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思忖了一会,李勣突然道:“臣明白了,如果不是秦琼,那或许在宗室之内。”

    “哦?英国公可有想到会是谁?”

    “如今宗室之中,身居要职,能帮得上殿下的无非二人,江夏郡王李道宗和河间郡王李孝恭。”

    李沐道:“河间郡王在百济与我关系甚密,如果是他,为何不直接与我说明?难道会是江夏郡王?”

    二人苦思良久,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罢了,不想了,日后总会知道。”李沐有些不耐了。

    李勣道:“殿下说得是,太上皇用意深远,又需保密,我们想不出,陛下自然更想不出。若不是殿下今**迫,臣一样也不会向殿下吐露此事。”

    李沐呵呵笑道:“英国公说得是,这也算是歪打正着了。如今有英国公相助,此战胜算就又增加了一成。”

    李勣拱手道:“殿下为国为民之心,臣深感敬佩。可臣还是担心,如果朝廷真下了班师的旨意,恐怕军中校尉以下依旧会有混乱发生。”

    李沐道:“英国公今日带来的十多个将领。”

    李勣道:“殿下放心,这些人都是追随臣十年以上的心腹,今日之事绝不会对外吐露一字。”

    “那就好,校尉以下军官不必忧心,只要等到神策卫完成休整,神机卫到来,便立即大军开拨,到时大战一起,面对敌人,他们也就安心了。”

    李勣想了想道:“殿下说得有理。”

    之后,二人商议起战事的细节来。

第555章 目标龟兹() 
长安皇宫,太极殿中。

    面对着满朝文武百官山呼海啸的恭贺声。

    李世民心中喜剧参半。

    喜得是突厥大军被击溃,河西走廊危机解除。

    朝廷派往西域的大军得以保全。

    忧的是李沐再次稳居首功。

    所谓功高震主,这七年来,李沐斩伏允、擒拓跋赤辞,灭百济、平叛乱,如今再退突厥,所立战功已经不胜枚举,俨然到了遮掩李世民建国时所立功勋的光芒。

    加上李沐不尴不尬的宗室身份。

    这如何不让李世民心中担忧呢?

    散朝之后,回到承庆殿中。

    李世民紧蹩眉头的样子让袁仁国心颤不已。

    “陛下心中若有不能决之事,何不召司徒前来,为陛下解忧。”

    李世民听了摆摆手道:“玄龄虽然智谋过人,可朕所虑之事,非玄龄可以排解的。”

