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4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大亮可以与李勣两卫,对朱邪克勒所部形成夹击之势。

    朱邪克勒也可以与来援的碎叶城突厥军,对李勣两卫形成平南之势。

    所谓敌中有我,我中有敌。

    关键就在于李勣的两卫,能不能抗住。

    被包围的李勣两卫在这个时候,从区域而言,就等于一支没有孤军。

    抗住了,朱邪克勒所部就在了瓮中之鳖。

    抗不住,两卫全军尽没,朱邪克勒所部与西面突厥大军会师。

    那么,就算李大亮部再剽悍,也只能望洋兴叹。

    最坏的结果就是,从此大唐势力将被隔断在玉门关以东,丝绸之路的控制权尽丧突厥手中。

    朱邪克勒没有犹豫,迅速下令,全边猛攻李勣两卫,力求务必全歼!

    这次朱邪克勒动用的是后军步兵,玉门关隘地形险要,不适合骑兵作战。

    步兵反而更有利。

    中军的五万骑兵,被朱邪克勒安置在来路上,迎候李大亮的追兵。

    这个布置,中规中矩,就算有再挑剔的人来看,都无可厚非。

    大战变得更加激烈、血腥。

    李勣两卫,分别要面对东、西两个方向突厥人的猛攻。

    形势已经是岌岌可危。

    就在这危急的时刻,又一个变数出现了。

    一支本不应该被忽略,但又不十分起眼的军队,出现在这个近二十万人,东西绵延数十里的战场中。

    李师来了!

    李师很郁闷,因为之前,他被朱邪克勒忽视了。

    这不应该。

    真得不应该啊!

    李师很纠结。

    朱邪克勒是冷眼看着自己带着八千人出西城门的。

    可就是不派大军来追击、围剿。

    甚至连派队斥候都没有。

    被敌人忽视的感觉很不好,太没面子了。

    不仅是李师郁闷,手下三千神机卫骑兵也郁闷。

    甚至连刚刚征集来的凉州城精壮都郁闷得不行。

    哪有这种道理?

    太看不起人了吧?

    好歹咱也是七尺爷们啊。

    这种自怨自艾的话伴随了行军的一路。

    李师从来就不是一个甘于寂寞之人。

    既然你不来睬我,那我就主动去找上你。

    。

    其实李师是冤枉了朱邪克勒。

    在朱邪克勒心中,李师的地位仅次于李沐,甚至比李大亮还高上一些。

    倒不是说李师的能力真能强过李大亮。

    而是李大亮过于稳重,毕竟年纪放在那,资历放在那。

    况且李大亮的指挥风格,向来是中规中矩,以正合,是他一向的风格。

    当然,也有例外之时,就是当年李大亮任凉州都督,遭遇吐谷浑来袭,李大亮在兵力不足,危急关头,启用了李沐兄弟,这才有了李沐的今日。

    从某个角度而言,李大亮是李沐当之无愧的伯乐。

    所以,朱邪克勒对李大亮或许有敬重,却从不忌惮。

    君子欺之以方。

    朱邪克勒认为,恪守原则底限之人,不难对付。

    反而是象李师这种没有底限之人,才令人忌惮。

    朱邪克勒还着重点明了,这没有底限的最具代表性人物,就是李沐。

    与李师相比,李沐更没有底限。

    这君臣二人,一样地没有底限、不讲道理。

    之所以朱邪克勒没有理会李师,那得从当时的战场局势说起。

    当时朱邪克勒兵临凉州城。

    李师带兵出西城门,李沐还没有暴露。

    朱邪克勒还认为李沐已经死了。

    那么,在当时朱邪克勒兵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朱邪克勒自然要保证攻凉州的首要任务。

