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这是后话了。

第706章 铸币权(一)() 
随着刘洎离开,朝堂上的风向已经明显偏向李沐。

    李世民自知今日完输了,便想尽早罢朝,好回宫舔舐伤口。

    可李沐显然不会放弃追击穷寇,扩大战果的好机会。

    当然,李沐也不会蠢到将李世民拉下水,那将会直接演变成双方阵营对决,继而暴发大规模的内战。这不符合李沐的战略意图。

    “陛下,臣还有奏。”李沐的声音直接将李世民准备罢朝的想法扼杀。

    “摄政王讲就是了。”

    “启奏陛下,想必陛下和诸公都也有耳闻,昨日长安和各地的田产价格再次暴跌,甚至已经路破前期低点,虽然官府衙门未遭遇如之前一样的围攻,但如此下去,肯定会发生。故臣以为,须加大回购力度,使田产价格稳定在一个朝廷和百姓都可容忍的程度。只是臣设置的国资司能力有限,经之前大量回购田产和工坊之后,资金上有所短缺,还须朝廷给予大力支持。”

    李沐的话引来朝堂上大多数官员的好感。

    田产价格的暴跌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而始作俑者现在提出稳定地价,自然是给了他们一种强烈的讯号,这就是说,这大半年来,跌跌不休的地价终于要回升了。

    这可是政策方面的回升啊。

    可李世民蹩眉道:“据朕所知,摄政王之前已经动用了杭州府、皇家银行和民部的存银,难道还不够吗?”

    “回陛下,当然是不够的,大唐天下有良田数以千万顷,仅以国库数百万贯和皇家银行、杭州府的存银,想撬起如此庞大的地产市场,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爱卿有何谏言?”

    “恳请陛下允准,赐皇家银行铸币之权,同时收回各地官府私铸钱币的权力。如此,控制住了钱币铸造权,便有了土地和资产的定价权,再辅以现钱回购,可事半功倍矣。”

    李世民踌躇起来,他并不明白铸币权的真实威力。

    在这个时代,铸币权并没有那么神圣,各地官府,甚至大的世家豪族,都有私铸铜钱的先例。

    此时缺的是金属,无论是铜、铁、金、银,凡是金属,大唐都缺。

    只要你有铜,就能铸币,这是现状。

    所以,李世民并不明白李沐为什么要为皇家银行求取铸币权,同时他对收回铸币权,有着更大的困惑。

    房玄龄看到了李世民的犹豫,他同样也感到不解。

    但房玄龄有一点与李世民不同,那就是他明白,只要李沐有所求,心中必定有大图谋。

    “摄政王请求铸币权之事,臣心中有些困惑,还请殿下赐教。”房玄龄开口道。

    “赐教不敢,房司徒但问无妨,孤有问必答。”

    “谢殿下。臣要问的是,听闻杭州府铸造银币的白银,来自于倭国?”

    “正是。”

    “可是当年神机卫攻打石见的收获?”

    李沐想了想,石见银矿开采了这么多年,储量已经减少至四成以下,而且此事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所以诚实答道:“是。”

    房玄龄突然问道:“殿下当年就已经取得如此巨额的白银,却隐瞒不报,意欲何为?可是想私吞巨财,亦或者是另有他图?”

    李沐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房司徒这是在当众指责本王意图不规吗?”

    房玄龄不亢不卑地答道:“臣不敢,臣只是将心中疑惑问出来罢了,若殿下觉得为难,尽可能不答。”

    到了这份上,李沐若不答,那等于见疑于天下了。

    李沐道:“孤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依我朝律例,战利品可有主帅分配,石见之银产在倭国,与我朝并无一丝关联,孤取之亦无违背律法之处,此是其一。

    杭州府铸造银币之事,当初钦差于志宁至杭州府时,孤并未回避,也是坦言相告,想必陛下早有耳闻,房司徒如今对此如数家珍,想必也是从于公处听来的吧?此为其二。

    但凡杭州府所产银币,皆一一登记在册,每一枚都有编号,何时铸造,何时入库,用于何途皆有记载,孤别的不敢保证,但有一点,孤可以保证,绝无一枚落入本王的口袋,此为其三。敢问房公,孤的回答,你可满意吗?”

    房玄龄躬身道:“臣钦佩殿下清廉。”

    李沐摇摇手道:“房司徒谬赞了,其实孤不清廉,只是孤赚钱的地方多了去了,而且皆赚得光明正大,不屑取不义之财罢了。”

    这话是大实话,若论挣钱,在大唐李沐若只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李沐的话被所有人接受,他们深信不疑。

    房玄龄没有继续纠缠此事,而是另辟蹊径,“臣还有一个疑惑,请殿下赐教。”

    “请讲。”

    “若收回各地官府铸币权,民间已经铸造的铜币该如何处置?”

