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沂点头道:“大哥放心,我明白的。”

    李沐看着李沂,这兄弟长着二十岁的个子,却是一张稚嫩的脸,有些不忍心责备。

    “二弟啊,我知道你心怀大哥,可你不该当面拒绝,这样反而会使皇帝更加戒备,他会以为护卫营铁板一块,无法插足其中,如此一来,接下去他会施出别的手段,更加令人防不胜防。”

    李沐听了,也情急起来,“大哥说的是,这可怎么办啊?”

    “没事。”李沐安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会有办法的,你早些回去禀告娘,我在此一切都好,让她不要担心。”

    “我还是多陪会大哥吧?”李沂有心多陪李沐说说话。

    “不必了,既然皇上已经允许探望,那离我出狱的日子不会太远了,你放心回去就是。”

    “那我回了?”

    “去吧。”

    。

    就在李沐与闻香二人说话的时候,承庆殿中,李世民正与李靖、尉迟恭、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六人商讨这次对吐谷浑、党项之战的成败得失和将士的赏赐问题。

    李靖终于班师了,他南渡黄河,与尉迟恭所部胜利会师之后,请旨班师。

    回到长安之日,李世民亲率文武百官至金光门外迎接。

    给予李靖、尉迟恭等大将极大的荣宠。

    现在商议全军将士的赏赐,李世民更是显得慷慨,所有将士的功勋都依照上限赏赐。

    “朕欲加封药师为卫国公,可世袭。同时加封敬德为宣州刺史,亦可世袭。二位爱卿意下如何?”

    李世民真的很慷慨,他需要李靖和尉迟恭站在他这一边,这几个月以来,朝堂上诡异的气氛已经令李世民很难忍受下去。

    “臣等谢皇上恩赏。”李靖与尉迟恭拜谢道。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只要他们接受就好,“二位爱卿快快请起。”

    尉迟恭闻声而起,他也很满意李世民的赏赐,这次出征,没有打什么血仗,可功劳、赏赐倒是不少,而朝廷对将士的封赏也优厚,他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可李靖却没有起身,他依旧跪在那对李世民道:“皇上隆恩,臣舍身难报。只是卫国公的爵位,臣万万不敢领。”

    李世民心中叹了口气,心道李靖什么都好,就是为人处事太小心了,以他的功劳早该加封了,可他去年连身上的宰相位都辞了,要不是这次吐谷浑寇边,恐怕还在宅中修养隐居呢。

    “药师啊,你这是在为难朕。有功不赏,让朕如何面对全军将士及天下悠悠之口?”李世民劝道。

    可李靖坚辞不受,李世民无奈,只能按下再议。

    可那边尉迟恭不乐意了,你李靖可以辞赏不受,我尉迟恭岂能让你抢了风头?

    于是尉迟恭也出言推辞不受加封了。

    李世民有些不高兴了,心想你们这是想逼朕啊。

    “二位爱卿,你们这是何意?”

    李靖想不到尉迟恭横插一杠,惹恼了李世民,只好请罪道:“皇上,臣无意忤逆皇上的心意,如果皇上一定要赏臣,那臣就向皇上提个请求。”

    李世民听李靖服了软,高兴道:“爱卿说就是了,朕无由不准。”

    李靖想了想道:“臣一进长安,就听闻武功县子李沐被皇上下到天牢已经数月,如果皇上恩准,臣想去牢中探望一下李沐。”

    “就这请求?”李世民有些意外,可随即心中一动,难道李靖与李沐有勾连?

    “论私,这次出征之前,李沐来臣家中为臣送行,如今他在牢中,臣去探望一下也是人之常情;论公,若非年初李沐在凉州击垮吐谷浑大军,又在松州击败党项大军,此战要胜利恐怕没这么顺利,臣做为此战主帅,去探望一下功臣更是理所应当。”李靖坦然言道。

    原来如此,李世民暗思。

    “爱卿可知道李沐所犯何罪?”已经过了三个多月了,李世民还是提起李沐就来气,要不是这混帐,怎么可能数月见不到朕的青雀儿,朝廷气氛又怎会变得这么诡异?

    李靖依旧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他答道:“臣略有耳闻,不过李沐犯何罪,自由皇上和朝廷公论,臣只是去探望,仅此而已。”

    李世民想了想道:“爱卿去也无妨,正好替朕好好劝劝这混帐。”

    不想这时尉迟恭又冒出来了,他向李世民恳求道:“皇上,臣也想去。”

    李世民一愣,问道:“你又是为何?”

    尉迟恭讪笑着,嘿嘿傻乐道:“这次无名峡谷战后,李沐答应臣回到长安招待一顿好酒。如今臣回来了,他却进了天牢,可不得去找他讨要?”

    尉迟恭看似粗枝大叶,可心却不粗,能到这个位置的人,哪个是善类?