    也就是说,朱邪克勒就是想派人去追击、围剿,也无兵可派。

    还有一点,那就是朱邪克勒考虑没有必要。

    只要攻下凉州,李师区区一支数千人的偏师,对突厥大军来说,无非是疥癣之患。

    卡住凉州,李师所部就等于是支孤军,说简单点,不去理他,让他自生自灭就是。

第950章 三战三捷() 
ps:和尚向书友们作揖了,新书汉明正在试水推,求点击收藏推荐票。

    李师全军上下自然不明白朱邪克勒心中的所思所想。

    他们为此全都憋足了一口气。

    那就是要让朱邪克勒后悔,让他后悔轻视了自己。

    李师到肃州地界时,并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转西北方向,去玉门关。

    而是在计算了行军时间之后,顺着大雪山,去了阳关。

    突厥来袭,玉门关被突厥人所占。

    可玉门关西南的另外一座雄关——阳关,依旧还在唐军的手里。

    朱邪克勒不是没有考虑到,而是不愿分心。

    阳关驻军并不多,不是朝廷轻视阳关的作用。

    而是阳关、玉门关因为地形险要,可驻扎、容纳的兵力不多。

    就象李勣的两卫,根本进不了玉门关,只能囤于玉门关外。

    否则,如果玉门关能容纳四万人,那朱邪克勒的兵力就算再增加一倍,一个月内想攻下玉门关,也是妄想。

    阳关驻有三千唐军,隶属于兵部。

    但这限制不了李师。

    李师不但从容出关,还带走了两千人马。

    此时李师麾下凑足了一万人。

    他出关之后,调头北上,路过沙州时,甚至连城门都没进。

    一万大军一直向北,到达了玉门关以西二、三百里。

    也就是说,李师用了七天,完成了一千多里地的迂回。

    对玉门关外的突厥援军形成了反包围。

    这确实够胆大的。

    李师不仅胆大,还疯狂。

    他的疯狂在于,率领八千人出凉州西门前,他下令不带弓弩箭矢。

    除了每人一把横刀,就带手雷和投掷器。

    因为当时李师所部的任务是诱敌,需要高机动,所以规定每个人的战马负重不得高于四十斤斤计,除了十斤口粮之外,其余全带了手雷和投掷器。

    譬如一个人带了二十斤的投掷器,就不带手雷了。

    另外的人不带投掷器,就全带手雷。

    李师从下这命令开始,就没想过要用在朱邪克勒头上。

    因为他很清楚,在距离突厥大军这么近的地方,与突厥任何一支追兵发生纠缠,就是自找死路。

    所以,李师事实上就已经是欺君。

    因为他就没有对李沐说实话。

    借口说是去诱敌,实际上,李师是在谋划对来援突厥大军的阻击。

    只是李师担心李沐因担心自己的安全,不采纳这个方案,这才借口诱敌,获得了李沐的允准。

    但李师终究是晚了。

    原本是想袭击的,可突厥援军速度比他想象得要快的多。

    在他率军踏上通往玉门关的官道时,突厥援军早已在一天前经过,对玉门关发起了攻击。

    于是,计划打一场阻击战的李师又郁闷了。

    李师疯狂没错,但不傻。

    麾下是拼凑出来的一万人,如果真与那突厥援军干上,只要突厥援军分出一支万人骑兵来,就可以将自己打个体无完肤。

    所以,硬拼肯定不行。

    但不拼也不行。

    李师很清楚,如果这支援军真得进了玉门关,那凉州城的压力就大了(李师还不知道凉州城外的战果)。

    在李师纠结时,他麾下的大军不乐意了。

    特别是那五千新征集的精壮。

    你说辛辛苦苦脚底磨破地跑了一千多里地,结果咋?

    傻坐在沙地里吃沙子啊?

    一万人,五千人不乐意了。

    于是,阳关那二千人也不乐意了。

    你说咱好好待在阳关的,你死皮赖脸地将咱们拉来,你官大位重,咱不得不听,对吧?

    可到了地,你气都不吭,这算咋回事?

    李师于是迅速做些决定——打!

    决定了打,那就要筹划怎么打?

    李师看看随自己从凉州来的八千将士身上,那一具具投弹器和手雷。

    心中直后悔应该带上弓弩的。

    袭击和阻击是两回事。

    阻击敌人,打得虽然也是出其不意,但只要一开战,就不用隐藏了。

    所有的家货什都可以一股脑地向敌人倾泄。

    可袭击不一样,如同蚁群啃食一般,吃一块小的,还不能暴露目标。

    暴露了,终于老寿星吃砒霜——找死。

    可手雷这东西一旦爆炸,数里地都听得清清楚楚的,哪还有隐蔽可言?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那么就只能硬干,富有富的打法,穷有穷的打法,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

    可穷的打法,需要人主动去死。

    李师站起身来,扫了一眼将士,对那神机卫骑兵各校尉说道:“你们去吸引敌军。”

    再转向五千精壮和那二千唐军道:“你们随本将伏击。”

    。

    战斗就这么打响了。

    当三千神机卫骑兵施施然现身在突厥人的眼中时。

    突厥人是惊愕的。

    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身后怎么会出现成建制的唐骑。

    不用细想,突厥人立即分出两支三千人骑兵,向神机卫两翼包抄过去。

    突厥绝没有想到唐骑会逃跑。

    你说既然不想打,你不别露脸,是不?

    你露了脸,咱来侍候你了,你却跑了,这叫什么事?

