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朝廷虽然承担了二百万巨额军饷,可平均到每个士兵,一年仅五十贯,这五十贯不是说直接让将士拿到手中的,而是军饷加伙食加军械等的总和。

    而护卫营当初的耗费是每人每年五百贯,虽然随着各种生产成本的下降,到神机卫扩编时,每人每年的花费已经降至三百多贯。

    但十分之一啊,这让吃惯了大餐的士兵如何不心生怨念?

    事实上,如果除去军械装备和饲养马匹的花销,神策卫士兵的伙食比禁军已经好不了多少了。

    这伙食二字可不敢小觑,它直接关系到士兵的体能。

    长期的高伙食标准能让一个发育期的新兵,发质的变化。

    李沂是想砸钱的,可哪来那么多钱?

    自从李沐带走一半的熟练匠人后,李家庄的产出能维持原样就不错了。

    虽然销路一直由世家支撑着,可问题是僧多粥少。

    本来四千人的花销摊薄到四万人,量变引起了质变。

    而李沐呢,虽然大举扩充兵员,但训练依旧严苛,加上大部分将领如苏定方、薛礼、刘仁轨、李师等人都在杭州。

    再加上有着充裕的钱财做保障,每个士兵的花费不降反增,这士气岂是神策卫可以比拟的?

    再说说装备,李沐将李家庄后山山腹中的匠人和设备,还有正在试制的一应物资,全部打包运到了杭州,并在军营后的山边重新设置起来。

    任何东西,大批量生产之后,都会由量到质的提升。

    铸造刀具、铠甲也是一个道理。

    如果说神策卫手中的军械是a级,那现在神机卫手中的军械就是s级了,至少也不下于a+。

    当然这些道理是李世民和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无法想通的。

    韩仲良在李世民的提问后,回答了李沐所说的六个字——忠诚不容亵渎。

    这六个字,在场的人都能听懂。

    一时间,所有人都沉默起来,唯有李世民的脸涨得通红。

    这其中有羞意,但更多的是愤怒。

    韩仲良可是代表着自己去杭州的。

    什么时候,这小子敢对朕说这种话了?

    其实这句话是中性,关键是什么时候,对什么人说。

    往往理解的版本就不同了。

    就象领导问你,你忠不忠心于我啊,你平静地回答一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那就能脑补领导心中的怨念了。

    李世民现在就是如此。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眼神交流之后,“陛下,臣以为吴王之意是对陛下表明忠诚,他所希望的是陛下不要猜疑于他。”

    说完向韩仲良施了个眼色。

    韩仲良立马道:“中书令所说甚是,吴王提到中书侍郎于志宁,说他当时奏疏中的承诺一直有效。”

    李世民的脸色渐渐平缓下来,说实话,不平缓又能如何呢?

    朝廷钱庄已经如同瘫痪,此事不解决,空虚的国库是如何也支持不了一场战争的。

    而且至少现在,李世民还没有下定决心,要对李沐动手。

    而韩仲良等人的话,就是给了李世民一个台阶。

    所以,李世民点点头道:“朕心中也是这么想的,此子虽然跋扈,但忠诚还是不容置疑的。韩爱卿说说钱庄之事吧,李沐有何建言?”

