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去篡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唐朝去篡位-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是爽了,爸爸我可辛苦了!”

    张寻站了起来,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想想自己碰见这么多倒霉事,一度怀疑上辈子是不是做了太多缺德事。没办法,人还是得坚强,孙悟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何况自己才哪到哪。

    时间所迫,张寻还是得回家,免得家人担心。

    他下了楼,急忙和欧阳琉璃道了别,就出了大门。

    夜市的街道,小贩们早已回家休息。

    一个人走在陌生的城市里,还真想有个人陪。

    老天就是真么爱听他倾听,往往都会让他“梦”想成真。

    “寻儿,寻儿。”

    迎面传来熟悉而急切的声音。

第十二章 傻病好了() 
漆黑夜色,月色被乌云遮蔽,石头路一步一个脚印。

    不远处两点红光越靠越近,七八个人随在张母身后。

    “娘?”

    张寻疑问道,站在原地,有些惊慌失措。

    按道理来说,这个作息规律的娘不是应该早早休息了吗?为何会知道我在这?

    “寻儿,还真是你,你看看这脸上的伤是怎么弄得。哎呦,心疼死为娘的了。”

    张母担心道,神情凝重,两眼泛着泪光,用手轻轻摸了一下他的右脸。

    打在儿身疼爱娘心,张母心里很是自责,短短几天就受了两次多伤,真希望这些伤都落在自己身上。

    “没事,娘。一点都不疼,我们回去吧。话说你是怎么知道,我在这的?”

    张寻还是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总不会有天眼神通吧。

    两人齐行,张母酝酿了一会儿道:“赖四说在轩言阁看见了你,然后我去你房里找,你人不在。我就带着他们一起出来找你了,还好你没事,不然我怎么办啊?”

    语气之中,又带了一丝自责悔恨之意,让他也感到心疼。虽说不是自己真正的亲人,但几天相处下来也是会有感情的。

    张寻转头盯了赖四一眼,赖四不禁往后退了一步,有些畏怯。

    要说色胆包天,赖四绝对是一把手,下午还刚挨完一顿打,刚治好脱臼,晚上又去轩言阁门外游走。

    “一开始他还说你会吟诗作对,我哪能信呐?要是寻儿真能,我就叩谢老天了。”

    张母又感叹道,遗憾地摇了摇头。有生之年,能看见傻儿能够照料好自己的生活就足以。更别说吟诗作对,做个文人雅士了。

    “其实。”

    张寻不知道怎么解释,自己变得比她想象中更加厉害,总不能说自己是从几千年后穿越回来的,那只会让她觉得更疯了。

    “扪心自问,我和你爹从没做过什么伤天害人之事,怎么老天能这样对你呢?呜呜呜。”

    张母说着说着,开始哽咽。想想还是委屈了自己的孩子。

    伤心之余,脚步越发踌躇,三五米就会成为张母的一个哭点。

    “其实我的病早好了。”

    张寻安慰道,用自己的衣襟为张母擦泪,满脸嬉笑。

    “好了?”

    “是呀。”

    “寻儿,真长大了。学会安慰娘了,娘不哭。”

    张母深吸两口气,慢慢地镇定了下来。

    她早已习惯了痴傻的张寻,没想到今日还学会安慰人了。可谓是一日一日渐长,心一日一日渐宽,也算是有所慰藉。

    只不过她并没想到张寻能有一天能超过同龄人罢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张寻又吟诗一首游子吟,为了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早已不是之前的大傻子了。

    寂静的夜,声声入耳。

    一首扣人心弦的诗歌,让张母和七八个家仆都为之震惊,停住了步伐。

    “寻儿,那真是从你口中说出来的?”

    张母捧住张寻的脸,惊喜若狂的问道。

    “没错啊,娘。”

    张寻淡定地回道,表情淡定,没有带着半丝玩笑之意。

    每日给人当成个傻子,早早的都想找个机会证明,只是没想到会在午夜的马路伢子上罢了。

    “呜呜呜。”

    张母压抑不住喜悦之情,喜极而泣。

    “怎么又哭上了?”

