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哈哈。”马周大笑起来,“令正莫要生气,以周看来,此事对于令正绝非坏事,以你现在的年龄,有些事还是不要掺和为好,这也是陛下维护你的恩宠。”

    “恩宠?”李沐牵了牵嘴角,“将我抬到神机卫将军的风口浪尖,然后令我入读国子监,神机卫归了苏定方,交通监归了你马周,这也叫恩宠?”

    李沐的话虽然是发泄情绪,但当着皇帝近臣的面发泄,恐难逃诽谤君王之嫌。

    可马周却仿佛没听见,依旧笑嘻嘻地说道:“令正看来还是在生我的气,这样,如果你真想要知晓原委,我一定坦言相告,绝不隐藏一丝一毫。”

    李沐哪会不想知道,这时李沐的心里迫切地想要知道李世民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可李沐对马周依旧忌惮着,人的名树的影,李沐想不通马周为什么会这么好心,说不定在设个套让自己往里转呢。

    “免了吧,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如今也就按皇上旨意,准备半月之后,去国子监混吃等死就是了。”

    马周哈哈大笑道:“你是真不想知道?那我却偏要说给你听。”

    李沐心中一动,也就不置可否了。

    马周整了整脸色,低声道:“你可知道,去年皇后抱恙之后,就为陛下寻访美女,听闻郑仁基的女儿绝色,于是推荐给陛下,陛下前几日下诏,欲聘为充华(九嫔之一)你猜猜结果如何?”

第157章 马周的野望() 
马周的话,隐藏的信息量太大了。

    李世民要纳妃了?

    现在才是贞观十年,李世民还没到荒淫无度的时候啊。

    看着马周促狭的脸,李沐心中一动,低声问道:“难道没成?”

    “令正高明。”马周不适当地拍了句马屁道,“没曾想,那郑仁基竟一口拒绝了。”

    我去,李沐大惊,这郑仁基太牛了吧,连皇帝诏令也敢硬抗。

    “郑仁基为何呀?”李沐问道。

    马周声音压得更低,“据说郑仁基嫌弃皇上有鲜卑血统。”

    李沐目瞪口呆,这是赤果果的歧视啊。

    要换做自己,那不拿把菜刀上门砸了丫的?

    “那皇上怎么处置的?”

    “当时诏令已下,册封使者却还没有出发。皇上虽然生气,却也没有下旨惩诫。可不想,郑仁基拒绝了陛下之后,当天晚上就将女儿许配给了他手下的一个校书郎崔乐。”

    李沐听得是目瞪口呆,这郑仁基得有多恨李世民啊,拒婚也就罢了,还当天就嫁女,这是赤果果地打皇帝的脸啊。

    “这郑仁基也太嚣张了吧?”李沐道,“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不料马周悠悠道:“看来令正是真不知道郑仁基的出身。”

    “关出身什么事?”李沐不解道。

    “郑仁基可是出身荥阳郑氏。”

    李沐这才恍然,我去,咱今天可是见识了五姓七望的厉害了,连皇帝的诏令都敢公然违抗。

    “那皇上如何应对的?”李沐有些八婆的味道了,也难怪,谁不喜欢打探点八卦消息呢。

    马周道:“这不,今日朝堂上这两道旨意不是颁布了吗?”

    李沐皱眉细想了一会,“不对啊,加大交通监的权力、让神机卫卫戍直道,与郑仁基有何关系?”

    “看似没有关系,实则关系重大。”马周一脸神秘,卖起了关子。

    “来人,送客。”

    “咳咳我说就是了。”

    “大唐立国以来,虽然经太上皇、皇上刻意压制,以特进提拔了一些寒门出身的官员,朝堂之上五姓七望无乎绝迹,可世家大族却依然盘琚各州各县的衙门。皇上有心整治,奈何世家大族根基深厚,朝堂之中许多官员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遇的阻力可想而知。”

    李沐点点头,看来李世民是真下决心向世家大族动手了,这次被拒婚恐怕只是一个借口,最多也就是个诱因罢了。

    “此次皇上两道旨意,看起来并无关联,可其实是布下一局棋。直道通向大唐各州各县,可以使皇上的耳目遍布天下;扩大交通监的政务司法权限,可以使皇上切实掌握各州各县;而让神机卫入戍,那就能令陛下如臂使指,既可震慑世家大族,也能在不得已之时,以雷霆之势打压世家大族。”

    马周的话让李沐心惊肉跳,这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锦衣卫化身吗?

    从马周的话中,李沐清晰地感觉到李世民不惜流血的底气。

    可不教而诛,甚至连借口都不需要,直接将挡在面前的人一律清除,这真得可以吗?

    直道、交通监、神机卫,那还是自己的本意吗?

