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从北地那边着手,或者是从努尔干都司那想办法。
羊毛出在羊身上,想要戍卫北地,想要保护宁城,当然最好的还是本地域部曲最合适的。
这么一想的话,那正好有一批人在朱元璋看来是绝对合适不过的了。
前几年蓝玉剿灭北元朝廷之后,蒙古兀良哈部主动向大明投诚求一个安稳,被朱元璋招降收入努尔干都司,也间接地过大了大明的疆域。
而现在不正好是用到了他们的时候吗,被划为三处卫所的兀良哈部,分别是泰宁卫,福余卫以及朵颜卫。
其中以朵颜卫为首,俗称朵颜三卫。
这三卫地势正处于宁城附近,如果将他们划拨到宁城以西位处边界,不正好是能达到朱元璋心目中的效果吗。
既然你们来投靠大明,那可不能光接收大明的庇护而不作出半点的牺牲。
如今让他们和鞑靼部正面对上,既能让双方互相对立进而加大仇恨,以防日后三卫因为同气连枝的关系反水。
又能让宁城和鞑靼部之间有一个比较大的缓冲和比较坚实的防线,这样一来努尔干都司的防卫工作可就轻松了不少。
这绝对是个好办法,朱元璋没有多少犹豫便起草诏命,着人发往北地宁城和朵颜三卫之所在。
而且也正好借着朱棣率领麾下护卫震慑之威来促使三卫的动作,免得这三家奉诏而不尊,磨磨蹭蹭的不愿意动弹就不好了。
与此同时,朱元璋这道诏命刚从金陵城出来的时候,朱棣也刚刚率部从古北口而出,直往西北而去向着宁城赶路。
不过虽然是出了边关,但实际上朱棣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自己率领着数万大军,不论兵器甲胄还是火器辎重都十分充足,那些个蛮子有什么胆量能够打他的注意。
无非也就是防范一些宵小趁机捣乱而已,但大军戒备森严,出了古北口之后便已经是失去了最后一个机会,在草原上大寨之中想要潜入营内作乱,这怕是在把明军士卒都当成瞎子啊。
真以为手脚灵活一些就能随随便便进出戒备森严守卫密布的大军营寨吗,简直是开玩笑一般。
如果真这么随便的话,那对于大军而言还有什么严密性,对于主将的性命还有什么保障。
所以论到守卫安全性,驻扎大营绝对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存在,可能仅次于大明金陵皇城的守卫森严。
当然了,这是步卒精锐一切都正常的情况下。
残兵败将戍守的大营那可不能同日而语,更何况朱棣率领的是自己麾下三山护卫,是精锐中的精锐,绝非一般的普通士卒能够比拟。
所以这一路上纵使处于敌境,朱棣仍然半点担心都没有,哪怕最谨慎的张枫对此也是同感,任谁看到那明晃晃的刀枪锋芒,都不会来这里自讨没趣的。
只是本来按照张枫的意思是走山海关在大明境内绕一圈去宁城,这才是最稳当的路线。
为什么绕一圈,因为大明努尔干都司和北平布政司之间正好有一处口袋似的空洞,也就是那三不管的地带。
朱棣对于绕路这种费力又费时的事情向来是拒绝的,所以大手一挥便改变了原来的行程,直接走古北口奔宁城,这样可比原来短了大半的路程,时间上自然也是大大的缩减。
而且按照朱棣的意思,此次北上本来就是为了震慑宵小存在巡视边防,让蒙人收一收自己骚动的野心,让他们见识到大明仍然不是能够随便招惹的存在。
走古北口如草原,不正好能顺路做到这个目的吗。
沿途有机会再剿灭几个不长眼的马匪就更完美了。
至于马匪在哪,这还用朱棣操心吗,三山护卫的指挥使也不是吃白饭的,三个老家伙可都是老狐狸一样的人。
朱棣只是稍稍提点了几句,三人便全都明白了。
大军过境自然是不会有马匪不开眼的跑过来送死,但这不代表大军不会主动去找马匪啊。
浩浩荡荡的大军打着巡视边防的旗号出关,如果一路上什么都没发生那岂不是太没意思了,更不能彰显出大明的天威。
所以没有马匪我们要创造马匪,既然他们不来那我们就去找他们,这才比较合适。
如此这一片地方的马匪算是糟了无妄之灾,三山护卫分三队出发,各自由本部将军带队,骑兵步卒辅助作战,开始了横推式的清剿马匪。
当初朱棣也不过是带着自己麾下本部骑兵出面剿匪,还是想着抄人老家的意思,哪有如今这般浩浩荡荡一副赶尽杀绝的样子。
尤其是现在在这一片成为老大的马匪团,他们可是从赤旗手下接的班,这段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滋润,可谁能想到末日竟然到的这么快呢。
实际上赤旗之所以从无缘无故的衰落消亡,还不是因为朱棣和张枫他们把赤旗首领,也就是原来的二当家哈卡给干掉了,还是无意间动的手。