    “没事,太高兴了。呜呜呜。”

    张母哭道,满脸泪花,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一时间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哭声一路到了张府门口,沿途不知被多少被惊醒的人大骂,也实属无奈。

    “那我先去睡吧。”

    张寻在庭院中和张母作别。

    “好好好。”

    张母连声说道,哭了太久,说话都带些哭腔。

    也许是哭累了,也忘记了帮张寻清理伤口。

    一夜就这样过去了。

    。。

    一大早,天才刚亮。

    张母就请来了长安里数一数二的李大夫给张寻看病。

    李大夫也是张家有些往来的好友,一年都会来张家几次,每次都会给张寻诊断诊断。

    此时,张寻还在床上睡觉。

    大夫一进门便开始把脉。

    酣睡大梦中,张寻梦见了叶晓晨,错把大夫把脉的手当成叶晓晨的手,放在嘴边亲吻。

    “晓晨,最近好像很少护理啊。”

    张寻边亲边说道。

    李大夫的因长年累月在山间采药,十指自然会有老茧,亲起来也和磨砂纸一般。

    “张公子,看来做了个好梦啊。”

    李大夫调侃道,这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看来小青年就是小青年。

    张母也是尴尬,只好在一旁干笑。

    李大夫一抽出手,又被他抓了回去,都不能好好把脉,无奈只能把他叫醒:“公子醒醒,醒醒。”

    好一会儿功夫。

    张寻睁开了眼,立马撒开了手,恍然之间才知道是一个梦,丢人都丢到南太平洋了。

    “不好意思,您是哪位?怎么会在我房里?”

    张寻坐起身子问道,故意岔开话题。

    李大夫抚了抚胡子,看着他问道:“你猜猜?”

    听闻张母说过曾经痴呆的孩子,最近变得十分聪明还能吟诗作对,这也算考考他。

    “应该是大夫吧。”

    “你怎么知道?”

    “穿着整洁,一撮山羊胡,一靠近就能闻见浓重的草药味,不是大夫就是卖药的先生。”

    张寻分析道,条条有理可据,让众人又吃了一惊。

    难道这少爷的傻病真好了?

    “让我给你把把脉。”

    李大夫急切的说道,对于一个前几日还是摔伤脑袋的痴傻儿,今日却如此聪颖,感到深深的好奇。

    行医多年这种奇怪的事还是第一次见,短短几日就变了一个人。

    “咦?这脉象。”

    李大夫发出疑问。

    “怎么了?”

    张母很是担心道,双眉紧蹙,很担心又会出什么异常。

    旁人也想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公子很健康,脉象平稳,和以前迥然不同,短短几日这么大的变化我还是第一次见。”李大夫如实照说,脸上滞留着疑惑的表情:“最近几日都给他吃了些什么?”

    “和从前一样啊,是不是要开些补药给他补补啊?还有他脸上的瘀伤要怎么好得快些?”

    张母很是担心他的身体,常常都会给他进些补药。

    “瘀伤的话三日前冷敷,三日后热敷。至于补药的话,最近不要给他吃了,看他脸色有些暗黄,是不是便秘几天了?”

    李大夫看了看张寻的脸色,把他待如常人,没有问他的母亲。

    “额,好像是几天没去放炸弹了。”

    张寻不好意思道,摸了摸脸。

    一旁的小丫鬟们也“噗呲”笑出了声。

    “炸弹?”

    “不是不是,如厕,我说好几天没如厕了。”

    张寻急忙解释道,现代语言和古人沟通还是有一定障碍的,真是心累。

    经过,李大夫的一番诊断后,张母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多谢!多谢!多谢李大夫。”

    张母一直作辑感谢,表示心中的谢意,还把床上的张寻也给拉了起来,让他一起作辑。

    “不用行此大礼,这是在折煞老夫啊。”

    李大夫是个懂礼数的人,也一直在还礼。

    三人互相作辑,场面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中。

    直到院内传来声:“老爷回来了。”

    三人才停了下来。

第十三章 张父回府() 
“既然,张兄回来了。在下就不打搅了,夫人赶紧将这好消息告诉张兄吧。”

    李大夫说道,他知晓这张府富足衣食无忧。跟张通算得上是一二十年的至交好友,这长子的病症一直是他最大的心病。现在看来最重要的是,张家人团聚的时间,不必打扰。张家素来都是以善待人,张子之变或许是老天的庇佑。

    “那好,那好,我现在就给老爷说去。”张母应道,又开始催促起张寻:“寻儿,你爹回来了,还和我去请安。你爹要是知道了你的傻病好了,指不定多高兴呢。”

    这是张寻来到唐朝的第五天,好不容易适应了如今的环境,又来了个新爹。不知这个爹是严教还是慈爱,未来的日子会不会好过。

    “好好好,等我穿上鞋。”

    张寻急忙穿好锦履,披上一件蓝色缎子衣袍急匆匆地跟在张母身后。

    “别急,娘,等会儿摔倒了。”

    “快快。”

    张母并未听劝,小步之间加快了速度,难以赶上。

    行走之间,他也在想这位爹的样貌心态,心里又是忐忑又是好奇。

    “老爷,老爷。”

