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如何让李沐不惊心,按韩尚书的话,朝廷一年国库盈余也才二百万贯,可长孙无忌对于三百六十万贯竟毫无紧迫感。

第141章 长孙无忌的贪婪() 
这难道就是世家豪门的底气?难怪李世民对世家豪门如此忌惮。

    看着李沐的表情变化,长孙无忌道:“沐儿既然开口了,做舅舅的自然不好拒绝,利息更是不用提了,只是。”

    长孙无忌拉升了语调,李沐知道这是说到关键区域了。

    “舅舅但说无妨。”

    “痛快。当日你说过,日后钱庄的股份安排,做舅舅的也不多要,二成如何?”

    李沐心中痛骂,这还叫不多要?

    “舅舅这是为难甥儿了,当日就说过,这钱庄股份如同直道股份一般,绝非一家独大,甥儿在其中恐怕也占不到一成,舅舅却要占二成,恐怕不妥吧?”

    长孙无忌手一摊,道:“那老夫就无能为力了。”

    李沐沉吟了一会,道:“这样,舅舅如果把各县钱庄所需的钱财也出了,那甥儿就许舅舅一成股份,如何?”

    “哈?”长孙无忌一副惊愕状,“沐儿也太看得起为老夫了,这三百六十万贯老夫还得去筹集,你却想要老夫再出一千五百万贯,好大的口气。”

    李沐自然不会真有让长孙无忌出二千万贯的意思,实际上,就算长孙无忌真愿出,李沐还不乐意呢?要真让长孙无忌占了二成,恐怕到时,钱庄的话语权就旁落了。

    钱庄铺设,关键在于前期,只要各州铺设开来,运营进入轨道,那后续在各县开设,就无须用这么多的本钱了。

    钱庄做的是借贷和兑付,信誉就是本钱,在李沐的规划中,等各州钱庄开设起来,形成一种规模,然后将李世民拉下水,以朝廷的名义成立央行,如此借官府的名义作保,加上有各州分号三百六十万贯打底,各县自然不再需要这么多本钱。

    “既然舅舅拿不出这么多本钱,那就占半成如何?甥儿占得绝不会比舅舅多。”

    “不行。”长孙无忌断然拒绝,“老夫宁可让钱在地下发霉。”

    李沐来之前早已盘算过了,钱庄毕竟与直道不同,牵扯得没有那么宽,象六部之中,也就民部、吏部有所牵扯,所以,分配方式自然有所不同。

    李沐咬咬牙,一副肉疼为难状:“那就一成,舅舅要知道,甥儿原本是想给自己留一成,如今分半成给了舅舅,舅舅总不会连半成都不给甥儿留吧?”

    长孙无忌脸无表情地摇摇头,不发一言。

    李沐见状,心中也来了气,“既然舅舅咬死不松口,甥儿也没法子了。告辞。”

    说完双手一拱,作势欲走。

    长孙无忌冷笑一声,说道:“送客。”

    李沐有些傻了,这不象是长孙无忌作风啊。

    可话已出口,不能收回。

    李沐只能转身出门,行到门口,只听长孙无忌道:“李沐,你可知道整个京城,能拿出三百六十万贯的不会超过三十家,而肯为你拿出来的绝不会超过三家。”

    李沐闻言停下脚步,头也没回地答道:“舅舅只说对了一半,整个京城,能拿出三百六十万贯的不会超过三十家,这话或许没错,可舅舅忘记了,甥儿可以募款。积沙成塔的道理,舅舅应该明白,我既然能募集千万直道款,为何不能募集区区三百六十万贯钱庄款?”

    “你。”长孙无忌语塞了。

    李沐背着身子道:“舅舅,我一旦出了这门,到时款项筹集完毕,舅舅再想入股,恐怕到时我也没办法了,望舅舅三思。”

    说完,李沐抬腿往外走去。

    长孙无忌急了,忙喝道:“且慢。”

    李沐缓缓回身道:“舅舅可是改变了心意?”

    长孙无忌一副懊恼状:“老夫知道你小子伶牙利齿的,罢了,一成就一成吧,算是送你小子一份人情了。”

    看着得了便宜还卖乖的长孙无忌,李沐心中泛起一丝冷笑。

    “那就这么说定了?”

    “定了。”

    李沐转向长孙逸道:“你还有什么异议?”

    长孙逸见长孙无忌已经应承了,便躬身道:“我这就去照沐县伯的意思安排。”

    说完施礼退去。

    屋内又只剩下长孙无忌、李沐二人。

    “沐儿,交通司募集修建直道款项之事,你打算如何做?”

    “按之前廷议时说的,照做便是。”

    “那你就不怕世家豪族联络起来,并吞掉这一成股份?”长孙无忌眼神闪动,这是他最想知道的事情。

    “无法避免。”李沐摇摇头道,“不过总可以尽量地控制一些。”

    “如何控制?”

