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4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回陛下,刘弘基当殿逼迫陛下,是为欺君,当斩。”

    “既然朕允了首辅,斩就不必了。看他年迈,想来也挨不了廷杖这样,罢官,以示警诫。”

    “陛下圣明。”魏征首先应道。

    魏征这一应,群臣都应声了,“陛下圣明。”

    可房玄龄傻了,罢官?!

    这可是内阁七大臣之一,就这么一言罢官了?

    房玄龄欲哭无泪。

    可那边刘弘基听到李沐罢官二字,疯狂地挣扎起来。

    毕竟年迈,被马周和李道宗前后抱住,他挣脱不开。

    情急之下,他脱口骂道:“昏君。”

    这下,太极主殿又一次寂静了。

    李沐是彻底怒了。

    倒不是因为“昏君”二字,对这二字,李沐的免疫力还是很强大的。

    他的怒主要来自于刘弘基的不识好歹。

    新政的推行,如果从朝堂内阁发生分岐,那么信下推行的困难就会变得更大。

    事实上,李沐只想杀鸡警猴,撸顺内阁中的反对声音。

    可刘弘基的不依不饶,让李沐气不打一边出。

    “诸公都听见了吧,刘弘基当殿辱骂朕,魏征,这又该当何罪啊?”

    魏征是真不想说,“当杖责,逐出朝堂。”

    李沐道:“削爵、罢官,以敬效尤。”

    说完,李沐起身准备回宫。

    不想,被金殿武卫拖拽出去的刘弘基还不肯息嘴,“昏君高祖啊,你睁眼看看吧。”

    李沐厉声道:“即日,逐出长安,永不叙用。”

    刘弘基就此消失在大唐的舞台。

    经过此事,朝野都明白了皇帝推行新政的决心。

    因此再无人敢出言反对。

    而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心里明白,简化字对大唐的意义。

    。

    房玄龄没有离开。

    退朝之后,他依旧请见。

    李沐强忍着倦意,接见了他。

    甘露殿中。

    房玄龄低头道:“陛下,何至于此。”

    看房玄龄看来,这确实是李沐过火了。

    刘弘基毕竟是内阁七辅臣之一,皇帝说废就废,这让内阁情何以堪?

    李沐点点头道:“首辅所言有理,朕自始至终,都不以为刘弘基罪该至死,也不认为他罪该削爵罢官。”

    房玄龄惊讶,他没有预料到李沐会这么说。

    如此看来,刘弘基或许还有一丝启用的可能?

    可李沐接下来的话,瞬间让房玄龄如同淋了一盆冷水。

    “但朕更知道,这天下独不缺的是人才,只是需要去发现、去培养。而朕推行科举改革和简化文字,也是为了让大唐有更多的栋梁之才。而刘弘基挡了朕的路了,就凭这点,他的下场不冤。”

    房玄龄能明白,如果连这道理他都不懂,那就是二百五了。

    刘弘基确实不冤。

    改革本身就是利益再分配,没有人心甘情愿肯放弃到手的利益,这本就是得罪人的事。

    刘弘基无非是那只被杀了的鸡,确实不冤。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此事已有决断,再说无益,他调整了下思路,问道:“如今刘弘基被逐,兵部尚书之位空缺,敢问陛下,可有适合人选?”

    李沐深深地看了房玄龄一眼,这是个敏感的话题。

    李沐已经习惯了房玄龄这些时日的蛰伏,其实只要房玄龄安份,让李沐忙过一段时间,撸顺了国事,房玄龄就算是完成了他的使命。

    李沐不在乎让他安享晚年,甚至让他荣耀地退隐。

    可现在,房玄龄不再蛰伏了。

    兵部尚书之位,空缺的不只是兵部尚书之位,更是内阁辅臣之位。

    “首辅此来,想必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举荐于朕,不妨说来听听。”

    房玄龄沉吟了一会道:“按理,尚书之位空缺,如果陛下没有指定,当由左、右侍郎递进。如今兵部左、右侍郎分别是长孙涣、崔敦礼二人。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李沐摇摇头道:“长孙涣年纪太小,才能还不足以入列内阁。至于崔敦礼嘛。”

    李沐迟疑起来,崔敦礼被自己从右侍郎提拔至尚书仆射,之后自己设内阁,裁撤了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崔敦礼无法安置,又被贬回兵部。

    说起来,还真有所亏欠了他。

    只是国之重器,岂能做人情?

    李沐摇摇头道:“崔敦礼任兵部尚书,还是能胜任的,只是兵部尚书便可入阁,崔敦礼的资历还欠些火候。”

    房玄龄点点头,这一试探,试探出了李沐的取舍和底线。

    他真正的提名,这时才显露出来,“那么在臣看来,合适之人,只有这两个了。”

    “何人?”

