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3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臣深信不疑。”

    李沐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岑文本、唐俭,李沐含笑道:“岑侍中、唐尚书请起,能得二位襄助,孤定能如虎添翼。”

    “谢殿下。”

    。

    “孤家寡人孤家寡人,朕真成了孤家寡人了吗?”

    这是李世民幽幽醒来的第一句话。

    在听了房玄龄禀报,得知李道彦反水,岑文本、唐俭随之投敌,李世民喷了数口鲜血,昏倒在地。

    幸好在宫中,御医来得及时,总算是缓过气来。

    不过这已是夜幕降临时了。

    一直陪在李世民身边的房玄龄、袁仁国松了口气。

    房玄龄泣道:“陛下保重身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李世民眼神空洞地说道:“哪还有山?山在哪里?李道彦害朕啊,如今就算朕想拼个你死我活,也怕不能了。”

    突然李世民象是想到了什么,一把抓住房玄龄的手道:“长安长安城可还在朕的手里?”

    房玄龄连忙答道:“陛下放心,长安城还在陛下掌控之中。李道彦虽然投敌,玄甲军被他调出城去,不过李沐并未进城。”

    李世民听了不喜反哭,“朕三年的心血,耗尽了朕积攒的内帑,八万玄甲军啊,却便宜那个贼子呜。”

    房玄龄无力地宽慰道:“陛下节哀,诸事还得陛下定夺。”

    “还定什么,这江山都在贼子手里了,还要朕定夺什么?朕定夺还有何用?玄龄啊,朕这次输了,输了个精光啊呜。”

    说到这,李世民不知从哪来的力气,一扭身下榻,冲到案几边抽出一把剑来。

    反手横在颈上,欲引颈一快。

    吓得房玄龄、袁仁国纵身扑上,一个死死抱着李世民的右臂,一个用手臂挡在李世民的脖子前。

    挣扎了几下,李世民显然没有力气了。

    “咣当”一声长剑掉落地上。

    李世民嚎啕大哭起来,“朕的嫡长子篡位自立,与李泰兄弟相残,朕的五子李祐也谋反被杀,报应,这是报应啊。”

    房玄龄、袁仁国纷纷出言安慰。

    好半晌,李世民哭累了,慢慢安静了下来。

    看着李世民痛不欲生的样子,房玄龄知道不能再让李世民这么怨尤下去。

    否则真要是有不测,那就什么都完了。

    房玄龄突然道:“臣有个计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世民随意地挥挥手,有气无力道:“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不能讲?”

    房玄龄道:“趁长安城还在陛下掌控之下,臣恳请陛下传位于太子。”

第786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 
房玄龄的话太令人意外。

    李世民一愣,“玄龄这是何意?”

    “陛下之前就决定退位,传位于太子,如今虽然李道彦投敌,可局势还是和之前一样,没有任何改变啊。”

    “可传位于稚奴,对李沐又有何用呢?”

    “陛下在位,李沐有篡位或自立的借口,可若是太子继位,那他就没有了任何借口。虽然不能阻挡李沐篡位登基,但世人就会认为他是窃国之贼。”

    李世民明白了,这不是什么神机妙策,这个时候,就算是神仙也难阻城外李沐率军进城了。

    房玄龄的意思,无非是恶心一下李沐。

    从杀父仇人那夺位,和从堂弟那夺位,这完全是两种概念。

    从李世民那夺位,可以称为复国。

    从李治那夺位,显然只能称为篡位或自立。

    可李世民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他想的是,如果传位于李治,那么他就是太上皇。

    那么,就有两个好处,一是李治继位,能影响到李沐,或许会有想不到的转机。

    二则自己将江山社稷传于儿子,李沐从李治手中夺了江山,那么这江山就可以说不是自己手中丢的了。

    至少在青史中,他失国的锅,由李治替他背了。

    说来可笑,到了这个节骨点上,李世民想得居然是这些。

    或许,登基以来,李世民心中真正想的,就是如何去证明自己的正确,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屠侄的不得已吧。

    “来人。”

    “老奴在。”

    “宣太子即刻进宫。”

    “老奴领领旨。”

    旨是领了,可袁仁国双脚就象是被钉在了地上,迟迟没有动作。

    “还不快去?”

    “这回回陛下话,太子此时就在宫中。”

    “在宫中?”李世民疑惑地与房玄龄对视一眼,问道,“稚奴既然在宫中,为何不来见朕?”

    袁仁国趴在地上,不敢回话。

    “快说。”李世民心头一震,“他在何处?”