如此说来现在的马匪团首领还得谢谢朱棣才是,不然哪有他们称雄的时候。
不过朱棣要是知道这种渊源,那绝对表示谢肯定不用了,反正他也是要剿灭清场的,到时候不恨他就不错了。
事实上这一路朱棣麾下三山护卫如犁庭扫穴,将这一片的马匪真是来了一次干干净净的大扫除。
不仅斩获了人头,还有不少的财物收入,也算是一点外快了。
而最主要的是他做到了北上巡边任务中的主旨,那就是让那些心思活跃不安分的人重新认识到大明天威浩浩,震慑宵小之徒。
这些断头的马匪便是警告,如有心怀不轨胆敢犯我边疆之人,马匪之今日便是尔等之将来
第565章 宁王朱权()
大军浩浩荡荡的清场而过,从古北口一直到大宁卫,也就是朱权的封地宁城。
一路上大大小小的马匪团被清剿了不下十个,也算是帮着大明边疆百姓铲除一些祸害了吧,毕竟这些马匪烧杀抢掠无所不作,恶行令人发指,灭掉了也是一件好事。
还能提前震慑那些心有不轨的野心之辈,让他们看一看大明天威浩荡不可轻犯,哪怕现在大明看起来是损失了国公这种将帅,但仍然不是一些宵小之徒可以随便窥伺的
宁王朱权早早地就在城外率众等候,毕竟这一次自己的四哥统兵而来本身便是应了自己的邀请,为平稳大明边疆而来。
他这个地主于情于理规矩上都需要亲自出来迎接才是,不然就要给人落下口舌,哪怕朱棣不在意这些小节,但传到京城朱元璋的耳朵里也会是一件不小的麻烦事。
当大军离着宁城不远的时候,朱权就看见漫天的尘烟滚滚,也正是数万大军的行进才能造成如此的景象。
朱权本身受封宁王,自然是也有自己的护卫军,不然何以在这关外宁城之地驻守,为大明保一方安定。
可是他毕竟为新任王爷,这一片又是蒙人的地盘,朱权虽是大明皇子,但很多事情上难免也要有一些阻力,这就使得他在宁城自己的封国处能说话管用,但出了宁城地界可就大大的减弱了。
尤其是往北去的地方,那里随时大明疆域之下,但实际上除了卫所控制的地区以外,大部分地方大明也无力掌握。
基本上还是由蒙古各个部族管辖,只是他们现在是大明的臣下,要向大明进贡而已。
但向大明进贡可不代表他们就真的尊敬大明,蒙明之间的仇怨可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随便消除的。
哪怕是纳哈出投降了也只不过是代表大明在高端武力上统治了这片区域,而不代表着区域内的民众也真的臣服于大明,最起码表面上看到的和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肯定是有些区别的。
而令朱权担心的还不止这些。
本身护卫军就没有扩充完备,虽然从关内带过来一只,但远远没有办法添补所有的空缺。
要知道朱元璋最初的意思是让朱权镇守宁城,朱棣镇守北平,两地互为犄角共同抵御北方的敌人。
那所以在护卫军的兵力上两王自然是相差无几,朱棣这边扩充收编有近十万人,而朱权这里被定下的规制可是正正好好十万的编制。
只是如今只有不到五万人的数量,就这里面还有三万是从关内带过来的,可以看出朱权现在的处境并不算太好,不然也不会因为有敌踪便慌张向朝廷汇报了。
要知道朱元璋能给他三万人已经算不错了,当初朱棣要不是因为自己岳丈徐达的照顾,可能比朱权现在还要惨一些。
而且朱权的封国还是在关外,大明子弟甚少有愿意出关为生的人,哪怕是朝廷调令也相当的抵触。
到时候万一再强行征调,使得士卒们心生不满进而又闹出一些其他的问题来,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就像是逃兵一样,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那些人可是仔细考虑过这件事,真要是强行调派一些人,短时间内还好,但如果是几年甚至十年都没有机会返回故里,那恐怕要造成大规模的逃兵事件。
尤其是征召他们为宁王府护卫军,这种基本上一干就是大半辈子的事情,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地就让士卒随便回到关内进进出出的。
所以纵使朱权心里发苦,也知道朝廷能给他的支援已经到了极限了,三万人不能再多,再多便是要出事的节奏。
自从他就藩的这三年以来,为了招募护卫这件事可算是耗费了他大半的心里,好不容易将原本的三万之数扩充到了五万多人。
勉勉强强的算是能到了可用的地步,但要是出现了异常情况的话,肯定要有人手不足的心里准备。
