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沐任由李沂痛哭发泄着。

    面对如此的伤亡,李沐心中比李沂更痛。

    这可是自己视若性命的根基啊。

    一战就没了六成。

    若不是李世民仓促下令征讨高昌,何来如此败局。

    李沐由此对李世民生出一股恨意来。

    夜幕降临,打扫了战场之后,李沐下令全军扎营休整一晚。

    这个晚上,李沐与李沂聊了很久。

    或许是因为李沐舍身前来救援,更或许是见到李沐,李沂有着一种说不清的依赖。

    李沂终于将闷在心里的疑问,向李沐问了出来。

    “大哥,你怀疑过父亲的死因吗?”李沂鼓起勇气,吞吞吐吐地问道。

    李沐听了一怔,问道:“这话从何说起?”

    李沂扭着头,不看李沐,将长孙无忌的话告诉了李沐,“只要大哥说一句不知情,我便相信大哥。”

    李沐的心头一阵子发冷,他突然明白为何长孙无忌要举荐李沂了,也明白为何李世民会晋升李沂的爵位了。

    如果不是自己此次前来救援,以李沂的心性,很有可能不会向自己责问这件事。

    只会将它闷在心里,久而久之,兄弟之间便会因此而产生隔阂。

    而关键是李沐无法否认,他真不知道常玉、梁仲业有没有做这件事。

    如果他们真背着自己做了,那就算自己不知情,李英节也是因自己而死。

    其实,李沐心里知道,以常玉和梁仲业的心性,这件事还真可能做得出来。

    长孙无忌这次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让李沐避无可避。

    李沐的沉默,让李沂心中一恸。

    他以为李沐这是默认,李沂干涩地问道:“大哥真的知情吗?”

    李沐干涩地咽了一口口水,伸出手去,想握李沂的手。

    而李沂将手慢慢地缩了回去。

    李沐叹息道:“二弟,在你心中,大哥是这样的人吗?”

    李沂闻言一愣,是啊,自己一门心思地想这件事的可能性,却从没有换个角度去想,大哥的心性会不会做出这种杀父之事,就算是养父,大哥也不可能下得去手啊。

    一个可以因庄丁枉死而兵围越王府的人,怎么可能为了保守秘密而去杀一个养父呢?

    况且,以父亲的心性,就算知道李沐的身世,也不可能吐露。

    大哥怎么可能去杀死一个不可能威胁到他的人呢?

    李沐看着李沂的脸色忽晴忽阴,他知道这件事必须李沂自己想清楚。

    否则就算自己再怎么解释,都会在李沂心中留下猜疑。

    过了很久,李沂的脸色渐渐平缓下来。

    他伸出手来,拉着李沐的手,有些腼腆地说道:“我不该怀疑大哥,请大哥责罚。”

    李沐心中松了口气,道:“父亲之死确实有疑问,只有当事人常玉、梁仲业二人知晓此事,我一定会查清此事,毕竟也是我父亲,将我抚养十年,岂能让他含冤而死。”

    李沂红着眼道:“如果真是他们二人所为,大哥会如何处置?”

    “常玉已死,无法追究,不过梁仲业还在,若真是他所为,我会将他交给你处置。”

    “谢谢大哥。”

    李沐轻叹道:“你如何处置我不管,但我希望你能留他一命,毕竟。”

    李沂道:“父仇不共戴天,大哥此事我不能答应。”

    李沐无奈,沉默下来。

    过了一会,李沂道:“长孙无忌用心险恶,以此事来挑拨你我兄弟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

    李沐道:“可他如今是当朝司徒,轻易动不了他,除非谋反。”

    “那就造反吧。”李沂突然道,“大哥如今已经占据江南,此次率兵北上,与我合兵之后,南下攻入长安。”

    李沐摇摇头道:“现在不是时机,神机右卫折损过半,兵疲马乏,急需休整补充。况且,有李靖、李勣二人在,六万禁军怎会附从我们?”

    李沂点点头,“大哥说得是,可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李沐突然心中一动,按着李沂的肩膀道:“等等,让我好好想想。”

    李沐在帐逢里来回踱了不知道多少个来回。

    走回去坐在李沂面前道:“既然皇帝与长孙无忌要挑拨你我兄弟,那就来个将计就计。”

    李沂不解道:“如何将计就计?”