    他可以挥拳痛揍李道宗,差点打瞎李道宗的眼睛,可面对李世民,他也就变得这么温顺了,还可以插诨打科。

第89章 钓鱼执法() 
李世民哪会不知道尉迟恭讨酒不过是个借口,可李世民不想深究,毕竟这二位可都是他的肱骨。

    都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做皇帝其实也一样。如果事事较真,这天下就没有一个好人,更没有一个好官了。

    转过头,李世民问道:“玄龄、辅机以为如何?”

    房玄龄道:“全凭皇上心意。”

    长孙无忌道:“陛下乾纲独断就是。”

    李世民暗中叹了口气,心想都几个月了,怎么还是绕不过李沐这个混帐呢,可心底下,李世民想起李沐来,竟也感觉不到什么恨意,甚至还有一丝挂念。

    想到此处,李世民挥了挥手,罢了罢了,就让他们去见见吧。

    “朕准了。”

    “谢皇上。”

    李靖、尉迟恭躬身而退。

    李世民望着二人的背影,突然心中一动,开口道:“二位爱卿且慢。”

    李靖、尉迟恭闻言站住了脚,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没有解释,而是对房玄龄、长孙无忌道:“朕一时心血来潮,也想与药师同往,二位爱卿可愿意随朕一起去看看?”

    房玄龄、长孙无忌:“臣等遵旨。”

    。

    李靖、尉迟恭的到来让李沐很意外,可内心是高兴的。

    意外在于这二人的身份可不是他一个区区县子可以劳动的。

    高兴是看到他们,证明吐谷浑和党项乱局已经平定,否则他们不会出现在这里。

    “小子见过李帅,见过尉迟总管。”

    李靖一副不买帐的脸,只是轻哼了一声,尉迟恭却是大声喝问道:“你小子说好待某回京要让某饱饮一番,怎么自己却进了牢了?”

    李沐尴尬地笑了笑,道:“人生意外太多,这不,一不小心就遇上了。”

    尉迟恭横了一眼,喝斥道:“说人话。”

    李沐乐了,道:“尉迟总管,你学我说话可得交学费啊。”

    “学费?某还得问你要酒呢,说吧,怎么兑现?”

    李沐苦笑道:“那得看皇上什么时候放我出去。”

    尉迟恭一下就安静了。

    李沐笑着问道:“不知我走后,无名谷可有遇到敌情?”

    尉迟恭立马有了精神,他道:“你小子的话还真灵验,三天之后,真有吐蕃哨骑前来,不过某不敢擅启战端,只是下令弓弩手射箭逼退敌骑,之后吐蕃哨骑就再没有出现过。”

    李沐点点头道:“吐蕃人还会来的。大唐与吐蕃之间终有一战,无法避免。”

    尉迟恭道:“某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让牛进达领五千兵驻守无名谷,只是这粮草补给着实麻烦。”

    李沐微笑道:“只要直道修成,粮草补给就再不是难事了。”

    尉迟恭闻言大笑道:“你小子确有些本事,某不佩服都不行,这次回京,某去试了试直道,嘿那感觉还真无法说出来。”

    李沐心中也很高兴,再没有自己的努力为大唐带来好处更让李沐舒心的事了。

    李沐转头对李靖道:“李帅,吐谷浑现在是真老实了?”

    李靖微微颌首道:“伏顺性子软弱,对大唐唯命是从,某已经令李大亮率三千人驻守伏俟城,想来不应有错。对了,李大亮请我转告你,李道彦已经到了,他会安排好的。”

    李沐有些感动,李大亮真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李帅,小子有些话要说,得罪之处,还望李帅勿怪。”

    “但说无妨。”

    “李帅,吐谷浑之事您可能大意了。”

    李靖一愣问道:“大意?在何处?”

    “吐谷浑处于大唐、党项、吐蕃之间,向来如墙头草随意摇摆,谁强便依附谁,以前伏允还能压服各部,如今伏允已死,伏顺虽说已经归服大唐,但以他的威望和实力不足压服吐谷浑各部,加上吐蕃日益强大,吐谷浑各部欲投吐蕃之人不少。以小子看来,吐谷浑内乱不日将起,李帅令李都督驻守没有错,但人数还是少了些,至少需要驻守一、二万人,才能保万无一失。”

    李靖闻言思忖了一会道:“言之有理,只是你可知道,驻守一、二万人需要增加多少粮草供给?送粮队去一次伏俟城,到目的地一百斤粮食只剩四十斤。”

    李沐知道李靖说得是实情,运输确实是个问题,而这不是自己和李靖所能解决的。

    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为运输创造条件,让直道早日贯通大唐南北。

    李沐轻叹了口气道:“但愿吐谷浑之乱能撑到直道完成再爆发。”

    李靖看着李沐,这个十岁的孩子,哪有一点稚童的样子,真不知道这天下有谁能教得出这样的孩子。

    李靖终究忍不住,开口劝道:“为人臣子,与君分忧乃是本份。你一个十岁孩子,怎么就不能服个软认个错?”

