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沐冷冷道:“谁让你们孤军突进的?才开战就损失五百人,你们打算让多少将士留在百济?”

    刘仁轨分辨道:“殿下息怒,其实我军并不吃亏,虽然伤亡了五百人,可倭军右路几乎被我军打残,损失至少在三千人以上。”

    李沐大怒道:“还诡辩?神机卫每个将士的身上,所耗费多少钱财?就算十个、二十个倭军也不足以与一个神机卫士兵相提并论。出兵之前我是如何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你们千万不可贪功冒进,结果呢?”

    薛礼躬身道:“末将知罪,请殿下责罚。”

    刘仁轨也沉默下来了。

    李沐这才收敛了怒气,问道:“城外态势如何?”

    薛礼道:“倭军被我打残了一路,不敢再贸然进攻,只是一路尾随至牟支城。如今在城外安营扎寨,与我军对峙。”

    “倭军战力如何?”

    “不值一哂。”

    李沐略带讥讽道:“不值一哂,还让你伤亡五百人?”

    薛礼略带委屈地说道:“殿下不知,神机卫连克无割、牟支等五城之后,所带箭矢、天雷以及粮草皆已告磬,此战完全是神机卫官兵与倭军拼死血战才取得的胜利。如果补给完毕,末将以三千人足以击溃城外敌军。”

    李沐斜了一眼薛礼,“那还不是因你贪功冒进之过,早与你说了,要记得稳步推进,要保证补给线的安全。”

    薛礼呐呐不敢再接话。

    李沐此时气也出得差不多了,不再指责薛礼。

    冷静下来,李沐问道:“与我说说倭军情况。”

第410章 火烧牟支() 
“是。”薛礼道,“如今城外倭军大约还有一万五六千人,另外还有二万百济军。其中百济军有近五千骑兵,倭军也有一支三千人的骑兵。”

    李沐问道:“你部在补给不足的情况下,是如何从两支骑兵中逃脱的?”

    薛礼道:“与倭军交战之时,百济军还没到来。当时我军与倭军突然遭遇,谁也没有准备,便发生了战斗,倭军的装备与士气皆不如我军,战斗瞬间演变成我军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可就在我军击溃右路倭军后,左路倭军骑兵趁机抄到了我军后路。”

    “我军没有骑兵,末将只能使用仅存的少量天雷突围,大部分伤亡就是此时产生的。”

    李沐点点头道:“能从骑兵包抄之下突围,你也尽力了,我倒是错怪你了。”

    “末将惶恐。”

    “带我上城墙看看。”

    “殿下请。”

    牟支的城墙远不如大唐一个县城城墙高大坚固。

    现在的城墙还是薛礼令人加固过的。

    李沐从不足一丈高的城墙向外望去。

    远处密密麻麻的帐逢依稀可见。

    李沐无法分清楚哪些是百济军的,哪些是倭军的。

    心里有些后悔,该让工坊磨出镜片,造个望远镜的。

    薛礼在边上说道:“如今殿下到来,我军有了充足的补给,末将建议出城与敌对决。”

    李沐道:“从兵力上来看,我军虽处劣势,但以神机卫的战力,确实可以一战。我担心的是敌人的骑兵。”

    刘仁轨道:“末将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敌人并不知道殿下到来,他们所知我军不这四五千人。如果我军从牟支撤离西向,想必敌人会以为我军惧怕而西逃。这样一来,敌人骑兵就会追击,而我军在半路打他一个伏击,只要解决了敌人骑兵,那剩下的敌人步兵,还不成了软柿子任由神机卫搓揉?”

    李沐点点头,刘仁轨的主意不错,“此计确实可行,只是万一敌人察觉我军意图,或者他们并不打算真正与大唐交恶,只是想将我军驱离,又该如何应对呢?到时他们占据牟支城,两国军队加起来有三万五千余人,我军要想收回牟支,将付出巨大的伤亡。”

    李沐说得极有可能,不管是百济,还是倭国,心中都忌惮大唐。

    虽然之前已经打了一仗,可那时两军突然遭遇,没得选择。

    从眼前的对峙局面而言,倭军和百济军显然没有进攻牟支城的意思。

    如果真是这样,那按刘仁轨的计策施行,等于神机卫白白放弃了牟支,最后只能回撤至无割城了。

    刘仁轨沉默了。

    薛礼此时说道:“殿下,末将想到一计。只要将牟支城付之一炬,就算敌人想占据此城,也没了可能。”

