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4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麦地那的陷落,加上城中还有八万征南军,大食朝廷被一下打懵了。

    但这个强大的帝国,有它强大的理由。

    大食朝廷不甘心失败,他们迅速从大马士革调集二十万大军南下,发誓夺回麦地那城。

    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血战、恶战。

    虽然征南军处于人数的绝对不利之势,但征南军是守城,占据地利。

    这场恶战持续了整整十天。

    直至麦地那北城城墙上被粘稠的血液和碎肉挂满。

    此战,大唐南海舰队对征南军的支援是空前的。

    十天之中,以海军陆战队护送,运进麦地那城的粮草、军械,达到百万石之巨。

    征南军也真的很拼命,很顽强。

    一个数字可以证明这一切。

    战前,征南军除去伤者,还有八万余人。

    此战结束后,伤者人数反而下降了数百人,而幸存者的人数,仅四万二千余人。

    几乎到达了五成的战损。

    反观大食军,那伤亡就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二十万大食军,还列阵在麦地那北城外的,不足六万人。

    与征南军一样,大食军在此战中的伤者也非常少,仅二万人。

    也就是说,至少十二万人,死在了这座血腥的绞肉机上。

    大食那些幸存的老兵在十几年后,说起这场麦地那攻防战,还是心有余悸。

    不少在战后得了恐惧症的士兵,选择自杀。

    也正因为是此战,从此之后,大食朝廷只好放弃对葱岭以东的征服欲,在他们看来比起荒凉的葱岭以东地区,富饶的地中海沿岸显然更适合扩张。

    一直到三十年后,大唐新一任天子发动了西征。大食,这个横跨三大洲的庞然大物,才被大唐征服,成为了历史。

    麦地那攻防战,震撼了天下,也同样震惊了大食朝廷。

    按他们估计,就算再调动二十万以上的大军,也无法夺回麦地那。

    因为这不仅仅是二十万大军的事,而是萨那港在唐军手中,大唐那可怕的舰队和运载能力,谁能保准,等二十万大军调派过去时,会不会遭遇唐军援兵的阻击?

