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悲号声传遍了整个王府前院。

    李沐不发一言地看着他们将长孙无忌的尸身收殓抬走。

    只是,长孙明月离开前,向李沐投去了幽怨的一眼。

    李沐只能轻轻转过身去,不接长孙明月的目光。

    待长孙氏的人离开之后。

    李靖突然说道:“吴王殿下,如今长安已平,身为人臣,当是奉迎陛下回京的时候了。”

    李靖这一出头,众人纷纷谏言附和。

    李沐沉默了一会儿道:“既然诸公都这么认为,那就议议如此迎接陛下吧。”

    经过一番商议,决定由神机卫派五千人,尉迟恭、程咬金两部各派三千人,东行前往相州恭迎李世民回京。

    而古怪的是李沐不去,尉迟恭、程咬金也不去,而是推选了李靖率军前往。

    李沐不去是担心自己离开后,长安会再乱。

    而尉迟恭、程咬金等人是心中担心李沐会趁他们不在,占据长安自立。

    所谓各怀鬼胎,无非如此。

    不过随着李沐奉迎陛下回京的令谕发出,长安城内人心就安定下来了。

    坊间传言李沐将篡位自立的谣言不攻自破。

    众人离开之后,李沐唤来两名医工,询问之后,得到了二人肯定的回答,长孙无忌确实气绝身亡,李沐这才安下心来。

    。

    李世民病了,病得很重。

    在听到李承乾篡位自立,诛杀李泰满门时。

    李世民已经吐了三次血了。

    不知道是吐习惯了,还是没吐满三升。

    李世民没死,还活着呢。

    得到杭州运来的粮草之后,大军已经顺利南返。

    如今得知李沐攻破长安,李元昌率禁军拨乱反正,李承乾畏罪自焚之后。

    李世民再次狂喷了一口血,晕厥过去。

    在随行御医的救治下,李世民幽幽醒转过来。

    他涕泪交流地对守候了身边的房玄龄道:“朕这是做了什么孽,上天要这么惩罚朕?”

    房玄龄连连宽慰道:“陛下宽心,如今长安城收复,陛下只要回到京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世民痛哭出声道:“还好得起来吗?朕的太子、朕的青雀都已经离朕而去了。”

    房玄龄也悲恸泣道:“江山社稷皆系于陛下一身,还望陛下节哀,保重身体。”

    李世民突然从床上蹦起,抽出悬挂的宝剑横在颈上,大哭道:“朕是作了孽,可上天为何不报应在朕的身上,而要令朕的儿子兄弟相残呢?也罢,朕这就自尽以谢天下,也可免得再遗祸朕的子嗣。”

    房玄龄和边上大臣连忙飞身扑去,愣是将剑从李世民的手中抢了下来。

    李世民在争夺中再次晕厥过去。

    房玄龄令人将屋内所有硬物全部清除干净。

    这时,李世民再次醒了过来。

    房玄龄等人谏言暂时驻扎下来,等李世民身体康复再回京,被李世民断然拒绝。

    李世民执意迅速回京。

    房玄龄只能同意。

    在大军回到魏州时,与李沂部顺利会师。

    两日后,在相州与李靖所率前来迎驾的大军会合。

    李沂、李靖的到来,让李世民精神振作了不少。

    因为有他们二人在,至少不用担心进不了长安城了。

    其实李世民一直担心的是,李沐会上演一出与李承乾异曲同工的戏码。

    确实,如果李沐真在长安自立,加上与李沂的关系。

    神机卫、神策卫合二为一,李世民恐怕集结天下各州府兵,想在三五年内攻下长安,也是不可能的事。

    而如今,李沂、李靖的到来,扫清了李世民心中的担忧。

    丧子之痛也淡去了不少。

    贞观十五年十一月初五。

    李世民率大军返回洛阳。

    李沐携长安城中七品以上官员,出长安城五十里奉迎。

    回城之后,李世民在承庆殿召见群臣,第一个自然是李沐。

    不说奉旨平叛之功,只算李沐占领长安城,还痛快地不讲条件地让出来。

    李世民就必须给李沐一个交待,否则有功不赏,何以服人?

    这是皇家银行之后,李沐第一次见李世民。

    此时的李世民面容憔悴,眼窝子深陷。

    他已经坐不住了,而是紧缩在一架软榻之内。

    在李沐进来之后,李世民屏退了所有人,只留下袁仁国一人在边上侍候。

    “你究竟想要什么?”

    李沐事先想过李世民的开场白,也事先想过应对的话。

    可李沐没有想到李世民会以这样一句问话开始。

第505章 江南东道大总管() 
这话李沐依稀记得,李世民曾经在那年元日之夜,通宵奏对中也问过自己。

    李沐想了想,沉稳地回答:“臣记得陛下曾经用相同的话问过臣,臣当时的回答是,臣想要的是大唐江山永固、千秋万载。今日陛下再以同样的问题问臣,臣的答案依旧如此。”

    李世民点点头道:“你很好!”

