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4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在期待着皇后的嫡子。

    李沐有些不舒服了,他发觉,就算是一家人,真的等到家业大了,自己反而有种憋闷、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难道所有皇朝,都会如此吗?

    朕不过刚及冠之年,难道在所有人的眼中,朕就已经是个过客了吗?

    这种感觉令李沐非常不爽。

    许青云是个伶俐之人,见李沐脸色不好,忙令宫女取来金盆,为李沐搅了一块热巾,递了过去。

    “陛下累了,请先擦擦脸吧。”

    李沐闻声看去,许青云依旧显得有些拘紧。

    不过她的眼神并不退缩,平静地看着自己,倒显得不卑不亢。

    李沐轻轻叹道:“青云啊,你真不该进宫来。”

    许青云沉默着,没有回答。

    其实她是看出来了,皇帝对太后在子嗣传承上的干涉有些反感。

    但她知道,她什么都不能说,说多,错多。

    李沐静静地看着许青云好一会儿,问道:“后悔吗?”

    许青云摇摇头。

    “朕就奇怪了,朕究竟哪里好,你要放弃好好的前程进宫?”李沐心情不好,有些自怨自艾起来。

    许青云答道:“陛下很好。许家若没有陛下援手,臣妾和臣妾的父亲,早就随宅子化为灰烬。”

    李沐惊讶地看着许青云,“难道你进宫,就为了报朕的救命之恩?这代价未免大了些,况且,朕当初派人援救,无非是曾经应允过令祖父,真的说起来,令祖的死,还得怨朕一时轻率,若不是朕令孙福前往宜兴,你祖父就不会来长安,之后就不会冤死。你该恨朕才是。”

    许青云再次摇头道:“在臣妾看来,善恶不看结果。”

    “那看什么?”

    “看初心。”

    “此话何意?”

    “用意为善,就算结果错了,是为过错。是过错就可以被原谅。用意为恶,就算结果对了,也是罪恶。是罪恶就不能被原谅。陛下当初强掳家祖来京,所为何事?”

    “替前皇后长孙无垢治病。”

    “便是用意为善,臣妾如何能将怨恨加诸于陛下身上?自然,臣妾也不完全是为了报陛下救臣妾父女性命之恩。”

    李沐有些愕然,他没曾想过,这小女孩竟还是个哲学家?这歪理说得自己有些头昏,真有些被她忽悠动了的感觉。

    “那除了救命之恩,还有什么原因?”李沐追问道。

    被李沐这一追问,许青云的脸无端地红了一下,然后渐渐回复。

    “如果臣妾告诉陛下,在杭州府第一见到陛下时,臣妾就想有朝一日能进宫,陛下信吗?”

    李沐张大了嘴巴,久久难以合拢。

    “那时你才多大?呃朕记得应该是十二、三吧?”

    许青云没有忸昵,大方地回答道:“陛下难道不知,大唐女子十四便可出嫁吗?”

    李沐怔怔地看着许青云,心中腹诽,这万恶的旧制度啊。

    “如果臣妾告诉陛下,长孙县主开口向臣妾求助时,臣妾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下来,陛下会认为臣妾不知羞耻吗?”

    李沐无意识地摇摇头道:“虽然有些不合礼法,好歹你也是个未出阁的女子呃,你朕想说的不是这意思,你知道的,朕从来就不是个守礼法之人。朕的意思是,江南道女子大都在二十岁之后才出嫁。”

    许青云微笑起来,她道:“臣妾已经十八岁了。”

    “是。朕知道,但还是早了些,要知道,朕的皇姐可都是过了二十岁,朕才为她们挑选的驸马。”

    许青云轻笑起来,“臣妾是不是可以这么解读陛下的话,陛下的意思是,让臣妾在宫中长大两年,再侍奉陛下?”

    “呃。”

    李沐觉得,今日自己的智力,总不在水平线上。

    许青云缓缓上前,伸出双臂,轻轻搂住李沐的蜂腰,将脸贴在李沐坚实的胸膛上,低声道:“陛下,喜欢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李沐心中狂问,不需要吗?不需要吗?不需要吗?

