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状元-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尧与船主告别,飞身上马回了荆州。船主望着唐尧远去的背影,难掩激动地说;我修了几辈子福,认识了唐首辅。”

第九十三章 ;定三苗南宁会盟() 
六日后唐尧带领的兵马战车来到了大江边,唐尧见船主已召集了另外三艘大船和六艘小船等在那里。见唐尧来到,船主领着所有的船主前来拜见,船主道:“这些人都是受过首辅大恩的,听到首辅平定三苗,前来供首辅驱使。这几天还会有船陆续到来。”

    唐尧道:“我代大军,谢谢诸位了,让你们辛苦了,我看这样,大军车马众多,边渡边等吧,第一批先渡将士,随后渡马和战车,等船都到了,剩余的将士一起渡过去。”

    船主道:“任凭首辅吩咐,为国出力,义不容辞。”

    大军连渡了几天,方才渡完。临别时船主问:“不知首辅几时回朝,到时我事先在此等首辅。”

    唐尧客气地道:“先行谢过船主,时间不能确定,到时我派人提前找你。请你转告其他船主,平定三苗,有你们的一份功劳,班师回朝,本辅一定重赏你们。”

    辞别船主后,唐尧挥师南下。收复北番,唐尧出的是奇兵。这次南下,却是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大队人马的前队,是五十人的五色旗队和战鼓队,三匹马一队,队伍拉开几里长,甚是壮观。

    华夏国收复了北番,早已传遍了三苗。大军向南走了半月,没有遇到丝毫阻拦。一些零星的三苗人,看到兵强马壮的华夏军,露出惊恐的眼神,他们何时见过这样威风凛凛的军队。

    华夏大军对三苗黎民,秋毫不犯,路过一些小部落时,视而不见。三苗人一传十,十传百,心里犯起嘀咕。不知这次华夏兴兵,吉凶祸福。可这次与以往大不同,以前华夏兴兵见了东西和女人就抢,见房子就烧,这次的兵将见到人还笑着打招呼。

    华夏大军一路南行走了一个月,已到了三苗地域的南端。这天到了一处叫南宁岭的地方。从南宁岭再向南便是崇山峻岭,一条大河从群山中流出,这地方,山青水秀,四季温暖,土地肥沃,林牧发达。岭上有一个大部落,看规模在三苗地域是数一数二的。

    唐尧令大军在岭下一处靠河边,地势高的地方扎下营地。岭上的苗人,见来了华夏军,还在岭下扎了营,纷纷扶老携幼逃进深山。

    唐尧传令;任何人不得上岭进寨,违令者斩。过了十多天还不见寨子里有人回来,唐尧倒不怕牦下去没有吃的,清灵空间里有得是粮食。他担心的是时间长了士气低落。到了夏季将士耐不住酷暑,滋生疾病。

    到了夜深人静时,他进了清灵空间,见重明正悠闲地喝茶,唐尧故意紧皱眉头,座在重明对面,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重明用四个眼瞪着他说:“你怎么也做牛饮了,你的定性那去了。”

    唐尧说:“我这次平定北番后,直接挥师南下,已有两月有余了,大军驻扎在南宁岭下,时间长了,也不是办法。岭上部落的人,逃进了深山,弄得我无丝毫办法。

    重明咪着四个眼说:“你有办法设办法关我什么事,平北番我已帮过你了,你红口白牙地对我说什么‘兵不血刃’,亊后还不是葬送了两百多条人命,我已说过了下不为例,这开疆拓土的事我是坚决不管了。”

    唐尧一脸愤慨地说:“那个突兀那么残忍,连亲长兄和他的家人都杀,那些人渣难道不该杀吗?你看我这次南下,杀过一个人吗?那个控制苗人的混沌已被我打败,苗人不受控制,现在谁还敢拿鸡蛋碰华夏国这大石头,平北番那烂招我还有必要再用第二次吗?”

    重明说:“你就把天说破了,我也不信你了,自古争天下,就没有不生灵涂炭的,要不你带这么多兵干什么?”

    唐尧似笑非笑地看着重明,说:“你以为你快成神了,就什么都知道,我脑袋里你不知道的东西多了,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你懂什么。”

    重明一听,四个眼一瞪说:“你先给我讲讲什么叫做‘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把我说通了,让我干什么都行。”

    唐尧慢悠悠地倒了一杯茶,一边品着,一边说:“你不是神灵吗,一句话都悟不透,再见到女娲娘娘 ,我都替你脸红。”

    重明被唐尧气得直翻白眼,气呼呼地对唐尧说:“你小子有话就说,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磨叽,和白泽一个德行。”

    唐尧见重明又被激了起来,对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有战胜对手的决对实力而不用,让对手主动的归服。所以,我想这次先说服南宁岭上的这个头领,让他带头,归顺华夏,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不动一兵一卒,和平收复三苗。”

    重明又问:“什么叫‘和平’?”

