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安城中暗流汹涌。

    李世民有些后悔,他无法预料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

    原以为,这算收割这波韭菜,只是针对五姓世家,以五姓世家的家底,这笔钱无非是少赚些。

    可他不知道,这二百万股的集中抛售,会将二十贯的股份直接打压到六贯。

    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交易所的开设,股票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

    百姓们看着直道年年分红,分红远比存钱庄的利息高,而且股价不停地上涨,所以将一家省吃俭用的存银全部买入了股票。

    一天时间,财富缩水了七成,一家人数年的积蓄化为了灰烬。

    但到了此时,李世民已经没有办法停下来了,只能将错就错。

    他认为,只要获得对高句丽战争的胜利,这一切的诋毁和怨恨,都将被不世之功所掩盖。

    其实这些年来,他都是这么认为的,包括玄武门之恶。

    李世民随即下旨,亲征高句丽。

    此时满朝文武已经明白李世民的决心已定,再上书劝谏便是自讨没趣了,说不定丢官罢职,甚至遗祸家人,所以无人劝谏。

    大唐的战争机器开始轰隆隆地启动了。

    。

    马周来到江南,并未直接去见李沐。

    他从扬州而下,一路巡视杭越两州辖下各县,发现所看到和听到的,与长安截然不同。

    这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

    他们的步履轻快,仿佛有着忙不完的事要去做。

    这里的百姓不怕官,敢与官员理论。

    在长安,百姓也敢与官理论。

    但不同的是,这里的百姓眼中有着一抹与众不同的神色——自信。

    这种自信很能感染人,就象上现在的马周。

    从长安离开,马周整个心都是空落落的。

    他一心报效朝廷,为民谋利。

    可结果发现,一切法律在皇权面前,竟是一坨屎。

第478章 谁是曹?谁是汉?() 
皇帝可以轻易地毁坏律法,去掠夺本该属于别人的一切。

    他所有的努力,现在看来更象是个笑话。

    所以马周显得无助和麻木。

    一时间他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

    可在这儿,马周发现他已经不需要倾诉了。

    这儿的一切都是他一直寻找的。

    听着蒙学中孩子们瑯瑯的读书声,马周觉得有些醉了。

    或许自己应该留在杭州,这儿,才是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

    李沐得知消息远在马周来访之前。

    李世民执意扩股掠夺的消息,李沐只是一笑。

    所谓“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李沐反而认为这是好事。

    就人性而言,可以如此容易地得到钱财之后,那么往往就不会再动脑子,用更复杂的手段去得到钱财。

    所以,对于李世民自掘坟墓的作法,李沐感到欣慰。

    这帮了李沐大忙,堡垒往往是从里面攻破的。

    李沐想要和平演变,显然李世民的错误就是李沐的胜机。

    当然,现在的这个程度还远远不够。

    但李沐深信,有了这一次之后,李世民就会有第二次。

    而且胃口会越来越大。

    当第二天,李世民要亲征的消息传来时,李沐立即召集了麾下文武商议。

    在沙盘上演练了两天之后,李沐确定李世民此次北伐不会失败之后,也就不再关心了。

    反倒是魏征建言,让李沐抓住这次机会,等李世民大军在高句丽陷入僵持之后,恃机发动,就算不造反,也要拿下整个江南。

    却被李沐拒绝。

    在李沐看来,拿下整个江南容易,但李世民手中掌握着三十万禁军和天下百万府兵,到时回身一击,打不打?

    不打自寻死路、束手就擒。

    打那就是削弱大唐的国力,就算取胜,也是一片狼籍。

    这显然与自己的思路相悖。

    听到李沐的解释,魏征没有再劝。

    这几年中,魏征与二州百姓一样,视李沐如“神明”。

    在他们眼中,李沐的一切言行都是对的,一切的预言都会成真,一切无法想象的东西都会在李沐手中诞生。

    其实李沐很苦恼这种盲目的崇拜,这让他失去很多的建言,更找不到人聊天。

    就象有句话说的——高处不胜寒。

    马周的到来,让李沐喜出望外。

    虽然也有猜到马周离京会来投奔自己,但真看到马周站在自己面前。

    李沐的心里非常欣喜。

    马周是个聊天的好对象。

    可李沐没有想到,与马周的聊天是这么开始的。

    “殿下想必从设立钱庄时,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吧?”