    可愣是发不出声音来。

第911章 比你识趣多了() 
ps:感谢书友“大唐千古秦王”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曲江池东边的芙蓉园,源自秦王朝在此开辟的皇家禁苑——宜春苑。

    长安城里,寻常百姓是进不了芙蓉园的。

    但这不代表着长安城中,那些皇族贵胄、达官显贵的子女不能进入。

    长安城的大家闺秀们,会在每月初一、十五,聚在芙蓉园里,赏花观景,进行聚会。

    这种例会,其实从李沐登基之前,就已经形成。

    李沐并不知道。当然,就算知道,李沐也不会去禁止,

    今日便是初一。

    无数盛装女子穿梭于花红叶绿之间。

    一阵阵莺歌燕语,时不时窜出庭台楼阁之外。

    来此地的女子,非富即贵。

    李丽质便是其中之一。

    在李丽质心里,从公主到县主,这个落差不可谓不大。

    在李沐与李世民争斗正欢之时,她甚至劝说长孙冲、长孙涣反李沐、助李世民。

    做为亲情的考虑,李沐在登基之后,没有为难李丽质,依旧按律法,册封她为县主。

    李丽质也因此安份了不少时间。

    只是习惯了高高在上,面对这一片长安城中的名媛,李丽质心里总是觉得有些不堪忍受。

    此时,李丽质身边围坐着不少名媛。

    她们聚在一起品茶。

    自从李沐将绿茶投向市场之后,越来越多的成年人,迷恋上了这东西,以至于绿茶成为了日常必不可少的休闲物。

    而正是因为达官贵人的力捧,绿茶中的极品,已经卖到了百贯一两。

    当然,这种极品,不是寻常人能见到的,就不能说喝到了。

    所以,名媛们现在喝的茶,只能算是上等,也就十贯一斤的模样。

    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是一群年龄相仿的女子?

    她们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说到了绿茶。

    一个说:“我家夫君前日从杭州得来三斤绿茶,据说是产自西湖湖畔,竟是要三十贯一斤。”

    另一个却自豪地说:“我家公爹昨日进宫时,蒙陛下赐了二两极品明前茶,这可是上等极品。据说整个西湖湖心,一年才产十几斤,全送进宫去了。切莫小看了这二两茶,家公回来之后,茶叶包一直揣在怀里,时不时拿出来闻上一闻,却不舍得冲泡一杯尝尝。”

    这话引来了一阵女子的嬉笑声。

    有人甩着帕子打趣道:“那你怎么不开口向你公爹讨要一撮,也好尝尝鲜啊?”

    先前说话那女子甚是豪放,嗤嗤笑道:“这个茶包可一直揣在公爹怀里,我哪好意思开口啊?况且,这茶包被揣了这么久,谁知道泡出来之后,是茶味还是体味啊?”

    这话意味深重,不但深重,口味还重。

    于是,场面就有些失控了,名媛们也就没有了名媛的模样,一个个嬉闹着,呵着对方的痒,乐不开支。

    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我倒是尝过那种茶叶。许多年前,当今陛下还是武功县子,每年送来府中的茶叶没有十斤,二、三斤总还是有的。”

    这话一出,所有的声音都凝固起来了,那些嬉闹的名媛们,一个个凝目看向说话的李丽质,脸色变得古怪。

    说实话,李丽质真没有显摆的意思。

    她只是被那几个名媛的话,引起了心中的回忆、感触,有感而发。

    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所有听了的人都品味出一种郁闷、纠结,还有不甘和怨怼。

    皇帝是县子时,送厚礼去长孙府的事,放在寻常人,说说也没什么。

    但问题是,长孙氏如今是罪人,就算长孙冲、长孙涣还在朝堂之上,但长孙无忌是罪人,唐人恐怕没几个不知道了。

    眼下,李丽质更是废帝李世民的女儿,又是长孙无忌的儿媳。

    在大庭广众之下,突然言及当年皇帝潜邸之事,是人都会感觉突兀和异常。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

    李婉顺、李秀林、李云三姐妹联袂而来,正好听到了李丽质那番感慨。

    面对仇人的女儿、仇人的媳妇,李婉顺、李秀林已经为人妇,还能做到面无表情,熟视无睹。

    可李云连李沐都敢怼,哪还把李丽质放在眼里?

    李云怼道:“新宁县主说得是,当年皇帝只是个武功县子,按礼见到长乐公主,还得屈膝下跪吧?敢问新宁县主,陛下当时向你行了几次跪礼啊?”

    这话一出,所有名媛都起身行礼,“见过三位长公主。”

    李丽质的面色苍白,她愣愣地看着李云,甚至忘记了行礼。

    李婉顺不着意地轻叹一声,伸手拉了一下李云,三姐妹一起离去。

    只是李云有些不甘心,还回头直愣了一句:“神策卫大将军夫人,可比你识趣多了。”

    神策卫大将军是李沂,李沂的夫人是李明达,与李丽质是同父同母的姐妹。

    李云这话一出,所有在场的名媛皆相携默默地离开,生怕沾染到李丽质的晦气。

    一会儿的功夫,数丈之内,只有李丽质一人。

    足足一柱香的时间里,李丽质呆呆地站着。

    终于,她厉喝一声,双袖齐出,拂落了满地的花瓣。

    。

    甘露殿里,常绿云正将一份密报呈于李沐。

    长孙氏有人勾连突厥,出卖朝廷情报。

    “可有捉到活口?”

