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4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尼在一边听着二人的对话,轻叹道:“陛下难道就想不出别的办法来了吗?”

    李沐苦笑,回答道:“朕手下数十万大军,可眼下无法调动,最近的长安,援兵到来至少需要一天一夜,可现在,他们未必知道朕遇险了。师太,远水难救近火啊。”

    李沐确实是没有想到,自己会落入这样的一种绝境。

    他对军权一向看得很牢。

    哪怕此次组建新军,也将六卫分开安置,苏定方领两卫安置在京城,李勣领两卫安置于陇州,段志玄领两卫安置于岐州,三地如同一个三角形,各有依仗,各有监督。

    况且,长安还有神机卫和禁军在,可能说,任何一方有异动,都会被迅速剿杀。

    可现在这种情况,李沐不是神仙,怎么能想得到呢?

    老尼闻听却是微笑了起来,“既然如此,老尼便安心陪着陛下和绿云吧。”

    说完,竟盘腿坐下。

    李沐有些动容,他道:“或许还有一件事,朕可以试试。”

    常绿云一听,“霍”地窜起,“快说,怎么做?”

    连老尼也闻声抬眼,看向李沐。

    李沐苦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主意,就是向叛军喊话。”

    常绿云失望地瞪了李沐一眼,而老尼干脆就将眼睛闭上了。

    李沐急忙解释道:“朕之前询问过叛军的斥候什长,段志玄假传圣旨,以奉旨平乱的名义起兵,至少他麾下两卫新军将士,大部分都应该被蒙在鼓里。如果他们知道被围在城里的是朕,或许会有转机。”

    老尼慢慢张开眼睛,说道:“老尼不通军务,不过听陛下一说,似乎有些道理。”

    常绿云却没好气地说道:“师父别听他的,绿云也是带兵之人,深谙此中道理。大军一旦出动,士兵知将而不知皇帝,怎可能被他说动?”

    老尼却道:“绿云,此次若非你率性而为,硬拖着陛下来探望为师,陛下此行早已越过邠州,叛军又怎能将陛下堵在邠州城?此难说到底,因你而起,你万万不可再责难陛下。”

    这话没错,李沐如果没有答应常绿去去探望她师父,一天时间,至少已经出邠州了。

    段志玄就算想追击,也无法绕过北面陇州,而陇州有李勣另外两卫新军在。

    也就是说,段志玄就是在搏命,不能在邠州城杀死李沐,那就是他死。

    常绿云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她沉默下来,眼眶更红了,她将螓首慢慢靠向李沐的怀里,轻声问道:“你怪我吗?”

    李沐轻抚着怀中的螓首,呵呵笑道:“你不该在意。师太所言只说对了一半,在朕看来这就是天意,朕命中该有这一劫。朕这三年,变革的动作太大了,该来的就一定会来,只不过这次朕有些托大,没有预料到朕的新军,居然要朕的命。”

    这时,禁军将领进来禀报,“按陛下旨意,末将已经让城中铁匠把铁筒打造好了,就在门外。”

    李沐起身道:“把它抬到城门上,朕要向叛军喊话。”

    常绿云情急之下,一把抓住李沐道:“你真要上城墙去喊话?万一叛军射箭太凶险了。”

    老尼跟着起身道:“无妨。为师虽然不能护陛下突围,但护住陛下不遭箭矢所伤,还是能做到的。”

    常绿云抿嘴,一咬牙道:“好,那就师父和我各护一边。”