    面对马周咄咄逼人的眼神。

    李沐点头道:“是的。”

    面对聪明人,说谎是无用的,说实话反而能拉近双方的距离。

    因为你说了实话,对方就不好意思来假话来骗你。

    所以,做人还是说实话比较好。

    “殿下之心可诛。”马周盯着李沐的眼睛缓缓说道。

    李沐却笑了,“人活着会面临许多选择,每个选择如果都是出于己心,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陛下做出的选择,我人在杭州,对他并无一丝一毫的影响。所以,陛下必须对他的行为负责,这无可厚非。”

    马周道:“可殿下给出了选择。如果没有殿下,陛下就不会需要选择。也就不可能做出选择。”

    李沐摇摇头道:“宾王此言矣。就算没有我,陛下也会有选择,就算不在此事上有选择,可在陛下心里,依然会在别的事上做出选择其实,陛下在当年玄武门事变时,就已经做出选择了。不是吗?”

    许多在场的官员听不懂。

    可魏征与马周听懂了。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人得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不是吗?

    马周眼神闪烁,转变话题道:“臣此来欲投奔殿下,不知殿下可愿意收留?”

    李沐道:“能得宾王兄相佐,我求之不得,只是我不知道你想做什么?”

    马周道:“记得殿下当年离开长安时,曾对周言道,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就足以青史留名了。所以臣还是想修建直道。”

    李沐也听懂了。

    如今江北直道已经东西贯通,主干道从伏俟城直至登州。

    可江南仅温、台、越、杭四州和华亭县连接直道。

    台、温两州直道的修建,是因为这两州的刺史都向李沐表达了效忠的意思。

    否则,没有各州刺史的同意,李沐就算是亲王,也无权在当地修建直道。

    马周想要在江南修建直道,那就必须得到江南其余各州的统治权。

    这无疑需要政变或者造反才能达到,因为,想要李世民下旨再给李沐更多的州,无疑是痴人说梦。

    马周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暗中表露,他的效忠之意。

    李沐笑道:“恐怕要让宾王兄失望了,至少三年之内,江南直道是无法修建了。”

    “为何?”

    “宾王兄这是明知故问啊。陛下还会允许交通监将南北直道贯通吗?”

    马周笑道:“那殿下打算委臣何职?”

    李沐道:“我倒是想到一个职位,非宾王兄莫属?”

    “敢问是何职?”

    “都督府别驾。”

    马周脸色一凝,都督府别驾的品阶不高,权力却很大。

    地位超然,甚至在都督府长史魏征之上。

    如果李沐不在,便是别驾掌控全局。

    在辖治范围内,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陛下就不担心臣身在曹营心在汉?”

    李沐哈哈大笑起来,笑了一会,李沐突然收敛笑意问道:“依宾王而言,谁是曹?谁又是汉?”

    这话问得突兀,但意味深长。

    李世民是皇帝,从这一点来说,他是汉,李沐是曹。

    可问题了李世民得位不正,太子李建成至死都没有被李渊废去太子之位。

    从古至今,帝位传承都是父子相传,没有听说过兄弟传承的。

    除非太子无子嗣。

    可问题是如今太子有子嗣,李沐虽然不是嫡出,但在无嫡子的情况下,李沐就成了唯一的继承人选,这一点由太上皇李渊的遗旨背书,勿容置疑。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李沐是汉,李世民是曹。

第479章 李祐反了() 
都督府和杭州府的主要官员都在场,这一点他们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马周。

    马周稳步至李沐身前,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地:“臣之所学,不敢自比孔明,但臣可效仿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沐笑了,是真笑。

    马周在他心中的份量很重,特别是从马周入交通监之后。

    二人的关系其实变得已经很玄妙。

    亦师亦友,互为先生。

    只是一直没有捅破这层纸。

    如今这一拜,定下了君臣名份,李沐哪能不喜出望外?

    李沐上前搀扶马周笑言道:“宾王言重了,我不是玄德,你自然也会不是孔明。况且,你就算想做孔明,我也没有地方去找一个阿斗托付啊?”

