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幸好李世民的这旨意是赏赐,不是问罪。

    李世民有些不高兴,问道:“李沐你这是何意?”

    李沐躬身答道:“皇上容禀,如果皇上赏赐臣金银,微臣也就谢恩接受了,可这股份却断断不可。这股份皇上占二成半,为最大股东,意为大唐天下乃皇上之天下;民部占二成居次,意为直道本意为民;三省各占一成,意为朝廷上下对直道一体同心;而天下商人占一成,意为皇上与民分利,利益均沾。故如果皇上赏赐臣半成,微臣的股份就有了一成,微臣就算有些许功劳,可又岂敢与三省同立?微臣断不敢受,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李沐的话一说完,殿中一片窃窃私语声响起,倒不是在责怪李沐,而是在交口称赞。

    这是一群老人精,李沐话中的意思他们一听就明白了,不觉得都赞叹起来,这种城府如果换做象他们这样的年龄,也算正常,可李沐仅仅十岁,就有了如此城府,让人不得不佩服。

    可他们哪里知道,李沐早就打了埋伏,修直道用得是民部的钱,不够的向商人募集,而且不用交税,也就是说,李沐只是用水泥的经营权就换了半成股份。

    而且水泥还不是免费提供,修直道还得向李沐买。

    在李沐的预算中,五百贯一里的水泥道路,水泥的花费就占了三成,而十万民夫的人工费却没有计算在内,这自然是民部支付,换句话说,就算李沐连半成股份都不要,单就日后修直道所需要的水泥就能让李沐赚得盆满钵满了。

    所以,李沐自然可以大方得只要半成,这也是为了堵朝堂众臣之口。

    不然,时间一长,见李沐赚得盆满钵满,保不准有眼红的暗中使绊子。

    将股份撒出去,人皆有份,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到时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奏道:“皇上,臣以为李沐所说有理。”

    房玄龄也随即出列,他莫名受了李沐如此厚礼,自然得有所表示,他奏道:“臣以为,李沐此言老成谋国,望陛下收回成命。”

    然后所有大臣皆出列道:“臣等附议。”

    李世民心中愉悦,摆摆手道:“如此说来,是朕失言了。可李沐有功,若是不赏,这传出去,岂不让天下人笑朕?这样吧,朕就授你新衙门监令之职。”

    说完,转向众臣问道:“众爱卿可有异议?”

    李世民都开口了,加上直道上面,众臣都确实受了李沐一份大礼,说起来,新衙门也就是一个只管直道的五品官,所以众臣皆没有开口反对。

    李世民见无人反对,便问李沐道:“李沐,新衙门是你所提,那么你说说新衙门该如何称呼?”

    李沐心中已经有了定计,便回答道:“微臣窃以为,直道本属交通,新衙门可称呼为大唐交通司,望皇上允准。”

    李世民一听,拍手叫好,道:“大唐交通监好!朕准了,即日起,你便是交通令,官职正五品,开府专司直道之事。”

    开府,就是说交通监这部门从今以后就是李沐的一亩三分地了,他可以直接任命自己以下或者说六品以下的官员,只需在任命之后向吏部报备。

    而一个新兴的衙门,这其中究竟需要多少官员,只有李沐知道。

    如果用一个词表述,那就是“炙手可热”。

    李沐赶紧拜倒:“谢皇上隆恩。”

    来长安三、四个月了,之前的爵位不过就是个领俸禄的空衔,今天终于算是有了正经官职。

    周围诸臣与李沐相识的部分都上前轻声恭贺李沐,李沐也一一回礼。

    而房玄龄上前奏道:“皇上,如此一来,吐谷浑之事?”

    李世民摆摆手道:“罢了,此事无须再议,传朕旨意,封慕容伏顺为西平郡王、趉故吕乌甘豆可汗,着李大亮率精兵五千人驻守伏俟城。”

    “喏。”

    当李世民边上内侍喊退朝时,李世民道:“李沐留下,朕还有事交待。”

    诸臣都退了下去,看向李沐的眼睛中,还嫉妒、羡慕或许还有恨。

    与皇帝私下奏对,这是多大的荣宠,明眼人都知道,大唐又一位宠臣诞生了。

    李沐不管身后看向自己的眼神中有什么,他随着李世民去了承庆殿。

第33章 暮年的李渊() 
进了殿中,李世民变得有些随意,摆摆手道:“坐吧。”

    李沐腿也站得酸了,便接过内侍递来的锦垫,跪坐了下去。

    李世民接过内侍端来的茶水,饮了一口,指指李沐:“给他也端一盏。”

    李沐谢道:“谢皇上。”

    喝了一口,李沐暗叹,这哪是茶啊,分明是一口油,一时怀念起后世的绿茶清香来。

    那边李世民见李沐走神,心中不爽,只是念及李沐年龄尚小,且刚为自己立了一功,倒也没发火,只是干咳了一声。

    李沐连忙收回心神,恭恭敬敬地看着李世民,等着回话。

    李世民问道:“天雷改良,可有进展?”