    “事先定个规矩,凡参加竞买者,都须持有当地官府出据的身份证明,且每人不得超过二股。如此一来,就算世家想联手吞并这一成股份,恐怕一下子也找不到这么多人来。”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问道:“每人才两股,这也太少了点吧?”

    李沐笑道:“也可以多呀。”

    长孙无忌神情一振,问道:“此话怎讲?”

    “原先是每股一千贯,共募集一万股,若要股多,那就改成募集十万股,每股一百贯就是了。呵呵。”李沐说着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长孙无忌有些恼意地看着李沐道:“沐儿,你就没有想过,普通百姓就算愿意入股,可一百贯恐怕没多少人能拿得出吧?”

    长孙无忌的话倒是真提醒了李沐,确实,这一成股份是面向普通商人和百姓募集的,这也是李沐的本意,其意义是与民获利,以求百姓日后对修建直道的支持。

    而如果真把每股定价为一百贯,那么高的门槛显然是将绝大多数的百姓拒之门外了。

    这与李沐的本意南辕北辙。

    李沐赶紧道谢:“幸亏舅舅提醒,这还真是个问题。那就将募集股份扩大至百万股,每股十贯,这样一来,普通百姓应该有能力参与了吧?”

    李沐为自己的反应点了个赞。

    长孙无忌目瞪口呆,这哪跟哪啊,自己这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长孙无忌一直留意着直道股份募集之事,长孙家有得是钱,而这钱确无合适的去处,都放在库房里堆着,甚至都放不下了。

第142章 言传身教() 
钱这东西虽好,可如果没有了流通,那就仅仅是一堆金属。

    而直道募股之事,正好给了钱一个去处,以他的身份地位和见识,加上长安至岐州直道地修建完成,自然明白这是一本万利的好去处。

    长孙无忌今日原本是想先与李沐打好招呼,然后联络几家关系近的,一起将这一成股份吃下。

    如此一来,不但获利,还给自己在直道之事上增加了话语权,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石二鸟的好事。

    虽然有三百六十万入了钱庄,可长孙家如果真只有这点钱,那就是笑话了。

    在长孙无忌看来,入股钱庄,获利的时间还很远,可直道却在眼前。

    把钱分开,放在几个篮子里,最保险。

    这才是长孙无忌在钱庄股份上,故意漫天要价的原因。

    不想,自己这么一问,倒给了李沐提醒,如果按李沐所说,募集一百万股,每人最多只能十股,那就需要十万人手持官府出据的身份证明,才能完成认购,这已经不是长孙无忌能力所能达到的了,就算联络几个世家,恐怕也无法完成。

    李沐在一边看着长孙无忌的脸色变化,自然猜到了长孙无忌心里在找什么主意。

    于是劝解道:“舅舅,没有足够实力的时候拥有太多的钱或者权力,不仅无利,反受其害。”

    长孙无忌是个聪明人,李沐一点他就明白了。

    他呵呵一笑道:“老夫倒不是想染指这一成股份,只是想给家中的钱财找个合适的去处,倒是让你见笑了。”

    李沐自然不会去揭穿他,说道:“舅舅方才为何不将余钱全部入股钱庄呢?”

    长孙无忌答道:“钱庄计划需要时间太长。”

    李沐这才有些明白长孙无忌的心思。

    “不会太久了,年前我已经在向皇上奏对时提过了。”

    “皇上怎么说?”长孙无忌急切地问道。

    “皇上让我写道折子呈上去。”

    “你递上去了吗?”

    “递了。”

    长孙无忌自然明白这其中的意思,他心中一激零,问道:“可是除夕那晚?”

    李沐点点头。

    长孙无忌见李沐点头,长吁出一口气道:“老夫明白了。”

    不过长孙无忌突然语气一转,责备道:“沐儿啊,不是老夫依老卖老教训你,当日祥瑞一事本是一个多好的进身之阶,你却不但不应和老夫,还与皇上硬抗。若不是皇上仁慈,恐怕你哎,你呀,你呀。”

    李沐淡然应对道:“人在这世上,有所为有所不为。甥儿虽然年幼,可对舅舅此话却不敢苟同。”

    “你。”长孙无忌指着李沐无言以对。

    到了这个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时候,再说下去就要伤感情了。

    李沐起身冲长孙无忌施礼道:“甥儿还有事,今天就不多陪舅舅了,请舅舅代甥儿向舅母和各位兄长道别,甥儿来日再来领舅舅指教。”

    长孙无忌也感觉到与李沐之间生出了些许隔阂,再说下去反而与事无补,便应承了。

    “沐儿有事,老夫就不强留了,都是自家人,有闲时常来走走就是了。”

    李沐应声退下。

    待李沐走后,长孙冲悄悄进来,侍立在闭目养神的长孙无忌身边,却没有主动说话。

    “人确是能人,可不为我所用啊。”长孙无忌突然起身,一把将桌上的笔墨抹到了地上。

    长孙冲闻言一惊,问道:“父亲莫不是想?”