    这话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旧币如何处置,同样关系到所有人的利益。

    此时物资匮乏,几乎所有有家底的,不是愁没钱,而是愁怎么把钱花出去。

    以至于许多人家铜钱装入罐中、坛中,埋在地下。

    这种现象直到钱庄、之后银行产生,才有所改观。

    但大部分人家,还是喜欢埋钱于地下。

    李沐道:“孤会设立一个缓冲期,在这个缓冲期内,旧铜钱依旧可以流通,也可以向银行兑换新币,当然是按照铜钱的份量和纯度进行兑换。缓冲期之后,旧铜钱不得再流通,但依旧可能向银行兑换新币。”

    这个回答让所有人吁了口气。

    房玄龄也点头道:“看来殿下是早有图谋啊?”

    “正是。孤不做无准备之事。”

    “最后一个问题。”

    “请讲。”

    “殿下以杭州府所产银币、皇家银行存银、国库存银回购,购得之田产、工坊,归何人所有?”

    这问题问得最尖锐不过了。

    所有人的眼睛看向李沐,其实他们谁都关心着这问题。

    只是不敢问罢了。

    在他们看来,杭州府的钱是李沐的,可皇家银行的钱是天下储户的,而国库的钱可是朝廷的。

    而国资司不过是个民间组织,沾了皇家银行一点官气。

第707章 铸币权(二)() 
国资司拥有如此大的财富,如果李沐敢把皇家银行和国库的份额都吞了,那就算鸡蛋碰石头,说不得也要抗争一回了。

    李沐此时笑了,他回答道:“房司徒所问之事,其实国资司早有预案。本待田产、工坊收购完毕后,再上疏朝廷。只是现在房司徒既然问了,那孤就先透露一下吧。”

    看了一眼李世民,李世民正听得入神。

    他不得不佩服房玄龄,房玄龄所问的正是他想知道的,甚至有些没想到的,房玄龄也一并问出了口。

    李沐道:“待回购完成,田产价格趋于稳定,国资司会分配一部分田产给各州无田的贫户进行租种,同时出售一部分田产,用来偿还国库和皇家银行挪用的钱财。至于由杭州府出资购买的那一部分,将做为国资保留下来,将来以竞价的方式,租给百姓。最后收购到的工坊,将根据所处之地和出产物种进行合理兼并,组成大型或者超大型工坊。如此既可扩大生产,又可安置大量雇工,同时朝廷更有了掌控天下商业的实力。”

    这话引得殿中一片窃窃私语声。

    房玄龄再次问道:“殿下的意思是,国库和皇家银行挪用的资金将会全部还上?”

    “当然。”

    “那杭州府出资购买的那一部分田产,归谁所有?最后兼并的工坊又归谁所有?”

    李沐抿嘴道:“归国民所有。”

    此话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国民所有?

    难道每个人都有?那怎么分?每人挖块土,还是每人搬块砖?

    房玄龄同样困惑,问道:“何为国民所有?难道是要分给大唐每个百姓吗?”

    李沐摇摇头道:“不,不。田产、工坊归国民所有的意思,依旧是和赋税一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举个例子,孤即将施行的减免农税新政,在短期内会使得朝廷岁入下降,那么田产的租金和工坊的收益将用来弥补这一损失。再举个例子,大唐治下三百六十州,万一有个天灾人祸,赈灾补助也可从中支取。总之一句话,田产、工坊所产生的收益用于国民身上,那便是孤所说的归国民所有。”

    这下房玄龄懂了,所有官员也懂了。

    随之而来的是惊喜。

    为何惊喜?无非就是明白了李沐所说的国民所有,其实最后对财富的操控权依旧在朝堂。

    朝堂是哪些人组成的?还不是他们。

    房玄龄问道:“殿下将如此巨大的财富拒之门外,难道就不想占有其中一部分?”

    李沐呵呵一笑道:“孤一日吃不了两斤米,躺下也就三、四尺之地,钱财无非是身外之物,多它不多,少它不少,将它造福天下苍生,岂不更好?”