    “捉到了。”

    “是何人指使?”

    “据查,被抓之人是受人所托,托他之人是山阴县子、太常寺少卿、国子监侍讲长孙冲府中之人,名长孙汲。而长孙汲又是受谁的指使,就不知道了。”

    李沐轻轻将密报往御案边一丢。

    “长孙冲朕还是了解的,他不可能谋乱。”李沐闭目想了想道,“秘密缉捕长孙汲,连夜审,但不要刑讯逼供,朕不想冤枉了人,也不想漏了逆犯。”

    “是。”

    待常绿云离开,李沐起身走了几圈。

    他确实不信长孙冲会起谋反之心,在他看来,长孙冲就是一个典型的文青,能让他衣食无忧,赐他一张安放书桌的地方,长孙冲就满足了。

    这样的人,没有理由谋反。

    可被抓之人,却是长孙冲府中之人。

    这显然不合常理,事有反常必为妖。

    看来,又有刁民想害朕啊。

    李沐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第912章 高阳一案() 
次日,常绿云回报。

    “陛下,审出来了。”

    “是何人指使?”

    “据长孙汲交待,指使他之人是新宁县主李丽质。”

    李沐的眉头瞬间蹩起,又很快松开。

    这就解释得通了,对李丽质,李沐还是很了解的。

    心高气傲、性格执拗,有着很强的权力欲和虚荣心。

    当年在放生池放烟花那晚,李沐就已经看清楚李丽质的性格了。

    可李沐有些为难,这是里通外敌之罪。

    查了李丽质,势必将长孙冲牵扯进来。

    牵扯了长孙冲,又会引来长孙涣,还有朝中长孙氏的姻亲们。

    如今魏征过世,韩仲良病重,时日无多。

    两大块的权力交接正在进行,李沐不想因小失大。

    “令长林卫严密监控,李丽质之事,等过些日子再行处置。”

    “是。”

    。

    李沐想息事宁人,先渡过眼前这关再说。

    这想法是没错。

    人在长安,想什么时候追究就什么时候追究,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可李沐显然还没有醒悟,这绝对不是一个独立事件。

    而李丽质,充其量就是一颗被舍弃的棋子。

    一个月后,另一件事,更令李沐伤脑筋。

    这事牵扯的不仅是皇家,还有房家。

    御史台,七名御史联合弹劾高阳县主,也就是曾经的高阳公主与辩机私通。

    李沐在后世也听说过此案的。

    但李沐却不相信,一直认为这是后世人的牵强附会。

    房家也算是大唐名门了。

    不说房玄龄资历深厚,就算房玄龄想家丑不可外扬,他的夫人,那可是河东狮吼,怎能容忍这等丑事?

    加上房遗爱还有三嫡子一庶子,说难听点,就算出口气,也不会容忍高阳如此胡作非为。

    这种丑闻在房家持续七、八年不露,这已经很古怪了。

    况且,做为李世民,如果得知此事,第一反应,也应该不是大张旗鼓,派长孙无忌公审此案、腰斩辩机,甚至诛杀高阳公主身边十几个侍女。这是唯恐天下人不知啊。

    他应该第一时间封锁此丑闻,并想法遮掩过去,然后再秘密处死辩机,以维护皇家颜面。

    史上此案很不正常,所以李沐一直就不相信会有此案,或者另有隐情。

    但现在,李沐发现此案竟真的发生在自己面前,实在是哭笑不得。

    不过,好奇是人的天性,当李沐亢奋地传召房玄龄时,常绿云投以鄙视的目光。

    。

    房玄龄奉旨而来。

    他一进甘露殿,便趴伏地上道:“臣恳请陛下,为臣及房家主持公道、以正视听。”

    李沐上前搀扶道:“首辅年纪也大了,别动不动就跪。朕刚听闻此事,也深感荒唐。这才传首辅进宫,以释疑虑。”

    房玄龄被李沐搀扶起身,可脸上愤慨之色丝毫没有消减。

    “陛下难道会没有察觉,这是有居心叵测之人在背后搞鬼吗?臣家虽然称不得百年望族,但羞耻之心,总还是有的,高阳县主平日心性有些娇纵不假,可要说她不守妇道,臣绝对不信。”

    李沐微微皱眉,房玄龄有一句话引起了他的主意。

    有居心叵测之人在背后搞鬼。就是这句话,令李沐心中一动。

    这事来得太巧了。

    房玄龄见李沐沉思,说道:“陛下,魏公刚刚过世,御史台便有了七名御史联名上疏。这事要在魏公活着,是肯定不会发生的。”

    李沐闻听,心头一亮,房玄龄点醒了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