    李沐答道:“回皇上,有些进展。”

    李世民闻言眉毛一挑,问道:“讲讲。”

    “微臣这一个多月来,已经改进了钢铁冶炼,造了十只炼钢炉,可日产铁二千斤,钢千斤。”

    李世民低头一算大惊,问道:“日产铁二千斤,钢千斤?那年产不就有七十多万斤了?”

    大唐炼铁一年也不足二百万斤,李沐一个庄子就达到七十多万斤,占了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这让李世民如何不惊?

    李沐答道:“皇上算得没错,微臣庄子里年产确实可达到七十多万斤铁,三十多万斤钢。如果需要,微臣可增加炼钢炉,产量还可翻一番。”

    李世民连声赞叹道:“好!好!你总是给朕惊喜,如此说来,大唐以后再不缺钢铁了。”

    李沐道:“皇上,用铸铁做壳,天雷就能缩小,便于携带,同时威力却增加了,三个问题解决了一个,即日起,微臣会集中力量解决防水防潮的问题,正常来说,达到存放两年以上就可以量产了。”

    李世民听了连连点头道:“你做得很好!”

    “微臣身受皇上隆恩,敢不尽心竭力?”

    “好!好!李沐,防止泄密之事也当牢记在心。”

    “微臣遵旨。”

    “朕知道,朝野都有人盯着你的庄子,所以,朕已经知会吏部调走李乾佑,迁侍御史;长安县县令暂时空缺,如此一来,你就不必担忧再有人弹劾于你。”

    “谢皇上体恤。”李沐知道李世民这是在为自己扫清障碍,长安县没有了县令,自己的封爵是武功县男,也就是说在长安县自己就是无冕之王了。

    呃,不对啊,迁侍御史?那不是顶了把刀子在自己后背吗?李乾佑弹劾自己不成,还被调任,心里不记恨在怪呢,这往后要是有把柄落在他手里。

    李沐心里倒吸一口冷气,这李二还真阴险啊。

    “朕说过,只要你尽心替朕办事,朕绝不会吝惜封赏。”

    “微臣谨记。”

    “今日留下你,是因太上皇要见你。”

    “呃。”李沐有些惊讶,李渊见自己做什么?

    李世民见李沐一脸惊讶,笑道:“上次你不是将两把摇椅送进宫来,给太上皇也送了一把么?太上皇用了甚是满意,便吩咐让你去觐见。”

    李沐这才想起有这么一回事,便点头道:“微臣遵旨。”

    李世民叮嘱道:“见了太上皇,可不准再象方才殿中那般口无遮拦,否则惹恼了太上皇,朕也保不了你。”

    “微臣断不敢冒犯太上皇圣颜。”

    “唔,那就去吧。”李世民摆手道。

    “微臣告退。”

    随着内侍,李沐去向李渊请安。

    李渊已经从太极宫搬出,如今住在太安宫(也叫大安宫)。

    是李渊搬进去之后改的名字,以前这叫弘义宫。

    说来好笑,弘义宫是李渊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劳,于武德五年兴建的,在宫城的西边。

    这西边可不是宫城中的西边,而是出了宫城,在宫墙外边。

    从李渊退位,连住的房子也掉了个了,这不得不让李沐在心里对李世民有了点鄙视,虽说玄武门弑兄杀弟,是为了帝位,可李渊毕竟是亲生父亲,也没什么地方对不住他,你圈禁也就罢了,可生活上总得照顾着点吧。

    当然,这不关李沐的事,也就路上闲着,心中想想罢了。

    李沐心中狐疑,历史是李渊不是五月就死了吗?

    想来想去,李沐突然想到今年有个闰四月,难道是农历五月?

    估计应该是,没有公元纪年时,用得都是农历。

    足足走了小半个时辰,李沐才在内侍的引领下到了太安宫前。

    太安宫地方倒不小,可如果与宫城比起来,那就显得单薄、矮小多了。

    门庭简陋,连守门的侍卫都看起来都象是没精打采的。

    通报之后,便有小黄门从里面出来,将李沐引了进去。

    李沐顺眼望去,一大片的空地上,大大小小几座简单灰瓦红墙房子,甚至连李世民在李家庄原先的房子都不如,花草稀稀落落,甭说假山了,这倒是有些象破落的大户,庭院中的东西象都被搬空了似的。

    小黄门带李沐在一座大房子前站住,自己进去禀报。

    一会儿,有人才里面扯着喉咙喊道:“宣李沐觐见。”

    这倒是有了些太上皇的气派。

    李沐低头进去,抬眼间看见一个老者正躺在自己制造的摇椅上,晃荡着,老者约摸七十岁,灰白的头发,松垮垮的面皮,两只眼袋大得如同弥勒佛的耳垂,一副酒色过度的样子。

    李沐拜倒在地,道:“微臣长安县县男、交通令李沐叩见太上皇,躬请太上皇圣安。”

    许久,没有回应。

    李沐又偷眼望去,见李渊一丝动静都没,连眼皮子都没抖动一下。

    心中想道,李渊不会是睡着了吧?