    袁仁国一时想不起朝中还有谁能为李世民排解,只得沉默下来。

    李世民由此才发觉,时间飞逝,原本自己身边簇拥的文臣武将,已经所剩不多了。

    或死或贬,还有如马周者竟投去了江南。

    此时竟想不起身边可以用的人,这让李世民更加懊恼起来。

    “啪”地一声,琉璃杯摔在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碎响。

    “朕的天下,难道竟再也找不出一个能为朕所用之人吗?”李世民暴发出剧烈的嘶吼声。

    袁仁国赶紧趴下,伏拜在地,久久不敢抬头。

    。

    数日之后,李师率二万神机卫到达瓜州。

    如今在瓜州的军队,有李沂的神策卫,李沐、韩威所领的二万禁军,李勣率领的十六万府兵,加上李师的神机卫,合计起来,囤兵达二十四万之巨。

    而朝廷补给的粮草正源源不断地运来。

    如今朝堂掌事的是特进、司徒房玄龄,也让李沐很安心。

    房玄龄虽然也参与玄武门之变,可李沐对其人品还是很放心的。

    至少不会象长孙无忌一样,为私利而不择手段。

    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李沐在得到李勣及其麾下将领一致拥戴之后。

    终于发出了西征的命令。

    一时间,瓜州西城外,三路大军齐头并进。

    东路焉耆、中路高昌、西路伊州。

    之后三路大军将会在龟兹城下会师。

    朱邪克勒虽然遵守了之前在甘州城与李沐的约定。

    但私下小动作还是做了不少的。

    唐军顺利接手焉耆、高昌、伊州三城。

    但城中的青壮皆已经被朱邪克勒带走,只留下一城的老弱病残,且城中凡是值钱之物,皆被清洗一空。

    说是三座空城,其实也不为过。

    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之后。

    三路大军按原定计划继续向龟兹挺进。

    唐军的异动,一样引起了突厥人的警觉。

    朱邪克勒一面向唐军派去使者交涉,一面将撤回的十二万大军部署在龟兹,严防死守。

    以谎言对朱邪克勒部进行拖延,然后对龟兹发动突袭,这样的胜算会更大,损失也会降至最小。李勣众将都是这么劝说李沐的。

    可李沐却不同意,他认为如果那样取得胜利,朱邪克勒未必会服气。

    此次战争李沐的目标仅仅是拿下碎叶,而非灭了突厥人。

    所以,如果朱邪克勒不是被打服,那么战后边境一样得不到安宁。

    随时的袭扰将会令大唐头痛不已。

    李沐打算用绝对的实力去碾压突厥,从而在心理上令突厥人胆寒。

    只有这样,龟兹和、碎叶两城才能真正成为大唐在西域的坚固堡垒。

    大军在龟兹城外扎营三日。

    这是李沐要使者转达给朱邪克勒的战争准备时间。

    甚至李沐将攻城方案和攻城时间都告诉了朱邪克勒。

    李沐要得是一场光明正大的决战。

    第四天清晨,十二门火炮对准龟兹城南门集中轰击,拉开了唐军正式进攻的序幕。

    唐军的进攻遭到突厥守军顽强抵抗。

    李沐并未用兵员优势,分散成三门同时进攻。

    而是下令强攻南门。

    一日下来,整个南门城楼已经塌陷。

    但突厥人依旧守住了城。

    唐军、突厥双方的战损都很大,唐军付出了六千多人的伤亡,而突厥人战损已经接近二万。

    仅一天的时间,双方加起来有二万多人死去。

    可想而知,这天的战斗是何等的残忍和血腥。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李沐虽然心惊,但依然下令次日继续强攻。

    这是在火炮的支援下啊,突厥人确实彪悍。

    由此李沐庆幸甘州城之战。

    若不是朱邪克勒反戈一击,恐怕胜利会很艰难。

    怪不得李勣这等沙场宿将,也会被压制在甘州一月有余。

    第一天的战斗全靠着李勣麾下的府兵在打。

    神策卫和神机卫沐当作预备队驻守于中军帐边上。

    之所以这么安排,李沐并非有私心,想要保全两卫。

    而是李沐想要将好钢用在刀尖上。

    自己的目标是碎叶而非外龟兹,接下去的战斗会更艰难。

    所以,李沐决定两卫不参与龟兹城的战斗。

    次日一早,唐军再次发起进攻。

    可意外就这么发生了。

    唐军一蹶而就,直接就攻入了城中。

    除了城头上数千突厥伤兵之外,城中再无突厥军队。

    朱邪克勒率主力逃了。

    这下李沐有些傻眼了,原本是想在龟兹消灭突厥主力,由此可为接下去越过天山减少阻力(说明一点,天山位于龟兹至碎叶之间部分,已经是山脉最西端,无须翻爬天山主峰)。

    可如今朱邪克勒率主力逃了,那说明接下去的战斗会更困难。

    同时李沐也明白,朱邪克勒恐怕已经醒悟到自己的用意。

    其实李沐是耍了个心眼的。

    胡族以骑射见长,若是平原上作战,单兵能力远胜于唐军,特别是唐军府兵。

    李沐故意向朱邪克勒透露作战计划,用意无非是想引朱邪克勒在龟兹决战。

    甚至宁愿做为攻城一方,将守城的地形之利拱手相让。

    可没有想到的是,朱邪克勒依旧率军逃了。

    在龟兹休整了半天之后,李沐下达了继续追击的命令。

    而担当此次追击的不再是府兵,而是神策卫和神机卫。

    李沐将龟兹防务交给李勣之后。

    率两卫追击朱邪克勒所部主力。

第556章 信口雌黄() 
就在唐军浴血奋战之际。

    甘州被李沐羁押的尉迟恭、程咬金被“押解”回了长安。

    李沐本不愿意这么早放两人回去。

    可毕竟碍于尉迟环、程处弼的面子。

    尉迟环、程处弼一直在李沂神策卫效力,如今都已经是将军职了。

    若是无端伤了二人心,确实也说不过去。

    况且,毕竟没有公然易帜,长时间扣押当朝两们国公,这说出去也确实不象话。

    所以,李沐在离开瓜州时,就派了一支百人队,“护送”尉迟恭和程处弼返回长安。

    同时让李勣亲笔书写了一封奏折,将有关尉迟环、程处弼不遵主帅李勣军令的理由写在上面,最后李沐也联署了名字。

    李勣自然也想过放二人回去的后果,但李勣还是念及到与二人多年同僚的情义,所以并未阻止李沐放人。

    而更关键之处在于,李勣与李沐一样,都相信李世民在这等大是大非上,会顾及到国家利益。

    尉迟环、程处弼到达长安。

    照常理,因有主帅李勣的弹劾奏折,二人应该由大理寺会同刑部审讯,再判定他们有没有罪。

    但李世民确实是太“思念”他们了。

    越过大理寺、刑部亲自提审二人。

    承庆殿内。

    “罪臣等叩见陛下。”

    李世民问道:“朕心中清楚,二卿都是勇将,此战何以畏战抗命,不遵英国公的帅令呢?”