    。

    城外,段志玄不急。

    他很清楚,李沐不死,那就是他死。

    再怎么隐瞒,也无法隐瞒四万新军离开岐州驻地。

    段志玄绝不认为,能瞒过陇州李勣,和长安军机阁。

    段志玄也是七军机大臣之一,大唐有狼牙卫,这他最清楚不过了。

    狼牙卫是李沐所创,其部属更是潜邸勋臣。

    狼牙卫的职能也演变成对外情报、密作和对内军队监视。

    李沐在登基之后,将狼牙卫交给了军机阁。

    这也是考虑到军内情绪,忠诚不容亵渎,再忠诚的臣子,在得知自己被监视,都会心里异动。所以,李沐将狼牙卫移交军机阁,就是为了避免将士对自己产生怨怼之心。

    毕竟,被皇帝监视和被军机阁监视是两回事。

    这就象皇帝监视大臣和御史台监视大臣,是两回事一样。

    一个是公,一个是私。

    而李沐在移交狼牙卫之后,地位反而超然,与将士们站在了一起。

    因为将士对军机阁监视一旦产生不满,第一反应就是找皇帝主持公道。

    但狼牙卫人员名单,除了皇帝李沐,在军机阁却只有李靖一人掌握。

    新军中到底有多少狼牙卫人手,段志玄不知道。

    但有没有,段志玄却很肯定。

    在与李恪形成意见统一之后,段志玄就暗中将可疑之人一一记录下来。

    李恪长史刘范一到岐州,起兵之前,段志玄就将记录下的数十人斩首。

    可段志玄一样肯定,四万人中,绝不会只有这数十人。

第920章 邠州城墙上一声吼() 
段志玄已经没有时间去甄别了。

    李沐突然冒出的皇长子,打乱了他和李恪的所有布局。

    所以,段志玄到达邠州城外,没有第一时间发起进攻,而是迅速向西北、东南方向派出了两支骑兵。

    这是为了阻截李沐逃跑。

    在段志玄的估计里,李沐可逃之处无非两个,一是西北陇州,那里有李勣四万新军,二是长安。

    第二步,段志玄下令彻底包围邠州城。

    天色已黑,此时攻城,会有太多的可变因素。

    先不说李沐有没有可能趁天黑纷乱之中,乔装逃出包围,就说城中那么大,四万大军分散之后,也不可能搜查得太仔细。

    最关键的是,段志玄担心,军中万一有狼牙卫细作居校尉以上军职,那么,趁夜攻城,反而提供了细作护送李沐逃出的可能性。

    所以,综合几点,段志玄没有下令立即攻城。

    而是打算明日一早,天色亮起攻城。

    只要将李沐围在城内,那么天色大亮之后,李沐就无处可遁。

    任何细作,也无法将李沐悄然带离邠州城。

    陇州和长安就算知道邠州大变,派兵急援至少需要一天。

    时间在段志玄这一边。

    。

    长安城,润王府。

    李恪生生被李沂堵在府内,不得外出一步。

    他有些后悔,应该早些发动。

    突然冒出的皇长子,彻底打乱了他的布局。

    连安排的大理寺卿刘德威,这么重要的棋子都没有用上。

    但李恪依然还有后招。

    既然从归顺李沐时,就已经打算不臣。

    李恪岂会没有防范紧急情况的准备?

    润王府内有一条通往波斯胡祠的暗道,入口就在李恪书房的地下。

    所以,被李沂拦截的当天晚上,李恪便打开暗道,出了润王府,到了波斯胡祠。

    但夜里,京城九门皆已宵禁,无法出城。

    李恪在波斯胡祠预先安排好甲士的护卫下,也在焦急地等待天亮。

    。

    邠州城西门,禁军将士原本已经做好了殉国的准备,个个脸色凝重。

    可现在,他们的脸色都变得古怪起来。

    因为他们看到了怪事。

    八个禁军士兵抬着一个两端大小不一的铁皮筒,上了城楼。

    他们身后,是皇帝和长林卫常大将军,还有一个老尼姑?

    大都禁军都认得这东西,因为但凡在校场中,将领都用这喊话。

    只是铁筒的个子要少许多。

    据说这玩意,也是皇帝发明出来的,叫“铁喇叭。”

    这种阵式,让时刻准备赴死的将士,忍俊不禁。

    只是不敢笑出声,一个个憋得脸通红。

    难道,皇帝想凭着一张嘴巴,劝退城外四万大军不成?

    “城外新军将士们听着,朕是大唐天子李沐。”

    李沐的声音响起,振聋发聩!

    正象李沐说的,想靠拥立、从龙来改变人生的是有,但绝不会是全部。

    段志玄显然也没有防备到李沐会来这一出。

    如果能料到,段志玄绝对不会让大军围于离城墙仅一里之地。

    可惜,晚了,段志玄急喉喉地离开刚刚扎好的中军帐,冲向他的军队。

    “朕很是想不通,你们是朕的军队,今日为何要来围攻朕?”

    “朕更想不通,如今突厥寇边,你们不去杀胡人,却要谋反弑君?”

    “朕只想问你们三个问题。”

    “朕登基之后,你们每家每户生活更好了还是更不堪了?”

    “朕登基之后,你们每家每户的子侄是不是有书读了?”

    “朕登基之后,除了突厥,大唐周边可还有敌人?”

    天色太黑,根本发觉不了对面大军的反应。

    除了火把摇曳的火光,什么都看不到。

    常绿云斜眼看向李沐,没好气地问道:“有用吗?”

    李沐心里郁闷着,反怼道:“张飞在长坂坡一声吼,吓死了夏候杰。今日朕邠州城墙上一声吼,可退数万军。这叫不让古人专美于前,懂不懂?”

