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沐一听不妙,这火引到自己头上来了。

    “二姐再如此说话,我可恼了。”李沐威胁道。

    “恼了怎样?”李婉顺自然不甘示弱。

    李沐对她一眨眼道:“恼了就去不了卫国公府了。”

    还真别说,这招对李婉顺还挺灵。

    这不,顿时闭上了嘴巴,只是狠狠地瞪了李沐一眼。

    “哈哈。”亭子中回荡着一片笑声。

    在这笑声中,李沐心中却有一丝悸动。

    该娶妻了么?

    虽说此时普通男子都是弱冠成婚,可依自己的身份,其实今年就当成婚。

    当时李承乾也是十六岁娶苏氏为太子妃的。

    只是因为时局大变,宗正寺就算按例向李世民上了奏本。

    李世民因憎恨自己,可能也就弃之不顾了。

    当然,李沐对成不成婚倒是不怎么看重。

    到了自己现在这个位置,想娶谁为妻子,已经不是李沐一个人的事了。

    选的妻子,是需要将来母仪天下的。

    需要考虑朝野影响,不是说想娶谁就可以娶谁的。

    就象长孙明月。

    一想到这名字,李沐心中就有种难言的刺痛感。

    长孙无忌一死,自己与长孙明月之间,恐怕更是天堑难迈了。

    双方都成了对方的杀父仇人。

    这也是李沐已经知道,长孙明月隐于越州,而不去寻找的原因。

第638章 惨遭逼婚?() 
就算找到了又怎么样?

    李沐甚至不知道如何面对长孙明月。

    与其相对默默无言,不如相忘于江湖。

    或许,不去打扰长孙明月在越州无忧无虑地生活,才是对她最好的保护吧。

    看着李沐发愣,郑观音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李沐与长孙明月的纠葛,在京城上层并不是什么秘密。

    李沐曾经都当着长孙无忌的脸,向李世民请求赐婚了。

    只是李世民考虑到长孙无忌与李沐一旦联姻,对皇权是莫大的威胁,才拒绝了李沐所请。

    郑观音出宫之后,也有曾耳闻。

    只是当时李沐年幼,还不是成亲的年龄,加上毕竟不是亲生儿子。

    郑观音才没有与李沐谈起此事。

    如今,郑观音不能不直面此事了。

    “婉顺,带秀林和云儿去那边逛逛,为娘有话要与沐儿讲。”

    李婉顺应了一声,与二姐妹离开了亭子。

    “沐儿啊,虽然为娘也是一个女人,可为娘想对你说的是,与你的身世和将要做的事相比,一个女人,算不得什么。长孙氏与你有血海深仇,就算没有长孙无忌之死,你与长孙明月也是不可能的。为娘不想逼你,只是此事关乎亡父亡兄大仇,你万万不可行差踏错,以至于令天下诟病。”

    李沐知道,郑观音说得对,以自己的身份,若娶长孙明月为妻,那就是长安城最大的笑话。

    更何况将来自己面南背北之时,立一个杀父仇人之女为皇后?

    那必将贻笑大方。

    收拾起心中乱意,李沐躬身应道:“母亲放心,孩儿省得。”

    郑观音看着李沐点点头道:“沐儿能作如何想,那是最好不过了。不过婉顺说得有理,你确实该成婚了,偌大的王府,由娘一人掌管,你这是想累死娘啊。再说娘的年纪也大了,你该准备娶一个王妃进府,替娘分担分担了。”

    李沐应道:“母亲放心,孩儿记在心里了。”

    “如今我儿贵为摄政王,只要传出口风去,想必天下高门之女,愿入侍者,必如过江之鲫一般,要不此事由娘来操办?”

    李沐连忙婉拒道:“不敢令母亲劳累,孩儿的王妃,还是孩儿自己选择吧。”

    郑观音想了想,“也罢,不过你先选好人之后,须先让为娘知道,方可迎娶。”

    李沐道:“孩儿遵命。”

    李沐出内院之后,忍不住心中悲呼,可怜啊,才十七岁就被逼婚。

    这都什么世道啊?

    李沐却不知道,他走之后。

    李婉顺三姐妹围拢在郑观音身边。

    “母亲,方才沐弟怎么说?”

    “哎沐儿恐怕还惦记长孙家的那个小娘啊。”郑观音有些忧虑。

    李婉顺一听柳眉倒竖,“无论沐弟如何,此事母亲都不能答应。长孙无忌害了父兄性命,篡夺了本该属于父亲的皇位,沐弟若娶了长孙家女子,岂不令九泉之下父兄寒心。况且,以沐弟如今的实力,面南背北指日可待,难道日后还要再立长孙氏为皇后不成?”