    李沐听了,心中一动,这倒是个办法,如今天干地燥,建筑又都是木制,放把火烧了城池,一则敌人无城可守,二来百济军愤怒之下,必会追击。

    倭军做为友军,到时也只能顺势追击了。

    毕竟敌人知道神机卫只有四五千人。

    以他们三万五千人的实力,加上八千骑兵,足以围歼神机卫了。

    只是这么做有伤天和,牟支城虽然是个小城,但也有数千人口,如果放火焚烧,就算百姓不被烧死,恐怕所有房屋、财产也会被付之一炬。

    李沐稍作犹豫,可想到如今是成败关头。

    如果神机卫在此与敌人僵持,万一北面苏定方进攻熊津城不利,那神机卫就只能撤兵了。

    李沐牙一咬,下令道:“就按你说的办。”

    于是,李沐率带来的五千人悄悄离开牟支,按原路西行约三十里,选了一处路上有丘陵之处设伏,并在路上埋设拉弦地雷。

    当天夜半时分,牟支城里,突然燃起熊熊大火。

    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城中百姓悲呼嚎叫,许多人在睡梦中被活活烧死。

    薛礼部趁着城中混乱,由西门悄悄撤出了牟支城。

    城中的火光同样被百济军和倭军看到。

    百济军立即向城中派出斥候,得知唐军已经撤退,百济军将领按捺不住心中的怒意,下达了全军追击的命令。

    倭军将领吃过神机卫的亏,他们开始是劝百济军等天亮之后再行追击。

    可百济军已经红了眼,倭军劝说无效,再加上倭军将领也想报唐军一箭之仇,他们依然认为之前遭遇战,唐军的胜利是因为侥幸,于是便同意了百济将领的意见。

    由双方八千骑兵对唐军进行拦截,等步兵跟上之后进行围歼。

    数万大军绕过燃烧的牟支城,往西急行军。

    这一夜注定会被记入史册。

    虽然百济的国力无胜于新罗,他们拥有三百万人口,而新罗只有二百万人。

    可百济经过两年对新罗的战争,军队的损失也不在小数,十五万军队到此也就剩下现在十万人上下。

    在西面,百济的有生力量只有包围牟支的二万人,和驻守熊津的二万人,其余的军队全在追击新罗人。

    如果除去了这四万人,那百济西面等于就是不设防了。

    而倭军五万大军从伽耶登陆,分成两路,新罗是倭军的重点进攻对象。

    舒明天皇下意识中,还是忌惮大唐。

    所以,进攻神机卫的倭军只有二万,而且挺进得也不迅速。

    田村天皇的用意,只逼迫唐军退出百济,而不是想正式与大唐开战。

    所以,如果除去这二万倭军,就不会再有倭军出现在百济西面。

    这就是此夜会记入史册的原因。

    因为这夜导致了百济灭亡,最后从历史中彻底消失。

    正如预想的一样。

    百济军因牟支城被焚毁,倭军因为想报一箭之仇,双方因此不管不顾地在黑夜追击神机卫。

    薛礼所部则举着火把急急地赶路。

    可两支脚终归快不过四只脚。

    这也是李沐选择在三十里处设伏的原因。

    因为这个距离,足以让薛礼部率先到达设伏点。

    不至于误伤自己人。

    薛礼部到达设伏点之后,依旧举着火把向西行。

    这引得追击的敌人骑兵毫无防备的冲进了地雷阵。

第411章 血战突如其来() 
按约定,薛礼部需要再西行十里,之后回头进行反击作战。

    李家庄所产的地雷很重、也很粗糙,因为这是最先制造的那批存货。

    为了保证毁伤力,只能装更多的火药,然后在外层装上铁蒺藜,以扩大对人员的毁伤度。

    李沐在这条道上埋设的地雷并不多。

    也就九百颗,这是李沐经过简单计算后所得到的数字。

    选在此处设伏,路边有丘陵是两个原因之一。

    另外的原因在于此处够空旷,一丈半宽的路面,横向埋设三颗,然后顺着道路,每隔六步埋设一排,如此保证只要进了地雷阵的就都得躺下。

    地雷阵的距离长达四里地,可四里地也无法歼灭所有骑兵啊。

    八千骑兵,如果按八列排,足以排二十里,也就是说,这追击的骑兵前锋到达了设伏处,可尾部才出牟支城十里地。

    所以,李沐所率五千人埋伏的位置并不在地雷阵路边两旁。

    而是在离牟支城二十里处和四十里处的道路两旁。

    四十里处的伏兵不多,就一千人。这是为了给薛礼部赢得回身发起反击的时间。

    二十里处有四千人。

    李沐的用意,是将八千骑兵从中截断,由薛礼部歼灭前半截,而自己率四千人击垮后半截。

    听起来这想法象是天方夜谭、不切实际。

    可事实正如李沐所预料的。

    当地雷阵引爆炸后,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四下激射的铁蒺藜,处于地雷阵中的骑兵已经根本不用去管了。