    “回陛下话,臣以为萧瑀和杜楚客二人皆可。”

    李沐的眼神突然犀利起来,他扫了一眼房玄龄,已经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

    房玄龄想举荐杜楚客,只是顾忌到李沐的态度,不敢明说。

    杜楚客有贤名,他是杜如晦的弟弟。

    之前,王世充在洛阳自称郑帝,与李世民对战时,杜楚客与其叔父杜淹,被王世充所捕。

    杜淹曾经与杜如晦有过节嫌怨,杜淹为了报怨,便在王世充面前,谗言害死了如晦之兄,又囚禁杜楚客,不给饮食,致使杜楚客几将饿死。

    王世充平定后,论罪杜淹当受诛杀,杜楚客请求兄长杜如晦,设法营救叔父杜淹,杜如晦因杜淹有杀兄之仇,心中怀有芥蒂,不肯相救。

    杜楚客再三劝谏,终于感动了杜如晦,于是到李世民面前,请求赦免杜淹之罪,杜淹因此获得释罪免死。

    自此,杜楚客以德报怨的贤名被世人传颂。

    可李沐不吃这一套。

    就算是真贤,可与政事何益?

第885章 后妃想挑大梁() 
ps:感谢书友“宋代大侠”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贤达之人只能说明人品好,与治国能力不成正比。

    先不说杜楚客是不是真的贤良,单就从杜如晦这一层关系,李沐都不可能将他列入内阁。

    不降罪已经够仁慈了,要想李沐以德报怨,那就是痴人说梦。

    李沐道:“那就是萧瑀了,首辅明日便与内阁诸人商议,呈一份奏折上来。”

    房玄龄大愕,不过转念一想,也在情理之中。

    好在萧瑀也是三朝老臣了,居兵部尚书之位、入内阁也是常理,于是不再谏言,应道:“臣遵旨。”

    李沐等了一会,见房玄龄没有告退,有些疑惑。

    “首辅还有事要奏?”

    房玄龄稍作迟疑道,“臣以为,简化字的推行,刘弘基所言还是有些道理的。”

    李沐眉头一蹩,喝斥道:“首辅也要站在朕的对立面?”

    房玄龄连忙摇手否认道:“不,不。臣虽平庸,但简化字对大唐的意义,臣还是理会得的。臣的意思是说,陛下之前的科举改革和简化字推行,虽然切中了选才的要点,但天下依旧贫苦,普通人家的孩子依旧无法负担就学的费用。虽然陛下在江南道实施了免费教育,但大唐有十道,国力还不足以负担其余九道。臣担心的是,无论陛下科举改革和简化字的推广,三年之后的科举,依旧只有原先的世家子弟参与。”

    房玄龄的意思说得很清楚,推行简化字,不足以弥补贫富差距,读不起书还是最主要的矛盾。

    江南东道的免费教育无法在大唐其余州县复制,因为大唐国力还没有到达这种程度。

    李沐微笑道:“首辅这么说,朕算是明白首辅意思了。不过这点首辅不必担心,朕自有安排。”

    房玄龄不解,他惊问道:“难道陛下竟已有了对策?”

    李沐想了想,然后回答道:“这样,今日朕累了,过几日首辅带内阁诸臣来,朕带你们去看一些东西。看过后,首辅就不会担忧,之后的科举场里只有世家子弟了。”

    房玄龄半信半疑地揖身道:“那臣就不打扰陛下歇息了,臣告退。”

    。

    李沐的几个妃子之间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

    但这不代表互相间没有攀比之心。

    女人嘛,这也很正常,只要不付诸于行动,李沐就当没看见,反而将其当作生活调剂,以排遣宫中的苦闷生活。

    宫中诸女私下达成了统一战线,她们的首要目标是常绿云。

    因为常绿云在李沐身边的时间最长,可以时时见到李沐。

    最关键的是常绿云名义上未入宫,却掌着大唐第一支女卫——长林卫。

    又是大唐第一个正式受封的女大将军。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份天大的荣耀。

    二崔女曾以出身名门望族而自喜,入宫那天,千车的嫁妆让长安百姓津津乐道了许多天。

    闻香、秦玉自然及不得二崔女,但她们自认长得比常绿云好,关键是她们诗词歌赋、文学造诣是常绿云望尘莫及的。

    而韩琼,贵为皇后,向来一副不与妃争,华贵大度的傲娇范。

    可五女都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特别是从常绿云受封长林卫大将军的那天起。

    就在那天,五女阵线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这次五女帮着李沐完成了简化汉字,也发现了常绿云的致命弱点,那就是文才不足。

    从而让她们有了突破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五女都是文才风流之人,焉能不知道此事必将载入青史,名垂千古?