    袁仁国簌簌发抖,不断地用头磕地,“呯”“呯”作响。

    “老奴不敢说。”

    “说,朕赦你无罪,若再敢隐瞒,朕剐了你这老狗。”李世民暴怒起来。

    袁仁国不敢再隐瞒,他以头抢地,吱吱唔唔说道,“在凝阴阁。”

    凝阴阁?李世民先是一愕,随即蹦了起来,“走,随朕去凝阴阁。”

    说完向殿外冲去,袁仁国赶紧追了上去,一边追一边冲内侍喊,“传辇驾。”

    房玄龄开始是疑惑,然后是震惊,再然后就没然后了。

    因为房玄龄想到了一种可怕的景象。

    他不敢再想下去,因为那将使得皇帝再无颜坐在皇位上,让贞观朝彻底成为一个笑话。

    看着李世民远去的背影,皇帝连都不等了,房玄龄只能一咬牙拔腿追了上去。

    原本,外臣是不能追进内苑去的,可现在房玄龄顾及不得了。

    他要去阻止,这个时候,就算一切是真的,也只能将它当作假的,至少陛下不能亲眼看见。

    抬辇驾的太监们喘着粗气,追上了李世民。

    而李世民确实是跑不动了。

    跑这么久,还是因为胸中一口气憋着的缘故。

    不过能跑到,让抬辇驾的太监追到喘气,也能想象李世民跑得够快,够远了。

    李世民没有拒绝上辇驾,在袁仁国的搀扶下,他躺进辇驾里,闭上了双眼。

    可额头上、脖子上暴出的青筋,显示着李世民心中的愤怒。

    凝阴阁不大,且偏僻。

    在内苑,其实只比冷宫好了一丢丢,基本属于被嫌弃的偏殿。

    武珝就住在这里。

    可想而知,这七、八年,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当李世民辇驾停在凝阴阁大门口时,李世民连招呼都不打,径直冲入院中。

    袁仁国一边追一边厉声吩咐,“谁也不准进此阁一步,违者就地斩杀。”

    袁仁国的这句嘱咐,让拼命追来,想要阻止李世民的房玄龄,不得其门而入。

    只能站在凝阴阁大门口使劲跺脚。

    当袁仁国追进阁中,就发现李世民已经止步于一间房门紧闭的厢房门前。

    李世民是听到声音才停下来的。

    这男声他太熟悉了,是他的稚奴的声音。

    而婉转低吟和剧烈的喘息声,让他明白,这屋里在发生着什么事。

    袁仁国突然大喊一声,“陛下且慢,等等老奴。”

    这时,屋内的“奇怪声音”消失了。

    随之,房门被从里面打开,映着烛光,李治衣衫不整,武珝披头散发地从屋内联袂出来。

    “父皇?”李治扑通跪到在地,连连磕头道,“孩儿错了,孩儿罪该万死。”

    “陛下饶命!”武珝半个上身都趴在了地上。

    李世民的脑子突然一片空白,他战栗着,缓缓地,直扑扑地仰倒,在最后的知觉中,他看到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似乎在嘲笑、讥讽他的人生。

    。

    这一夜太漫长。

    李世民也没有死,或许他的意志力很强,亦或者是他觉得俗事未了。

    一个多时辰之后,他苏醒过来。

    陪伴在榻前的房玄龄和袁仁国大喜,轻呼道:“陛下,陛下。”

    李世民慢慢回过神来,意识渐渐清晰。

    “玄龄,朕不想活了,朕已经了无生趣。”

    房玄龄好不容易泛起的一丝笑容僵住了,他泣道:“此事错不在陛下,陛下又何必将过错往自己身上按呢?”

    “什么此事?此事是什么事?”李世民突然怒瞪着房玄龄大声斥责起来。

    房玄龄先是被吓了一跳,随后恍然醒悟,赶忙跪下道:“臣失言,怕是被陛下突然昏厥吓倒了,在胡言乱语的。臣还说呢,陛下一直在延寿殿,好端端的怎么就昏厥了呢,好在御医来得及时,诊断之后,说陛下只要不要再生气,好生调养一些时日就能痊癒了。”

    李世民这才缓了神色,扭头对袁仁国道:“派人把那贱人私下处置了,记住,朕不想听到任何风言风语。”

    袁仁国应道:“老奴这就派人,按陛下意思去办。不过陛下,太子殿下还在殿外跪着,陛下?”