    而后续凭着纵马飞奔的骑兵凭着惯性一头扎进烟雾的骑兵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用管了。

    侥幸勒住缰绳没有把进去的骑兵,还没来得及庆幸,就被后面冲上来的骑兵直接撞下马来,死于乱蹄之下。

    无数的马匹拉在一起后,好嘛,终于稳定下来了。

    这时,无数个看不清的黑色物体从道路两侧倾泄而出。

    延绵不息的爆炸声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渴望自己快点死去。

    而前方冲出地雷阵十里地的骑兵,听到身后剧烈的爆炸声传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都勒住缰绳,调转头来回望。

    此时从道路两旁扔出的天雷,在他们的身边爆炸,混乱的局面如出一辙。

    踩踏、撞击引发的咒骂和哀号,将领们甚至找不到传令兵,徒劳地吼叫声被爆炸声掩盖。

    而此时,薛礼部四千余人,迅速转头,对战场中已经失去了速度的骑兵,进行了彻底地清扫。

    战斗只持续了半个时辰。

    神机卫将士做得最多的是扬刀劈砍动作。

    至于砍到了对方什么地方,就顾不得了。

    因为夜幕太黑,仅仅凭借着爆炸产生的火光根本无法看清敌人。

    只能朝着比人高的黑影下手招呼。

    许多骑兵不是被炸死和砍死的,是死于混乱中的踩踏。

    半个时辰之后,薛礼部肃清了残敌,反身支援李沐时。

    李沐正与从牟支城赶来的百济军、倭军步兵厮杀在一起。

    李沐原本是打算解决完骑兵之后,再与薛礼部会合,然后一同反身杀回牟支城,解决敌人的步兵。

    可让李沐没有预料到的是,敌人的步兵竟是与骑兵同时出发的。

    当李沐顺利解决完骑兵之时,西来的敌人步兵就到了,双方都来不及下命令,战斗就如此仓促地爆发了。

    没有组织、没有命令、没有阵形,没有策略。

    近三万人就在这么一个黑骨隆咚的狭长区域内打成一团。

    有被砍中的痛呼,被刺中的闷哼,更多是急促地喘息。

    开始时双方士兵手中还是有火把的,可打着打着,随着士兵的伤亡,火把一个接一个地灭了。

    到后来,战场中就越来越暗。

    此时,如果有人举着火把,那所有的刀都会砍向这人。

    这逼得手中有火把的士兵赶紧扔掉火把。

    于是,整个战场黑暗一片。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肉搏,血腥而残酷。

    没有天雷,因为对付骑兵时已经用完了。

    没有地雷,根本用不上。

    两军交错,刀刀见肉。

    黑夜中,谁也看不见谁,唯一的目标,就是前面模糊的黑影。

    不过,神机卫士兵还是占了点便宜的,因为他们装备的是钢甲,而百济军和倭军士兵装备的是皮甲。

    另外神机卫士兵长期以来吃得好,绿菜肉食从未间断,因此很少有得夜盲症的。

    黑暗归黑暗,还是能见到些东西的。

    可百济军和倭军士兵大部分在黑夜就看不见东西。

    所以,他们的刀不是从上往下砍的,是用来顺着腰间横向左右抡的。

    许多敌人都是死于他们自己人之手。

    神机卫士兵往往是第一刀轻砍,如果发出“当”的一声,就说明是自己人,然后换一个继续砍。

    这是因为,神机卫士兵身上穿着轻钢甲。

    可如果真一刀砍在手臂处,那也只能自认倒霉了,因为下一刀就会狠狠砍下。

    如果没有声音,那下一刀就是使尽全力的。

    有时候,经验就是这么学到的。

    都说战场是士兵最好的训练场,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是一场混战,混得一塌糊涂的混战。

    如果让李沐再选择一次,他肯定不会选择这次伏击。

    就算要选,那也得将设伏地点再远二十里。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不是?

    这个时候,拼得不是装备,更不是人数。

    拼得是谁最先撑不下去。

    可投降也不是易事。

    在这个血肉磨坊内,你就算大喊投降,也没人会宽恕你,反而会因喊声遭来更多的刀刃。

    打着打着,反应快的人从飞溅的鲜血中又学会了一招。

    投降只有一个有效的办法,那就是趴下。

    所有人,不管是哪方的士兵都只对站着的劈砍,却不对地下的动刀。

    所以,只要你运气好,没有被踩死,那么就能活下来。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都发现了这个保命之法,抛掉手中兵器,双手抱头,伏倒在地。

    当薛礼部举着火把赶到时,所有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