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然闻听长孙无垢突然抱病,特别是知道她的寿命将近,李沐心中还是很沉痛的。
可李沐不知道长孙无垢犯的是什么病,史上只说是气疾,就算知道了是什么病,李沐也没有神医华陀的本事,能生死人肉白骨。
长孙冲见李沐神色黯然,还以为李沐担忧义母的缘故,安慰道:“沐弟勿须太过忧心,皇后这是旧疾,年前就发作过两次,只要调养得当,很快就会痊愈的。”
李沐强笑着点头应道:“皇后心性仁慈,上天必为保佑她的。”
长孙冲拉着李沐的手引进屋内,但见屋内大大小小、男男女女有十来人之多。
为首的正是长孙无忌的夫人高氏和长孙冲的妻子长乐公主李丽质二人。
李沐连忙上前见礼道:“甥儿拜见舅母,小弟见过皇姐。”
只听得高氏笑道:“沐儿不必多礼,都是自家人,来,来快坐下说话。”
长乐公主李丽质掩嘴一笑,斜目嗔道:“沐弟也忒小气,那日真就送来一方镜子,害得我屋里日日人满为患。”
李沐大汗,解释道:“这倒真是小弟错了,不过这次小弟带来十方镜子,虽然略小了些,可好在数量多,想来都能分到一块。”
李沐的话引来一阵轻轻地窃笑声,李沐的眼神打量过去,是几个女眷长孙明月却不在其中。
李丽质这才掩嘴一笑道:“这还差不多。”
高氏在边上打圆场道:“好了,冲儿啊,为你沐弟引见一下你的弟弟们。”
长孙冲过来替李沐引见,这一引见让李沐心中腹诽一句,长孙无忌这老头儿竟生了十二个儿子,除了自己见过的长孙冲、长孙涣,还有十个,分别在濬、淹、温、澹、净、溆、湛、津、泽、润。
第139章 娶了媳妇忘了娘()
除了长孙濬、长孙淹与自己年龄相近,其余的都比自己小,甚至长孙润尚在襁褓内。
我去,这名字都得报半天啊,长孙老儿太能了啊,这都多大年纪了,功夫还这么好。
好不容易等长孙冲引见完,李沐已经是兴趣缺缺。
“好了,濬儿、淹儿留下,其余的都散了吧。”高氏虽然脸上挂着笑,可语气却是淡淡地。
李沐原本想出言挽留的,因为除去三个太小的,总共也不到十来人,挤一挤还是能坐下的,这不是过年嘛,热闹最重要。
可听到高氏的语气,李沐心中一动,连忙收住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
心道,好险,差点就要惹恼了高氏了,以高氏的年龄,怎么可能生出这么小的孩子来,这个年代的女子,能在三十岁以上得子已属不易,到四十岁附近得子已是奇迹,所谓老蚌生珠说得就是此事。
这么多的孩子,何况还有在襁褓之中的,肯定不可能是高氏所出,那么真相就不言自明了,这些个孩子虽是长孙无忌骨肉,但却是庶子。
这个时代的庶子如同高级点的家奴,无话语权、无继承权,成年后能分得一些田地、财物赶出家门独过已是幸运了。
李沐想明白了,自然不会去触高氏的眉头。
高氏这时才转头对李沐道:“沐儿啊,时辰不早了,快快入坐吧。”
李沐谦让一番,这才随着长孙冲入了座。
等高氏等人坐下,李沐才发觉桌边空着两把椅子。
总共放了八把椅子,高氏、长孙冲夫妇、长孙濬、长孙淹兄弟,加上自己是六人。
那这两把椅子是留给谁的呢?
一把是留给长孙无忌的,这李沐能理解,毕竟是一家之主嘛,留座是自然的。
可高氏左边留一空座,是留给谁的?
李沐心中一动,莫非是。
这时,高氏抬手招来一个丫环,轻声嘀咕了几句。
长孙冲此时向高氏请示道:“母亲,可否吩咐下人上菜了?”
