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金丹阳毕竟还是金丹阳,当初既然能有本事和蒋瓛一争锦衣卫指挥使,那就代表他个人的实力智谋等方面完全符合要求,可不仅仅是朱元璋推举就能有这样的效果的。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蒋瓛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手下,更暗中布下埋伏,为的就是以防万一。
然而就算是如此,哪怕是天罗地网十面埋伏的情况之下,也仍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让蒋瓛看来都觉得十分肉痛。
一队锦衣卫当中身手不凡的隐卫,还有自己最得力手下的一条臂膀。
整个伏击的人员十三人,仅仅只活下来不到半数,其中还包括伤残者四人,事后伤口迸发来不及救治身王的一人。
这等惨烈的战绩,一个个比金丹阳身手差不了多少的锦衣卫高手就这样命丧黄泉。
现场一片狼藉,断肢残躯随处可见,景象之惨烈,厮杀之艰险,就算是蒋瓛的副手在事后复述的时候都是一脸后怕的惊悸之色。
说实话,倒不是安静换有多低估了金丹阳的身手,而是他们没有想到金丹阳居然有如此狠辣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能在十三位不下于他的高手围攻之中做到反杀,这已经不是一次依仗人数的伏击,而是另外一个人不惜生命的抵抗。
但活着和死去仍旧是一个选择题,且当日金丹阳仅仅只剩下了一个死亡的选项,完全不复生机二字
第654章 削藩(四)()
整个泄露事情的主使策划阴谋者,就这样被朱允炆自作主张的给扣在了白莲教的脑袋上,让韩月莲替蒋瓛背上了这次的责任。
这要是让韩月莲知道,那还不晓得要该怎么喊冤叫屈呢,甚至还会自己派人查清楚是谁在向她的身上泼脏水,定然是难以善罢甘休的下场。
不过朱允炆的这番肯定设想其实就连蒋瓛都没有猜到,天可证明,他还真的没有想要把这件事栽赃给白莲教的意思,因为他很清楚此时的北地白莲正处于全面隐藏的状态,怎么说也不太可能在这种时候跳出来暴露自己。
可他却忽略的朱允炆的想法和感官,或者说这位从来没有出过金陵城的皇帝陛下在自己脑海中的意识里,白莲教仍然是四处煽风点火不安分的组织。
虽然朱允炆清楚南地弥勒的覆灭,也清楚北地白莲的犹存,可也仅仅只是如此了,再往深入的情况他可是完全不清楚,只能用一知半解来表达。
所以蒋瓛转念一想,也算是明白过来了,整件事情只能说是巧合吧,才使得朱允炆如此认定了是由白莲教主导的行动,甚至连之前的一些泄密事件都直接划到了一起,彻底都被甩给了白莲教。
可能只有这一次是朱允炆认为的白莲教行为,之前也许是真也许是假,但现在想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朱允炆需要一个针对的目标,一个可以发泄可以找借口作为事情出差错的理由。
而白莲教很完美的出现在了朱允炆的眼前,自然顺理成章的肩负起了背锅和宣泄目标的重任。
对此,三位幕僚都表示十分赞同,因为这样也免得接二连三出现问题而显得他们很无能的样子,进而转移到了白莲教韩月莲的身上。
可以说君臣四人对于这个意见那是十分的统一,也对于下令让锦衣卫出手针对乃至剿灭北地白莲教一事举双手赞成。
而蒋瓛自然乐得有人替自己背锅,反倒理清了后续的麻烦,另有他人替自己受过,而且还得要在接下来保住小命才是。
现在既然天子陛下打算清剿白莲教,那蒋瓛自然是遵从命令,而且还必须要做出点成绩来,怎么说也是替自己背锅的势力,不能什么都不干的空口空手吧,不拿下一些白莲教来,蒋瓛都都觉得是不是有些太对不起他们了
好了,这样一来泄密这件事担负责任的人是选好了,也交给蒋瓛去处理了,下面朱允炆四人还是要赶紧回归正题为好,想一想到底该怎么处理这次泄密事件的后续影响吧。
因为这次可不比之前的那一次情况,起先是针对朱棣计划失败的泄露,影响广泛却不具备太强的真实性,更只是对其他藩王有触动。
这一次却是不同了,那如果真的全都泄露出去,岂不是摆明了说朝廷暗中捣鬼诬陷堂堂亲王朱橚,为了削藩而不择手段吗。
这样一来可不仅是其他藩王会受到影响,乃至于周王朱橚之间交情匪浅的燕王朱棣更会因此而不满。
先前已经妥协过一次的朱棣,如果再知道这件事情,那岂不是让双方本来就极差的关系彻底走向了冰点吗。
朱允炆是打算削藩,可如果不动手尽量和平的削藩那谁想要迫不得已出动武力解决这件事情。