    李沐凑近李沂耳边,轻轻地说了起来。

    。

    走到凌晨,天色将亮。

    李沐与李沂才出了帐篷。

    而此时,南面李靖部的信使前来禀报。

    交河城降了。

    左、右神机卫击溃突厥大军的消息传到交河城,协助高昌守城的突厥军就坐不住了。

    一夕之间,攻防换位。

    原本是突厥人截断了唐军的后路,如今变成唐军截断了突厥军南归之路。

    突厥人士气大减,半夜时从西门突围。

    李靖虽然布置了防御,也预料到突厥人可能突围。

    但李靖并不想与突厥人死磕。

    李靖手头只有六万禁军,而突厥人有八万。

    加上拼死突围,强行阻截引起的伤亡是巨大的。

    而做为主帅,李靖首先想到保存实力,毕竟此次出征的任务是营救被唐军,如今目标达到,李靖并不想再增加伤亡。

    况且,如果突厥人逃了,交河城中的高昌军,就成了瓮中之鳖,顺手拿下交河城,就轻易易举了。

    这可是灭国之功。

    所以,李靖在与李勣商议之后,决定让出通道,放突厥出去,当然突厥约二万殿后部队,就禁军截留下来了。

    这可是一块肥肉,突厥人几乎五成以上都是骑兵。

    二万殿后部队那就是万匹战马,就算攻灭时有损耗,可这不是野战,歼灭没有速度的骑兵,保留的战马生存率会很高。

    最后,约六万突厥主力突围成功,依旧从原路焉耆国借道回国。

    失去依仗的高昌王麴文泰携其子麴智盛和满城文武百官、百姓开城门向唐军投降了。

    得到这消息之后,李沐安排了一下防守事宜,与李沂一同前往交河城。

    李沐已经很久没有见李靖了。

    看着李靖脸容憔悴,眼神中那一抹忧郁,李沐有些不忍。

    率兵出征,回京却得知禁军曾经包围了自己的宅子。

    这换了别的将领,恐怕就真要反了。

第450章 故友重逢() 
李靖和李勣无愧于忠诚二字。

    可惜了,这二人不能为自己所用。

    “见过李帅。”李沐从第一次见李靖就称呼他为李帅。

    数年以来,从未改过口。

    不管是当初小小县子,还是现在显赫江南的郡王。

    这个称呼从未变过。

    李靖心中一暖,他能感受到李沐对自己的尊敬。

    按礼制,须李靖主动先于李沐见礼。

    “臣见过殿下。”李靖回礼道。

    按唐律,品阶再高的官员面对亲王、嗣王都须以臣礼待之。

    但郡王不在其列。

    李勣也笑着拱手道:“听闻殿下将二万突厥降兵皆斩于食汗山下,这可有失仁义啊。”

    李沐答道:“我神机卫右卫战损一万二千人,谁去向突厥人讨仁义啊。”

    李勣哈哈大笑道:“殿下的脾气对我胃口。某也向大总管进言,斩了城中一万多降兵,可大总管不允啊。”

    李靖开口道:“杀俘不降,如今既然已经救出被困大军,且攻下高昌,战争已经结束,又何必再造杀孽。”

    李勣笑笑不说话了。

    李沐却道:“李帅这是想班师?”

    李靖道:“没那么快,先稳定了高昌国,等朝廷旨意到了,再行定夺。”

    李沐道:“如此就好,还有时间再打一场。”

    李靖皱眉道:“你这话是何意?”

    “突厥参战并非偶然,从突厥撤兵的方向就可以得出,此战是他们蓄谋以久的。借道焉耆国进退,这焉耆国显然是帮凶。依我之见,李帅可率军趁势灭了焉耆国,再建奇功。”

    李靖眼神一闪,军人嘛,对战功总是渴望的。

    不过李靖的克制力比较好罢了。

    “焉耆国归附我朝已久,擅自攻伐,恐怕被朝廷弹劾。要不某写一道奏折,听听陛下的意思?”

    李沐摇摇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焉耆一个弹丸小国,以李帅手中大军,取之易如反掌,况且焉耆借道于突厥,罪证确凿,攻伐是题中之意。”

    李靖听了微微点头,确实,以焉耆借道于突厥这事,动兵讨伐,师出有名,就算朝廷追究起来,也可自圆其说。

    李靖有些意动,这可是又一份灭国之功啊。

    恐怕这后半生,这便是自己最后一次带兵出征了,给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种诱惑连李靖也无法抗拒。

    不过李靖有些不解,李沐为何不自己去?

    以李沐二万大军的实力,加上李沂攻伐焉耆已经绰绰有余。

    而且,以李沐的心性,做这件事更不会忌惮朝堂上的弹劾。

    “殿下为何不亲神机卫攻焉耆?”李靖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

    李沐向李沂招了招手。

    李沂拿出一张地图,摊在桌上。

    李沐指点着食汗山,对李靖、李勣说道:“我欲顺食汗山走向出兵,追击北逃突厥残部,如果可能,我的目标在这。”

    李沐用手指戳着地图。

    李靖、李勣低头一看,李沐所指的是俨然是西突厥的重镇——可汗浮图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

    李靖皱眉道:“殿下孤军深入,恐怕不妥吧?”