    郑观音有些坐不住了,连稍大点的李婉顺,心中仇恨都如此刻骨铭心,何况是亲眼目睹夫、子枉死的郑观音呢?

    虽然时间将心中的伤口渐渐抹平,可就算结了痂,一旦重新剥开,依旧血肉模糊,疼痛钻心。

    “婉顺说得是,为娘这就放出风去,为沐儿选妃。还有,你们三姐妹如今回了京城,也帮着留心一下京城高门未出阁的女子。”

    李婉顺、李秀林应道:“孩儿遵命。”

    李云有些迟疑道:“母亲,沐弟如今已是摄政王,这终身大事,总得他首肯才是。”

    郑观音脸一板,“就算沐儿登基成了皇帝,婚姻大事,也不是他能说算就算了的。别的事好说,婚姻大事须父母之命,还得由娘说了算。”

    李云只能应道:“孩儿遵命。”

    。

    李沐在去卫国公府的路上,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心中暗道,这是谁在背后算计我呀。

    转眼间,卫国公府到了。

    虽然如今李靖除了卫国公的爵位,什么官职都没有了。

    军校教授之职,不过是李沐这江南道大总管临时任命的权知。

    并未经朝廷正式认定。

    但如今他与李勣掌控着南衙一半的禁军。

    最关键的是,嗅觉灵敏的京官们都闻到了不同的气味。

    那就是李靖、李勣很可能成为拥立李沐最核心的臣子。

    如此一来,卫国府外请见的官员,自然是人头如汗潮、车水马龙了。

    当官的,没有一张关系网,就当不长,升不了。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有道是,花花轿子需要众人抬,一个好汉三个帮。

    官大官小,都是如此。

    找到一个好队友、好靠山,才是宦途最好的保障。

    李沐确实是没有预料到会是这种情况。

    他的马车太特别,远远地就被认了出来。

    见摄政王来了,大批地官员转身向李沐马车涌来。

    无奈之下,李沐只好探头现身。

    “臣等参见摄政王殿下。”

    站在马车上,看着拜伏在自己脚下的人群,李沐饶是自矜,也不觉有些飘飘然起来。

    权力会让人上瘾,这话一点都没错。

    “诸公都起来吧,本王与卫国公有要务相商,向诸公告个罪,来日,朝堂之上再谈。”李沐罗圈一拱手道。

    官员们基本都是机灵人,自然不会纠缠李沐,上前来拜见,一则是礼节,二则是混个脸熟。

    说不定就得摄政王慧眼赏识,一朝升迁了呢。

    此时,李靖祖孙已经得知消息,大开中门,联袂迎出府外。

    于是李沐将随着李靖祖孙,入了卫国公府。

    留下这群官员,在那窃窃私语。

    “看吧,如今摄政王亲临,咱没说错吧?”

    “本官瞧见了,摄政王还亲自搀扶着卫国公跨过门槛。”

    “对,对。我也瞧见了。”

    “如此看来,卫国公再晋升一等,那是迟早的事了。”

    “胡说什么呢。卫国公早已是国公,还能晋啥?难不成还要破例封异姓王不成?依我看,晋得肯定是李师李将军。啧、啧,有个好祖父,至少可以少熬三十年啊。你说,咱天天起早贪黑的,怎么就摊不上一个好祖父呢?”

    “咦。”这话引得一群人的白眼和鄙视。

第639章 李师成了小舅子() 
“臣等见过殿下。”进门让座后,李靖祖孙重新见礼。

    李沐阻拦道:“李帅、大哥不必多礼,都是自家人,坐下说话。”

    “不知殿下今日来,有何要事?”李靖顺势坐下问道,李师侧肃手立在一边侍候。

    李靖明白,以李沐现在的身份,没有要事,自然不会亲自登门。

    一般事儿,派人传信即可,重要事,自然召唤一声就是。

    能亲自上门的,必然是大事。

    李沐向李师施了个眼色。

    李师遂令周围服侍的下人退去,然后亲自掩上了门。

    然后拱手道:“臣就守在门外,若殿下、祖父有事,召唤一声便是。”

    李沐道:“大哥不必见外,留下吧。”

    李师看了李靖一眼,李靖微微点头,李师这才站回到原来的位置,低头垂目。

    李沐这才对李靖道:“我今日此来有二事与李帅相商,一公一私。先说说公事吧。”

    “殿下请讲。”

    李沐遂将农税改革之事与李靖讲了一遍,又将李世民允准和三年之约对李靖讲了。

    “我此来,想听听李帅的意见。”

    李靖蹩眉沉思了一会,“臣对殿下所言之事不甚熟稔,既然殿下已有决断,臣自然当遵从摄政王政令。不过臣有两点需要问殿下,请殿下不吝赐教。”

    “李帅客气,问便是了。”

    “首先,农税减免会不会影响朝廷岁入?”

