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恐怕操控不了这支军队。

    就在他感触良深的时候,李师来了。

    看见刚随李沐返回杭州的李师出现在自己面前。

    李靖第一个反应就是有什么重大的事发生。

    “孙儿拜见祖父。”

    “师儿,你怎么来了苏州?”

    李师遂将与闻喜县主两情相悦之事一一告诉了李靖。

    “父亲远在西州,孙儿恳请祖父允准此婚事,向吴王府提亲。”

    李靖的脸色剧变。

    “胡闹!你可知同姓不可成婚的律法?”

    面对李靖的怒火,李师呐呐道:“孙儿知晓,只是殿下说了,只要两家没有血缘关系,可以成婚。”

    如果说李师这辈子还怕一个人,那自然是李靖无疑。

    准确的说,对李靖,李师是敬仰。

    话说回来,但凡大唐军人,谁不敬仰李靖呢?

    忠诚英勇、洁身自好。

    放在李靖身上最恰当不过了。

    “吴王殿下真这么说?”

    “是。”

    “这么说殿下是赞成这门亲事了?”

    “孙儿以为,应该是。”

    “你与闻喜县主是几时好上的?”

    “这应该有三年多了,那时殿下带着三位县主刚到杭州。”

    李靖眼神阴郁地看着这个嫡孙,挥挥手道:“你且出去,让我好好想想。”

    李师不敢再求恳,依言退了出去。

    李靖在屋子里急促地踱步。

    这门亲事他实在做不了主啊,再三思忖之后。

    李靖坐下,拿起笔来,刷刷地写了起来。

    “师儿。”李靖大呼道。

    恭候在门外的李师闻言而进,“祖父有何吩咐?”

    “你这几日可有要紧军务在身?”

    “殿下允了孙儿几天假,并无军务在身。”

第520章 江南交易所() 
“那好,你就在苏州府待上几天,此婚事我还得三思。”

    李师闻言有些失望,不过好在李靖并没有断然拒绝。

    于是应道:“孙儿谨从祖父安排。”

    几天之后。

    长安宫城的承庆殿中。

    李世民背负双手,手中捏着一封书信。

    “辅机啊,虽然事情有变,常何被李沐迁至润州,李靖也没有随李沐去杭州,不过李沐还是将苏州、润州交给了李靖、常何。不仅如此,李沐还将一万神机卫交给了李靖统领。”

    长孙无忌喜道:“恭喜陛下,有此二人楔入江南,陛下可安枕无忧矣。”

    李世民点点头嘉勉道:“全仗辅机的计谋,方有此成绩。只是。”

    看着李世民欲言又止,长孙无忌心中一动。

    “陛下所言,只是什么?”

    李世民扬了扬手中的信,递给长孙无忌道:“李沐欲将闻喜县主李婉顺许配给李靖嫡孙李师,两家这是要联姻啊。朕心中担忧,经此联姻,李靖的立场不稳啊。”

    长孙无忌接过书信细看之后,“臣以为这是好事啊。”

    “哦辅机此话何意?”

    长孙无忌道:“卫国公滞留苏州,并没有去杭州。陛下原意就是让卫国公进入李沐核心,如今两家联姻,臣以为正是卫国公成为李沐心腹的好机会。”

    李世民依旧阴郁地说道:“可朕还是担心。”

    长孙无忌道:“陛下是担心卫国公的忠诚?”

    “不,李靖此人朕是放心的。只是李靖性格也有优柔寡断,容易受儿女牵累。此次承乾谋反,若不是他的儿子裹挟其中,以李靖的能为岂会容承乾如此容易控制京城?所以,朕担心一旦两家联姻,这变数就大了。”

    对于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有些不认同。

    说是有些不认同,是因为李承乾谋反成功,主要原因在于,李承乾是太子,而且是监国太子。

    李世民不在京城,李承乾就是法理上的掌权者。

    这才使得许多想反抗的官员和军队,都没有及时做出反应。

    所以不能完全怪李靖不出手干涉,袖手旁观了。

    长孙无忌不想多言这个坑,因为这坑会将自己再次牵连其中。

    虽说李世民明面上不再追究此事。

    可谁能保证,什么时候李世民想起此事,不会追究呢?

    毕竟这场叛乱中,李世民死了两个嫡子。

    长孙无忌道:“臣以为卫国公的忠诚勿须置疑,况且他能将此事禀报陛下,说明他心无二志。”

    李世民眉头轻舒,“辅机言之有理,这么说,朕应该答应这桩婚事?”

    长孙无忌道:“正是。不过陛下明面上还得降旨申饬卫国公。”

    李世民不解道:“如此一来,岂不令李靖心生怨恨?”