    房玄龄瞪着李沐甚久,他真地被李沐感动了。

    这个少年自始至终太令他意外了。

    房玄龄甚至在想,此子若非大奸至恶,便是大善至圣。

    这份心意若真,恐怕天子,也不及啊。

    许久,房玄龄朝李沐长揖道:“殿下若真如方才所说行事,臣替天下苍生敬谢殿下仁举。”

    满殿官员皆向李沐长揖道:“臣等替天下苍生敬谢殿下仁举。”

    李世民满心不是滋味,他不明白,这小子搞着搞着,就抢了自己的风头。

    房玄龄转身向李世民奏道:“臣恳请陛下允准摄政王所请,赐予皇家银行铸币权,收回各州官府铸币权。”

    全体官员皆道附议,声势震天。

    李世民其实并不反对此请,他是皇家银行最大的股东,有着他二成半的股份。

    见朝臣都赞同,李世民也不再坚持,挥挥手道:“朕准了。”

    。

    摄政王府的门外,白帘披孝已经被撤去。

    只是神机卫将士依旧警戒王府左右。

    李沐的肩辇一直抬进王府,进府之后,李沐居然是自己从肩辇上下来。

    看不出他的左腿有任何不便。

    其实李沐根本没有中箭,他的马车是特制的。

    除了外观难看点,马车其它地方都经过特别改造。

    前后左右上下,车壁全衬有铁板。

    除非是重型车弩,否则,寻常弓弩根本无法穿透车厢。

    马周当时掀开车帘,探头进去时,就发现李沐好端端地坐在车厢中,并且对着他露齿一笑,这才刺激得马周发出一声与之性别不相配的尖叫声。

    不过很快被李沐“嘘”声制止住了。

    之后,李沐与马周商议了接下来的表演。

    用意无非有二,一是怕还有杀手隐藏在外,防备被第二次袭击。

    二是想借此看清楚,究竟是谁在背后策划此事。

    至于李沐在太极殿中说挂孝是为了祭典战死的护卫,这话半真半假,祭典没错,可还有一半原因是为了麻痹暗中的杀手指使人。

    至于刘洎,其实只是个添头,李沐只是想逼他滚出朝堂,先卸了李世民一条胳膊。

    李沐用伤腿作掩饰,只为掩盖这几天他自己私下的一些动作。

    此时,李师匆匆而来。

    他略带兴奋地对李沐道:“殿下,终于有人招了。”

    李沐闻听大喜,“真的?大哥用了什么方法?”

    要知道,这几个活口,李沐用了许多办法,威逼利诱、刑讯殴打全使过了,可他们就是不招。

    李沐甚至对他们心生佩服之心。

    真不知道这些杀手是怎么被调教出来的。

    如今听李师说,他们招了,李沐焉能不喜?

    “朝堂上还顺利吧?”李师上前揽着李沐的肩膀,答道,“其实吧也不难。我只是将他们五人围成一圈,然后将其中一人腿自腿根处用强子勒紧,以免出血过多。。。。。。。。。。。(此处省略三十五字,因为有些血腥,望谅解)。”

    “呃。”李沐吐了,真吐了,若不是早上没吃上朝去了,否则这正安殿中怕是一片狼籍了。李师一板一眼的形容,令李沐全身毛骨悚然。

    虽说这些年上过战场,也经历过生死,特别是百济夜战,足够血腥了。

    可李沐还是受不了李师这么若无其事、平静地叙说这般酷刑。

    从心里冒起的寒颤,让人非常不舒服。

第708章 要么不出手,出手就得狠() 
李沐嫌恶地用两只手指,拎起李师在自己肩膀上的手,甩到一边,蹩着眉头挥挥手道:“你妹的,离我远点。”

    李师奇怪地说道:“我没妹妹。再说了,这事又不是我干的,我看了一眼就受不了,跑出来吐了。”

    李沐翻了翻白眼,“草,不早说。”

    李师一副无辜状,“你也没问我啊?”

    “快说,他们招了什么?”

    “京兆韦家。”李师缓缓吐出这四个字。

    “韦家?”李沐闻听着实惊了,“原来韦贵妃省亲,打得是这主意。”

    “他们招认,是韦家家主韦匡伯的长子韦思言指使他们行刺殿下的。”

    李沐皱眉道:“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嫁祸,换作是我指使,肯定不会让刺客知道我的存在。”

    李师道:“应该不会有错,据他们招供,他们是从小被韦家豢养的死士,一直待在韦家,最短的也有十年了,最长的已经十八年。”

    李沐沉默了,这说明韦贵妃很有可能参与此事,而省亲的时间点正好巧合,很可能是韦贵妃受了李世民的指使,李世民连最阴暗的刺杀手段都用上了,这么说来,双方要鱼死网破了。

    韦家是外戚,不但是韦贵妃的娘家,还是晋安公主的夫家。

    自己真要与李世民面对面地对抗上一场吗?

    李师道:“殿下不能再犹豫了,若陛下再次动手,恐怕你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

    李沐眼神一凝,道:“请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勣、郑国公魏征、民部尚书韩仲良、工部尚书马周、神机卫大将军苏定方六人,过府一叙。”

    李师道:“我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