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沐的提醒,让郑之玄父子有些不好意思,劝退了两个痛哭的婆媳之后。

    郑之玄引着李沐去了他的书房。

    一进书房,郑之玄便长揖道:“殿下替犬子洗清冤屈,襄助之恩,老夫没龄难忘。”

    李沐赶忙搀扶道:“舅舅言重了,都是一家人,怎地说起两家话来?郑诚是孤表兄,援手人之常情,勿须挂怀。”

    殿下?郑诚听闻一愣。

    见儿子傻愣着,郑之玄一拽道:“这是当朝摄政王,你姑姑的嫡子,你还不向殿下见礼道谢?”

    郑诚这才回过神来,赶紧躬身道:“草民惶恐,竟不知是殿下当面,还望殿下恕罪。”

    李沐呵呵笑道,“都说了,咱们是一家人,表兄,你我还是兄弟相称吧。”

    瞧了一眼父亲,郑诚见郑之玄并不反对,便应道:“那愚兄就不恭了,表弟有礼了。”

    “来,坐下说话。”

    三人坐下之后,李沐道:“我此行的目的,想必舅舅是清楚的。如今表兄前冤枉冰释,自然该回到郑氏,替舅舅打理族内事务。所以,待郑州府有所动作之后,舅舅可命表兄代你入京城,参与银行联席会议。不知舅舅意下如何?”

    郑之玄忙不迭地点头道:“自然是听沐儿的。”

    李沐扭头对郑诚道:“表兄以为如何?”

    郑诚答道:“愚兄愿助表弟一臂之力。只是族内诸事一向由郑森打理,在郑州府他人脉极广,州府会不会缉拿郑森,恐怕还难说。”

    “表兄不必为此事操心,快则明天,迟则后日,郑森必被缉拿归案。”李沐含笑打断郑诚道。

    笑话,若李沐连小小郑州府都搞不定,那这摄政王算是白当了。

    甭说郑诚确实被构陷,就算不是构陷,此时李沐也要让它变成构陷。

    李沐早就派常绿云去了郑州府递过自己的片子。

    若郑州刺史狄孝绪秉公处置则罢,若是狄孝绪敢贪脏枉法,李沐不介意拿他开刀。

    只是李沐目前还不能露面,他需要打一个时间差。

    也就是说,在回京之前,不能让李世民知道自己来了荥阳。

    否则,李世民便会有所准备来应对李沐。

    所以,李沐令常绿云只递上自己的片子,而不是直接去见狄孝绪。

    因为摄政王大驾郑州,那就是天大的事,必会有急奏送往长安。

    听李沐一说,郑诚放下心来,“既然表弟有如此把握,那愚兄就放心了。”

    李沐道:“至于族内之事,我不好出面,还须舅舅和表兄亲力亲为。”

    郑之玄点头道:“这事老夫能办妥。”

    郑诚也道:“愚兄会助父亲一臂之力。”

    李沐松了口气道:“我会在此多留一两日,待郑森被州府缉拿之后再返京城。”

    次日午后,果不出李沐所料。

    州府捕快来到郑家庄缉拿郑森。

    虽然郑森几个兄弟百般阻挠,但郑之玄和郑诚的配合,让郑森根本无处可躲。

    一个时辰之后,郑森被五花大绑押解出了郑家庄。

    李沐便向郑之玄等人告辞返京了。

    。

    话说李沐这边在郑州呼风唤雨,为郑氏手中的半成股份努力。

    那边李世民也没有闲着。

    军事上相持的结果,就是在朝堂上竞争。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长孙涣的回京,让李世民松了口气。

    在他看来,长孙涣能奉旨返京,就说明他有意站在自己这一边。

    否则,找个理由推托便是,譬如走路不小心断了腿,吃饭噎着、晚上受凉之类的。

    就算明知是假,有李沐这颗大树罩着,李世民暂时也不会去动长孙涣。

    既然来了,就是有心投效。

    想到此处,李世民心中还是有些得意的。

    他能猜到,其中女儿李丽质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亲不亲,自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啊。

    李世民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长孙涣,脸上露出了笑意。

    可他却忘记了,曾经死在他手中的兄弟和侄子,也是他的嫡亲。

    “长孙涣,想必你应该知道朕召你回京的用意。”

    “回陛下,臣知道。”

    “既然如此,你可想好如何去做了?”

    “陛下容禀。”

    “讲。”

    “臣的意思,长孙氏半成股份在此次联席会议中,选择弃权、中立。”

    李世民闻听大怒,“长孙涣,你这是想助李沐吗?”

