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4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又一波的额外收入,至少对金陵城百姓如此,对各个工坊也是如此。

    接下来的改建重造,再次使得金陵城一夫难求。

    百姓的薪酬几乎在数日之内,到达了一个恐怖的数字。

    一天三百文,依旧雇不到人。

    有人潮的地方有钱潮,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有钱潮的地方有人潮。

    周边的人口急剧往金陵涌来,这是虹吸效应。

    金陵城顿时人满为患。

    这个时候,朝臣们才发现,当今天子无于伦比的前瞻性。

    迁都前,兴建金陵城时,做为大唐首都,原本是必须要建造巨大城墙的。

    可李沐当时坚决不同意。

    除了皇城、宫城,金陵城没有一寸城墙,城内和城外,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

    不过就是按通往金陵城的四条道路上设置隘口,来区分城内和城外。

    当然,李沐不是预料到了今日的困局,而是李沐知道,战争进入火器时代,城墙的意义已经不大。

    花费巨额的人力、物力去修建城墙,收益与得利相差太过悬殊。

    可现在,被朝臣们误以为天子在数年前就预料到今日之事。

    一时,皇帝的伟岸彰显得前无古人。

    到这个时候,朝廷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少实质性的收益。

    因为各国商人们购买的大部分是金陵城内的民宅。

    投资司购买囤积的大量土地皆是城外闲散土地。

    只能说,藏富于民。

    相反,朝廷还面临着一个困局。

    那就是数十万贪图富贵,卖了房子的百姓,没了居住之所。

    金陵城的客栈几乎是一天一个价格。

    原本以为卖了房子可以住客栈的人傻眼了。

    于是,一场请愿再次上演。

    “我们要房子!”

    李沐等得就是这一刻,一道旨意,金陵城兼并周边。同时在投资司所囤积的土地上,迅速盖起了一幢幢漂亮的三层小楼。

    这种小楼,占地同样是一亩,但它的建筑占地,却只有三分之一亩,因为有三层,所以总的建筑面积也是一亩,剩下的土地是院子。

    非常适合百姓居住。

    但它的售价也不低,四万贯。

    且只对京城失去房子的百姓售卖。

    要知道,当时投资司收购之时,城内的一亩民宅才五、六百贯,何况是城外?

    这是一场财富转移,也可以说是掠夺。

    朝廷借百姓之手,从各国商人处以劫掠的方式,得到了巨额财富。

    然后再由百姓,名正言顺地回到朝廷国库中。

    百姓以更高的价格卖掉了他们的住房,接受这四万贯的房子,手中还有不少的盈余。

    所以,百姓愿意接受。

    因为他们不用再离开京城,去往偏远的各州安家。

    对于一个唐人来说,能生活在天子脚下,无疑是幸运的。

    京城与其余数百州相比,至少更安全,生活更好些。

    李沐没有狠心剥夺光百姓手中的结余。

    让百姓手中保留结余,是对他们从城中迁往城外的补偿。

    金陵城百姓一般都集中在当时价格在六万以上抛售的,所以,将城外房子卖四万贯,也是另一种变相的藏富于民。

    可李沐没料到的是,他的这番对百姓善意的举动,引起了另一波请愿。

    “我们也要房子!”