    李沐微转头向边上内侍看去,那内侍面无表情,也没什么示意李沐的。

    李沐可不想一直跪着,只能再次道:“微臣长安县县男、交通令李沐叩见太上皇,躬请太上皇圣安。”

    这次,总算有了反应。

    “怎么?朕退位了,连你一个小小县男,多跪一会都不耐烦了?”李渊依旧闭着眼,可说出来的话可以呛死人。

    李沐可不敢惹恼了李渊,况且李世民来之前就叮嘱过,李沐赶紧俯身道:“微臣不敢。”

    “罢了,起来吧。”李渊闭着眼睛抬了抬手道。

    李沐松了口气,站起身来,却依旧恭恭敬敬地低着头。

    “你就是造这摇椅的李沐?”李渊依旧闭着眼睛,晃着摇椅悠悠然问道。

    “正是微臣。”

    “听闻你还在凉州,还以三千击败吐谷浑五万大军?”

    “这是李都督指挥得当,将士用命,微臣不敢居功。”李沐谦虚道。

    “嘿,小小年纪竟如何老成世故,倒也不凡。”李渊对李沐有了些兴趣,睁眼道,“来人,赐坐。别低着头了,朕让你过来,也就是说说话,不用太紧张。”

    李沐接过内侍的锦垫,在李渊面前坐了下来,抬起头正想回话,不想李渊看着李沐,突然脸色大变,象是见了鬼一般。

    他脸色苍白,用颤抖的手指指着李沐,口中咕噜着:“你你你是何人?”

    李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你可千万别现在出什么意外,不然我可说不清楚了。

    连忙向内侍道:“快传御医。”

    内侍也有些慌,闻言正要出去,不想李渊摆摆手道:“朕没事。”

    李沐捏了把汗,看着李渊脸色转好,心想还好,否则可惹上无妄之灾了。

    这地方可呆不得,于是躬身道:“太上皇龙体欠奉,需要休息,微臣不敢再叨扰,微臣告退。”

    就想三十六计走为上,溜之大吉。

    偏李渊不肯放过他,李渊愣愣地看着李沐,开口道:“李沐,你今年多大了?何时生人?”

    “微臣十岁,贞观元年四月初九生人。”

    李渊闻听,颤抖着扳着手指,口中嘟哝着:“不对,不对。”又抬头看着李沐问道:“你父母姓甚名谁?可还健在?”

    “微臣父亲姓李讳英节,本是凉州李都督麾下队正,年初吐谷浑袭姑臧城,不幸中了流矢,伤重不治,家母尚在。”

    “家中可还有兄弟姐妹?”

    “微臣尚有一个弟弟。”

    “令弟多大了?”

    “与微臣同岁,只是小了几个月。”

    李渊一惊站了起来,问道:“令弟怎么可能与你同岁?”

    李沐狐疑地答道:“微臣生母生微臣时亡故,家父续弦生了舍弟。”

    李渊听了不住地摇头,李沐不知道他为什么摇头,不敢问也不想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李渊只是久久地盯着李沐,许久,才长长吁出一口气,脸色变得正常了。

    “李沐,你很好!”

    李沐被李渊突然一句说得愣了愣,心想这父子说话都一个腔调。

    “你做的摇椅甚合朕意,朕召你来本就是要赏你,如今闻听你父亲为国战死,而你小小年纪就能为国立功,很好!朕更要重重赏赐于你。”

    李沐听了有些为难,如果赏了不合规矩,让李世民知道了,岂不让我背锅?

    本想开口劝阻,只是李渊并不征求李沐意见,他想了想从腰间扯下一块圆形玉诀。

    李渊对李沐道:“李沐,朕今日见你,甚是投缘,这样,这块玉诀在朕身边也有些年头了,今日便赏赐于你。”

第34章 李渊的赏赐() 
李沐心想,既然这玉玦陪了你这么多年了,想来也是李渊珍惜之物,所谓君子不夺人所爱,而自己受了,既不敢卖,又不能吃,还得好好收着,生怕弄丢了,打碎了。又有何用?

    于是迟疑道:“微臣年幼位卑,岂敢受太上皇如此重的赏赐?还请太上皇收回成命,若太上皇真想赏微臣,赏赐些金银也就是了,微臣万不敢受此玉诀。”

    李沐心中腹诽道,也不想想,你现在是个太上皇,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