    “朕不想看见这个逆畜,朕没有这个儿子。去办吧。”

    “喏。”

第787章 崩溃的不只是内心() 
ps:感谢书友“东门问”投的月票和打赏,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长长吸了口气,李世民道:“玄龄啊。”

    “臣在。”

    “你明日一早,去城外传朕口谕。”

    “陛下请讲。”

    “着李沐进宫,朕在承庆殿等他告诉他,朕许他带甲士进宫。”

    这仿佛是晴天霹雳一般,击打在房玄龄心头。

    他明白李世民这话意味着什么,带甲士进宫,那么宫城将不再是完全受皇帝控制。

    当然,房玄龄也明白,如果不加这一条,李沐是不可能独自进宫的。

    但房玄龄更清楚,李世民这口谕意味着,他将接受李沐的要求,退位让贤了。

    “万万不可啊,陛下,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房玄龄无法接受李世民的妥协,因为这个妥协将意味着他这一生的心血,将付之东流。

    一切的罪恶将被全部翻出来,变本加厉。

    一切的功劳都将被抹杀。

    这是定律,玄武门之后,李世民就是这么干的。

    面对着痛哭哀求的房玄龄,李世民毫不动容,“玄龄,朕累了,不想再争了,你也老了,该是时候歇歇了。”

    房玄龄用力地紧闭双目,两行浊泪如小溪般地淌下。

    他知道,事已不可挽回。

    他恨,恨自己为什么要追随秦王,恨自己为什么只是个谋臣,恨自己为何不手掌军权。

    人为刀殂,我为鱼肉。

    就算想与敌同归于尽,亦是不能。

    “为什么?为什么?李世民房乔追随你一生,最后得到了什么?是任人宰割吗?今日陛下竟要舍弃臣舍弃数十年拼杀的心血舍弃以良心的诅咒换来的这一切?”

    这时袁仁国回来,正好听到房玄龄直呼李世民名讳和质问,连忙大喝道:“房司徒,你疯了?”

    不想,李世民却摆手道:“无妨。”

    李世民能体谅房玄龄的不甘,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从迈出那罪恶的一步时,就将自己出卖给了恶魔。

    这些年来,夜深人静之时,良心被拷问的苦楚折磨得自己死去活来。

    除了观音婢,无人能理解。

    可观音婢早早离朕而去了。

    李世民喟叹一声,转头看着房玄龄道:“你我君臣相得数十年,有始有终,朕心甚慰。玄龄放心,朕会要求李沐,放房氏一条生路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房玄龄知道再说什么也无意义了。

    他跪下,向李世民连磕三个响头,“臣谨遵陛下旨意。臣告退。”

    看着房玄龄佝偻的背影,李世民忽然喊道,“房乔,若朕不死,还望卿伴朕渡过余生。”

    房玄龄的身形顿在那儿,久久地,才放声大哭起来。

    他明白李世民这话的意思,他明白李世民怕他寻短见。

    “臣领旨谢恩。”

    这天晚上。

    长安城是个不眠之夜。

    谈判的破裂,李道彦、岑文本、唐俭的反水,还有李沐的最后通牒。

    注定让长安城中的所有人震惊。

    无数的官员在考虑着后路,百姓在隐隐担忧未来的日子。

    出宫之后,房玄龄走访了许多家官员的宅邸,停留的时间都不太长。

    他进的第一家就是尉迟恭的国公府。

    “司徒为何深夜来访?”

    “鄂国公,长话短说。陛下已经决定接受李沐的条件退位了。”

    “什么?”尉迟恭震惊了,他的秦王,他的陛下就这么认输了?

    “不,不。这不可能,某要进宫面圣,当面问问陛下,我等还有一战之力,为何要接受那贼子的要挟?”

    尉迟恭确实急了,他甚至忘记了他两次败于神机、神策二卫之手,后一次甚至连打都没打,闻风而逃了。

    但有一点尉迟恭很清楚,那就是李沐登基之时,就是他的末日。

    尉迟恭一直以为,这次还会象上次那样,双方会以和平的方式结束这场对峙。

    陛下依旧是陛下,他鄂国公还是鄂国公。

    但现在,房玄龄的话,彻底粉碎了他的幻想,他这时才后悔,为什么不在平州死战,至少能战死在疆场上,总比今日任人宰割来得痛快。

    房玄龄拉住了要出门进宫的尉迟恭,“鄂国公,晚了。”

    “不,不晚,长安城还在陛下掌控之中,城中还有数百万百姓,李沐若要强攻,须得死上数十万人,这次,某一定不会输给这贼子。”

    “听我说,晚了。陛下已经降旨了。”房玄龄厉声道,“陛下让老夫来,就是想让鄂国公引领着一批忠臣义士,趁如今长安城还在掌控之中,由西门出城,为日后留得一丝火种。”

    尉迟恭一愣,“这真是陛下的旨意?”

    房玄龄怒道:“老夫象是说谎假传圣旨之人吗?”

    尉迟恭点点头道:“某信司徒就是,可陛下有否明说,出西门去哪啊?”

    房玄龄道:“去松州,当年李沐在松州击败党项,活捉拓跋赤辞,之后陛下不但赦免了拓跋赤辞,还赐与党项人松州以西等三十二羁糜州之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