    于是,一方逃,一方追。

    茫茫沙海,一马平川,视野中一览无遗,突厥人并不担心会中埋伏。

    追出数十里地之后,原本左右包抄的两路突厥骑兵早已合拢成一路。

    此时,唐骑超过一道半人高的沙丘继续西逃。

    突厥甚至连眼睛都不眨,就策马继续追击。

    在他们看来,这半人高的沙丘,沙漠中随处可见。

    能隐藏什么?

    战马?还是大军?

    可往往事情总是出乎意料,才会造成巨大的转折。

    在接近至沙丘三百步距离时。

    沙丘处随着密集的“嘣嘣”声,冒起一道道浓烟。

    来不及疑惑,一朵朵烟花在突厥人的阵营中盛开。

    李师真狠,出手也奢侈。

    这道沙丘之后,愣是安置了五百具投弹器。

    如果李沐此时在,铁定会骂李师崽卖爷田不知心痛。

    要知道,面对朱邪克勒十几万大军,李沐也只舍得在城墙上安置八百具投弹器。

    李师只是面对六千突厥骑兵,就安置了五百门。

    这是个什么概念?

    间隔三尺的距离,就有一具。

    这很可怕,因为两具之间发射手雷,手雷的爆炸飞溅的碎片,有效杀伤距离就在三尺左右。

    也就是说,几乎是炮火覆盖。

    虽然这炮火二字有些夸张了,但效果确实与炮火覆盖无疑。

第951章 力竭,亡!() 
ps:和尚向书友们作揖了,新书汉明正在试水推,求点击收藏推荐票。

    再强大的火炮下,人类总有幸存的空间。

    这句话,在后世得到无数次的印证。

    所以,那越过沙丘的三千骑兵,在爆炸声响起之后,早已拨转马头,向两侧划出两个半圈,由两翼向残存的敌军发起了收割战。

    一柱香,就一柱香的时间,六千突厥骑兵,没有一人一骑漏网。

    这种完胜,令那五千精壮非常兴奋。

    杀敌竟是这么简单!

    他们一个个地昂首挺胸,那神情简直就是睥睨天下。

    李师不得不用脚踹来对付他们,将他们一个个地踹向战场。

    打扫战场,迎接下一波敌军。

    可敌军不是傻子,如果看到那满地的血肉残肢,怎会不明白发生什么事?

    距离不到百里,没有多少时间给唐军收拾。

    好在沙碛里,最不缺的就是沙子。

    一万人下马充当了苦力,用沙子覆盖了整个战场。

    虽然显得坑坑洼洼,甚至许多地方都有血迹渗出。

    可这无关紧要。

    急驰的马上,谁会留意到这种细节?

    真要跃下马来,仔细查看,那李师自然是求之不得。

    再说了,本就是追击,难道还不话有人中箭,滴落血来?

    这一批来的,却只有三千人。

    突厥人绝不曾想到,之前六千人会死得一干二净。

    在他们看来,六千精骑,就算遇上数万唐军,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所以,派一支三千人的援兵来查看究竟,并没有不妥之处。

    三千人。

    确实令枕戈待旦的唐军失望,特别是那刚入伍的五千精壮。

    经过之前一战,他们信心满满,自认除了老天和皇帝,自己就是天下第三。

    都道是一般一般,天下第三。

    这个时候,就算是李师下令让他们向玉门关突击,他们都会一涌而上。

    但不管怎么说,面对着三千来敌。

    李师所部,按部就班,甚至连一柱香的时间都没到,全歼了来敌。

    任何事,习惯了就成自然。

    杀人也一样。

    当一刀挥出的时候,菜鸟人盯着对方的眼睛,因为他们不明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杀人,万万不能看敌人的眼睛,那会让你不忍,甚至做恶梦。

    老兵杀人,看的是敌人的两肩,因为可以从两肩的动作,来判断对方从哪面出刀。

    看对方眼睛?省省吧,没那闲功夫。

    但第二场歼灭战结束后,明显力气和勇气有所降低。

    人嘛,兴趣和热血总会消退。

    特别是杀人这种反人类的事。

    就算目不识丁,也知道杀人不对。

    精壮们开始忐忑,他们忐忑杀了这么多人,会不会遭天谴。

    会不会带来灾祸。

    会不会遗祸子孙。

    但战场形势容不得他们思考。

    第三波敌人来了。

    连续两波军队了无音讯,如石沉大海。

    都主将就算脑子被驴践踏了,都能猜到反常。

    所谓事有反常必为妖。

    这次的来敌有一万六千人。

    几乎已经是玉门关以西突厥精锐的一半了。

    五千精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