    与小小争风吃醋相比,那就是皓月与萤火了。

    李沐一回宫,韩琼与四女盛装联袂觐见。

    一甘露殿,五女便拜伏在地。

    韩琼道:“陛下,之前简化字仅完成六千余字,此事任重而道远,臣妾等贵为陛下后妃,自当为陛下分忧,还请陛下允准,后续之事,便由妾等负责吧。”

    “呃。皇后,这恐怕不妥吧?”

    “敢问陛下,有何不妥?”

    “后公不干政。”

    “妾等从无干政之心,此举只为治学,造福千秋万代。”

    “呃皇后,就凭你们五人,恐怕做不到。”

    “持之以恒,水滴石穿。”

    “女子不适合为官治学。况且皇后母仪天下,哪有时间分心,对吧?”

    “绿云妹妹侍奉陛下,不也成了长林卫大将军了吗?”

    “这皇后行此事,就没了时间陪伴朕了,对吧?”李沐眨眨眼,很爱昧地提醒道,李沐以为,自己这招是必杀技。

    “陛下,臣妾以为,妾等姐妹五人,以五日一轮换,不会影响侍奉陛下。况且,妾以为,往后陛下应该还会选妃,如此一来,陛下更不用担心妾等没有时间侍奉陛下了。”

    人,之所以能安于现状,不是因为本来就安于现状。

    而是因为没有看到过现状之外的景色。

    一旦看到,就再也无法安于现状。

    这才有了进步和革命。

    李沐很后悔,先前就不该让她们掺合此事,李沐有种拿石头砸了自己脚的觉悟。

    李沐其实是不反对的,来自后世的灵魂,还没有愚昧到那种程度。

    但这事还真不是李沐敢一口答应的。

    因为其中牵扯太多。

    最大的两个障碍是,一是后公干政,二是人手问题。

    第一个问题,还可以依仗李沐自身的威望解决,从古至今,大臣用以挟制皇帝的主要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是皇帝自身有大过错,二是皇帝掌控的实力不足以压制相权。

    总的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皇帝拳头不够硬。

    李沐如今的实力,说难听点,只要他什么时候不高兴,随时可以掀翻内阁,重新组阁。

    那么,就不存在被阁臣阻谏的可能了。

    第二个问题,人手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先前六千余字,是李沐取巧,依仗后世的记忆进行文字简化,但接下去,以李沐的文才,恐怕再不可能对简化文字有助益了。

    反而,因为之前六千余字的简化,会对文字简化风格起到一定的局限。

    也就是说,继续简化下去,就要如房玄龄等阁臣所说的,朝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完成了。

第886章 拿朕当婚托吗?() 
ps:感谢书友“hugo”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那么问题就来了。

    李沐就算可以接受女子为官,那也不可能让后妃出宫抛头露面吧?

    这也是常绿云受封长林卫大将军,就不能受封皇妃的原因。

    就算李沐答应,恐怕满朝文武也不答应。

    后妃一旦为官,不说干政,就说这天下谁还能与皇帝后妃比与皇帝的亲近?

    那不如将整个朝堂,都让给后妃吧。

    李沐需要面对的不仅是朝臣的干预,而是需要一人面对上千年已经深入人心的礼制。

    这一点,哪怕象一直坚持以理服人的李沐,也有些胆寒。

    所以,这条路走不通。

    那么反过来走另一条路,那就是后妃不出宫,从外面招人进宫。

    可问题又来了,李沐思想再开通,也无法容忍宫中有大量男人,这可是原则性问题,对吧?

    “皇后,诸位爱妃,这事能不能缓议?”

    “陛下是明君,当知此事乃旷世盛举,臣妾五人虽不敢与朝中鸿儒并论,但好在已经随陛下简化过六千余字,只要陛下支持,十年,二十年,乃至一生,妾等都无怨无悔。”

    李沐心中有所震动,他觉得此事可行。

    哪怕真失败了,也算是努力过了。

    无关功过,只论本心。

    “皇后和爱妃们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朕自然不会拂了你们的心意。只是要简化汉字,钱财还是小事,关键是人力,仅凭你们五人,怕是不行。”

    “可招募人才。”

    “后妃不得出宫。”

    “妾等不出宫,只去弘文馆。”

    “呃。”李沐惊讶了,弘文馆原是李承乾东宫一处宫殿,虽然不在禁内,但也不属于宫外。如今李沐尚未有子嗣,去弘文馆,倒真可行。显然,韩琼五女早拿好了应对的主意。

    李沐郁闷地问道:“就算朕允准你们去弘文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