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当长孙明月举杯示意的时候,李沐只能低头装作没看见。

第96章 “文采”风流() 
长孙明月显然不打算放过他,她开口道:“沐弟,当日花园一晤,愚姐对沐弟的文才甚是佩服,那日沐弟的咏茶花愚姐已经深熟于心、琅琅上口。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如何?”

    李沐只好回答道:“表姐好记性。”

    不想长孙明月不饶道:“今日还请沐弟再做一首,以助酒兴如何?”

    李沐有点顶不住了,抬头看去,见长孙明月地眼睛闪闪发光,李沐自然不会觉得这是长孙明月中意自己的表示,因为他深深知道,那是长孙明月喝多了。

    没有人真的能千杯不醉,或许是发作的晚一些罢了。

    李沐知道此时拒绝最伤人心,可李沐真不是做诗的料,只能挖空心思地寻找记忆中的诗词。

    当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李沐身上时,李沐知道,出来混总有还的时候,他躲不过去了。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让他想到了一首徐志摩的诗歌。

    于是,不管合适不合适,李沐只能将就了。

    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回忆,李沐宣称不念要写。

    长孙冲最擅此道,于是令人从他书房取来文房四宝,还专门派人替李沐铺纸磨墨。

    长孙明月当仁不让地站在李沐身后,念诵着李沐写出来的诗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写完了,没有人拍手叫好,李沐转身看到的是古怪的眼神。

    只有眼睛闪亮的长孙明月专注地看着这首诗歌,不停重复地咏颂着。

    李沐放下手中笔,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纯粹玩闹,不必当真,不必当真。”

    这时长孙冲不解地问道:“沐弟这诗似不合规则啊?”

    李沐疑惑地反身一看,恍然觉察到这个问题,只是已经到了这境地,只能以辩解来掩饰道:“沐窃以为,诗词只是种表现方法,有节奏和韵律,完整地展现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就行了。毛诗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又云,诗有六义,风、赋、比、兴、雅、颂。所谓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风雅颂为种类,赋比兴为手法。不必拘束与格式,与其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如敞开胸怀,任意挥洒。呵呵,呵呵。”

    长孙冲呐呐地念叨着,突然长身一揖道:“今日沐弟之言如醍醐灌顶,令愚兄茅塞顿开。”

    说完冲所有一揖道:“冲失陪了。”

    转身而去,显然是有了灵感。

    李沐目瞪口呆之际,长孙明月突然念叨着:“为赋新词强说愁,为赋新词强说愁。沐弟好句,不知道可有上下文?”

    李沐傻了,看着长孙明月期盼的眼神,不忍拒绝道:“有,有。”

    长孙明月欣喜道:“可否写下来,送与愚姐?”

    李沐只能答道:“好,好。”

    事态往李沐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着,他今天来的目的似乎不是来显摆文才的,而李沐也断不敢卖弄文才,要知道,他的肚子还记得的诗词,远没有长孙明月的多,更不用说长孙冲这个少年文学天才了。

    可到了这个地步,李沐只能打肿脸称胖子了。

    幸好李沐五岁学文,字书得不错。

    于是再次捉笔书写起来,而长孙明月一如既往地站在身后诵读。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写完之后,李沐放下笔,呵呵干笑道:“献丑,献丑了。”

    “沐弟,你还没落款呢。”

    李沐只好回身写上落款。

    可长孙明月显然不满意,“沐弟,还须盖章。”

    李沐尴尬至极,苦笑道:“小弟还没印章。”

    这时,长孙无忌突然开口道:“老夫有副空白印章。”

    转身对长随道:“去书房取那对印章来。”

    李沐苦笑道:“舅舅,就算是取来印章,也是空白的,表姐,不如下次,下次再说好吗?”

    长孙无忌此时显然也是酒意上头了,摆摆手道:“无妨,今日贤甥送来如此贵重之物,做舅舅的怎么也该回礼不是?”

    李沐无奈只能闭嘴。

    不一会,长随取来一个小锦盒呈给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递给李沐道:“这是当年皇上登基之后,太上皇特意赏赐老夫的,今日送于贤甥了。”

    李沐本就没有接受的意思,如今一听长孙无忌话中的意思,这是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赏赐的,就更不想接受了。

    “既然是太上皇赏赐舅舅之物,甥儿可不敢冒大不敬之罪,还请舅舅收回。”

    不想长孙无忌脸一板道:“说起来你也是义皇子,入了宗籍的皇室,这印章落入你手自然不算违制。所谓长者赐,不可辞,啰嗦什么?”