    李沐道:“会,但不会太大。以江南道来说,不仅不会影响,反而岁入会有所增长,不过江北等地,商业不如江南,很可能会因农税减免受到影响。好在,先试行江南道和淮南道,有一年的缓冲时间,同时,第一年只减免三成,就算有影响,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李靖点点头道:“其次,按殿下所说,各地官府、世家出现反弹,如何应对?”

    “官府反对的最大理由无非是利益,农税有一至二成耗损度,所以,我将商税的一成补贴给地方官府,应该没多大问题。至于世家,我此时推行农税改革,本就是冲着世家豪门去的,他们的反应无论再怎么剧烈,我都将强硬反击。”

    李靖有些忧郁地看着李沐,“殿下会不会操之过急了些?要知道世家豪门延存已经数百年之久,若殿下以强硬姿态扫荡天下世家豪门,其后果会不会引起天下大乱啊?臣以为殿下有得是时间未雨绸缪,何必急在一时呢?”

    李沐郑重道:“或许在李帅看来,我还年少,可我还有太多事要做,能早一日令国强民富,都是好的,此事无法拖延,与其坐而论道,不如放手一搏。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赌一赌,成败自由后人评说。”

    这话让李靖有些动容,他站起来,撸着短须,在屋里来回踱了几圈。

    “好吧。臣支持殿下便是,只是不知道殿下需要臣做些什么?”

    李沐大喜,“我想让李帅与英国公一起,掌控住南衙禁军,不让他们有任何异动。”

    “这倒不难,虽说臣与李勣只掌控着一半南衙禁军,但以我二人的声望,令其余禁军不发生异动,还是做得到的。只是臣不明白,殿下是在怕什么?”

    李靖确实不解,李沐有神机卫和神策卫,以二卫的实力,就算各地世家豪门暴发叛乱,也可一举平息,何必在意南衙禁军呢?

    这毕竟是推行朝廷政令,不是谋反,况且李沐方才说了,陛下是应允此事了的。

    李沐轻叹道:“农税改革关乎国计民生,有太多人的利益牵扯其中,远不是仅仅各地官府和世家豪门我最怕的不是世家叛乱,而是后院起火。”

    李靖大惊,“殿下指得是陛下?”

    话出口,李靖自己也吓了一跳。

    莫非是李世民明面上答应,暗中却施绊子?

    想到时此处,李靖摇摇头道:“陛下总归是天子,这大唐江山可是李家天下啊。殿下怕是多虑了吧。”

    李靖虽然奉太上皇遗诏辅佐李沐,可在他心里,终究是念着与李世民这十几年君臣之义的。

    至少,李靖希望李沐能用最和平的方式去完成权力交替,而不是象当年玄武门之变那样,血腥而残忍。

    所以,听到李沐这种诛心之言,不可否认,李靖心中有些反感。

    李沐听出李靖话中有责备之意,不觉苦笑。

    “李帅是正直君子,可所谓君子欺之以方,但愿我是多虑了。”

    李靖道:“殿下放心,既然殿下托付于臣,臣便全力以赴,誓为殿下稳定住南衙禁军。”

    “能得李帅一诺,我就放心了,沐代天下黎民谢过李帅。”

    “殿下万万不可如此,臣当不起。”

    “李帅错了,你当得起,沐行此改革,为得不是谋取私利,或是为了与陛下争权,而是为了大唐数千万黎民百姓的福祉。而改革若无李帅和英国公的鼎力支持,势必会被居心叵测之人破坏,因此李帅与英国公守护之功,当为首功,当得起被天下传颂。”

    李靖听了,倒真被李沐激起了一腔热血,“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李沐这才笑道,“好了,公事已了,该说说私事了。”

    “不知殿下所说,是何私事?”

    李沐呵呵一笑,指着李师道:“自然是大哥与家姐的婚事了。”

    李靖这才会意过来,连连点头道:“臣糊涂了,殿下说得是,如今劣孙和闻喜郡主都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是该成亲了。”

    李沐见李靖首肯,转向李师笑问道:“大哥好象不太乐意啊?”

    李师嫰脸微红,连连否认道:“我怎会不乐意,只是想到我成婚即,家父却还流放异乡,心中有些难受。”

    李靖板着脸道:“某多次警告汝父,不可参与宫中争斗,可汝父不听,此为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有我在,你安心成婚便是。”

    李师吓得连声应是。

    李沐宽慰道:“世叔只是一念之差,好在没做些什么不可饶恕的过错,只要大哥多立功勋,到时我请奏陛下,召世叔回京,也就是了。”

    李师道:“多谢殿下。”

第640章 李婉顺出嫁() 
贞观十七年元月十五,元宵佳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