    唐尧说:“和平就是大家客客气气地坐在一起商议,最后达成一致。”

    重明说:“三苗作乱了几百年,到了你手里真能和平了,这事我还真愿意帮着你干,不过,咱可说好了,再向平北番那样,别怪祖爷我给你翻脸,说说你准备让祖爷怎么帮你。”

    唐尧说:“这事对祖爷来说,其实很简单,你明天变成一个老神仙,在深山里找到那个头领,将刚才我说的那些道理给他讲一遍,说服他来见我就行,只要把人忽悠来,你的大功就告成了。”

    唐尧不等重明说愿意不愿意,快速地离开清灵空间。出来后,唐尧暗自发笑,就你这一激就来劲,一忽悠就迷糊的脾性,想和我斗,嘿、嘿、嘿、嘿。

    第二天,重明出了清灵空间,在南宁岭的上空,仔细地寻找,在一片密林里,找到了那个头领的藏身之地。重明摇身一变,成了南极仙翁的样子。脚踏树梢,向头领藏身的木屋走来。头领和他的仆人看见,以为见到了神仙,跪下不住地磕头。

    重明站在树梢上,白须飘飘,两眼放光,声音听起来缥缥缈缈地对头领说:“我乃主南方的神灵,路过此地,见岭下有一股杀气冲天,三苗之地恐有劫难,上天有好生之德,我想化解这场劫难。我知道以前控制你们苗人的是恶兽混沌,那家伙两年前就被华夏国的唐首辅打败,禁令它九百年不可在世上出现,当时在衡山顶上,我是证人之一,所以与唐首辅颇有交情。你若想挽救三苗人的劫难,让三苗人过太平日子,我可以帮助你们,只要你们归顺华夏国,我愿意说服唐首辅,让他们撤兵。你若信我,就随我下山见唐首辅,你若不信,我也不勉强你,那就是天命灭苗,本神也无能为力。”

    头领一听,磕头不止,对重明说:“老神仙既能挽救苗人危亡,恳请神仙施予援手,若让三苗躲过这场杀戮,三苗人永远供奉你老人家。能挽救数万三苗人的性命,别说让我跟你去见唐首辅,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万死不辞。”

    重明听后,从树梢上飘然而下,对他说:“既然如此,本神就带你走一趟。”

    头领向重明磕了三个响头,站起身,跟在重明身后,向山下大营走去。唐尧早已吩咐了守兵,不可阻拦。重明带着头领,大摇大摆地来到中央大帐。唐尧一见,赶忙起身行礼,口称:“拜见光明神,不知你老人家有何事找我。”

    重明大咧咧地坐下,对唐尧说:“本神路过,见有杀气冲天,挡住去路,我是主管南方之神,不忍看见人间又起杀戮,特来劝你,以仁德之心收复三苗。你别忘了,在衡山顶上,你还欠我一个大大的人情,是时候还我了。这位是南宁部落的头领,接下来的事,你们就自己商议吧,凡人的事,本神不宜搀和。”

    唐尧深施一礼,说:“光明神就放心吧,看在你老人家的面子上,只要三苗人答应我的条件,本首辅不会动一兵一卒。”

    重明对头领说:“你不必害怕,放心和唐首辅谈吧,唐首辅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的话就能代表华夏国。”说完后,身子一转,不见了踪影。

    唐尧客气地请头领入座,并吩咐上茶。对头领说:“我要求的条件,对你们来说并不苛刻,只要三苗诚心归顺华夏国就行,以前控制你们的那个混沌,两年前就被我打跑了,现在没有什么东西再能威胁你们苗人,你若答应我这一个条件,我代禹王封你为三等候,统领整个三苗。”

    南宁头领听后面露喜色,但过了一会,脸上又有为难之色。唐尧看见,对他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怕有的部落不服,或是与你争位,这一点你大可放心,我准备在南宁岭下,建一屯兵邑,屯兵一千,镇守南疆,这样可保你一生无虑。”

    南宁头领一听,高兴地说:“过去只听说唐首辅旷古奇才,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有了首辅的保障,我愿说服整个三苗的部落,归顺华夏国。”

    唐尧问:“三苗总共有多少个部落?”

