂时的公主府,先把万年公主当菩萨一样,先供起来,等张济回来再说。

    张济回来之后,先去了邹氏的住处,这件事情对邹氏的震动最大,张济不能不顾忌。

    “妾身见过将军。”见面之后,邹氏并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跟往常异样,但举止之中,比之前多了几分礼节。

    张济明白,一把托住就要行礼的邹氏,叹了口气道:“夫人莫要如此,本将对夫人之心,夫人该当明白才是。”

    一句话,就把邹氏的心暖得热乎乎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邹氏不得不承认,自从张济从弘农出兵宛城之后,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对她和唐妃,以及后来的女人们,都非常好。

    到现在,邹氏都没搞明白,张济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呢,邹氏当然喜欢改变后的张济了。

    刚一开始,邹氏以为张济的改变不会持久,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回以前那个粗鲁的老样子。

    但随着时间日久,张济对她们的好依然,使得邹氏的一颗心彻底放下心来。

    邹氏忍着眼泪没流出来,点了点头:“妾身正是知道将军对妾身之好,所以,妾身亦要回报将军对妾身之好。”

    张济明白邹氏的意思,叹了口气:“夫人想必是想了许久吧?”

    “正是。”邹氏点了点头,“妾身不敢欺瞒将军,刚听到此事之后,妾身心中着实难过,几位妹妹亦纷纷来劝解妾身。”

    “不过,这段时间,妾身亦想明白了。妾身出身卑微,若强行窃居正妻之位,不但将军难以对汉室和天下人交待,就算是妾身,也会心中不安。”

    “妾身乃是一女流之辈,文不能如韩嫣儿,为将军出谋划策,武不如莺儿妹妹和云禄妹妹,为将军冲锋陷阵。”

    “妾身常常因此感到惶恐,唯有兢兢业业,使得将军后院稳定,不使将军开疆扩土之时,还会心忧后院之事。”

    “今次,永年公主下嫁将军,对将军之基业,有百利而无一害,将军不可迟疑。”

    其实,邹氏说的这些,张济如何会不知道。

    曹操这个计谋,看起来让张济陷入两难之绝境,其实,却是很好破解的。

    一旦永年公主刘慕成为张济的正妻,张济就是驸马的身份,身价绝对翻几倍啊。

    跟汉室有了关系,张济这个诸侯就是半个正统了,比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都厉害。

    所以,曹操行此计,也是冒了一定的风险的。

    换做别的诸侯,曹操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张济对他的女人们太好了,好得是曹操等人根本做不到的那种。

    张济回来之后,先见邹氏的目的,就是想试探一下她的反应,是否激烈。

    没想到,邹氏的知书达理,主动退让,使得张济暗暗松了一口气,这就是他最想看到的结果。

    当然,张济也不会马上就答应下来,立即一拂衣袖,淡淡说道:“夫人,此事容本将再考虑一番。”

    “将军。”见张济拂袖要走,邹氏急忙跪下来,“求将军答应妾身请求,不然的话,妾身纵然身居正妻之位,亦会一生不安也。”

    “你这是……”张济转过身来,佯怒道,“夫人,快快起来。”

    “将军若不答应,妾身就长跪不起。”

    “你……”张济看着邹氏的脑后一会儿,长叹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