    李沐只好伸手接过,打开一看,只见里面一大一小两枚印章,大的粗如小儿手臂,上雕龙纹;小的也有三指宽,上雕凤纹。一看就知道是皇室之物,想来李渊恐怕也是从前隋皇宫所得。

    李沐想了想取出龙纹印章,然后对长孙无忌道:“甥儿谢舅舅美意,这印章儿收了,可这凤形印章一看就是女子所用,甥儿就不取了。”

    长孙无忌听了想想也对,便点头道:“大好男儿拿着这女子所用之物确也不妥,那就随你吧。”

    说完拿出凤形印章,环顾了圈,然后对长孙明月说道:“家中如今也就婷儿合适用这凤形印章了,那就赠于你吧。”

    长孙明月饶是落落大方,可也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待阁女孩,听长孙无忌一说,整个脸腾地红了起来,只是父亲所命不敢不从,只能从长孙无忌手中接过印章。

    边上高夫人想要出言劝阻,可心中一动,便闭上了嘴巴。

    长孙无忌见女儿莫名脸红,瞬间反应过来自己的话有语病,只是印章已经被女儿接过,再去收回,痕迹太过明显。

    出于脸面,长孙无忌呵呵干笑道:“都是一家人,不必太认真,不必太认真。”

    接下去的时间里,饭桌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一直举止有度、落落大方的长孙明月变得不说话了。

    而李沐显然已经不敢再饮酒了,于是宴席在众人不约而同的情绪中结束了。

    宴后,高夫人带着长孙明月、长乐公主率先离开了。

    长乐公主走之前还不忘叮咛李沐明日记得为她送镜子,女人爱美在这个时候,就算是公主恐怕也早已将礼仪忘得一干二净了。

    不过长孙明月离开前并没有忘记带上李沐书写的两首诗,这让李沐心中有点跳动起来。

    接着就是长孙涣,虽然长孙涣还想与李沐多亲近亲近,毕竟他想不到李沐会上家里来,他担心李沐会失言说出他留宿伎馆的事情。

    但架不住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逼视,只能与李沐不舍话别。

    长孙涣那幽怨的眼神让李沐差点忍俊不禁。

    长孙无忌与李沐的正式交谈是在长孙无忌的书房内。

    长孙无忌的书房除了长孙冲外,别的人是不允许进入的,甚至包括高夫人和他的其余儿子。

    茶依旧沏的是李沐带来的绿茶。

    长孙无忌从第一次喝到绿东食西宿这后,就欲罢不能了。

    对于年长的人来说,这绿茶能品出这不一样的滋味来,如梦似幻,就如同他的人生。

    这是年轻人无法去体会的。

    李沐轻轻地涰着茶水,因为他不急,鱼饵已经洒出去了,现在他就象垂钩者,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

    有准备的情况下,李沐并不缺乏耐心。

    长孙无忌也默默地品尝着茶水,他似乎也不急,因为这是他的家。

    对于长孙无忌来说,这算这天要塌了,他也在乎这张颜面。

    似乎谁先开口就是谁输了一般。

    时间慢慢地流逝,二人都静静地等待着。

    中间除了轻微地喝茶、倒茶声,再无一丝声音。

    当子夜的更声响起时,长孙无忌再也无法忍受心中的焦灼,终于率先开口了。

    “贤甥,这种镜子还是按铁器旧例如何?”

    李沐摇摇头。

    “那就四六,我四你六?”长孙无忌咬着牙,一副割肉的心疼样。

    李沐依旧摇摇头。

    “贤甥啊,老夫可是你舅舅。”长孙无忌打起感情牌,“难道你想三七?不,不,这比例老夫无法接受。”

    李沐还是摇摇头,在长孙无忌已经咬牙切齿的时候,慢腾腾地竖起两个手指。

    “你这黑心的混帐,还想二八?老夫告诉你,这绝对不可能。”

    李沐终于不摇头了,却用手指左右晃了晃,道:“舅舅误会了,甥儿的意思是,可以三七分,只是有两个条件。”

    长孙无忌这才松了口气,至于条件他不在意,因为他在意的是镜子的成本,这决定着三七开是不是能让他获得巨大的利益。

    “贤甥,这镜子的成本如何?”