    “宾王,你可想过,世家大族之所以根基深厚,那是数百年的积累,不用说朝堂之上,就说民间,便也是一呼百应。如果你去做了这件事,或许百年之后,你将背负上奸臣,甚至反臣的恶名。”

    李沐的话让马周脸色一凛,他自然明白李沐的意思,这件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成功,后代皇帝为避免世家大族的反噬,必定会将自己推出去平息众怒,就如同战国商鞅,是为奸臣。

    如果失败,皇帝为了脱嫌,最大的可能就是将自己抛出去,如此自己就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反臣。

    “我自然清楚,皇上让令正入读国子监,想来就是想让你脱身事外。”马周苦笑道。

    “那你明知此事凶险,又何必?”

    “世家大族为祸世间,动辄拥田万顷甚至数十万顷,充民为奴,哪家没有数万人之众?可笑大唐立国二十余年,民部黄册上在籍之民竟不足三百万户,不及前隋十一。更可恨之处,世家大族依仗势力,相互串连,自前隋之来,科举制度形同虚设,世家把持入仕途径,子弟以门荫入仕,寒门子弟苦读经年,却无升迁之途,进而影响朝堂,甚至敢于对抗朝廷决策。令正以为,世家大族不该除吗?”马周声色俱厉地问道。

    李沐默然,李世民刚开始扶持关陇集团对抗世家大族,可效果甚微,虽然将世家大族从朝堂之上驱逐出去,可世家大族的根基未伤。

    数百年的积累,势力盘根错节,谁能知道朝堂之上,重臣的背后没有世家大族的影子?

    其实这问题不是唐朝才有,就算后世不也如此?只是程度深浅罢了。

    可就算如此,能做得好一点,是一点,不是吗?

    公平从来就不是绝对的,相对公平总比没有公平要好。

    “周凭一腔热血,立志做个名臣,青史留名,上报君王下安百姓,何错之有?就算百年之后,流言污我,我亦无愧于心。”

    马周的铿锵之言,着实沐心中振动,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有人喜欢苟安于世,就象自己;有些人天生就是弄潮儿,不整出个天翻地覆不会安生,就象马周。

    “周在陛下处有幸拜读令正两道奏疏,惊为天人,周向来自负才学,却自愧不如令正良多。”马周说到此处,眼睛盯着李沐道,“周也是自令正两道奏疏才有了灵感,才与陛下定下此策。”

    李沐叹道:“我认同皇上与你所说,世家大族确实该压制,可为何要用如此急迫的手段呢?宾王可知道,这动一发而牵全身,一旦世家大族硬抗,那可就天下大乱了。”

    “难道令正有更好的方法吗?”

    “你方才也说了,世家大族把持科举入仕之途,那为何不完善科举的法规,尽可能地为寒门子弟创造入仕的机会呢?如此日积月累,慢慢地去增加寒门官员在朝野的力量,不是更好吗?”

第158章 指点迷津() 
马周微微点头:“这确实是一个良策,只是这需要太长的时间,谁也说不准,在这漫长的等待中,会出现什么变故。时日无多,周只争朝夕。”

    我去,这是白说了。可马周的话不无道理,能遇上一个想改变的皇帝不容易,按李沐的方法慢慢改变,如果李世民不在了,谁能保证下一任皇帝还会对世家大族动手?

    这让李沐有种错觉,眼前这马周还真象王介甫,一样的有才华,也一样倨傲不逊,更一样的偏执。

    李沐问道:“你打算如何去做?”

    马周道:“先完成令正交待的募资,然后以已修建完毕的直道向各州各县设置直道衙门,待一切就绪,皇上便会下旨,清查户籍,重新丈量、犁定田亩。如果一切顺利,朝廷将增加至少三成以上的人口与土地,如此一来,大唐中兴可期。”

    这话让李沐稍微安下心来,现在修建完毕的直道不多,先从三、四个州去搞搞试点,或许也不是什么坏事。

    真要有什么不测,也来得及补救不是?

    望着马周神采飞扬的脸,李沐心中一叹,你这是要从人家碗中夺食啊,所谓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世家大族岂是这么容易妥协的?如果这么容易妥协,李世民早就搞定了,哪还会轮到你出头?

    可这些话,李沐无法说与马周听,而且就算说了,以马周的心性估计也听不进去。

    说实话,李沐被马周的豪情所感染,确实,压制世家大族对天下百姓,特别是寒门仕子是好事,多少象马周这样的寒门子弟,因为得不到官身而被埋没。

    李沐想了想道:“既然皇上已经有了决定,你也有意去做,那就去做吧。只是你要千万小心。”

    马周点头应是。

    “现在说说,你此来何意?”李沐挑挑眉毛问道。

    马周一副不解模样道:“我就是来探望一下令正。”

    “少来这套。”李沐冷下脸来,“没有陛下的允准,你敢与留着这些?”