    长孙无忌道:“不,不。陛下多虑了,以卫国公的城府岂会不理解陛下的用意?既然做戏就得做全套,如果陛下对此无一丝反应,反而会让李沐起疑,如此得不偿失矣。”

    李世民点头道:“辅机所言有理,那依辅机看,朕以什么名目对李靖进行申饬?”

    “这很简单,一是这桩婚事不合礼法,二是卫国公枉顾皇恩,背主弃义,一边向朝廷告老,转身就投靠了江南。”

    “好,就按你说的办。”

    。

    五天之后,李靖召来已经等得不耐烦的李师。

    “师儿啊,我已经想好了,殿下的面子不会忤逆,况且闻喜县主秀外慧中,也是难得之佳妇,这桩亲事,祖父代你爹应下了。”

    李师闻言大喜,“谢祖父成全,孙儿这就回杭州向殿下复命。”

    李靖摇摇手道:“胡闹,婚姻大事岂能任由你胡来?这样,我交待一下,亲自去杭州为你提亲,如此才不辱没了殿下的尊贵。”

    李师乐得合不拢嘴,他原本还担心李靖会拒绝这门亲事。

    如今突然反转,李靖竟愿意亲自去杭州为自己提亲。

    这么一来,这桩婚事就算是铁板钉钉了。

    事不宜迟,在李师的连声催促下。

    李靖祖孙踏上了提亲之路。

    。

    李沐最终没有将交易所的位置定在钱塘府。

    而是定在了华亭县。

    一则是因为李沐心中的缅怀,二是华亭县如今成了天下商贾云集之地。

    华亭县港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仅国内商人喜欢在此地进出货物,外商也同样喜欢。

    十六岁的李云成了交易所总管,女子为官,从李家三姐妹成为织造坊、茶叶坊总管时,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李沐为防万一,还是任命了孙福为交易所主薄,令他辅佐李云。

    为了能扶李云顺利接手交易所。

    李沐手把手地教李云,同时对交易所的规则进行了一系列地修订。

    这次的修订,让李沐费足了脑筋。

    股票上市,以净资产为基准,上限是二倍。

    李沐不敢使用市盈率。

    都说股票玩的是杠杆,赌得是预期。

    二、三十倍的市盈率,那玩得就是心跳了。

    试想,一个公司每年赚一亿,却要你用二十多倍的市盈率去购买。

    也就是说,要运气好,让这公司二十多年顺顺利利地发展,才能收回本钱。

    当然,你运气特别好的话,公司有了超额发展,那算是赚到了。

    问题是,你就算赚到了,也拿不到手,因为人家不分红啊。

    实质就是,人家拿了你的钱去赚钱,赚了他们的,亏了算你的。

    偶尔给你分点红,你还得感谢人家大度。

    象某女艺人用数千万撬动数十亿,那就是将杠杆玩出花来了。

    是个人都能看明白其中的奥妙了,也就玩不下去了。

    所以,李沐用净资产一比二的杠杆设定了融资规则。

    也就是说净资产一万贯钱的工坊,最多能融资二万贯,这样低的杠杆比例,想必是不成问题的。

    因为这个时代不存在产能过剩,极度的物资匮乏,至少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内,大唐不可能有产能过剩的担忧。

    况且,就算国内产能过剩,还可以向外倾销。

    所以,只要没有天灾人祸,这时的工坊不存在亏本的问题,最多只是赚多赚少和缺少雇工的问题。

第521章 李靖的遗憾() 
ps:感谢书友“legion”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为了防范万一,李沐定下了无限责任制。

    如果出现上市工坊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允许破产,但工坊主必须以家产抵债,且需延后一代。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工坊破产了,工坊主需要拿家产还债,如果工坊主还了一部分死了,不好意思,你的儿子将接着还。

    但只也延后一代,儿子还不完,债务取消。

    允许破产是为了保护失败的工坊主不被逼死,无限责任制是为了保护投资者。

    这是李沐设定规则的用意所在。

    正当李沐为交易所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李靖到了。

    李靖先到钱塘府,得知李沐来了华亭县。

    于是由李师陪着,赶来华亭县相见。

    这一路上,李靖震惊于杭州的繁荣和富饶。

    原本以为苏州已经是媲美于长安的大州了,到了杭州,李靖才发现,苏州与杭州一比,如云泥之别。

    不用说杭州治所钱塘府了,一入杭州地界,直道两边密集林立的宅子和工坊,就亮瞎了李靖的双眼。

    大唐难道有这么多人了吗?这是李靖第一个疑问。

    可到了钱塘府,李靖才发现之前的密集相对于钱塘府来说,已经是稀疏了。

    钱塘府的宅子已经开始向老天要空间了。

    三四层的水泥钢筋房子遍地都是。

    这让李靖明白,为什么江北各州人口流失严重了。

    见到李沐,李靖的第一句话就是:“杭州究竟有多少人口?”