    场内的气氛迅速转变。

    官员们围着李沐和马周,一齐哄堂大笑起来。

    李沐的话亦真也假。

    马周自然是听懂了,他躬身道:“臣失言了,臣的意思是,此生只为殿下谋。”

    李沐自然是懂的,拍拍马周的肩膀,说道:“我明白。”

    顿了顿,李沐再次道:“我真的明白!我保证,未来的大唐都将与杭、越两州一样,只会更好。”

    马周热泪涌出,深深一揖道:“臣盼着那一天早日在殿下手中实现。”

    李沐也动容道:“不!应该说在你我与诸位手中共同实现。”

    满堂官员齐齐长揖道:“我等必同心协力,辅佐殿下。”

    。

    贞观十五年三月。

    李世民颁布亲征诏书。

    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六万,以及兰、河二州归降的胡人,向辽东进军。

    又以李沂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神策卫及沿途各州府兵共计六万,从莱州走海路向平壤进军。

    令安东都督李孝恭及新罗王共同向汉州发起攻击。

    四月中旬,两路大军抵达指定地。

    李世民在四月底离开长安北上,房玄龄等一众大臣随行。

    诏令太子李承乾监国,长孙无忌辅之。

    在李沐看来,李世民是过于轻敌了。

    历史上李世民第一次北伐是无功而返的。

    但现在比当初有利的是,一是李沂的神策卫参战了,以神策卫的战力,击败高句丽军应该不是难事。

    另外,百济事实上已经覆灭,存在的过大唐的傀儡,李孝恭在熊津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有一击之力,况且还有新罗军配合。

    上、中、下三路夹击,取胜并不困难。

    但,高句丽可不是百济和新罗,它的疆土面积比百济、新罗总和的两倍以上。

    人口更是有七百多万人,而大唐也不过二千多万人口。

    以十二万军队去攻灭一个七百多万人口的国家,这无疑是战略轻敌。

    这么大片的土地,十二万人投入其中,杯水车薪。

    另外,高句丽疆土与北面的靺鞨相连。

    靺鞨,便是以后的渤海国前身,也就是女真人的前身。

    靺鞨人的体格强健,虽然军械落后,但他们善于骑马射箭。

    如果靺鞨人受高句丽人之邀参战,那便是个不小的祸患。

    李沐让魏征上了个折子,提醒李世民当心靺鞨人。

    不过李沐并不担心唐军会战败。

    如果李勣、李沂如此阵容还会受挫于半岛,那高句丽的实力真就是逆天了。

    。

    一个月后,李勣率军自通定渡过辽水,到达玄菟。

    高句丽非常害怕,城邑都闭门自守。

    李道宗率五千人到新城。

    张俭率军渡过辽水,向建安城进军,击败高句丽兵,斩首数千级。

    李勣攻占高句丽的盖牟城,俘获两万多人,粮食十余万石。

    李沂率军从东莱渡海,进攻卑沙城。

    程名振率军在夜里到达,王大度为先锋。

    次月,唐军攻占卑沙城,俘获男女八千人。

    总管丘孝忠等聚兵于鸭绿水畔。

    李世民与李勣在辽东城汇合。

    之后,唐军进军白岩城。

    高句丽乌骨城派一万多军队支援白岩城。

    契苾何力奉命率八百骑兵从侧翼袭击。

    契苾何力亲自杀入敌人的阵地,被乱枪刺中腰部。

    薛万备奋力救出契苾何力,契苾何力以腰带捆住伤口,继续作战,跟随他的骑兵奋力进攻,打败高句丽军,追杀数十里,斩首千馀级,至日落天黑才停止追击。

    七月,唐军占领白岩城。

    李世民改白岩城为岩州,改盖牟城为盖州。

    之后,李世民亲率大军进攻安市城。

    正如李沐所言,此时靺鞨人出现了。

    高句丽北部耨萨延寿、惠真率高句丽、靺鞨兵十五万来救安市城。

    李世民令阿史那社尔率一千骑兵诱敌深入,然后在安市城东南边八里的地方,依山设伏。

    大败高句丽、靺鞨联军。

    延寿等人率残部依山固守,被唐军包围。

    最后延寿等人率残部投降。

    由此唐军扫清了安市城外围,对安市城完成了包围态势。

    八月,唐军强攻安市城,却遭到高句丽顽强抵抗。

    攻了一个月,未能取得进展。

    唐军已经连续进攻半年之久,兵疲马乏,战力已经接近极限。

    李世民下令,全军休整,待恢复体力、士气再一举拿下安市城。

    可惜,接下来的事,宣告了此次北伐必将半途而废。

    齐王李祐反了。

    李祐是李世民的第五子,生母阴妃。

    虽说李祐是李世民的儿子,可阴氏却与李家有着血海深仇。

    阴妃的父亲,也就是李祐的外父阴世师,隋末与代王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