    张母一看见张通就耐不住性子急切地喊道。

    “慢点,慢点,夫人小心摔了。”

    一个低沉的中年男子说道。

    门外说话的中年男子就是张通。张府现在的当家人,仪表堂堂,两眼有神,比同龄人看上去少说年轻十岁八岁。和张寻称兄道弟,也没人会怀疑。

    张通此次出门做绸缎生意,听说张寻出了事,草草解决了洛阳那头的生意。没赚多少,但也不至于亏。

    张通每次出门都会给家人和下人们带上一些小礼物,周二娘和丫头们往往会掐好时间在门口等着。

    “对了,寻儿怎么样了?”

    张通问道张母,虽在信中说并无大碍,但心里还是想求个踏实。

    周二娘抢先道:“没事,好得很,昨天还出去和人打架了呢?”

    周二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直以为张寻是给人骗出去当打手,却不知张寻的傻病早已消失。

    张母本是想辩驳几句,但遮掩不住内心的激动道:“寻儿的傻病好了,还能吟诗作对,而且做得一点都不比那些读了几年书的书生差呢。”

    “真的假的?”

    周二娘窃窃私语道,当了二十几年的大傻子,摔破了头竟会摔出个大天才,蒙谁呢?

    不过,这几日张寻的反常行为也让她一度怀疑过,只是没想到奇迹真的会发生。

    其实,周二娘还挺担心这件事的。她早早打算张通百年之后,家里的基业都会交给自己的孩子张吉,毕竟再糊涂也不会把家业交给一个傻子打理。如果,傻子真的变聪明的话,那问题就大了。

    张寻由于脚步慢了一些,在交谈后才出现在张通面前。

    众人的目光都全集中在他的身上。

    “怎么全看着我?”

    张寻疑问道,众人的眼光看得他心里有些发毛。

    话说,只是受了点伤而已,一点瘀紫,男子汉大丈夫,也不必一直盯着吧。

    “寻儿。快来给爹瞧瞧。”

    张通发话道,他想看看是否如张母所说,想试探张寻一番。

    张寻很是听话,慢悠悠地走到张通面前。

    看着一个自称是爹,长得像哥的家伙,真不知该不该喊爹。

    沉思了一会儿。

    “怎么连爹都不会喊了?”

    张通疑问道,以往每次回来看见他都会爹前爹后,如今连爹都都不知怎么喊,让他一度觉得张母在说谎。

    “快喊啊!这是你爹啊!”

    张母拉着张寻的衣角,神情骤变,还没多久,怎么又变不灵光了。

    周二娘没有作声,憋了一肚子笑。认为张母这是在痴人说梦,都说傻子能变聪明,母猪都能上树。

    天色微暗,天气微凉,清风袭来,一丝凉意上身。

    “外面天凉,我们先进去。”

    张通说道,他觉得天气不适合在外呆的太久,免得哪位夫人公子生了病,又得折腾一段时间。

    众人回到府内,下人们回到自己的岗位劈材烧火、浇花扫地。

    张通则带着张寻到了大堂,张母和周二娘也随了去。

    大堂之下的两张正位分别坐着张通和张母。

    周二娘早早都想取代张母的位置,当一回大夫人,可惜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

    无奈,周二娘只有和张寻一人坐在一边的侧位上。

    “寻儿,看样子和往常比确实是安静了许多。”

    张通发话道,对于现在的张寻他已经挺满意了,比起以前一到大堂里就开始胡搞瞎搞,没打碎两个花瓶都停不下来,哪能像现在这样安分的坐着。

    “快给爹念一下你昨晚创作的诗词。”

    张母催促道,两眼中透露着希望和喜悦。

    面对着第一次见面的爹,张寻有些说不出话,沉默了下来。

    “姐姐,你就别逼他了。您昨晚是不是做梦了?”

    周二娘笑道,感觉这一切都是张母自己幻想出来的,还害她白白担心了一会儿。

    嘲笑声刚落,张寻看着这个小人得志的周二娘实在是看不下去。一口道出游子吟,又流利的背了一遍诗经。

    恍然之间,三人为之诧异。

    张通和周二娘更是瞳孔放大,奇异着一篇声情并茂的创作从他口中蹦出,一篇诗经能够倒背如流,十分不真实。

    周二娘忍不住捏了自己一下,竟然会疼。

    “好呀!好呀!我儿终于清醒了。”

    张通十分感慨,不知作何举动才能表现出他的激动之情,只能设宴庆喜来告诉世人。

    张家的大公子并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