甚至别说朱允炆了,天下各路藩王哪个也不敢说擅动刀兵,哪个也背不起破坏大明国家安泰这种罪名,这不仅是关乎他们自身,更关系到先帝朱元璋,关系到大明三十一年国运啊。
莫说是众藩王当中最强势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了,就算是野心最大,最不安分的那几位也绝对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先一步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可想归想,但人总有被逼急了的时候,万一真的到了那个底线,什么顾虑忌惮都已经不再重要了,反而只要打破了那条界限,反而会比之前更加的夸张放纵。
怕就怕在这里,真是担心这则消息会挑破燕王朱棣心中的那根弦,让他不再顾忌其他的方面,转而彻底和朝廷走向势不两立的互相敌对状态,这才是朱允炆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也是对大明十分不利的一幕。
然而现在不正是集合四人之力想着解决办法呢吗,可无奈就算他们绞尽脑汁也莫得一个妥善的处理方法。
总结来总结去,半天才约莫出一个淡化处理的方式。
可如果真的只是淡化处理将这件事情暂且压下不论,转而让时间去消磨它的影响,那如此一来朱允炆所要付出的可就太多了。
光是现在眼下最有利的形势便要因此而付之一炬,也就代表他除了一个手段不光彩而拿下的周王以外,短时间里原本有计划针对的那几家藩王势力都不能在动手了。
这不仅是因为燕王朱棣的一方面,还要考虑其他藩王势力是怎么想的,毕竟朱棣仅仅只是代表他一个人,而天下藩王何其多。
如果真的让所有人都对天子寒心失望,那可比一个燕王朱棣还要可怕的多。
所以现在就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人的意见来说,便是彻底放弃此间大好的削藩情势,也放弃这一次的东风良机,转而压下所有关于周王府朱橚的事件。
更下令让李景隆加快速度想要尽快将朱橚押解送回京师审判处理完毕,将这件事情彻底的盖棺定论做好最后的总结,然后朝廷在日后的时日,最起码这洪武三十一年里是什么都不要做了。
等到明年初,改元换号新帝正位之时,再视情况另做打算。
至于这消息所带来的影响,对于朝廷和地方藩王之间的关系好坏与否,朱允炆他们也只能听之任之,以不做声而潜移默化的消弭此事的后续。
反正就是打死了也不能承认,藩王们又不可能擅自离开封地,别以为谁都是朱棣那样胆大妄为,最起码其他藩王还是很遵守皇明祖训的。
另外再说了,现在缓一缓也是好事。
毕竟先帝殡天不久,新帝登基时日尚短,大明内部且需要一番整顿和安稳,正好趁此良机行事。
虽然遗诏上明明白白的写着不准许众藩王入京奔丧,可丧父大事焉能心中无感,更有朱允炆匆匆下葬之举,难免会让各路藩王心有不悦,也正好趁着此时露出一段空白时期,缓解一番,让双方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所改变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而且黄子澄还建议,既然众位藩王不能擅自离开封国藩属之地,可这心里却也有为父奔丧之念。
当然了,朱棣那档子事暂且不论,反正不管真心实意也好,虚情假意也罢,总归是要有人奔丧才符合人伦孝道,才是大明立国之本。
所以黄子澄给了朱允炆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做亲王的不能来,便直接传召各个藩王的子嗣前来金陵城,待其父辈为先帝奔丧服孝也不失为一个妥当的办法。
反正藩王之尊是不可能随意走动的,那既然如此由王府众位世子代劳也是可以的吗,子代父职,都是履行孝道,相比先帝在天之灵也不会赞同这件事
第655章 削藩(五)()
不得不说,黄子澄此人在最需要的时候总能有一些点子,先暂且不论这办法的好坏与否,但是光凭着他能多给朱允炆一条选择这一点来看,他就比齐泰和方孝孺两人要强上一些。
至于这命令各个藩王世子入京奔丧服孝,这在朱允炆看来就是极好的注意,也非常适合现在的情况,并且还能试探试探各路藩王的动静,说不定没准还能有些额外的收获呢。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注意还能表现出朱允炆大度仁慈的一面。
既然先帝遗诏所言,不准许各路藩王擅自离开封国入京奔丧,听起来是有些不近人情间接着让各位亲王有违人伦孝道的。