    李沐侧过脸来,没有看李靖,答道:“李帅,这不是认个错的事。如果仅仅是因为认个错,我早就向皇上请罪了,还用等到现在?”

    李靖皱眉道:“那你说有什么事非得这么忤逆皇上的心意?”

    李沐便从回京路上听闻李家庄遇袭开始,将经过仔细叙述了一遍,然后对李靖道:“李帅也是带兵之人,如果您的麾下将士无辜被杀,你是不是也会如我一般,为他们讨个公道?”

    李靖被问得哑口无言,半晌才悠悠答道:“这世上没有那么多的黑白对错,为臣的只要效忠于皇上就足够了,对错自然由皇上定论。”

    边上尉迟恭帮腔道:“小子,李帅说得对,你不用管对错,用心替皇上分忧才是正道。”

    李沐愕然,难道这世间除了君权,就再无是非善恶了吗?

    李沐苦笑道:“我知道这世间一尘不染的事是没有的,我们都在吸进灰尘,可不妨碍我们去做得好一点啊!”

    李靖有些动容,尉迟恭却听不懂李沐究竟在说些什么。

    李沐自顾自地说道:“律法本就是朝廷制订的,可如果连制订法律的人都公然违反法律,那让世人如何面对?那就真成了一个笑话。”

    “你是在说朕公然违反律法吗?”李世民怒气冲冲地站在牢房门口喝问道。

    他的身后霍然站着房玄龄、长孙无忌、袁公公三人。

    李沐心中大骂,丫的这是钓鱼执法啊,闷声不响站在牢门外,就等着挑自己话语的错处。

    想到这,李沐恨恨地瞪了李靖、尉迟恭二人一眼。

    尉迟恭傻乐地看着李沐,而李靖又成了一副死人脸,变得毫无表情。

    李沐虽然生气,可李世民的话不敢不回。

    “儿臣拜见皇上,皇上息怒,儿臣绝无指责皇上之意。”李沐表演得中规中矩,显得很有分寸。

    “那你是何意?”

    “儿臣是说,法律的制订是为了维护正义,任何人都不能去违背,这样才能让律法变得神圣不可侵犯,否则法律就是一个笑话,任何弱肉强食的行为。”

    “那你说说,你擅自率兵进攻王府该当何罪?朕是不是也该按律处置你啊?”李世民冷冷打断李沐的话语,质问道。

    李沐早有腹案,回答道:“回皇上话,儿臣无罪?”

    “无罪?”李世民“嗤”地一声冷笑道,转头对众人道:“诸位爱卿可都听见了,这混帐说他无罪。”

    李沐不慌不忙地说道:“皇上容禀。”

    “讲。朕倒要听听你是不是能说破大天来。”

    “皇上可还记得,儿臣自松州回京见到皇上时,对皇上说儿臣不要封赏,只请皇上答应参与李家庄被袭案全程督察。”

    李世民“唔”了一声,“这事朕记得。”

    李沐道:“而当日夜里,李家庄再次遇袭,幸好护卫有所准备,方才未被贼人得手。同时擒获歹徒活口,据其供认,匪首李忠藏在平康坊漱玉阁,于是儿臣率一百护卫连夜入城,捉拿李忠,活捉之后,儿臣同任城王、雍州府梁长史会审,据李忠供认,越王李泰便是主使之人,儿臣随即与任城王、雍州府梁长史一同押解李忠进宫面圣,不知道是否有错?”

    “这些朕都知道,说你擅自率兵攻打越王府之事。”李世民有些不耐烦了。

    李沐平静地说道:“凡事有因才有果,皇上也知道,李忠是在皇城被杀手灭口,儿臣苦于没有实证,便率兵前往越王府查证,被越王府兵丁拦阻,劝说无效,才有了儿臣下令破门而入的事情。”

    李世民被气乐了,擅自率兵攻打王府,到了这小子嘴里变成了破门而入。

    一个逆案变成了无礼闯入,性质完全变了。

    “你既不是三司衙门,也无朕的旨意,岂能入王府办案?”

    “皇上,是您恩准儿臣全程督察此案的。儿臣以为所谓督察,自然是监督察办之意,莫非儿臣领会错了?”李沐潺潺而谈。

    “你。”李世民气得冒火,“朕是让你督察任城王、杨恭仁的办案经过,哪里允许你去越王府办案了?”

    李沐一听,立即下跪请罪道:“皇上这么说,那就自然是这意思了,儿臣不敢反驳,现在看来是儿臣领会错了皇上的意思,儿臣甘愿受罚。”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敢情,如此逆案在李沐嘴里一转,就成了误会了?

第90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