    “陛下息怒,容臣讲完。”

    “讲。”

第676章 民部左侍郎() 
“皇家银行十成股份,若除去臀部了一成和臣手中半成,所剩也就八成半,陛下手中有二成半,加上投靠陛下的四姓手中二成,已经达四成半之数,只要臣选择中立,那么李沐必输无疑,有没有臣这半成股份,对于陛下而言,已是可有可无。陛下以为然否?”

    李世民面色渐缓,长孙涣说得有道理。

    只要长孙氏半成股份不投靠李沐,那朕就稳操胜券。

    长孙涣留意着李世民的脸色,继续道:“陛下也清楚,自家父亡故之后,长孙氏败落,已经名存实亡。臣与兄长退避洛阳,无非是远离朝堂,以免遭遇池鱼之灾。臣虽然一直在李沐麾下效力,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臣虽然想为陛下效力,奈何李沐权势熏天,稍有不慎,就会被其迫害,故臣只能选择中立,以求自保。”

    长孙涣的这番话确实打动了李世民,而且长孙涣吐露了一个关键点。

    那就是杀父之仇,这有两层意思,一是长孙涣承认了李沐杀了长孙无忌,二是长孙涣并未真心效忠李沐,而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你的意思,太尉之死,是李沐所为?”刘洎也听出来了。

    长孙涣扑通一声跪下泣道:“家父并非畏罪服毒自尽,是被李沐强迫着服毒。臣受制于李沐,稍有不慎,便会被害,不得不称家父是自尽,还望陛下替臣做主啊。”

    长孙涣这一哭,哭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饶是象李世民这种狠角,也就引得眼中泛红,就莫说刘洎这半吊子了。

    “涣儿啊。”

    瞧瞧,连涣儿都喊出口了。

    不过这称呼也不违和,李世民与长孙无忌是郎舅关系,喊长孙涣一声涣儿也说得过去。

    “你且先起身,太尉冤死,人神共愤,此事朕自会替你做主。”李世民义愤填膺地说道。

    刘洎感动归感动,可心神清明。

    他连连咳嗽,奈何李世民此时已经严重代入了,哪顾得上刘洎的咳嗽声?

    就算听到,也以为刘洎晚上着凉了。

    刘洎只能大喝一声,“陛下!”

    李世民一怔,转头道:“刘相何事?”

    刘洎道:“太尉之死,朝廷已有定论,若长孙涣没有真凭实据,恐怕扳不动李沐。”

    李世民顿时清醒过来,是啊,朝廷已有定论之事,岂能由长孙涣空口白牙就翻案呢?

    要知道,这定论是在自己的认可下颁布的。

    轻易推翻,岂不是打自己脸吗?

    况且就算推翻了,李沐不认帐,又能怎样?

    就算李沐肯认帐,那又能怎样?

    时势于人强,就算朕下旨,李沐不遵又能怎样?

    无非是朕唾脸自干罢了。

    实力永远是权力的保障。

    “咳咳,那个长孙涣,你可有证据?”李世民的脸色有些不自然起来。

    长孙涣仰着无辜的脸道:“李沐行此人神共愤之事,岂能留下证据,不过陛下放心,臣是亲眼所见,绝无虚言。”

    刘洎带着一丝嘲弄地看了长孙涣一眼,“长孙涣,你的话当不了证据,仅以你一己之言,要扳倒摄政王,无疑是痴人说梦。”

    李世民点点头道,“刘相所言有理,长孙涣,你若要让朕为你做主,就须有确凿证据,否则便是构陷,这次朕念你丧父,心中悲恸,就不追究了。望你以后不可再有些等不恭之言。”

    长孙涣用手抹了把泪,愣愣地看着李世民,说好的替我做主呢?

    咋说变就变了呢?

    “臣谨记陛下教诲。臣是这么想的,此次长孙氏选择中立,既不会影响掌控皇家银行,也能在李沐面前卖个好,如此,臣在李沐身边可以为陛下内应。”

    这话令李世民、刘洎动容起来,二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兴奋之意。

    长孙涣说得没错,拒绝皇帝,选择中立,无论如何,李沐也会对长孙涣高看几分。

    加上长孙涣与李沐有结义之情,一直追随李沐多年。

    想必经过此次,定能进入李沐势力的核心。

    有这样一个人在李沐身边做内应,确实能事半功倍。

    “你选择中立之请,朕允了。”李世民点点头道。

    “臣恳请陛下,给臣一个为陛下效忠的机会。”长孙涣拜伏在地泣道。

    李世民看了一眼刘洎,刘洎不经意地点了点头。

    “长孙涣,朕可以给你机会。朕听说在神机卫一直从事曹事,颇有建树。这样,你去民部任职吧,刘爱卿以为如何?”