    无数城内没有卖掉房子的民众,认为自己吃亏了。

    他们觉得,自家在城内的房子能卖八万贯,如果卖了,去城外买一幢三层小楼,还可以有四万贯的盈余。

    四万贯啊,一家人几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

    加上两地不过相差四、五十里,如果驾上马车,也就半个时辰的路程。

    所以,群体诉求,也要购买城外小楼,请求朝廷一视同仁对待。

    李沐闻听乐了。

    他需要的就是这个。

    城市的发展,在于不断地扩张。

    人口和土地同时扩张。

    但任何城市的核心圈,永远不欢迎平民。

    拆迁也好,移居也好,最多的补偿都掩盖不了,驱逐平民的本质。

    于是,朝廷又一道政令发出,城外又一批小楼竖起,这次它们的数量更多。

    不过,价格稍微上涨了一些,四万五千贯。

    这给了民众一个暗示,城外房价还会涨,很可能涨到与城内房价相差无比。

    于是,在这种焦灼的意识下,百姓开始纷纷抛售城内的房子,然后转买城外房子。

    李沐用了这么一招,意外地完成了一次,顺利将京城百姓迁移些中心圈的任务。

    由此,京城中心圈,全是新改造的房子,非常地漂亮,非常地壮观。

    金陵城终于有了一种首都的气派。

    在这场房产转换的游戏中,李沐顺利地完成了筹措财富的目标。

    不仅仅是完成,而且是超额数倍。

    但天量的金银,不代表着真正的财富。

    它们只是死物。

    就算朝廷将这笔巨额财富分散给每一个唐人,所带来的最大后果,也是通货膨胀。

    只有战争、军备,才能将这笔巨财,真正转化为军力、国力。

    于是,南征计划开始实施,战略、战术方案提上军机阁日程。

第991章 金胜曼托孤() 
武统八年二月,朝廷颁旨,向半岛、室韦、靺鞨、吐蕃还有倭人征召十六至二十六岁之间的兵员。

    朝廷许诺,但凡为大唐服役满五年,服役期间并无过失者,自动入唐籍。

    伤残、阵亡者抚恤按唐军标准六成拨付。

    第一支征南军开始组建,兵员上限达到三十万人。

    征南军,这名字其实是对外的战略欺骗。

    因为李沐真正的战略目的是天竺和大食。

    它们都在大唐的西边,大唐西域更西处。

    南海诸小国,根本用不着如此庞大的征南军。

    但三十万大军的组建,肯定是瞒不住世人的。

    南征,就成了一个战略欺骗的幌子。

    不但要瞒住外人,对内也是。

    征南军划分为三大军团,按计划第一军团攻苏禄群岛,第二军团经安南攻真腊,第三军团攻下骠国之后,向西北进入迦没路。

    第一、第二军团完成目标之后,在马六甲会师,由海军运往乌茶登陆。

    同时,吐蕃逻些城总督席君买所部经泥婆罗,进攻波吒厘子城。

    大唐西北军团出兵那揭。

    由此实现同时开辟三大战场,对发动天竺同时进攻。

    以雷霆之势,辗压天竺的战略目的。

    为了这个作战计划,大唐转入备战状态。

    一年的时间里,华亭港建造了数十万石的船舶。

    被整肃到内阁之下的原财团数千个工坊,生产出如山般的军事物资,囤积在华亭港口。

    五大军团、京城禁军、两卫,全部取消退役,各军进入紧张的整训。

    一切都在表明,大唐真要对南海诸小国动武了。

    。

    三月,发生了一件事。

    新罗使团突然到达金陵城,这不在一年两次的常规朝贡时间。

    如今的新罗,每年两次来朝,铁打不变。

    与大唐的联系,非常紧密。

    两国的商贸也非常繁荣,与别国不同,新罗与大唐的商贸互不征税。

    当然,大唐明显是占了些便宜,因为大唐的出货量巨大。

    由此李沐特别给出了一个回报,那就是留学生的补助。

    在金陵各大学府之中,新罗学子总计人数高达六千人之多。

    大唐朝廷免除了这些学子的学费。

    新罗使团前来,原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但这次李沐闻知之后,亲自在乾元殿召见了新罗使团。

    所有朝臣都不解,天子为何降阶接见。

    “外臣新罗王世子金辰煦叩见大唐皇帝陛下。”

    李沐有些失神,看着这个只见过两次面的孩子,李沐有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就象是自己当年凉州斩杀伏允之后,随袁仁国第一次进宫时那样。

    边上小林子轻轻地干咳一声,让李沐回过神来。

    “免礼,上前来,让朕好好瞧瞧。”

    李沐的失态,让朝臣们窃窃私语起来。

    这其中,知道内情的人也有,譬如象李沂、李孝恭、李师等。

    李沂是知道得一清二楚,而李孝恭、李师是当时随李沐在半岛作战的,虽然不肯定,但猜也猜得出来。

    李沐有些激动,因为这孩子真象自己。

    “你多大了?”

    “回陛下话,外臣今年九岁。”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就九年过去了。

    李沐心中感叹着。

    李沐的心中有些歉意,八年了,再怎么着,也该去金城一趟了。

    “新罗王派你前来,可有要事?”

    “外臣奉我王之命,向大唐陛下敬献国书。”

    “哦?国书言及何事?”

    “我王愿将新罗并入大唐,这是国书和新罗疆图。”

    小林子赶紧上前,从金辰煦手中接过国书和地图,转而呈给李沐。

    满殿一片哗然。

    军机阁这些年已经数次上疏,请旨出兵新罗。

    对于一个大国、强国,开疆拓土之心,不可抑止。

    无论两国关系如何紧密,但终究是国与国,对于军人来说,只有我国国。

    可这些奏折都被李沐无限期搁置了。

    朝野对此颇有微词,特别是如今征南军组建。

    近的不攻,要攻远,朝野很不理解。

    但李沐却一意孤行。

    如今听闻新罗王主动献国要求并入大唐,朝臣们这才醒悟过来。

    原来皇帝早已成竹在胸。

    一时间,所有看向李沐的目光,都是满满的敬佩。

    可李沐心中却有一丝疑惑。

    为什么?