    李沐施施然回答道:“你猜。”

第97章 贪心者必入套() 
“呃。”长孙无忌显然没有防备李沐的拒绝会来得如此突然,但他深信李沐既然来了,就必定是有求于他,否则他不会在自己面前展露出镜子。

    既然有求,那自己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长孙无忌的脸色变得不好看起来。

    李沐没有继续逼迫,因为他明白,长孙无忌是头巨兽,而他自己最多只是一匹独狼,按二人的实力对比,自己无法完胜,所以,退让是必须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气势上不能输,一输就会被对方吞噬得一干二净。

    “以舅舅的眼光,这镜子能值几何?”

    李沐诚恳地眼神,让长孙无忌甚至怀疑刚才“你猜”二字是自己的错觉。

    不过长孙无忌已经无心计较了。

    “以老夫来看,单就以贤甥所送的两面镜子,说它值万贯也没为过。”

    “哦?想来舅舅还有下文,小子洗耳恭听。”

    长孙无忌带着赞赏地点点头。

    “不说别处,就以京城来说,超过四十万户,出得起万贯购买镜子的不会超过半成,而这半成人中,舍得花此钱购买的不会超过三成。”

    李沐微笑道:“半成就是二万户,二万户的三成也有六千户,每户万贯,就是六千万贯,看来大唐有钱人真多啊。”

    长孙无忌听出了李沐话语中的调侃之意,他不动声色道:“如果贤侄想一次赚尽,那就定价万贯;不过如果想细水长流,那以老夫之见,定价不能超过千贯,这也是老夫问成本的原因所在?”

    “此话怎讲?”

    “天下世家的底蕴贤甥可能无法真正窥其全豹,不说五姓七望,就是那些上等的世家,哪一个家族的财富都能匹敌朝廷国帑。所以说,如果说定价万贯只有六千户会买的话,那定价千贯,老夫有信心至少有十万户。”

    李沐被长孙无忌的话震惊了,这不是典型的国贫民富吗?

    朝廷国帑甚至连修直道出二百万贯都捉襟见肘,而坊间却是用千贯买镜子都不眨一下眼。

    自己来自于未来,总以为后世的制度是优越的,可如今看来,一千五百年前的封建社会,它的制度未必就坑百姓,至于当时百姓生活艰苦,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来自制度,而是此时的生产力太低下所致。

    当然,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几千年的历史中,永远是一成人掌握着七成以上的财富。

    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无法改变。

    李沐知道,长孙无忌的话有道理,也很实在,李沐甚至有些佩服长孙无忌,因为这种经济道理在这个年代不是谁都能领会的。

    “舅舅放心,这镜子每块的成本不超过一百贯。”李沐平静地说道,他打了埋伏,实际上镜子的成本对于一百贯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就是这个价格让长孙无忌瞬间变了脸色,在他的估算中,这镜子应该以宝石论价,才有了他以为卖千贯,会不会触碰到李沐的成本。

    一百贯卖一千贯,近十倍的利润,天啊,长孙无忌就算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也一时间被击得当机了。

    “你究竟想从老夫身上得到什么?”长孙无忌已经忘记了称呼,和他一向的斯文,沙哑着嗓子问道,他的眼睛已经泛出些许血丝。

    李沐还是很平静,他答道:“首先,我同意定价一千贯,但从今年起,每年降价一至二成,直到降至十贯。”

    长孙无忌闻言从开始的兴奋迅速变成愤怒,问道:“那不是亏本了吗?你究竟图什么?”

    李沐微笑,他喜欢看强大的对手愤怒的样子,因为对手的愤怒说明自己掌控了节奏,占据了主动,他回答道:“我要的是十年或者十五年之后,大唐百姓嫁女儿,都有一面这种镜子做嫁妆,有这十来年的时间让我们赚钱,该满足了,剩下的就该为百姓们谋些福利了。”

    长孙无忌闻言迅速平静下来,他面带古怪的看着李沐。

    李沐知道长孙无忌明白了,他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他是个聪明人,与聪明人说话不累。

    “再说,随着工艺的改良,成本会一年比一年低,我有把握,最后将成本控制在十贯之内,所以就是卖十贯,咱们依旧能挣钱。不过,这需要时间,很长的时间。”李沐轻轻叹息道。

    长孙无忌觉得越来越看不懂李沐了,这十岁的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贤甥继续说,还有什么条件?”

    李沐乐了,与聪明人交谈确实省力。

    “请问长孙家族名下在大唐各州有多少店铺?”李沐直问道,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我需要一个实数。”

    长孙无忌以为李沐是想了解长孙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