    李沐道:“所以,还请李帅为我镇守后方,守卫粮道补给。如今突厥人如惊弓之鸟,只要我军粮道不断,便一路往西北方向追杀。我要让突厥人此战之后,再无南下之胆。”

    李靖呯然心动,如果真如李沐所说,此功绝不下于灭高昌、焉耆两国,更关键的是这将造福大唐百姓。

    这些年突厥人对大唐边境的袭扰,令百姓苦不堪言。

    李靖一拍桌子道:“好!既然殿下有此雄心,某答应了。若粮道有失,某献上人头以偿。”

    。

    次日,李靖令李勣为偏师主将,薛万均为副将,率三万大军攻伐焉耆国。

    李靖自己率大军镇守高昌,并向北派出数支千人小队巡逻,一则维护粮道,另外以便与李沐所部联络。

    三日后,李勣、薛万均所部进攻焉耆,势如破竹,直逼焉耆都城博斯。

    焉耆国小民贫,有籍六千户,约五万人口,军队不过八千人。

    面对唐朝三万大军兵临城下,哪敢与之为战?

    唐军到达之日,便投降了。

    就在焉耆国投降的那一天,神机卫一路追击突厥残部到达了可汗浮图城。

    五万突厥军据城固守,不肯出战。

    李沐不想平添伤亡,在南城门外扎下营来。

    次日,有派出的斥候回报,东面有一支突厥军队向浮图城而来,在三十里外。

    人数约有五、六千人,应该是前来支援浮图城的。

    李沐一听乐了,这不是送上门的礼物吗?

    虽然没有包围浮图城,可这显然是达到了围点打援的目的。

    突厥南下的二十万大军,前后已经折损过半,除去溃散的。

    如今浮图城内的五万人,除了原有守军,恐怕是仅存成建制的了。

    突厥人口不如大唐多,好在突厥人上马就是天生的战士。

    所以,他们军民不分,和平时是牧民,战争是就是兵。

    能凑出二十万大军来已是不易,所以能派的援军也是添油型的。

    往往是一个部落派二、三千人前来支援。

    神机卫已经干掉了两路前来支援的突厥部落了。

    而现在这支五、六千人的突厥军队,显然引起了李沐的兴趣。

    李沐让李沂驻守,自己率一万骑兵向西而去,迎击那支突厥军。

    两个军队在相距数里外相对停止脚步。

    李沐并没有立即下令进攻,因为他看上了对方的马了。

    显然,这支军队的战马远比寻常突厥人的马更高大。

    这时,对方突然有一骑向自己这边跑来。

    前列的神机卫随即持弩待射。

    被李沐阻止了。

    一骑嘛,在一万骑兵面前能做什么?

    估计是对方的使者。

    这一瞬间,那个骑兵已经在相距一里外停止了前进。

    他大喊道:“对面可是围攻浮图城的唐军?”

    李沐示意身边亲卫回答,“是。”

    “我主是处月部落首领朱邪克勒,想与你部主帅谈判。”

    李沐一听乐了,这显然是突厥人的“突奸”嘛。

    “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只要留下战马,我放他一条生路,否则全部杀光。”李沐哈哈大笑起来。

第451章 朱邪克勒() 
那骑兵听了,知道无法善了,没了马匹,这等于没了性命。

    就算再不想打,主人也不可能吃这种亏。

    他随即扭转马头,准备回去复命。

    可李沐突然心中一动,大喊道:“且慢。”

    那突厥骑兵勒住了缰绳,回过身来。

    李沐大喊道:“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就说凉州李沐在此,让他速速来见。”

    突厥骑兵闻言向回跑去。

    边上李师奇怪地问道:“殿下这是何意,莫不是向和突厥人攀交情不成?”

    李沐呵呵笑道:“你看着就是了。”

    其实李沐心里也把握不准,这朱邪克勒是不是那个朱邪克勒。

    毕竟突厥人名太过难记了。

    大概过了一柱香的时间。

    只见对面突厥骑兵队列中出现一道缝隙。

    约有数十骑离开队列,向唐军而来。

    跑到一里地外,为首的那个突厥人大喊道:“仁慈的上天,让草原上的风送来亲人的消息,是你吗?我的兄弟。”

    李沐哈哈大笑,一夹马腹冲了出去。

    吓得李师和李沐的亲卫一跳,赶紧追上前去。

    “朱邪克勒,是我李沐,这么多年了,你好吗?”

    “我的老天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