    从心底里,李沐都不太、不敢相信,这个权力欲如此高的女人,为何要将新罗献于大唐。

    难道是为插手大唐皇室传承?

    但此时李沐的大部分注意力,都在金辰煦身上。

    “献国之事,太过重大,容后再说。新罗王世子,今日朕在宫中设宴款待于你。”

    。

    李沐与太后郑观音在麒麟殿设宴款待金辰煦。

    这是外邦小国难得的殊荣。

    看着这个还稚嫩的九岁孩子,不仅是李沐,连郑观音都一脸的慈爱。

    郑观音已经知道,但她同样清楚,知道是一回事,承不承认是另一回事。

    她只是一个劲地劝说金辰煦多吃些,再多吃些。

    宴罢。

    当李沐准备与金辰煦好好聊聊时。

    不想金辰煦在李沐面前,突然跪倒。

    “孩儿拜见祖母、拜见父亲。”

    李沐、郑观音大愕。

    郑观音连忙喝退服侍宫女。

    李沐沉着脸道:“你母亲已经和你说了?”

    “回父亲,是!”

    “你可知道,朕与你的关系不能公之于众?”

    “孩儿知道。”

    “那为何还要相认?”

    “孩儿并无他求,只想喊陛下一声父亲。陛下放心,今日之后,孩儿绝不再提半字。”

    李沐有些震动,不,是悸动。

    郑观音簌簌发抖着,连声道:“好!好!真是个好孩子!哀家做主了,今日在此,你尽管叫就是。”

    李沐上前,将金辰煦扶起。

    抬手抚摸着他的头道:“不是朕狠心,但此事关乎江山社稷不过你放心,朕之前也对你母亲承诺过,该给你的,朕一样都不会少。”

    金辰煦眼圈一红道:“孩儿只想完成母亲嘱托,早日返回金城服侍母亲。”

    李沐一愣,道:“你母亲病了?”

    金辰煦哽咽道:“是。”

    李沐的脸色瞬间一僵,沉默了一会道:“小林子,传朕旨意,朕要渡海北巡。”

    回过头来,李沐对郑观音道:“还需烦请太后暂时监国。”

    郑观音沉默了一会道:“这么多年过去,皇帝确实也该去看看了,新罗王终究是为陛下抚养大了这孩子。”

第992章 彼此彼此() 
茫茫东海上。

    大唐海军的舰队,拖着一道道白烟,劈波斩浪地航行着。

    在领头最大的那艘战舰上。

    一个俊郎青年,还有一个稚子,正在交谈。

    “辰煦,别着急,明日就能到达金城。”

    “多谢陛下。”金辰煦揖身道。

    “不必太拘礼,朕虽然不能将你的身世公之于众,但朕心里认你。”

    “孩儿所谢,为得是陛下能远渡重洋,前往金城去看望孩儿母亲。”

    李沐的眼中有些暖意,确实是个好孩子!

    单凭此点,金胜曼有功。

    “朕带了御医,一定可以医治好你母亲的,别担心!”

    李沐轻轻将金辰煦揽入怀中,安抚着他。

    金辰煦的抽泣声,渐渐平息。

    。

    金城皇宫。

    李沐站在金胜曼的榻前。

    看着这个曾经无比妩媚妖娆的女子,如今这瘦骨嶙峋的病态,李沐心中不禁一阵抽搐。

    许青云放开搭着金胜曼的手,神色黯然地站起身来,向李沐无奈地摇摇头。

    李沐心中忽地一沉。

    金辰煦涕泪交流,跪伏在地上,哭声已经嘶哑。

    许青云把金辰煦拉起去,轻轻地搂着他,往外走去。

    金辰煦很懂事,除了那难以遏止的眼泪,他什么都不说,静静地随许青云出去了。

    李沐上前,握着金胜曼的手,在金胜曼的耳边哽咽道:“我来看你了。”

    新罗宫中的御医低头上前一步,轻声禀道:“上国陛下,我王已经三日没有进食,仅靠参汤吊着维系,已经说不出话了。”

    可就这时,李沐感到金胜曼被自己握住的手一紧。

    她的眼睛竟慢慢地睁了开来。

    那御医反应很快,赶紧从边上侍女手中把一把参汤取来,给金胜曼灌了下去。

    “你来了?”

    金胜曼的脸上迅速涌起了两团腥红。

    李沐重重地点了下头,强忍着心中的悸痛,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