高氏点点头道:“上菜吧,不等了。”
李沐客套了一句:“若还有人未到,不如等等。”
高氏手一摆道:“也不是外人,是你明月姐姐,不知道怎么回事,迟迟不至,老身已经让人去催促了,不用等她。冲儿,吩咐上菜。”
长孙冲遂传下话去,吩咐上菜,于是,绵绵不绝地菜肴如行云流水般端了上来。
那阵式并不比当日除夕夜的宫宴差多少。
听到高氏的话,李沐心里有一丝了悟,那位子果然是给长孙明月留的。
才一会的功夫,菜就铺满了整个桌面。
高氏抬手邀道:“沐儿,这里都是自家人,就勿须客气了。”
李沐应是,与长孙冲夫妇相互邀约了一番。
此时,只见长孙明月主仆二人匆匆赶来。
进来之后,先向高氏请安,然后转向李沐欠身道:“我来得晚了些,还望沐弟不要见怪。”
李沐起身还礼笑道:“不晚不晚,正好赶上,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长孙明月又向长孙冲夫妇陪了不是,这才盈盈落座,在高氏边上的空位坐了下来。
李沐总觉得长孙明月今日好象有些与今日所见不同之处。
恰好此时李丽质促狭笑道:“我说妹妹今日之妆画得可够久的了。”
李丽质的话引起了李沐的注意,正眼向长孙明月望去,果然见长孙明月今日描了淡眉,还略略加了些腮红。
长孙明月听到李丽质的调侃,脸上有些热,更加重了腮红的颜色,不过长孙明月虽有羞意,可并无忸怩的神情,对李沐的直视不躲不闪,一双大眼睛平视着,不解释也没恼怒,显得落落大方、高贵而端庄。
而李沐的大胆注视,在这个时代那可是非礼之举,好在李沐年少,加上两家关系不一般,倒是没人去指责李沐失礼。
高氏却是带着责备地一瞪李丽质,道:“休要调侃你小姑子。”
李丽质并不怕高氏,挤兑道:“哟,怪不得家中都道妹妹是娘心头肉,这就护上了。”
高氏被挤兑也不恼,只是轻拍着长孙明月道:“别理你嫂子,咱动筷子。”
李丽质顿时失去了目标,随即找上李沐道:“沐弟,你来评评这理。”
李沐哪一方也不敢得罪,加上是过年,又是家宴,于是起身举杯道:“皇姐莫急,都道家长里短是非所在,可在小弟看来,何尝不是另一种亲情呢。我敬舅母容颜常驻、福似东海。”
高氏乐呵呵地饮下了一杯酒,转头对李丽质道:“瞧瞧人沐儿,可比你懂事多了。”
这边长孙冲可就护上了,他道:“公主那话也没有恶意,只是玩笑,过年逗个乐罢了。”
高氏用手指点点长孙冲,对李沐道:“沐儿可看见了,都道娶了媳妇忘了娘,他就是个例子。”
这顿饭就在这样插浑打科中过去了,平淡而不失亲热,热烈而不过火。
李沐心底对高氏生出些佩服之意,或许高氏的能为并不下于长孙无忌。
饭后,高氏陪着李沐闲聊了几句就回卧室休息了。
长孙濬、长孙淹兄弟也与李沐说不上话,找了个借口回避了。
室内仅留下长孙冲夫妇、长孙明月和李沐四人。
此时李丽质兴致盎然地提议去后花园走走。
李沐等人都点头同意,正要出去,不想这时长孙无忌回来了。
长孙冲夫妇见长孙无忌有事要与李沐谈,便告退了。
长孙明月略一犹豫,转头让丫头小蛮取出一卷锦来,递给李沐道:“这是我刚绣完的一幅扇面,今日送于你,以作答谢。”
李沐领会到长孙明月话中的意思,她是答谢自己上次送镜子之事。
虽然李沐对扇面不感冒,也不没有摇摇扇子冒充才子的想法,不过既然长孙明月送了,自己接着就是,于是大大方方地接过那卷锦,说道:“有劳姐姐了。”
“咳。”长孙无忌在边上干咳一声道:“明月啊,为父与李沐还有正事要讲,你且退去。”
“是。”轻声应道,“女儿这就回去。”
第140章 人不风流枉少年()
长孙明月离开时,经过李沐跟前。
李沐突然开口道:“要是姐姐不嫌弃,正月十五上元节一起观灯吧。”
这话来得有些突兀,但却不违礼制。
虽然此时的女性,特别是年轻女子,受妇德的束缚,终年禁锢家中。
但元宵节却是例外,能得放飞出门且是夜游。
所谓“正月十五日夜,灯明如昼,仕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上元节前后三日,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会踏街观灯。
长孙明月没有拒绝,只是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想了想点点头,长孙明月这才转身道:“如此就烦沐弟到时前来。”
李沐高兴地说道:“这是自然。”
长孙明月走了,长孙无忌悠悠地看着目光追随长孙明月而去的李沐,心中有些迟疑,这小子别的都好,就是家世差了点,没有什么底蕴,还有就是年纪小了点。
“咳。”长孙无忌又一声干咳惊醒了李沐。
“沐儿,随老夫来。”
长孙无忌引着李沐去了他的书房。
这次李沐有瑕打量了一下长孙无忌的书房,这书房比之长孙府的装饰来说,不算奢华,但满屋的书籍恐怕用汗牛充栋四个字也不为过。
在这个年代,不是世家豪族是无法拥有这么多书籍的。
而墙上其中一副字画引起了李沐的好奇。
上面写着一首诗:
“侬阿家住朝歌下,早传名。
结伴来游淇水上,旧长情。
玉佩金钿随步远,云罗雾縠逐风轻。
转目机心悬自许,何须更待听琴声。
回雪凌波游洛浦,遇陈王;
婉约娉婷工语笑,侍兰房。
芙蓉绮帐还开掩,翡翠珠被烂齐光。
长愿今宵奉颜色,不爱吹箫逐凤皇。”
嘿,这还是首艳词yin诗来着,仔细一看落款,竟是长孙无忌亲笔所做。
这让李沐大感意外,没想到长孙老儿还有这口味?难怪一生就是十二个儿子,也难怪高氏对那些庶子感冒了。
“怎么,对老夫的这幅字有兴致?”长孙无忌见李沐独独盯着这幅字看,不免心中好笑,就随口问了一句。
李沐连忙否认。
“这是老夫年少轻狂之作,不值一哂。你若喜欢,送你便是。”
“不,不。”李沐连忙拒绝,“君子不夺人所爱,再说甥儿年幼,还是自律些的好。”
不想长孙无忌细眼一瞪,道:“七尺男儿,周游名山大川,尝尽天下美色,方是好男儿。何须自律一说?”