    轻飘飘地一句,化解了一场极有可能的风波,这便是为上之道。

    不管内心是如何想的,但面子上都过得去了。

    韩仲良自然不会再提及让李世民戳心的事,将将李沐对钱庄合并的应对之道一五一十地复述了一遍。

    这一说,所有人的脸上都绽露出了笑意。

第465章 官督商办(二)() 
李沐的方法确实可行,所有人的心里,都不得不佩服李沐此策确实是眼下化解困境的妙计。

    化被动为主动,让朝廷钱庄起死为生,同时又掌控着新钱庄的联席会议。

    于是,所有人都认可这个方法。

    李世民下令,由韩仲良主持与五姓世家的谈判。

    五姓世家此时也收到李沐的知会,虽然心有不甘,但毕竟李世民拥有国家机器,也担心真要是撕破脸皮,还真无法预料后果。

    所以,同意了李沐的方案,答应与朝廷谈判。

    这个谈判延续了近三个月的时间。

    双方依照李沐所说的框架进行了不下五十次的谈判。

    从人员、政策、出资到现有钱庄店铺的划分、废建等等,无所不及。

    最后,其它所有事项都谈判完成了,唯一僵持的是股权的分配。

    五姓世家坚持按李沐提议的三七成分配股权,本来嘛,朝廷钱庄已经只剩下个空壳子了,要流动资金没流动资金,要储户没储户,能让出三成股份,已经算是给李世民面子了。

    可李世民并不这么想,他一直沉醉了钱庄开设初期的盛况中,认为朝廷不提出五五分,已经是给这帮屁民莫大的荣耀了,四六分,这是李世民的底线。

    双方僵持在这一成的股份上,而李世民已经不肯再让步了。

    韩仲良不得不再次下江南,找李沐求救。

    李沐为了完成此次合并,便传信崔尚,请他再来杭州。

    在李沐的调解下,最终五姓世家做出了让步,答应了李世民的四六股权比例方案,但在李沐的建议下提出设置前三名大股东都有一票否决权的提议。

    这提议被李世民接受。

    于是,前所未有的官民合办钱庄正式设立。

    贞观十二年八月初,在李沐的提议下,钱庄正式更名为大唐皇家银行。

    。

    承庆殿中。

    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单独奏对。

    “眼看李沐如今与五姓世家勾连,势力越来越大,陛下不可不防啊。”

    “辅机有何建议?”

    “臣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臣以为,借此皇家银行开办之际,陛下可令银行所有股东齐集长安,如此既可向天下弘扬陛下威仪,也为银行造势。关键在于,有了借口令李沐入京。”

    “让他入京作甚?”

    “只要他入了京,留还是放,不就在陛下一念之间吗?”

    李世民闻言眉头微蹩道:“当初辅机力主让他离京就藩,如今又力主将其扣留京城,朕不明白,你是何意?”

    长孙无忌脸上有些尴尬,但依旧坚持道:“臣确实不曾料到他有如此能为,短短两年间,杭越两州已经不下于京畿四辅州,臣担心再放任他在江南,恐怕不出数年,江南百姓只知李沐而不知陛下矣。”

    李世民脸色大变道:“可朕如何向天下解释,扣留李沐的原由?”

    长孙无忌道:“其实原由就在眼前,李沐竟在世家钱庄占有三成股份,那么朝廷钱庄遭遇挤兑,其因不言自明。”

    李世民问道:“辅机的意思是,朕以此治他的罪?”

    长孙无忌连连摇手道:“不,不。如今与世家已经达成协议,皇家银行已经开设,再以此治罪李沐怕是难服众口,况且李沐在此时被治罪,银行之事恐怕再起波澜。”

    “那辅机的意思是?”

    “臣以为,李沐所占股份仅次于陛下,他来京之后,陛下可以此下旨,任命李沐为联席会议总管,如此一来,李沐就无法拒绝了,也能堵住天下众口。”

    李世民摇头道:“不妥,如果留李沐在京,以他如今的名声,恐怕会惹出更大的事端。再说了,如果李沐留京任职,他麾下神机卫岂会不随之而来?这万万不可。”

    李世民确实担心李沐在京中勾连大臣,图谋不规。

    其实这也是当初李世民令李沐南下就藩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孙无忌道:“陛下,此事不难,当初扩编神策卫时,已经将神机卫划出禁军序列,神机卫在编制上不过是杭州府兵,就算李沐留在京城,府兵如何入京?”

    李世民依旧不同意道:“就算神机卫不入京,可一旦李沐留京,你如何保证李沂和神策卫不会落入其手?”

    长孙无忌诡异一笑,道:“臣考虑到这一点,也有了解决的办法,这才向陛下陈请。”

    李世民不解问道:“辅机有何良策?”

    长孙无忌道:“陛下想必还记得,当初李沐曾向陛下请婚,欲娶小女明月为妻?”

    李世民点点头道:“朕记得。”

    长孙无忌道:“如今臣已经向李沂提起过他父亲李英节阵亡的疑点,陛下也对其施以重恩,而这些日子以来,臣与李沂的关系也日渐紧密。此时,如果陛下赐婚,李沐与李沂之间恐怕再无苟合的可能。”

    李世民大愕道:“辅机之意,是要朕给李沂赐婚,将明日下嫁李沂?”

    长孙无忌点头道:“臣正是此意。”

    李世民恍然大悟,此举确实是离间李沐与李沂的妙计。

    如果李沂娶了长孙明月,那么依世俗的眼光,李沐绝不会再与李沂恢复兄弟之情。

    况且,李沂成了长孙无忌的女婿,加上对父亲李英节之死的疑惑,那么自然不会再忠于李沐。

    确实是妙计,李世民心中暗暗点头。

    长孙无忌确实是个战术高手。

    他将人心看得很透彻。

    只要是个男人,得知自己喜爱的女人要出嫁为他人妇,都会心中不乐。

    更何况自己喜爱的女人嫁给自己的兄弟,这是绝对无法忍受的事。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这种事一旦发生,二人之间再无做兄弟的可能。

    当然,长孙无忌有自己更深的算盘。

    李沂如今被李世民恩宠,封为神策卫大将军、彭城郡公,手中掌握四万精锐,可谓权势滔天。

    如果做了自己的女婿,那么等于自己掌控了这四万大军。

    加上自己多年培植的势力。

    长安城内,谁还敢对自己说个不字?