守卫宁城需要大军,这是原则上不能随意调动的一部。
护卫宁城下属的藩镇,巡视边防等等事情,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各地卫所的责任,但朱权可要担着其中大半以上的任务。
又后来招募的两万多人做添补之数,差不多才算是撑足了场面情况。
可是好巧不巧的让他手下骑兵在边境附近发现了人烟踪迹,如果是普通的牧民流动还好,但事实却证明了那就是一股作战部队所留下的痕迹,虽然看上去人数不是很多,但也绝对能勾起朱权那紧张的神经了。
如今宁城的状况就是满打满算人手紧张的要死,尤其是战力军卒上面,调配不开更是常见的很。
所以朱权才着急的汇报到朝廷上去,不然这种他自身管辖范围内的小事,可以惊动朱元璋呢。
要知道如此做法绝对会让皇帝减少对自己的印象,哪怕朱权本身没有多少太大的野心,但也不想要在自己父皇那留有什么不好的印象啊。
不过为了大局着想,朱权也顾不了其他的了,还是稳稳当当的解决这件事为好,免得又出现什么难以弥补的错漏,那可真就是糟了。
现在好了,自己的父皇看起来很重视这件事,调配过来巡边增援的居然是自己的四哥燕王朱棣。
要知道朱权身处关外,这里的军卒大多数都是边军,朱棣的名声自然是十分的响亮。
尤其是这几年他带兵南征北战四处攻伐,出塞作战的次数日益渐增,在边军当中的声威一日比一日大,也间接的让朱权了解到了自己这个只是有几次匆匆见面的四哥到底有多少真正的本事。
原本朱权还以为边军的说法有些过于夸张了,可能是看在他为王爷的份上说的有些好听了点。
但当他看到严肃而又整齐的行军队伍时,便知道那些边军老粗们说的话可没有半分掺假,甚至还有点小小的贬低了朱棣的意思。
看看自己四哥的三山护卫,再看看自己的护卫军,朱权觉得两者之间简直没有可比性。
一个战场拼杀多次的悍勇部队,一个驻守城防的卫戍部曲,可能双方军卒之间见血杀人的次数都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第566章 任务的本质()
其实这也怪不得朱权麾下护卫不中看,实在是朱棣和他处境不太一样。
一来朱棣比他大了那么多,就藩更早,也能早些培养自己的三山护卫,更别说朱棣还得了徐达的照顾,三山护卫当中有一部指挥使到现在还姓徐呢。
二来还是他们两人之间的性格做事方法不同所致,相较于只想着镇守一方保境安民的朱权而言,朱棣更喜欢主动出击或者说是先下手为强更为妥当。
如果说朱权是盾牌,那么朱棣就是长枪,还是浴血的大杀器。
这样看起来就很清楚了,盾牌再怎么坚实也只能用来防守,是被动的接受,更何况如今朱权的盾牌本身就是外强中干的局面,表面看起来坚实无比,但相当的薄,如果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那想要破掉他的盾牌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朱棣的长枪就不一样了,但是主动这一个方面就足以让两人的护卫之间落下不小的差距,而且朱棣的护卫可是兵力充足,可不像朱权这样残缺不堪,将将只有一半人手这么尴尬。
锋利的枪尖透人的寒意,那是用来杀敌的必备,也是朱棣多年锻炼战场厮杀培育出来的战果。
如今在大明北边地界,谁人不知大明燕王之强,谁人不晓大明燕王麾下三山护卫之勇,这可都是用人头堆砌起来的战绩,半点做不得假
所以就算朱权现在再怎么郁闷,也不妨碍他对于朱棣率军前来的欣喜和欢迎。
最起码这困扰他多时的问题能够找到新的接手人了,也不用他再担心会遭到蒙人的进攻而防御不及。
朱棣和朱权两兄弟见面自然免不了寒暄一阵,相较于比自己小十八岁的弟弟,虽然不是同母一胞,但也不妨碍这兄弟两人之间的情分。
再加上朱权本身学识高深见识渊博,虽然在军事上远远不及朱棣来的强势,但在谋略等方面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也促使兄弟两人相谈甚欢,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不过就算再怎么投机这事情还是要办的,早一些处理掉宁城附近的问题,朱棣也能早一些率军班师,以免无谓的消耗粮草钱银。
本来大明的军饷方面这几年就有些吃紧,朱棣如果还不体谅一些,那可能将来都需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