李沐心中大汗,忙附和道:“舅舅说得是,人不风流枉少年嘛。”
“对喽对喽,咦这句子不错,可有上下文?”长孙无忌追问道,大有与李沐探讨一下寻花问柳之心得的意思。
李沐大感不妙,连忙叉开话题问道:“舅舅去宫中探望皇后,不知道情况如何?”
李沐的问话将长孙无忌的注意力引了回来。
“冲儿都与你说了?”
“是。”
“哎。”长孙无忌不语反叹,令李沐心头一紧。
“皇后凤体抱恙,也不是一月两月了,自从两年前九成宫受惊吓之后,时不时地会犯气疾,太医也此束手无策。”
“舅舅勿须担忧,皇后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
“但愿吧,若是皇后哎,长孙家可就。”长孙无忌先想到的竟然是长孙家的根基,这让李沐心里有些鄙夷。
长孙无忌感叹完,突然想起与李沐要谈的正事。
“来人,传长孙逸进来。”
一会,一个长脸短须、年约三十的男子踮着脚进来了。
“小侄见过族叔。”
长孙无忌微微点了下头,转向李沐道:“这是老夫远房族侄长孙逸,长孙氏在各州县的店铺皆由其管理。”
说完转向长孙逸道:“长孙逸,这就是李沐,今日起你一切依他的意思行事。”
长孙逸向李沐躬身一礼道:“见过沐县伯。”
李沐嗯了一声,点头示意。
长孙无忌道:“沐儿,有一句话说在前头,这千余家店铺可以交给你经营,可所有进出帐目都须经过长孙逸之手,你可答应?”
李沐一听,便明白长孙无忌的意图了,这就是说长孙无忌派长孙逸监管着财务。
“依舅舅的意思就是。”李沐并不反对。
长孙无忌见李沐爽快的应承了,满意地点点头,从腰袴间取出一方玉佩递给李沐道:“沐儿,这是掌管千余家店铺的信物,今日起,就交给你保管了。”
李沐双手接过,笑道:“舅舅放心吧。”
说完对长孙逸道:“你安排下去,各店铺皆寻址开设一家钱庄。”
“钱庄?”长孙逸闻言露出惊愕地表情。
看到长孙逸的表情,李沐知道他可能不明白。
于是大致地与他讲了一遍钱庄的用途。
长孙逸听完,习惯性地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大手一摆道:“老夫已经说过了,自今日起店铺所有事都听李沐的。”
“是。”长孙逸道,“沐县伯,长孙氏在各县店铺就有一千五百五十七家,在各州的店铺也有三百六十家,如果每家都开,那就得约二千家钱庄。”
李沐道:“先各州开设一家。”
“选址开设倒还好说,可县伯所说,要开设的是钱庄,钱庄运营需要周转,这每家少说也得万贯本钱吧?就算是每州开一家,也得三百六十家,至少需要三百六十万贯,这恐怕各州分号负担不起。”
这才是今天李沐前来的目的。
李沐笑着对长孙无忌道:“舅舅不是说有钱没地方去吗?那就借些于甥儿使使呗。”
长孙无忌含笑不答。
“甥儿可以以玻璃的利润做抵押,再许舅舅一成利息,如何?”
长孙无忌道:“咦借你一些钱财,哪还用得着利息,生份了不是?”
李沐闻言大惊,本没有想从长孙无忌处真全额借到三百六十万贯,可没想到这数字对于长孙无忌竟一言而决,看他的神情,竟是毫无难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