    头领答:“总共有一百零八个大小部落,其中三十八个大部落,七十个小部落。”

    唐尧说:“我给你十匹快马,让所有部落头领,两个月内在南宁领下会盟,这事你能办成,算你首功一件。”

    头领恭敬地施礼,说:“请首辅放心,这事我一定办成。”

    唐尧令人牵来十匹骏马,交给头领,将他送出军营。头领飞身上马,急驰而去。

    不到两个月,三苗一百零八个大小部落的头领,齐聚南宁岭下,签订了归顺书。

    唐尧对他们说:“今后三苗的一切都不会改变,你们继续做你们的头领,华夏国不但保护你们,当你们有困难时,还会帮助你们。”

    唐尧设宴款待了众位头领,头领们推杯换盏,喝得高兴。唐尧对南宁头领说:“问问他们愿不愿意随我班师回朝,拜见禹王。去的头领,禹王肯定会有封赏,不去的也不勉强,到时不要后悔就行。”

    南宁头领对众头领一讲,没想到一呼百应,众头领都愿意去大都拜见禹王。

    唐尧站起来大声对他们说:“我代禹王首先欢迎你们,三苗既是华夏国人,理应朝拜禹王,你们此行,要多走走,多看看,感受一下我们华夏国的强盛,作为一个华夏国人,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今天,我们都要畅快痛饮,不醉不归。

第九十四章 :唐尧遴选南宁侯() 
三苗的一百零八个部落头邻各自回去准备,一月后聚集班师回朝。唐尧令快马飞报禹王,禹王接报大喜,困扰神州几百年的一大难题,被唐尧兵不血刃的化于无形。

    禹王反复看着奏报;‘儿臣启奏父王,父王福泽如天,仁德如地,奉天承运,华夏昌明,勿需刀兵,三苗一百零八部,己归顺华夏国。千秋功业,唯父王圣明至成。此乃华夏国之大幸事,应普天同庆,彰显父王视三苗与华夏之大同。儿臣本应班师,因筹南宁邑,以致迟行,儿臣为求南疆永固,屯兵南宁一千,请父王恩准。班师回朝日再行详奏。’

    禹王感慨万千,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人,半年的时间,清除了神州千年的忧患,使华夏国幅员辽阔,绵延数千里,难道这孩子真是上天派他来帮我的,若不然何来这么大的雄心和神通?

    这时的唐尧已察明建邑的地形。在山中一个隐蔽之处,闪身进了清灵空间,重明见到唐尧,老气横秋地说:“祖爷对你这次的作为非常满意。这样的事多做几回,祖爷成神岂不更顺利了。”

    唐尧笑着说:“主要是祖爷忽悠的道行见长,以你现在的能力比四千年后幽州的那个忽悠王强多了,你有真本事,那傢伙就靠满嘴里跑驴车。

    重明也不知道说的谁,只想着这次争功,说:“这此你欠了我个大人情,我还没想好,让你如何还,祖爷先给你记着。不过你给我起得‘光明神’这名号我很喜欢。”

    唐尧灵机一动,说:“我先给你说明,我起名可不是随便乱起的,我要根据你的八字、五行,按伏羲圣贤的八卦给你起的,你知道为了给你起这个响亮地名字,累死我多少脑细胞,所以,这次我是要收费的,我大体算了一下,你帮我得忙,我给你起了个好名,这样咱俩就基本两清了,谁也不欠谁的了。”

    重明听后,气的四个眼珠子定在那里,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才说:“你是一点亏也不吃啊,不知你太祖爷怎么留了你这么一个种,就是他活着,也会被你给气死。”

    唐尧一本正经地对他说:“这次你完全说错了,我这样做,我太祖爷高兴着呢,我这一点亏都不吃的特点,是我小时候太祖爷在梦里教给我的,并且,他老人家对我说;他这一辈子,仁德待人,德化万民,吃得亏太多了,再看着自己的子孙吃亏,他觉着心疼。”

    重明见唐尧说得一本正经,问道:“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忽悠我。”

    唐尧说:“我说的当然是真的,谁敢拿自己的祖先说着玩,好了,咱不扯闲篇了,我要工作了。”

    重明问:“什么是工作?”

    唐尧说:“你别再打扰我,在一边喝着茶看着,就知道什么是工作了。”

    重明嘴里嘟嘟囔囔地说:“尽说些莫明奇妙地话,我真怀疑你小子,到底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唐尧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拿出了一支自制的炭笔,将一副大的白绢铺在地上,认真地画了起来。用了两天的功夫,一座大城豁然出现在白绢上。

    重明在一旁由衷地赞叹道:“你小子的画工,可称得天上独一,地下无双。据我所知,你师父老神仙,可没有这两把刷子。”

    唐尧赶紧止住他的话头说:“我给你讲过多少次了,道中有道,修道靠悟,道由心生,只要用心,世间万物,皆有道,心中有道,境由心生,心想的东西,自然随手而出,。”

    唐尧的一番玄妙的道理,说得重明直迷糊,摇着头说:“我活了几百年,还不如你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真是造化弄物。”

    唐尧没接他的话茬,拿着画卷,匆匆地出了清灵空间。出来后心想;重明的灵窍已被女娲娘娘打开,智慧飞速提高,我要时刻小心才行,稍有不慎,恐被他识破。

    失踪了两天后,唐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