第466章 什么女子不好娶() 
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心中急切地渴望李世民点头。

    他知道,李世民不得不点头,因为李世民怕了,他怕李沐造反。

    李沐身负杀父之仇,岂会没有反意?

    这就是李世民现在深埋在心中的恐惧。

    李世民终于点头了,“如果辅机能说服李沂答应婚事,朕便为其赐婚,到时就按辅机之计,扣留李沐待在长安。”

    “谢陛下隆恩。”

    如今长孙无忌与李沂的关系虽然称不上蜜月期,但说是召之即来,一点也不夸张。

    可以说,没有长孙无忌的举荐,李沂不可能掌握到如此大的权力。

    四万神策卫啊,卫戍皇城,这是何等荣耀。

    神机卫大将军,三品实职,要知道大唐从李世民登基之后,为了避讳,实职最高的就是三品。

    也就是说各部尚书令的品阶皆为三品。

    所谓挑桃报李,李沂自然对长孙无忌是感恩的。

    这天薄暮降临时,李沂在司徒府与长孙无忌父子饮酒高乐之后。

    被长孙无忌引进了书房。

    “大将军请。”

    “司徒先请。”

    落座之后,长孙无忌笑道:“大将军如今权势滔天,炽手可热,说起来大唐建国之来,除皇室之外,再无人可与大将军相提并论了。”

    “全仗司徒举荐,末将铭记于心。”

    “老夫想问问将军,对日后可有打算?”

    “这末将没有想过。”

    “难道就没有想过有一天封国公、拜相屹立于朝堂之上?”

    “末将没有如此野心。”

    “不,不。年轻人还是得有些野心的。”长孙无忌微笑道,“如今就有个好机会。”

    “哦?不知道司徒所说的好机会是什么?”

    长孙无忌紧盯着李沂的脸,缓缓说道:“老夫看中将军日后前途不可限量,所以有意将小女许配于将军,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李沐一听,额头的冷汗“涮”地就下来了。

    长孙无忌只有一女,名长孙明月。

    而长孙明月与李沐之间的情感纠葛李沂是十分清楚的。

    李沂为难地说道:“这这恐怕不妥吧?”

    “有何不妥?”

    “明月姐姐当初与家兄,恐怕家兄还向陛下请求过赐婚。”

    长孙无忌断然阻止李沂继续说下去,“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况且陛下从未答应过赐婚。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沐没有占其中一样,明月与他无一丝关系。”

    “可。”

    长孙无忌抬手示意道:“将军是嫌弃小女了?”

    “不,不。末将并无此意。”

    “与你明说吧,这是陛下的意思,如果将军愿意,陛下明日便会下旨赐婚。当然,你如果不愿意,老夫也不会强迫于你。不过,后果嘛你也应该清楚。”

    长孙无忌冷冷地说道。

    李沂的脸色变得很难看,犹豫和忧郁显而易见。

    其实长孙无忌到此时并未真正信任李沂,莫非李沂能答应婚事。

    李沂思忖了好长时间,“请司徒宽容我几天时间,让我仔细考虑考虑。”

    “不!”长孙无忌立马回绝道,“老夫已经说过,此事是陛下的意思,不能拖,前程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长孙无忌绝不会给李沂时间考虑,因为他要提防李沂向杭州传信。

    如果被李沐事先知道此事,那很有可能,李沐会与李沂串连,使得此计失败。

    只有将生米煮成熟饭,李沂就算现在还忠于李沐,那成婚之后,也就无法与李沐共处了。

    这相当于是李沂的投名状。

    看着李沂为难的神情,长孙无忌反而安心。

    如果李沂一口答应,那长孙无忌反而会起疑心。

    长孙无忌突然开口劝说道:“李沂啊,你如果娶了明月,那长孙氏就会成为你的依靠,对于你的前程有莫大的益处啊。况且,能得到陛下垂青,那封公拜相就在眼前。这可是许多人想要都得不到的机会啊。”

    李沂有些动容。

    “就算你与李沐兄弟情深,可陛下和老夫并无让你做对李沐不利之事。况且,你一直生活在李沐的阴影之下,世人只知李沐而不知有李沂,这让人情何以堪啊?男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