    大食人此时还在与大唐和谈,他们不想失去辽阔的图兰平原。

    但要夺回麦地那城,将唐军赶下大海。

    势必要先夺回对萨那港的控制权,否则,唐军将不断地从海上获得兵力和粮草、军械的补给。

    于是,五天之后,麦地那城的硝烟还未褪去,一场决定大食国运的海战在萨那港以南百里海域打响了。

    大食两千多条大小战舰,一路出波斯湾,向西南沿哈达拉毛包抄大唐海军后路。

    另一路从红海南下,正面与大唐海军交战。

    大唐南海海军全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南海海军此次并未全舰队远赴重洋前来。

    但八艘主力舰和二十四艘护卫舰全都来了,其余的基本都是补给舰和运输船。

    这是一场数量极不对等的海战。

    但足以彪悍史册。

    四天四夜的海战,海面上的目力所及之处,皆是燃烧的战船和浮尸。

第995章 萨那港海战() 
刚开始时,大唐海军以火炮远距离轰击大食战舰,几乎如同军事演习一般。

    但火炮数量有限,伴随着炮管一次次更换,大食战舰不断地逼近,他们近乎以自杀的方式,面对唐海军火炮,不闪不避,就这么直直地往唐海军战舰冲来。

    直至海军储备弹药耗尽,唐海军不得不向外海撤退。

    大食主力战舰的体量并不明显低于大唐,他们也有着悠久的航海史。

    在造船业上并不过于落后于大唐。

    但他们没有蒸汽船,更没有火炮。

    远距离的攻击手段还停留在投石和巨弩。

    但这些无法攻击到大唐海军的舰船,哪怕幸运的攻击到,也造成不了大伤害。

    因为此时大唐海军的战舰,外廓基本已经有了钢板保护。

    所以,就算大唐海军的弹药耗尽,蒸汽船的速度和持久性,保证了大唐海军处于不败之地。

    真正的战斗只在第一天,等后两天,唐海军就在作战区域里迂回。

    但速度比较慢的大唐海军补给舰和运输舰,却因此遭受了重创。

    特别是驻停于萨拿港口的运输船,根本连出港都来不及。

    除了被击沉的,大都被大食俘虏。

    幸好大部分的补给都已经在之前被送往麦地那城,补给征南军了。

    而一半的运输船泊于海上,随着战舰接敌,它们有着足够的时间向南远遁。

    否则,这就是一场关乎数万人的可怕灾难。

    转机是出现在第四天夜里,依仗速度将大食战舰抛开数十里的主力舰与远遁的一部分补给船在海域深处会师。

    在黑夜中,完成了弹药补给的主力舰和护卫舰,就此对追来的大食战舰进行了反击。

    很难说清那种壮观的程度。

    三十二艘主力舰和护卫舰一字排开,对十里和二十里之间的大食战舰密集齐射。

    数百门火炮齐鸣,炮弹激起的水柱如同密布的钟林石乳。

    两个时辰之后,唐海军战舰面前就是一片残骸和未死之人在海中的悲呼。

    大食战舰终于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再象三天前那么不要命的冲锋,已经起不到作用了。

    于是,转头往北港口方向逃跑。

    可问题是,它们的速度远及不上大唐战舰的速度。

    几乎在一个个点名的情况下,一艘艘大食战舰被唐战舰从背后击沉。

    战后统计,大食总计二千多艘战舰,幸运逃回波斯湾的不足三成。

    大食人怕了,他们无力承受南、东两线作战。

    更无法忍受首都大马士革,处于唐军的兵锋之下。

    于是,他们终于选择让步了。

    让得很彻底,就是答应李沐所有的要求——赔偿。

    大食势力撤出图兰平原,图兰平原归大唐所有。

    萨那港口方圆百里,以租借方式,让渡于大唐南海海军暂管。

    大唐的触角,由此进入非洲和地中海。

    两国和平协议正式签署。

    从此,图兰平原成为大唐的牧马地。

    战争结束。

    。

    这场历经一年半的战争,是李沐在位最后一场大型战争。

    此战的结束,代表着大唐进入战略防御期。

    朝廷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大片所占领土的统治。

    改设州县,派驻流官,以圣人和佛教愚民,以唐军的横刀和火器服人。

    这场战争奠定了李沐无于伦比的至高威严。

    这场战争的胜利,打开了大唐与欧洲贸易的大门。

    因李沐猝然打垮财团而引起的混乱,被顺利消解。

    各州工坊囤积的货物,由陆地、海路两条丝绸之路,销往海外。

    国内工坊主与百姓之间最大的消费矛盾不存在了。

    各地世家因此从苟延残喘中缓解过来。

    进入了又一轮对外扩张期,他们以私人名义,组织起了一个“大唐商贸协会”,从事对非洲和欧洲这商业投资。

    只是他们身上帝国的光环已经消失,他们不再代表大唐朝廷。

    但大唐的强势,似乎依旧给了他们一种官方的体面。

    在欧洲人看来,大唐商贸协会依旧有着大唐的官方背景。

    商贸协会的本质,依旧是资产掠夺。

    不论在国内还是在欧洲,他们通过财力,人为地制造某种或者某几种的商品风靡,从而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当然,大唐朝廷对此并无任何限制或者遏止。

    商贸协会短短五年时间,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商业集团。

    商贸协会的领头者,从崔氏变成了郑氏,那是太后郑观音的娘家。

    但有一点,鉴于前例,郑氏聪明地选择了政治回避。

    也就是说,只赚钱,不涉政。

    正因为郑氏的睿智,商贸协会的存在一直与大唐共存。

    郑氏主理商贸协会的时间长达二百多年,期间九次失去对协会的控制,但最后又一次次地重新掌控协会。

    唐军的海外驻兵,成了大唐最具诱惑力的职业。

    几乎没有任何战争的风险情况下,海外五年一轮换的驻军生涯,是军人获得晋升的主要途径。

    高额的福利报酬,诱惑着每个有着军旅生涯的年轻人。

    大唐国内五大军团,合计三十六万人。

    神机、神策两卫在战后正式改编成皇帝的禁卫军,隶属皇帝直辖。

    属于内阁统辖的国民警卫队,共计数量达到一百万人,但这不是大唐正规军,属于地方武装,由朝廷和地方共同供养。

    但驻海外的唐军人数,却达到了一百六十万人。

    它们隶属于军机阁,是大唐统治海外的基石。

    但这些军队的最大组成部分不是唐人,是之前所征服各国的精壮。

    当然,现在这些人都可以称为唐人,只是不是汉人罢了。

    朝廷以户籍换取他们五年时间的海外服役。

    而对于海外服役的汉人,就需要提供巨大的军饷、福利支出。

    军机阁同样进行了改革,在军机阁以下,设立了参谋部、情报部、作战部及军训部。

    军训部并非负责军队整训,而是管辖大唐境内各大军事院校,分为陆军司和海军司。

    科举制度得到了系统地改进。

    三年一届的科举,成为定制。

    女子也能参加科举,改变了女子的社会地位、延后了女子出嫁的年龄。

第996章 皇帝不治国() 
ps:感谢书友“宋代大侠”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只是女子依旧是社会地位的底层,因为她们对学识的浸润、掌握先天不足,这需要时间慢慢演变。