    尉迟恭作悲愤状,“臣等没有畏战抗命,只是当时吴王沐要夺甘州大军军权,英国公迫于无奈,顺应了李沐,可臣等未接到朝廷旨意,岂能将军权拱手让人?故不遵从,李沐便以其亲卫将臣等羁押,臣与宿国公受此冤屈,还望陛下做主,还我等一个公道。”

    李世民微微皱眉道:“朕确实命李沐为安西道行军大总管,只是朕没有想到他离京之后没有先回江南,而是直接去了甘州。虽然有些违规,但想来李沐还是以江山社稷为重,忧心战事紧急,方才有了此举,如今甘州已定,此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程咬金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此事说清楚了,确实也没什么大事,毕竟李沐确实是受陛下册封统率西域大军。可陛下恐怕还不知道,李沐已经下令西进,攻打龟兹。臣在瓜州听士兵说起,李沐意在夺取碎叶。擅自与他国开战,这可是大罪,李沐如此跋扈,陛下不可不究啊。”

    李世民道:“朕看过李沐、李勣的奏报,他们说西进是为了追击处月部朱邪克勒的十二万大军。”

    尉迟恭急道:“陛下被李沐蒙骗了,臣在瓜州听得清清楚楚,李沐的用意就是以追击为名,意图攻占碎叶。况且,陛下可知,李沐之所以能轻易解了甘州之围,是因为与处月部首领,也就是此次率突厥联军的盟主朱邪克勒,私下勾结,朱邪克勒以反戈一击解甘州之围为条件,换取唐军对薄布恃勤、欲谷设两部围歼,由此处月部便可一统突厥各部而独大了。”

    李世民闻言心中震惊。

    李沐的胆子确实太大了,象这种战略事宜居然不奏请,而私自决定。

    往严重了说,就是无视朝廷、独断专权。

    可李世民也是从沙场搏杀过来的老兵,清楚知道甘州当时的局势,在他看来,李沐如此处置并无不妥。

    战场瞬息万变,为帅者做不到随机应变,恐怕甘州之围就没有那么容易解。

    就算解了,恐怕损失也会巨大。

    所以,李世民只是微微颌首,“此事李沐确实有违制之处,不过现在战事紧急,先不做追究。”

    李世民的注意力集中在尉迟恭二人所说的龟兹、碎叶上。

    走到江山万里图前,李世民找到龟兹、碎叶的位置,思忖了半晌,脸色越来越凝重。

    他明白李沐的战略构想,也知道这两地对大唐的重要性。

    可就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心中一直的担忧更加沉重。

    李沐真要是攻下了这两处,那他的功勋足以用功高盖世来形容了,如此不赏之功自己如何应对?

    李世民眼神渐渐变得阴沉起来,“二位爱卿以为,李沐攻克龟兹、碎叶的机率有多大?”

    尉迟恭与程咬金对视一眼,答道:“我军甘州大胜,气势如虹,反观突厥主力尽失,士气低落,加上神策卫、神机卫战力彪悍,臣等以为,李沐攻克龟兹、碎叶的机率至少有八成以上。”

    李世民闻听,转身喝道:“来人,传司徒房玄龄。”

    尉迟恭与程咬金面面相觑,不知道李世民究竟是何意。

    李世民道:“二位国公先起来吧。”

    一会儿,房玄龄奉召而来。

    “臣参见陛下,不知道陛下召臣有何要事?”

    “玄龄,且听听二位国公是如何说的。”

    于是尉迟恭、程咬金将对李沐的指责重新对房玄龄说了一遍。

    房玄龄沉默了一会道:“陛下,吴王沐确有违制之处,只是臣以为吴王沐本意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此点从李沐如今奔袭龟兹、碎叶就可以看出。故臣以为,一切都等战事结束之后,再来处置为妥。”

    房玄龄这些天可谓是一人当作两人用。

    不说朝廷政务了,单说对西域战事的补给,就可能累垮房玄龄。

    每天运往西域的物资,就不下十万石,这还幸亏有了直道,否则连续两个月的物资粮草补给,就足以让朝廷精力捉襟见肘。

    如今的朝堂,可不象是贞观初那般能臣聚集。

    经过李承乾谋反和李世民下令清洗之后,朝堂中的文臣死了一比,流放了一批,剩下的就是一批老油条了,而从国子监新晋的,都还是生手,根本顶不住压力,也没有那种能力。

    所以,打心底里来说,房玄龄是希望尽快结束战事的。

    可房玄龄有战略眼光,他听了尉迟恭二人的陈述,就明白了李沐的用心良苦。

    如此二十多万大军齐聚西域,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