    刘洎道:“陛下英明,只是长孙涣一直在神机卫任职,还请陛下指明他的品阶。”

    李世民想了想道:“从四品吧。”

    刘洎一愣,心中暗道这小子有福气,要知道民部尚书也不过正三品。

    “既然是从四品,那就只有侍郎之职与之相配,如今民部右侍郎是许敬宗,他是李沐的人,长孙涣可以迁左侍郎。想来,以长孙涣与李沐的关系,应该不会被李沐拒绝。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大唐以右为尊,也就是说,虽然同为侍郎,但右侍郎比左侍郎位重。

    李世民击掌道:“甚好!”

    长孙涣立即躬身道:“谢陛下提拔之恩,臣必鞠躬尽瘁,为陛下效力。”

    。

    三日后,李沐悄悄回到王府。

    魏征等人是急坏了,李沐一失踪就是七天,还好李世民这几天没有来传见李沐。

    否则岂不是闹翻天了?

    堂堂摄政王竟然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加上长孙涣突然改口,放出话来选择中立,两不相帮。

    这就更让魏征等人急躁了。

    后来魏征等人从郑观音口中得知李沐去荥阳,才明白了李沐失踪数天的用意。

    此时见李沐安然回来,心中总算是放下了一块大石。

    “殿下此去,结果如何?”魏征忙不迭地问道。

    李沐道:“想来是不会有问题的。如此孤手中便有了四成半的股份,应该是胜券在握了。”

    马周忧郁地说道:“殿下恐怕不知道长孙涣突然变卦,宣布中立之事吧?在下一次廷议中,他很可能成为民部左侍郎,难道殿下之前没有说服他吗?

第677章 饮鸠止渴() 
李沐一怔,这才想起自己与长孙涣商议之后,就急急去了荥阳。

    还没来得及将与长孙涣达成的共识,告诉魏征等人。

    “宾王不必着急,之前我与长孙涣已经达成谅解,他选择中立、两不相帮,是我同意的。毕竟长孙氏现在的处境很尴尬,我能体谅长孙涣的难处。”

    魏征叹道:“殿下啊,政斗皆是你死我活,殿下能体谅他人,陛下能体谅殿下吗?”

    李沐道:“魏公且听我把话说完,我此去荥阳,却是长孙涣的主意。”

    魏征一愣,似乎有些领悟,“殿下是说,长孙涣为殿下筹划郑氏的半成股份?”

    “正是。”

    魏征沉默思忖起来。

    不一会儿,魏征抬起头道:“难道长孙涣想借此成为陛下的心腹,为殿下内应?”

    李沐含笑道:“希望如此吧。”

    从李沐口中得到证实,魏征与马周击掌而笑。

    如今情势已经很明显了。

    李世民手中四成半的股份,少了郑氏半成,就只有四成。

    而李沐四成股份,得到郑氏半成,那就有了四成半,已经占据优势了。

    三人高兴了一会,魏征问道:“殿下,那长孙涣入民部之事,我等该如何应对?”

    “顶回去。”李沐想了想道,“顶得越狠,陛下就越会相信长孙涣。”

    魏征道:“那若是真把长孙涣的侍郎给驳回了,岂不得不偿失?”

    “是有可能,但朝堂上并非只有民部侍郎一个官位,就算做不成民部侍郎,还可以做吏部、兵部侍郎嘛。民部已经有了许敬宗,多长孙涣一个不多,少长孙涣一个不少。”

    魏征点点头道:“殿下所虑甚是。”

    马周道:“臣还有一事,需要殿下斟酌。”

    “宾王请讲。”

    “此次新政之事,岑文本、刘洎其中一人或者二人同时泄密,已经无容置疑。而背后显然是陛下授意,否则各地世家豪门未必有如此齐心,一同换购田地。此事,不知殿下有何决断?”

    “宾王之意又该如何?”

    “以臣之见,当将此事公之于众,揭露岑文本、刘洎的罪恶,如此一来,也能打击陛下的声望。”

    李沐看向魏征,问道:“魏公以为宾王此策如何?”

    魏征迟疑了一下道:“老臣以为,此事还需缓缓,正如马尚书所言,岑文本、刘洎二人泄密,只是揣测,并无证据。此时若公之于众,恐怕也难以服人,更何况有陛下为二人撑腰,未必能讨得了多少好处。”

    马周的谏言其实李沐是听进去的。

    这确实是个打击李世民的好机会。

    到现在,李世民已经被自己逼到了悬崖边上。

    出错是自然的,但李沐还是没有想到李世民会用这种损招。

    做为一个穿越者,李沐深知,要造史称一代雄主的反,确实不易。

    可与生俱来的身份,让李沐不得不反。

    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李沐就此罢手,聚集在身边的很多人就会散去,掌控的势力就会越来越小。

    最后的结果就是,李沐只能坐以待毙,等待李世民的钢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既然要造反,通常就只有两条路,一是内战,二是政变。

    可李沐终究有一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