    长孙无忌摇摇手道:“那倒还不至于,就算不为我所用,可还不至于坏我的事。”

    “那父亲的意思是?”

    “你可觉得李沐对明月有意思?”

    “孩儿是有这感觉。”

    “那就好,告诉你母亲,明月的亲事必须由我做主,不得轻易与人联姻,过几年再说吧。”

    “孩儿遵命。”长孙冲应道,“父亲真有将妹妹嫁给李沐之意?”

    “先用明月牵制着他,看看再说吧。”

    “对了,孩儿收到消息,二弟与李沐兄弟,还有李师、尉迟环,共五人效仿桃园结义,义结金兰了。”

    长孙无忌闻言,呵呵一笑道:“这就更有了牵制李沐的力量了,只要为父怀柔以对,不出几年,就算他不为我所用,身上也不可磨灭地留下我长孙氏的印记。”

    长孙冲嘿嘿地陪笑着。

    “父亲,姑姑的病情怎么样了?”

    “不太好。”长孙无忌阴下脸来,“你姑姑气短胸闷,咳嗽不止。太医说等天气见暖,或许会好些。”

    “那可会有性命之忧吗?”

    长孙无忌黯然道:“谁知道呢,生死有命罢了。为父担心得是如果你姑姑万一不在了,长孙氏该何去何从啊。”

    “父亲切莫太过忧心,有皇上在,定可保长孙家无事。”长孙冲宽慰道。

    不想长孙无忌不领情,皱眉斥责道:“你都快而立之年的人了,怎就不能放眼以后?皇上虽然春秋鼎盛,可也已是不惑之年,还能保长孙家多久?”

    长孙冲唯唯喏喏地应道:“父亲教训得是,孩儿定牢记父亲教诲。”

    长孙无忌看着长孙冲,终究舍不得再骂,于是放宽语气,轻声道:“为父是因为有从龙之功,加上你姑姑又贵为皇后,这才有了皇上的不世恩宠,可日后皇帝不在了,你又凭什么来获得新皇帝的恩宠呢?”

    “请父亲指教。”

    “说不上是指教,为父也是在赌,赌太子能顺利继位。可若是让李泰上了位,那长孙家恐怕就。”

    “这李泰总不至于不念亲情吧,好歹父亲也是他亲舅舅。”

    “亲舅舅?”长孙无忌一声嗤笑,“父子、兄弟都能反目成仇,何况舅舅?”

    长孙冲感到心中一阵寒意,如果写诗论道,他乐此不疲,勿遑多让,可耍心眼、搞阴谋那就真非他所长了。

    可身为嫡长子,长孙冲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只能勉为其难地支撑着。

    “李沐与李泰已经是结下了不解之仇,那李沐断不会再去辅佐李泰。”长孙无忌自言自语地说道,“就算李泰再获恩宠,有老夫在,加上李沐的神机卫。”

第143章 李靖的隐忍之道() 
长孙冲已经冷汗如注,他宁愿自己没有来,没有听到这些,他的身子在抖,双手也在抖,抖动得幅度大了,以致于碰翻了茶碗。

    长孙无忌转头看着长孙冲的神态,心中怒火迸发,恨其不争地骂道:“你怕什么?二十几的人还不如十一岁的孩子,出去。”

    长孙冲闻听如获恩赦,一溜烟地跑去。

    长孙无忌看着长孙冲的背影,深深地叹息一声“生子当如李沐啊。”

    。

    李沐离开长孙府之后,下午第一个去的是李靖府。

    在李沐心里,恐怕李靖是他在大唐唯一佩服的人,不仅是他的人品,也因他在李沐第一次来到长安在朝堂上为自己背书的原因。

    在这个举目无亲的朝堂上,李靖能仅凭一面之缘而毅然赌上他的政zhi生命,不由得李沐不心生感激。

    所以,李沐给李靖准备的礼物是最丰厚的,倒不是多了钱财之物,这些是与高士廉、长孙无忌等人是一模一样的,李沐只是在这些礼物之外添加了一把刀。

    简洁、普通、不起眼的一把刀,刀鞘上甚至连一丝装饰都没有。

    李沐认为李靖是个简单的军人,那纯粹的军人用得刀,自然该是把简单的刀。

    但这刀不简单,如果把斩断小野炊户那把号称神器的刀称为上等品的话,那这把刀就是极品。

    极品如同美人,见风即逝,可遇而不可求。

    到目前为止,李家庄所产刀中可称为极品者也就是这把貌不惊人的刀了。

    李沐将它送给李靖,一则是报答李靖当日为自己背书之恩;同时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