    老尼听着二小在那斗嘴,心中可不敢有一丝懈怠。

    她执长剑,竖着耳朵听着风声,生怕突然箭矢来袭,伤到了李沐。

    。

    段志玄头痛了。

    是真的麻烦大了。

    他下令出兵,那是以奉旨平乱的名义。

    可现在问题来了,皇帝本人在城里喊话了,关键是这声音被前军的将士们听见了。

    此时前军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找上官询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士兵找什长,什长不知道。

    什长找队率,队率也不知道。

    队率找校尉,校尉就只能找郎将了。

    可谁能说得清?

    到最后,无数的人在找段志玄。

    而此时,段志玄找到了克制李沐的好办法。

    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喊话,谁不会啊?

    段志玄迅速找来“铁喇叭”,虽然比李沐的小了很多,但段志玄离大军近啊。

    “将士们,不要为城墙上的妖言迷惑,本帅奉旨平乱,平得就是对面城内冒充皇帝之人。本帅身兼大唐军机阁大臣,尔等细思,本帅岂会谋反?”

    还真别说,段志话此话一出,场面就慢慢安静下来。

    人性很怪,往往容易相信身边的人。

    不仅仅是相信,很多时候,是盲从。

    就象人流中,很少有人逆流而行,哪怕他的目的地在反方向。

    段志玄现在很得意,能几句话平定一场骚乱,他有得意的资本。

    可段志玄忽略了一件事。

    他的话不仅新军将士能听到,李沐听到了。

    一两里的距离,还用上了“铁喇叭”,只要耳朵没毛病,总归是能听见的。

    李沐听到段志玄的喊声,心里就有底了。

    如果自己的话没有效果,那么段志玄就不会这么惊慌失措。

    何为惊慌失措?

    那是因为段志玄短短几句话里,给他自己挖了一个巨大的坑。

    于是,李沐再次发声。

    “段大将军,你指认朕冒充皇帝,那么如今朕已经被围在城内,无处可逃。长安大军、陇州新军,便在向邠州集结。你如果真是奉旨平乱,那就等朝廷大军赶到,一切自然有分晓。将士们,最多一天,朝廷大军就到,如果朕是冒充的,你们平乱首功一样不会少。”

第921章 营啸() 
段志玄发觉自己错了,错得很离谱。

    自己不该学李沐逞口舌之能。

    其实段志玄根本不用在意李沐的喊声。

    他表现地越沉稳,就越能稳定军心。

    这时代可没有照片,没几个能一睹龙颜的。

    就算心中怀疑,谁会真去相信对面是皇帝?

    无非是将士心中疑惑罢了,还不会有人真敢违抗军令。

    可段志玄自以为得意的反诘,倒让李沐趁机提出了停战一天的借口。

    停战一天,段志玄苦笑,真要停战一天,自己就上断头台了。

    可这个提议,非常合理,能不战而平息这场风波,新军每个将士都认为合理。

    反正对方跑不掉,等朝廷大军来了,首功也跑不了。

    还用不着与同袍兵戈相见,何乐而不为呢?

    最关键的是,到了这地步,将士心里要说一点不怀疑,都是假的,万一对面是真皇帝,那进攻可是谋反大罪。

    没得功捞不到,还得祸连家人全族。

    其实这个时候,段志玄如果不再出昏招,他还是有机会的,毕竟将士还不是真信对面是皇帝,毕竟段志玄是此军主帅,更是大唐七军机大臣之一。

    段志玄完全可以平息军中骚乱,然后在天亮前组织一支心腹嫡系军队,攻城。

    城中李沐手下,不过就千人禁军,再怎么彪悍,也无法对抗。

    可人性无常,段志玄又出了一记昏招。

    原本他是决定次日一早,天色亮起再进攻的。

    可现在,他是真担心李沐还会煽动军心,毕竟他无法堵住李沐的嘴。

    于是,段志玄悍然下令,攻城!

    就这个命令,使得整支军队大乱。

    士兵毕竟是人,人能思考。

    虽然不相信对面是皇帝,但对面说的没错,无非是一天时间罢了。

    能够等到朝廷派来大军,为何还要迫不及待地进攻?

    除非对面是真皇帝。

    那么,是真皇帝,自己现在奉令进攻,是不是将自己置于谋反的境地?

    出兵平乱是为了军功,可现在进攻,等于找死,不仅自己找死,还连累了全家全族。

    没有人相信,自己仅四万军队,可以面对朝廷十数万大军的围剿。

    邠州与长安太近了,更何况还有陇州四卫,那儿的主帅叫李勣,大唐两名军神之一。

    所以,大军乱了,不仅是士兵,郎将、校尉以下的军官都乱了。

    而这个时候,李沐虽然不知道对面什么情况,但他嘴巴痒了。

    “新军将士们听着,如果段志玄答应等一天,那么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