    顿了顿,李世民道:“朕在相州时,曾以为你会占据长安,将朕摒弃在北方。如今看来,朕是小人之心了。”

    李沐躬身道:“臣不敢。”

    李世民抬手示意李沐坐下,“没有什么敢不敢的。朕的皇位也是这样得来的,你真要这么做,朕也不会怪你。”

    “臣惶恐。”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好吧,不说这些了。”

    李世民接过袁仁国递来的参汤,饮过之后,精神一振道:“如今承乾、泰儿身亡,依你之见,当立谁为太子?”

    李沐闻言心中大愕,李世民今天的话语皆出李沐预料。

    李沐一时间想不通李世民究竟是何用意。

    立储之事,远不是李沐所能参议的。

    “此事陛下当与朝堂诸公商议,臣不敢妄自揣摩陛下之意。”李沐答得滴水不漏。

    不想李世民摇摇手道:“朕的身体你也看到了,恐怕时日无多。”

    李沐连忙道:“陛下万不可说。”

    话到一半被李世民制止,“李沐,你我是叔侄,也是义父子,朕说不了太多的话,就不必再虚言客套了。”

    李沐心中一震,脸色一凝,道:“如陛下所愿。”

    李世民看着心中一惊,此子一正容,气场如此之大。

    这是一种久居上位者,自然而然形成的气场,俗称官威、君威。

    手掌他人生死,令人不得不惧的威严。

    “那就讲讲朕刚才的问题。”李世民平静地说道。

    李沐略一思忖,坦言道:“依承嗣惯例,臣以为太子之位非晋王莫属。”

    李世民目光一凝,幽幽说道:“朕依旧是小看你了。朕以为你绝不会拥戴治儿,毕竟他的母亲是长孙氏。”

    李世民此话没错,李治的生母长孙无垢出身长孙氏,如今长孙无忌不明不白在嗣王府自尽,虽说是自尽,可有心人都会猜测长孙无忌之死与李沐必有关联。

    李治一旦上位,如果起了为舅舅复仇之心,李沐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巨坑?

    李沐道:“太子乃国之储君,若长幼、嫡庶失序,必会引得诸子争储,遗祸将来。”

    李世民眼光一聚,厉声喝道:“大胆!你敢指责朕得位不正乎?”

    李沐面不改色地说道:“陛下多心了,臣不过是奉旨实话实说罢了。”

    李世民为之一噎,确实之前自己说不必再虚言客套的。

    而李沐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李世民只好降低声调道:“朕答应过你,平叛成功之后,将江南东道封赏于你。如今叛乱已经被你平息,朕想听听你的意思。”

    李沐心中腹诽,既然你承诺过,那就依诺兑现就是,还问毛线啊。

    “雷霆雨露,皆出于上。臣听陛下的。”

    李世民微微点头道:“好。朕也如你所愿,拟旨,升杭州都督府为大都督府,册封吴王沐为江南东道大总管,督江南东道十九州军政诸事,即日离京就藩。”

    “谢陛下隆恩。”

    李世民挥挥手道:“这是你应得的。朕还有一句话。”

    “臣洗耳恭听。”

    “治儿年幼,若立治儿为太子,朕希望你能记住自己说过的话,尽心辅佐治儿。”

    “臣谨遵旨。”

    “去吧。”

    。

    李沐离开之后,两个人影从江山万里图屏风后出来。

    一个是房玄龄,一个却是一脸病容的长孙无忌。

    没错,正是已经毒发身亡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见儿子长孙冲的用意,哪会是如他所说,劝长孙家族忠诚于李沐?

    而是长孙冲身边一边备着一颗可以令人假死的“毒药”。

    这颗是一直放在长孙无忌书房的。

    自从李沐破春明门之后,长孙无忌就让长孙冲时刻带着这颗药,以备不时之需。

    长孙无忌自然知道李沐不肯放过自己,但李沐正在势头上,他无力反抗。

    只能以假死来逃避真死。

    不过,长孙无忌也没有将一切告诉李世民,同时,他还活着的消息,也只有李世民、房玄龄、袁仁国、长孙冲兄妹知道。

    甚至在司徒府中,其它儿子都以为长孙无忌死了,连丧也出了。

    李世民连头都没转,问道:“玄龄、辅机你们如何看此子?”

    “大奸似忠”、“大伪似真”。

    房玄龄、长孙无忌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李世民幽幽道:“如今长安城中,诸卫兵权皆已回归到朕的手中,若朕下旨,剿灭神机卫,诛杀李沐,以绝后患。二位以为如何?”