    马周讪笑了一下道:“令正高明,周就说瞒不过令正法眼。陛下之意,希望令正能以江山社稷为重,安抚好神机卫,配合之后的行动。”

    李沐点点头道:“与国与民有益之事,沐不会有丝毫阻碍。”

    马周笑道:“如此,属下就可以去向陛下复旨了。”

    “那就不远送了。”

    “且慢。令正方才说改革科举,可否能与我详细说说。”马周见缝插针道。

    李沐一愣,你丫方才激昂慷慨,现在却想在自己这挖点私货,这脸变得也忒快了吧?

    不过李沐也不打算藏私,毕竟是利国利民之事,便将后世的科举制度大致地与马周讲叙了一遍。

    马周听得两眼放光,一等李沐说完,便拱手道:“令正如果没有别的吩咐,周这就告辞,向陛下上疏。”

    李沐笑着点点头。

    马周转身向外走跑去,跑到门边,突然回头道:“属下厚颜,可否能在疏上加上属下的名字。”

    这话问得确实有些不地道,但李沐明白,马周并非想抢功,而是他心中真得怕,并非是象他方才慷慨激昂陈词一般不知道天高地厚。

    以马周现在的资历,办如此得罪天下的大事,确实需要有功傍身。

    而李沐实在也不想让自己更加妖孽。

    “宾王哪里话,我不过是胡乱说了些,你姑且听了就是,你要上疏就上,与我何干?”

    马周是聪明人,他自然能听明白李沐的意思。

    他转过身,注视着李沐好一会儿,最后冲李沐深深一揖,道:“周谢令正美意。”

    然后出门而去。

    。

    长孙无忌已经在高士廉的书房门口站了将近一个时辰了。

    能让当朝司空罚站,整个大唐除了高士廉也没谁了。

    就算是皇帝李世民,见到长孙无忌也是客客气气地喊声辅机。

    终究是年岁不饶人,这正月的天气,已经是怪冷的了,长孙无忌几缕白发覆盖的额头上却可以看见豆大的汗珠。

    他的双腿微微地颤抖着,就连陪站的许国公府仆人,也看着不忍心。

    “进来吧。”一缕冰冷却透着一丝不忍的声音传来。

    如蒙恩赦的长孙无忌抹了把额头的汗滴,长吁了一口气。

    撩起衣摆,急急地进了高士廉的书房。

    “甥儿拜见舅父。”

    长孙无忌不称舅父由来以久,在他的眼里,高士廉就是他的父亲。

    父亲长孙晟去世时,长孙无忌才十三岁,是高士廉将他们母子、兄妹接到家里厚待,而后又做主将长孙无垢嫁于李世民。

    可以说,没有高士廉,就没有长孙无忌的今天。

    所以,长孙无忌敢怼李世民,也不敢对高士廉有一丝不敬。

    “哼。”端坐在椅上的高士廉一声冷哼传来,让长孙无忌的头愈发地低了。

    此时的长孙无忌身上,再瞧不见一丝当朝司空的跋扈。

    “今日来找老夫何事?”

    “甥儿心中忧虑,想来请教舅父,还请舅父指点迷津。”

    高士廉恨铁不成钢地看着眼前恭顺的长孙无忌,轻轻地叹息一声。

    “坐下说吧。”

    长孙无忌这才直起腰来,抬脚走向边上的椅子。

    不想站直太久,左腿一软,竟踉跄倒地。

    高士廉见状,火速起身,赶去搀扶起长孙无忌。

    二人眼神相对,高士廉叹息道:“你啊你,都已经是要当爷爷的人了,怎么就没点出息。”

    长孙无忌陪笑道:“甥儿在舅父面前,再老也是孩子。”

    高士廉拿手指点点长孙无忌道:“不知道害臊两字怎么写。”

    二人重新回到座位上,长孙无忌这才直陈来意:“舅父想必已经猜到甥儿的来意,甥儿虽然不敢劳烦舅父,可这关系到长孙氏家族安危,甥儿也就厚着头皮来了。”

    不想高士廉道:“长孙家的安危?有这么严重吗?什么时候,长孙家的安危依赖你长孙无忌了?你呀,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本事又不够,哎,老夫不知道怎么说你好。”

    也就怪了,高士廉连损带骂地一番话,竟没有让长孙无忌恼羞成怒,还腆着脸陪笑道:“甥儿这不是向舅父请教来了吗?”

第159章 恍然大悟() 
高士廉终究不忍心责备长孙无忌,“辅机啊,按说你是当朝司空,今日之事,皇上本不该瞒着你,可你知道,为何最后皇上没知会你吗?”

    长孙无忌道:“请舅父指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