    朝廷为此特设了教育部,把对科举的管辖从礼部独立出来,但依旧属于内阁隶属。

    教育部的设立改变了各级官府对科举应试的把控。

    虽然无法根绝舞弊,但对于舞弊难度,无疑提升了不止一个级别。

    大唐农民的赋税已经减至二十五税一,也就是说亩产五百斤粮食,所交赋税仅二十斤。

    这对于普通民众绝对是种福利,同时也保证了粮食的战略储备。

    但商税提高了不少,从原先十税一,升至八税一(关税除外)。

    由于彻底打通这了西域通往地中海的陆路、海路,大唐强大的货物生产能力开始发挥得淋漓尽致,无数的高附加值商品销往海外,换来巨量的原材料和特产品。

    举国上下,卯着劲地从海外运回原材料和矿产。

    有人统计过,这波矿产、原材料的掠夺潮的高峰期,就在与大食一战之后的二十年。

    单以华亭港海路的记录统计,运回大唐的黄金数量高达十万石,白银数量更超过三十万石。

    对,大唐豪富,黄金白银不以两计算,是以石计算的。

    不过此时的一石已经不如以前了,因为李沐重新制定了度衡标准。

    一石只有一百斤。

    可饶是如此,十万石的黄金,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还只是从华亭港海路运回大唐的数字,这还只是二十年的数字。

    其实在三年之后,大唐在沿海已经建起了泉州港口,五年之后,范阳港和石见港口相继建成。

    此战之后,李沐渐渐地放手权力。

    除了元月大朝会和一些节日庆典之外,李沐更多的时间都在出巡。

    对于李沐而言,放手其实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姿态。

    皇权的巩固,不在于暂时的权力,而是一种信仰。

    与其陷入一种轮回,不如趁早放手。

    但李沐并不赞同无为而治。

    严密的制度是政体、社稷持续的关键。

    李沐改长林外卫为巡检司,代天子巡视天下,为了防止巡检司的权力膨胀,变成又一个锦衣卫,为此李沐定下铁律,巡检司只有侦察权,没有拘捕、审查权。

    也就是说,巡检司不能缉捕任何朝廷官员。

    同时为了补充监察力的不足,李沐开创了乡绅奏事制度。

    依大县五人,中县四人,小县三人的上限,遴选各地德高望重的乡绅做为各地官员的监督。

    乡绅不是官员,但设有品阶,勋位品阶。

    他们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唯一具备的权力,是越级上告和向皇帝、内阁直接闻风奏事权。

    虽然与御史的权力范围有交集,但御史更多的精力在于京城,对天下各州乃至各县的情况掌控不足。

    乡绅制度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

    乡绅嘛,代表着当地最大群体的利益,只要这一部分人稳定,天下就乱不起来。

    至于少数人或者偶发的事件,那不在皇帝、内阁的考虑之中。

    从古至今,皆如此。

    这两种监察制度的确立,代表着李沐可以放手了。

    被李沐牢牢抓在手中的只有军权,唯有这,李沐绝不放。

    李沐掌控的军队不多,仅有两卫和宫城禁军。

    国内五大军团和海外驻军隶属于军机阁,而非李沐直辖。

    但在李沐看来,足够了,因为军机阁诸臣,如今都是自己的心腹。

    只要枪杆子在手,天下就乱不起来。

    所以,李沐在两种监察制度确立后,便宣布正式进行内阁全权负责制,内阁决定的政令,无须再经过自己的首肯。

    甚至李沐放弃了对于三名阁臣的任命权。

    仅保留了对首辅的任命权,而其余六名阁臣的产生,产生于原六辅臣的提名和朝堂廷推。

    这样的后果是,内阁一旦组成,四年届期里,除非发生叛国或者国战这样的剧变,皇帝不能插手人事、政务。

    皇帝真的放权了。

    大唐天下从此进入了皇帝不治国的时代。

    。

    这次的改革,李沐顶着巨大的压力。

    这不是来自反对者的压力,而是来自李沐的支持者、心腹乃至亲人的压力。

    李沐被太后郑观音召到慈宁宫。

    “皇帝,你到是讲讲,这是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