    “陛下不可!”

    房玄龄、长孙无忌再一次是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李世民眉头微皱道:“为何?”

    房玄龄道:“长安初平,人心不定。所有人都知道平叛皆是吴王之功,如果陛下此时下旨诛灭李沐,恐怕会落下卸磨杀驴、戕害功臣之口实。况且神机卫四万大军驻扎在京城中,一旦开战,血流成河,无数百姓会在此战中丧命,陛下乃一国之君,这些可都是陛下子民啊。”

    长孙无忌道:“神机卫战力绝不可小觑,陛下是没有看到,李沐下令攻城时,一声令下,春明门城楼便一片火海,所有遮障瞬间化为灰烬。如此逆天的战力,恐怕京城禁军无以对抗。恕臣不讳言,稍有不慎,便会江山易手。”

    李世民叹道:“如此说来,当日皇家钱庄开设之日,李沐所说可在数十里外摧毁城内馆舍之言不虚?”

    长孙无忌道:“尉迟恭、程知节二人亲眼所见,想来不虚。”

    李世民满脸不甘道:“可如果任由他得了江南东道,岂不如虎添翼?朕总有归天之时,到时如何让治儿应对此虎狼之臣?”

    房玄龄、长孙无忌四目相顾,李世民已经决定立李治为太子了?

第506章 息王宝藏() 
不过这也是题中之意。

    如今李承乾、李泰死了,嫡子也就只有李治一人,不册立他,还能册立谁呢?

    房玄龄道:“陛下,如今之计,还是令吴王沐尽快离京回江南,否则四万神机卫在京久了,恐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无端生出事非来。”

    长孙无忌附和道:“玄龄所言极是,处置李沐之事急不得,须从长计议。”

    李世民点点头道:“二位爱卿所言有理,那就依二位之言吧,朕降旨封赏李沐及神机卫有功人员,令他们尽快离京。”

    说完,李世民看了一眼长孙无忌道:“辅机啊,你该如何安置?要不,由朕向朝臣解释,你假死是奉朕的旨意?”

    长孙无忌摇摇头道:“陛下不可。如果李沐得知臣未死,恐怕不会轻易离京,到时必会与陛下纠缠,欲再置臣于死地。况且臣确有附逆之罪,能得陛下不究,臣已经深感愧疚。依臣看,就让臣隐姓埋名留在皇城中吧。”

    房玄龄皱眉道:“辅机以何名义留在皇城?短时自然无事,可时间一长恐怕引来物议。”

    房玄龄说得对,长孙无忌年纪虽大,可功能却未退化。

    这宫中待几天没有事,待久了可就说不清楚了。

    所谓流言如刀,杀人不见血啊。

    长孙无忌想了想道:“玄龄所言甚是,要不臣去东宫后花园做个花匠,如此便可掩人耳目了。”

    房玄龄闻言之后,不再反对。

    李世民叹道:“如此,岂不委屈了辅机?”

    长孙无忌道:“不,不。这是陛下赐臣保命之道,只要有李沐在一天,臣就无法以真面目示人。”

    李世民恨声道:“朕堂堂天子,竟无法保护一个臣子。”

    房玄龄连忙劝解道:“如今东宫内几乎人去楼空,只要安排下去,辅机吃不什么苦,等吴王离京,辅机自然便可轻快些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也罢,就依你们所言。不过辅机放心,朕会重赏你所有儿子。让天下人都知道,长孙氏圣眷依旧。”

    长孙无忌感激地跪下磕头,哽咽道:“臣谢陛下恩宠。”

    。

    次日,李世民下旨封赏李沐和神机卫。

    李沐以吴王就任江南东道大总管,总揽江南东道十九州军政。

    神机卫自上而下皆有封赏。

    与此同时,李世民册封长孙冲为赵国公,承嗣长孙无忌的爵位。

    并对长孙无忌别的十个儿子各有册封官爵。

    一时间,所有人都明白长孙氏的圣眷未灭,反而更重了。

    参与李承乾谋逆的杜荷、赵节、贺兰楚石等十七人被杀。

    附从者三十一人被流放。

    余者一百余人被革职、降职不等。

    李元昌因拨乱反正有功,不究反而得了不少赏赐,只是李世民对其已生戒意,不久之后,寻了个借口削去汉王爵位,废为庶民,流放岭南。

    李安俨因反正有功,封县公,只是由于在春明门与李沐私下勾连,被李世民忌惮,革去了宿卫中郎将的官职。

    不过碍于李沐的面子,李世民没有对其下狠手,只是着县公的爵位,赋闲在家罢了。

    这次谋逆案,致使京城大批官员被杀、罢官、降职、流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