    李沐笑道:“正式在籍人口十二万多户,大约七十几万人口,不过如果算上琉求、倭国、百济等地的俘虏苦力,那估计得超过八十万了。”

    李靖闻听倒吸一口凉气,区区一个杭州,八十万人口,按一比十的征兵比例,仅一州就可征发八万大军。

    长安虽有数百万人口,但大唐三百六十州,有几个长安?

    边远的小州,有的仅数千户,三、四万的人口。

    “敢问殿下,以一州之力如何养活这么多人口?”

    “养活?不,不。李帅此言差矣,如今的杭州百姓可不需要官府养活。李帅知道如今杭州什么最值钱吗?”

    “请殿下赐教。”

    “人口。杭州最缺的就是人了。”

    李沐的话令李靖惊诧,八十几万人口的杭州,还缺人?

    如果这话换个人说,李靖会唾他一口唾沫。

    可李沐这么说,李靖信。

    李沐没有问李靖的来意,因为不用问。

    如果李靖不同意婚事,绝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因为那等于主动上门打自己的脸了。

    李靖会让李师带话,婉转的拒绝,如此在没有公开之前,双方都可以不损颜面地下台。

    “李帅,我带你去看看好东西。”

    李沐拽着李靖就跑。

    让李靖哭笑不得,在这个时候,李靖有种错觉。

    眼前之人,不再是一个手掌数百万人生杀大权的一方诸候,而是一个向长辈炫耀成绩的孩子。

    李靖心中最柔软处被击中了。

    当李靖站在破浪前进的“探索号”蒸汽船上,被海浪淋洒了一头水雾的时候。

    李靖震撼了。

    不用人力就能如此迅速前进的船,这怎么可能?

    这是怎么做到的?

    李靖转头四顾,瞧着这条足可称为大唐最大的船。

    “殿下果然是神人也。”李靖感叹道。

    李沐与李靖并肩而站,指着远方还是个小黑点的木船道:“那个才是我请李帅上船的目的。”

    李靖穷目张望,狐疑道:“那是什么?”

    “一艘靶船。”

    “靶船?”

    李靖再一次四下张望,这船上没有任何投石装置,也没有床弩等巨型远程武器。

    “殿下要以何击靶?”

    李沐微笑着转头,冲身后的李师道:“传我令,演习开始。”

    随着军令下达,彩旗舞动。

    上百个士兵涌出船室,在甲板上忙碌起来。

    他们每十人一组,由六人推动舰炮卡入炮位,二人装填,另外二人单手执火把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半蹲在炮尾处。

    仅用了一柱香的时间,完成了战斗准备。

    李师上前道:“禀殿下,炮击准备完毕。”

    “目标靶船,开炮。”

    “是。”

    “左舷三试射,放。”

    “轰”、“轰”、“轰”的巨鸣声,震得舰船往右侧倾斜。

    可李靖却不管不顾,他抓着船舷把手,死死地盯着远处的黑影。

    三道水柱冲天而起,炮弹并未击中靶船,而是分散在靶船前后。

    李靖情不自禁地右手往船上一拍,可惜了。

    而此时,“轰”、“轰”一波更猛烈的巨鸣声,伴随着剧烈的抖动,船只生生地向右平移了一尺。

    远处的靶船突然被火光和浓烟笼罩。

    “好。”李靖大喝道,他的声音颤抖着,不知道是因为心情激动还是因为火炮齐鸣产生的震荡。

    这波齐射,有两发炮弹击中了靶船,引起的大火没多久就熄灭了。

    因为靶船沉没了。

    只留下渐渐淡去的黑烟,飘荡在天空中。

    远处的海面蔚蓝而平静,再也找不到靶船的一丝踪迹。

    李靖估算了一下距离,这显然超过十里吧。

    灭敌于十里之外,这一幕刷新了李靖对战争的认知。

    李靖突然意识到,这种武器可以改变战争方式。

    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挡住李沐的兵锋。

    就算城墙不被摧毁,可城内的人呢?

    李靖不敢想象,如果一座城的四面城门被这种武器包围,会是怎样一处情形。

    就算将士再悍不畏死,又如何用血肉之躯去对抗铁与火的洗礼。

    李靖开始怀疑李世民的策略是否真如他所说的那般有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