而朱允炆如果下令让藩王世子入京,代替各自的父王为先帝奔丧服孝,这岂不是相当于圆了各位藩王想要奔丧的念头吗,还能让他们免去不孝的恶名流言,可以说是实实在在为各位藩王着想的一件事。
朱允炆心头转念思绪,越是深入的琢磨越是觉得黄子澄这个提议十分的妥当,这岂能说是什么无奈之举弥补之策,简直就是一次非常符合朱允炆内心,迎合现在朝廷局势的计谋办法啊。
因此他十分赞许的看了一眼黄子澄,心里还是对自己这位师傅颇为满意的,可这相比之下,便又显得齐泰落了一成。
再加上先前计划的失败,一加一减之下,又有方孝孺的出头表现,现在整个朱允炆麾下幕僚三人组里面。
作为首位的第一人是黄子澄,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论是这几次的出谋划策还是临机应变,亦或者是其他经验历练资历等等方面,其作为三幕僚之首是最令朱允炆放心也是最让他满意的。
而其次的位置原本是齐泰的,可现在却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变化,最起码在朱允炆的心里,方孝孺的作用和地位已经不小于齐泰了,甚至还有犹有胜过一些。
这就使得原本在三人当中资历最前地位最差的方孝孺一跃而上,反倒是老资格的齐泰跌落了下去,在朱允炆心中的地位大大的减少。
当然,这也不是无凭无据的胡乱改变,朱允炆也不可能完全按着自己心中喜好随意提拔贬斥属下,如果真是那样做的话岂不是昏庸无道之君。
能有现在这样的地位转变,完全还是因为齐泰的接连失利和无有作为,方孝孺的临危救场是极大的加分项,还有其本身就不弱于齐泰的能力。
这样两相结合,再有齐泰自己失误减分,便让原本黄,齐,方三人的排序变成了现在黄,方,齐的顺序。
甚至在不久之前,朱允炆还特意授命方孝孺参国政事的权力,也算是正式和黄子澄,齐泰两人走到了一个层面上,也成为了他超越齐泰为幕僚第二人的根本
其实说实在的,齐泰能落到如今的地步,和其本身计划的失误,自身的性格还有在削藩问题上的处理办法都有一定的关系。
虽然说齐泰和黄子澄两人在朱允炆麾下三幕僚当中是关系最密切的,且因为当初齐泰乃是黄子澄亲自看重的人,自然对其颇为倚重关注。
可实际上整个幕僚团体之中,反驳黄子澄建议最多的人就是齐泰了,反正也是如此。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们两人之间的性格问题,和对于如何处理各路藩王的问题上有不小的差别。
不说别的,但是在削藩进度上首选那些藩王开始,作为朱允炆削藩大计的第一目标的这一点上,他们两人就有不同的意见。
削藩削藩,这等大事岂能随意玩笑,而作为被第一个削去的藩王,其中所蕴含所代表的意义可都大不一样,乃至其能带来怎样的影响,削弱这个藩王会对朝廷有多少益处,事后所引起的反向动静,乃至接连的布置计划筹备等等等等。
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注重于起点,这削藩自然也是如此的,尤其还关乎到国家大计天下安泰,乃至关乎到皇权稳定天子根基的问题上,那更是需要重中之重的选择。
其中,黄子澄偏向温和以春风化雨温水煮蛙的行事手段为主,力求先不去碰触那些势力强大手中权柄过重,护卫军卒过多影响甚大的藩王,如燕王朱棣,宁王朱权,谷王朱橞,代王朱桂等边塞亲王皆不适合在削藩初时就动这些人。
他主张的是先向那些手中权势低微影响不大,声望也不高的藩王下手,亦如周王朱橚,齐王朱榑,湘王朱柏,岷王朱楩等这种弱势的藩王,先行消弱这些人在黄子澄看来才是最为妥当也最是保险的办法。
既能起到削藩的目的,又能极大的加强皇权威严,而且还可以震慑其余藩王,到时候再逐步第次的削藩,定然会有更好的效果。
可作为兵部尚书的齐泰却恰恰在这件事情上和黄子澄的意见相反,他更着重于先对那些势力强大的藩王动手,这首当其中最先要被削掉的就应该是天下藩王之首燕王朱棣。
这位不管是在皇亲血脉辈分上,还是手中兵马权势声望上,都是天下第一等的藩王,也是朱允炆最为忌惮,潜在威胁最大的一位。
按照齐泰的说法就是擒贼先擒王,一鼓作气将朱棣拿下,那天下间其他藩王自然都不足道,这等震慑效果不比那慢慢来先削掉大猫小猫三两只更为震慑人心吗,没准都不用朝廷动手,各地的藩王早就被吓破了胆子主动自请朝廷收回权力呢。
可黄子澄却是极力反对这种做法,齐泰自然是与之辩解,最后差点没有演变成当庭争吵的戏码。
这要不是朱允炆出面安抚,说不定这两位互相辩驳辩驳就得骂起来,再依着齐泰的脾气,这时候肯定顾不得黄子澄的提携之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